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重新在書架翻閱了這本《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這主標我覺得翻譯得很差,我喜歡它的副標,如標題),這本書很多年前就買了,只因最近在博客來看到它出了15周年紀念版,重新引起我的興趣。 書的內容其實是一位心理學家,遇到了很多明明小時了了,大卻變"喪"的孩子,想知道這群有潛力成功的人,為什麼長大之後變樣了,一事無成。原本鎖定的目標受眾是擔心孩子的家長,結果很多成年人讀者反映:作者在講的就是他們自己。
重新讀自己很久以前買的書,看著書上曾經的註記。我才發現,其實這些年來,自己已經變了很多。 以前總覺得自己很想到達某處,卻一直也到不了,年輕時對於成就的各種焦慮,透過心理學家的定義和分類,才知道很多「到不了」,是源於自我設障,以及將他人、社會期待一股腦往自己身上攬,我們還學不會分辨內在各種資訊的雜音、學不會深入的了解自己,更不用說設定有效的策略和目標,只是一個勁兒的窮「努力」,短視近利的胡亂「選擇」,導致原地繞圈,最終讓別人失望。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失望。 所以,那些故意不努力,以免發現自己也許沒那麼有才華的人、那些快要成功卻不知為何的突踩剎車或大轉彎,卻給你一堆冠冕堂皇理由的人、那些只做自己擅長的事,從來不願突破舒適區的人,或許也都是作者書中的「高潛質族群」(High Potential Persons,HPPs),簡單來說指的是高潛質卻低成就的人。他們的核心是逃避自己,透過某些令人、甚至令自己都不解的行為,可以避掉直接面對自己。
書尾兩小行簡潔的字映入眼簾,卻令人怵目:
一個人的悲劇不在於他輸了,
而是他差點就贏了。
很喜歡這張取自網路的圖片,就拿做個人品牌,或達到工作上的成就感來說:有時候覺得自己不是不努力,但為什麼就沒有想要的結果?是還沒有,還是不會有?堅持的停損點到底該設定在哪裡?這是亙古難題。
而我常發現,那些最終成功的人,和沒有成功的人,說起來聰明才智沒有天與地的區別,倒是心態、人格特質所導致的行為,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希望自己不要庸庸碌碌、不知所云的過完令人討厭的一生,設定對的目標方向最重要,而要如何設定,或者自己到底為何總是會逃避、會做不到?我想,閱讀本書,可以給你一些啟示。
你好,我是艾莎解結。每一次的按讚或拍手,都是給艾莎最大的鼓勵。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拍手5下👏+愛心❤️,或留言你的感想及建議,期待和你在文字的世界有更多交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