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老勞筆記|內轉成功的5個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從轉過來美國總公司後,很多人問我是怎麼轉來的。其實就跟一般找工作有點類似,但內轉的人有很多優勢。先分享幾個常常有人問的問題:


內轉需要先看好職缺嗎?

需要。內轉的前提即是要有職缺,畢竟每家公司的預算和職缺都是計畫好的,不會憑空冒出職缺,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公司對外或對內的職缺網站確認你想要去的團隊有沒有缺。


內轉需要面試嗎?

不一定。職缺開了就會有外部的人來應徵,理論上,內轉也是需要面試,且需要每一關的面試人寫對於你的評價,所以如果這些面試官對你不夠熟悉,就會需要另外安排面試。但是如果每一個人你都很了解的話,就可以跳過面試這關,大家就把平常跟你合作的感覺寫在評價內即可。


內轉會有優勢嗎?成功率高嗎?

有很大的優勢。就算內轉需要面試,你已經在這間公司內,對這間公司需要的人才和業務內容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面試也會比外面的應徵者順利很多。但我也常聽到內轉被拒絕或是面試沒有通過的案例,主要是「沒有職缺」跟「專長不匹配」,只能說會比外部的人多很多優勢。

鎖定了職缺後,下一步就是要聯絡開了職缺的主管,評估能不能進行下一步。以下列出幾個建議,按照我覺得錄取的成功機率由高到低來排序。


Christina @ wocintechchat.com null on UnsplashChristina @ wocintechchat.com null on Unsplash

Christina @ wocintechchat.com null on UnsplashChristina @ wocintechchat.com null on Unsplash


和有合作關係的主管表達意願

如果對方是你有合作關係的主管,且你們的關係並不差,那是最有機會能夠錄取的,如果對方夠熟悉你,甚至不需要面試。

我的情況就是這樣,我長久以來跟對方的主管有合作,我也很積極跟他安排了定期的一對一會議,透過每次的會議,跟他聊我最近做的工作的進度,還會特別分享我對於一些案子長期的規劃,讓他對我的能力有進一步的了解。

通常每一間公司面試都會經過好幾關,幫忙面試的人也都是資深的同事,要每一關的面試人都同意要錄取這個候選人才會真正發出offer。因此,除了主管之外,可以推測其他負責面試的同事是哪些人,也可以主動跟這些同事有更多的合作,讓他們從跟你工作的經驗中認同你,也是有機會讓自己能不需要面試就能內轉的。

雖然每間公司都不同,但普遍來說,找工作時,面試的最後一關都是要跟招聘的主管的主管聊,內轉也是一樣的,要確保更高層的主管也認識自己,所以有能增加自己能見度的機會都要把握。

當然,如果你認識對方的高階主管,那就恭喜你了,因為高層的主管都同意了,通常就直接發offer了!



現任主管的推薦也是很有力的幫助

如果現任主管跟對方的主管認識,也願意為你背書的話,也是能直接拿到offer的選項之一。但是這其實很矛盾的,如果現任主管很重用你,也有很多主管不是這麼願意放手的,就要依現任主管的個性而定。

另外,如果現任主管是管了跨地區的人,會對內轉更有幫助,但是可能美國會是個例外。例如敝公司很多主管會管好幾個地區的員工(在疫情後允許遠端工作時更明顯),如果是要轉到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都還算容易,因為成本差不多,也不會有太多內部的人競爭。但是美國雇用一個員工的成本動輒比其他地區高兩三倍,很多分公司的人最後的目標都是要轉到美國,加上申請工作簽證要付出大量的金錢跟時間成本,就會讓主管考慮很多:如果錄取了你,團隊內其他國家的成員會怎麼想?

當然主管如果非常支持,那是非常有幫助的,也是不需要面試就可以成功內轉的途徑。




尋找和你來自同個國家的主管

這個其實是很有力的選項,身邊有非常多中國人跟印度人是靠這一個途徑來的,但在台灣人身上卻不常見。

老實說,在美國時會發現,印度人和中國人異常團結,民族性夠強,人口也非常多,所以願意為「同鄉」作保的人也足夠多,甚至不認識你也會因為念及是同胞而選擇你。相較於這兩個國家的人,其他國家比較少聽到會因為你是同個國家的人而特別通融的例子。

也因為他們的這個特性,公司內印度跟中國的主管也比較多,上司跟下屬相輔相成,甚至最後整個團隊都是來自同個國家的人!這是好是壞很難評論,不過就是一個蠻常見的現象,也是其他國家很難複製的一條路。

那要如何知道這個主管跟你來自同個國家呢?通常就是去Linkedin搜尋一下,了解該主管的背景囉!



透過朋友推薦給他們的主管

這個也有人試過,不過朋友推薦並沒有特別的優勢,除非朋友是團隊內非常有影響力的人,成功機率比較高,但還是值得一試。

也有聽到很多透過朋友問,對方主管不想要贊助簽證,完全沒有下文的例子。這也是很合理的,如上所說,如果沒有足夠的影響力,朋友推薦是沒有幫助的。




廣發履歷給所有有開缺的主管

這是我聽過的大絕招,基於在公司內部,能直接聯絡到有在招人的主管,在以上都行不通時,可以發自己的履歷(和作品集),透過信件聯絡對方,是一個能直接行銷自己的機會。

不過,因為沒有對你的了解,需要多練習一下如何透過信件介紹自己並展現自己優點,履歷的撰寫也是很重要,不然很容易被埋沒在眾多信件中。


最後給大家一個建議,內轉只是會比「外部應徵」的人有優勢,但自身的能力與特質符合你要應徵的職位還是最重要的前提。如果有人脈,要好好把握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並建立關係。


祝福大家都能找到滿意的職缺並且內轉成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老勞進大觀園
65會員
53內容數
我在軟體業工作10年,在台灣工作經驗5年多,在中國工作了2年多,目前在美國的軟體公司繼續探索中。 這裡主要會分享一些在美國工作與生活的資訊整理與觀察。不同於台灣人在美國軟體業,大部分都是工程師,偶爾也會分享一些產品思維與設計相關的心得,與這類職位在美國工作需要的技能。
台老勞進大觀園的其他內容
2024/02/06
在正文開始之前先聲明一下,因為我拿的是L1B的簽證,才會有這一關。如果L1A的簽證是不需要經過這漫長的第一關的。 有時候很羨慕早生個幾年、早早出國工作當上主管的人,晚了幾年大公司的主管機會就少非常多了。總之,這篇適合給L1B/H1B簽證,非主管位置的朋友們參考囉!
Thumbnail
2024/02/06
在正文開始之前先聲明一下,因為我拿的是L1B的簽證,才會有這一關。如果L1A的簽證是不需要經過這漫長的第一關的。 有時候很羨慕早生個幾年、早早出國工作當上主管的人,晚了幾年大公司的主管機會就少非常多了。總之,這篇適合給L1B/H1B簽證,非主管位置的朋友們參考囉!
Thumbnail
2022/04/23
來美國工作,只要是正規公司發薪水時,就會看到要處理「401K」,這其實就是美國版本的勞退。跟台灣的勞退很類似,也是每個月提撥固定金額,但有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2022/04/23
來美國工作,只要是正規公司發薪水時,就會看到要處理「401K」,這其實就是美國版本的勞退。跟台灣的勞退很類似,也是每個月提撥固定金額,但有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2022/03/04
來美國工作,只要扯到「錢」相關的程序,都會需要申請Social Security Number (SSN)。 這篇就來介紹一下SSN的申請流程。
Thumbnail
2022/03/04
來美國工作,只要扯到「錢」相關的程序,都會需要申請Social Security Number (SSN)。 這篇就來介紹一下SSN的申請流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繼上篇分享在台灣求職的常用職缺平台及履歷資料準備,這篇主要分享求職面試前的相關準備及簡單分享評點制。
Thumbnail
繼上篇分享在台灣求職的常用職缺平台及履歷資料準備,這篇主要分享求職面試前的相關準備及簡單分享評點制。
Thumbnail
找工作管道千百種,哪種才是最適合的管道?趕快點進來看各求職管道的優缺點分析!
Thumbnail
找工作管道千百種,哪種才是最適合的管道?趕快點進來看各求職管道的優缺點分析!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人曾經將跨國公司的總經理、行銷總監、業務總監設為職涯的終極目標,一想到成為大公司的專業經理人,擁有自己專屬辦公室、眺望從高樓看出去的無限風光(還必須是信義區,最好在101附近或101內),萬人之上呼風喚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職場也是這樣的,想要成為總經理並職掌大權,要先知道遊戲規則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人曾經將跨國公司的總經理、行銷總監、業務總監設為職涯的終極目標,一想到成為大公司的專業經理人,擁有自己專屬辦公室、眺望從高樓看出去的無限風光(還必須是信義區,最好在101附近或101內),萬人之上呼風喚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職場也是這樣的,想要成為總經理並職掌大權,要先知道遊戲規則
Thumbnail
1.面試流程 "面試"並非單向企業審核申請人的資歷,同時也是申請人評估是否適合企業的文化、企業的發展、個人發展的機會;申請人除了正常面試流程外,也可要求人力資源部門或是直接招募的上司安排其與未來同事進行面談,這點對於海外派駐工作特別重要,與未來同事聊聊如: "是否會有水土不服情況?" 3.網路搜尋
Thumbnail
1.面試流程 "面試"並非單向企業審核申請人的資歷,同時也是申請人評估是否適合企業的文化、企業的發展、個人發展的機會;申請人除了正常面試流程外,也可要求人力資源部門或是直接招募的上司安排其與未來同事進行面談,這點對於海外派駐工作特別重要,與未來同事聊聊如: "是否會有水土不服情況?" 3.網路搜尋
Thumbnail
想必每個轉行的人都應和我一樣,收到offer時欣喜若狂,畢竟自己的努力得到回報,有人願意給機會自己。可當我回想過去,發現接受offer前,有幾個問題還是需要好好細想。 轉行後一年的反思,三個要考慮的決擇因素: 1. 有沒有經驗豐富的前輩帶你 是否願意給時間你定期1:1 教導你行業的大框架 總結:
Thumbnail
想必每個轉行的人都應和我一樣,收到offer時欣喜若狂,畢竟自己的努力得到回報,有人願意給機會自己。可當我回想過去,發現接受offer前,有幾個問題還是需要好好細想。 轉行後一年的反思,三個要考慮的決擇因素: 1. 有沒有經驗豐富的前輩帶你 是否願意給時間你定期1:1 教導你行業的大框架 總結:
Thumbnail
即將從3字頭邁向4字頭,如果沒有走向管理職,想請教老師後續職涯該如何做規畫和選擇? 雖然現在在外商的薪水還可以,但因為外商也是每1~3年就一次變動(layoff頻繁) 假如我要在這個問題上畫上重點線,我會畫在「外商」這兩個字上。 利用國際企業的營運經驗,轉戰本土企業主管職 成為獨立顧問或是職業講師
Thumbnail
即將從3字頭邁向4字頭,如果沒有走向管理職,想請教老師後續職涯該如何做規畫和選擇? 雖然現在在外商的薪水還可以,但因為外商也是每1~3年就一次變動(layoff頻繁) 假如我要在這個問題上畫上重點線,我會畫在「外商」這兩個字上。 利用國際企業的營運經驗,轉戰本土企業主管職 成為獨立顧問或是職業講師
Thumbnail
求職路上不順遂,不代表是你能力不足,面試單位考量的事情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求職者該有什麼樣的心理準備,認知什麼樣的現實呢? 除了實力外,人脈、個性也都是你的資產,請不要偏廢。或許你以為這世界以實力取勝,但事實上很多工作環境,並沒有要比拚誰多厲害。
Thumbnail
求職路上不順遂,不代表是你能力不足,面試單位考量的事情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求職者該有什麼樣的心理準備,認知什麼樣的現實呢? 除了實力外,人脈、個性也都是你的資產,請不要偏廢。或許你以為這世界以實力取勝,但事實上很多工作環境,並沒有要比拚誰多厲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