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2|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邊緣性人格思考筆記】邊緣性人格的概念化與依附關係解方

邊緣性人格的人格是一堆碎片。碎片是無法承受的情緒,被主體分離出來,在那裡崩潰。部分崩潰總比整體崩潰的好,這是保護機制。情緒能量過大,防衛機轉只好推出替死鬼。
依附關係要做到有連結、安全依附、身教示範,而且會面臨過度依賴的索求,治療人員願意給多少,界線很重要,坦誠更重要,BPD需要的是真實人類的互動,而非是完美演出但現實中不存在的角色。

邊緣性人格的人格是沒有核心的碎片群
邊緣性人格(BP)一詞指的是「人格未成形」,可以想成「沒有主核心」。
我的類比是BP的「內在」,像是一個太陽星系裡「沒有太陽」,所以他的八大行星各自活動。八大行星是案主成長中的各種經驗(以負面居多)各自運行,當遇見環境壓力或人際線索(如他人的一句話)時就會被激發,案主的意識與眼光就被瞬移到那個行星上,由那個人格當家,這能解釋他們為什麼會快速切換情緒,由愛轉恨,轉眼間就忘了前刻的約定。
行星的人格其實是「人格碎片」,沒有太陽引力作主核心,就是不穩定的主體,有時會解離。邊緣是沒有成形的意思,許多的人格碎片沒有核心無法統整,情緒上翻臉像翻書一樣快,是由於情緒(尤其負面)先行,跳到了那個碎片(通常是創傷情緒),然後就陷在那塊碎片裡出不來了。
碎片是無法承受的情緒,被主體分離出來,在那裡崩潰。部分崩潰總比整體崩潰的好,這是保護機制。情緒能量過大,防衛機轉只好推出替死鬼。
自我沒有核心,無法面對與處理「生活事件所帶來的情緒經驗」,自然要回到童年機制──依附他人,藉由他人的反應以學習自己該怎麼做。用「心靈上是一個孩子」的比喻會比較容易懂,所以大人怎麼期盼孩子,他就會怎麼長,若是負面的依附、否定的情感,就會學到「我很糟」。
所以依賴是必然的,因為沒有主核心,就必須寄生他人代為決行;害怕是必然的,因為童年依附是不好的負面經驗;要依賴會害怕,不依賴則感覺自己不存在,當然矛盾,於是「試探」也成必然。
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另三型是逃避、焦慮和混亂,行為不同,但背後需求相同,不過比起依賴型的將更難相處。
BP在清醒和振作時,靠的也是其中一個行星的力量而已,沒有主核心,也不是完整體。用八分之一的攻擊與防禦去面對壓力,尤其還常想著一擊打敗大魔王,像是:「我只要去工作就會好了吧?」,越強迫自己結果就越崩潰。本來碎片是八分之一,越崩潰會越碎,每份也許變成十幾分之一,認知就更難工作了。
也有很聰明的BP,我想他的認知就有整合,但情緒那一塊仍是碎片型態,所以會變成很厲害的戳人專家。
然而無論是哪種行為,是依賴或挑釁,都在訴求「我渾身刺,但我需要有人抱我」這類的訊息。不怕被刺,然後還能好好教他,恐怕才是他所需要的。

只能從依附關係裡學習,是真實與坦誠的互動,自然對治療者的挑戰也大
「依附關係」是一面鏡子,也是連結,讓BPD的情緒和自我在關係裡得到暫時性的緩衝,如果要崩潰時有人承接,那麼即使爆炸,碎片還是能收集起來慢慢拼上,沒人接傷害再來時就會變成更碎的碎片了,人格將切換的更快、更不穩定。
依附關係的功能:承接、緩衝、對照與回饋,並因為安全依附的前提,啟蒙與教導BPD心智化的運用(不是口說,而是身教,如同孩子模仿大人一般)。BPD的情緒與認知功能獲得支持與肯定,久之才會變成自己的核心。
概念聽起來不難,但實踐起來很難。
依附關係要做到有連結、安全依附、身教示範,完全不是每週一次一小時的心理治療可以達成的,怎麼可能每週來喝一口水,然後繼續忍受七天的煎熬,一定是先達成「過度依賴」的依附型態。
孩子的學習是跟著父母的,是在社會生活與任務中去觀察與模仿,並得到回饋(如:爸爸媽媽,你們聽我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心智化是這樣學來的,那些文字與分析的理論是事後對照的,並無法單靠看書、聽講而學來。治療師與個案,會類似父母與孩子,承受他們各種情緒的能量,然後在互動中消化、回饋,重複練習該怎麼辦,怎麼滿足自己與向他人表達。
因此過度依賴的索求是允許的,不過能給多少端看每個治療人員願意給多少,界線很重要,坦誠更重要,BPD需要的是真實人類的互動,而非是完美演出但現實中不存在的角色。
BP會過於依附他人而將助人者消耗殆盡,故之前總是先設好如何預防BP太黏人和消極攻擊(如說:我好想跳…),以便在清楚的結構下助他好好學習。
界線是一定要設,但會建議「主動迎擊」,直接透明、直球對決,與BP討論有什麼需求,然後怎麼給予必然的依附,容許碎片的轉換與挑釁。這真的非常難,因為不是人們一般的常態,常要繃緊神經、時刻提醒自己才做得到,更需要團隊分工,累的時候換手。
這也是BPD的治療裡需要團隊的原因,他需要多位父母的協同撫育,有一個主要的大家長,還有其他的叔叔阿姨,接著有些能諒解的同儕,一起面對生活的社會任務(如:上學)。
我們對孩子可以理解與諒解,但對BPD很難,因為他們被確診時已經長大,是高中生年紀,會以為他們該為自己負責,其實他們的心靈還是孩子。
BP無法靠自己,要有人帶,重新再成長一次(心智化理論),但怎麼帶、界線的設定(藉外在結構)都是大學問。實際帶在身邊的治療機會較多,但碰撞也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