2021-11-29|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從孔乙己到寄生上流(四):君子不器,溫厚存心

孔乙己和寄生上流中,窮人對富人崇拜、妒羨,在階級固化的既有框架中,富人為所欲為、為富不仁,也很容易被視為「有錢人本來就這樣」的常態。(譬如說丁舉人動用私刑,但大家並不覺得有問題)
而富人對窮人,惡劣者如丁舉人無視法律,濫用私刑,或是輕微者如朴社長家隱藏在委婉得體言詞下的輕視,種種雖讓人難過,卻也實屬常態。
所以我更想探討的是,那麼,同為下層階級的彼此,是否可以相濡以沫,互相憐惜?
事實上,我們在文本中看到的是,當前任管家歸來,掌握到金家把柄時,兩個家庭是自相殘殺。前管家夫婦以把柄恣意羞辱金家、取笑為樂;而金家逮到反撲機會攻擊,甚至失手打死了前任管家。同為「寄生上流」、根本是半斤八兩的兩家,在發現彼此弱點的當下,只想著如何把對方踩下去。
而孔乙己,游離在長衫和短衣兩個族群中的邊緣分子,更得不到任何一絲接納。丁舉人對「長衫階級中的失敗者」沒有任何同情,動用私刑將孔打成殘廢。而酒店中的人們,也是將孔乙己當成取笑對象。每一次看到孔乙己,總是要拿他平生最痛大作攻擊:「你為什麼考不上呢?」「你是不是又偷書了?」
魯迅說,弱者揮刀,卻是朝向更弱小的對象。
讓人嗟嘆的是,在這兩部作品中,我們確實都看到,弱小的人們,嘲笑踩踏起更弱小的對象,反而更加不留情面。
奉俊昊導演曾說:
不只富人急著強調與窮人之間的界線,就連同樣處境的貧困人家也都急著在彼此之間區分差異,彰顯了階級制度所取得的荒謬成功,
既得利益者維護階級界線是常態,但受到壓迫者何以也反過來維護這套壓迫的體系?
大家都是金字塔底層的弱者,但長久困於這個金字塔中,也早已接受了這個框架。
所以,我只要把對方踩下去,我就好像又上升了一點。
所以,只要把對方踩下去,我就不是最失敗的。
在這心態下,明明不是罪大惡極的人,明明都是受過傷的人,也可能對團體中的弱勢者做出殘忍的事。
在電影〈絕命大平台〉中,就出現了只要搶到資源,就算用不完也要毀掉的人性──但他們也曾經是下位者
在電影〈絕命大平台〉中,就出現了只要搶到資源,就算用不完也要毀掉的人性──但他們也曾經是下位者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黑羊效應」,指的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其他「好人」卻坐視不管的現象。
誘發黑羊效應,需要三種角色:
1.黑羊(受害者):
他可能什麼也沒做,但在團體中格格不入,就成了攻擊對象。
2.屠夫(加害者):
即使缺乏證據,但基於某種「正義感」,而撻伐制裁黑羊。
你跟大家都不一樣欸,咩~~
而孔乙己游離於兩個群體之外,格格不入的他,正是名符其實的「黑羊」;而酒館裡客人最愛奚落他的,正是他的「竊書」罪刑。
是的,孔乙己的確有錯,而加害者們,也抓到充分理由揮舞「正義」的制裁大旗,群起撻伐犯錯的黑羊。
還有一群文本中沒多做筆墨的客人們,當孔乙己被嘲笑之際,他們可能沒說話,就只是跟著發笑,或者是作壁上觀。
他們就是第三個關鍵角色:白羊(旁觀者)。
他們目睹事件過程,但就只是個「看客」。
無論是孔乙己、還是其他奚落訕笑的客人,就算是刻薄貪財的掌櫃,他們不完美,但他們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壞人。
一群「頂多小惡」的人們,最後卻構築了〈孔乙己〉這篇涼薄的故事。
為什麼?
生活已經夠苦了,為什麼同樣處境的人,還要相互踩踏,而不選擇相濡以沫?
學生說,可能是因為留給底層的資源太少了,為了爭取資源,反而更要把對手擠下去。
那麼,從資源分配的角度來看,寄生上流裡那句名台詞:「因為有錢,所以才能善良。」是否可以成立?
這是我最後一個問題,而學生給了我精彩的回覆:
一派同學認為,沒錯,當我有一百塊時,捐出兩塊錢輕而易舉;但當我只有十塊時,捐出兩塊就必須斟酌──行善前斟酌自身能力,這是現實。行有餘力,才能行善。
另一派同學認為,金媽將「善良」定義成物資捐贈方面的善,如果就物質層面,窮人確實不易。但善良也可以是溫暖心意,對別人關懷、扶起摔倒的人,這些小事無關物質,卻依舊為善。
你贊成哪一派的說法呢?
孟子曾說:「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就指出,有穩定生活的人才會重視安穩、強調道德法際;而一無所有的人,鋌而走險的機率大增。所以就政府而言,想要人民具有公民素養,一定要先實行「民富」。
因貧窮而道德感低下,我們應哀矜勿喜;但這不代表「沒錢=不善良」,如果此項條件成立,無疑是對窮人最大的歧視。
孟子也說了:「無恆產而能恆心者,惟士而能。」
一個對自己有所要求的人,即使在貧困之下,還是能靠自己的抉擇,選擇「善」的作為。
在那一刻,他就足以稱作「君子」。
君子和小人之分,很多時候,只在抉擇之間。
學生分享的最後一段話,讓我非常感動:
「金太太說,只要有錢,就能像熨斗一樣熨平所有的皺褶。如果說皺褶指的是人心的傷痛,我們認為,真正能熨平人心傷痛的,應該還是善良。」
「如果你願意的話,再小的善舉都還是行善。」
所以,是否行善,還是個人抉擇的問題。

#在孔乙己之後....
討論至此,孔乙己這課已到尾聲。
我走上台講評,也整理了最後三個結論:

一、悲劇到底源自社會?還是源自個人?
階級固化加深了起跑點的落差,所以你的成功,很可能並非百分之百源於你的努力。
但我們也從窮人思維中發現,失敗者之所以無法翻身,很有可能源自其因循苟且的錯誤習慣。
如果總是將個人失敗歸因於社會不公,怨天尤人,那麼我們似乎忘了,整個生態界的定理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其它生物也是這樣艱辛的活著──或者我們說,生活本就是一場艱辛的淘汰賽。
你不動,就注定淘汰。

二、人是有主體選擇權的

電影〈魔戒〉裡,佛羅多曾說:「我希望魔戒從未落到我身上。」
甘道夫回答:「人們無法決定自己要活在什麼時局。唯一能決定的是,當時局降臨在我們身上時,你要怎麼應對。」
就像孔乙己和金家,其實他們都有選擇權,但他們總會催眠自己「無從可選」「迫不得已」。
我們不能選擇時局,但怎麼應對,至少是操之在己。
我們不能選擇經驗,但能將經驗賦予意義的,始終是我們自己

三、 對失敗者,多一分溫厚

同樣的,如果你這場社會遊戲的勝利者,請對輸家多一些溫厚。
因為在這課中,我們已經知道了,社會競爭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你的成功並非全然操之在己,他們的失敗也並非全是懶惰不夠努力。
多一分體諒、多一分尊重,
我們的刀,可以選擇不要砍向更弱的人們。
最後,我想用易經裡的兩句話,作為全課的收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乾卦為天,這提醒著我們,自強不息為萬物生存之理,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才能避免被淘汰;
但下一句: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當你成為遊戲勝者時,也別忘了──
生活已經夠苦了,別再往別人身上補刀。
坤卦為地,如大地般包容同理他人,你可以選擇與人為善,善良是一種選擇;
而只有你自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樣子。
老師為這課鋪的梗已經貼在教室布置一學期了XDD
君子不器,溫厚存心,
這也是我所期許的,這些孩子無論飛去哪個方向,心中懷有的指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