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什麼是健康呢?

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會的安寧美好狀態,不僅僅是免於疾病或虛弱而已
-WHO Constitution (1948)
聽說考試很愛考, 某一個叫Lalonde的傢伙說健康主要有哪些佔比呢?
  • 生活型態佔50%
  • 環境20%
  • 基因20%
  • 醫療面10%
因此我學的東西大概佔了87%吧XD
好,以上廢話結束,畢竟我很懶,還是想直接講比較實用的架構。

究竟怎樣健康呢?

生活型態

  • 飲食:地中海飲食、哈佛飲食餐盤
  • 運動:每週150分鐘中等運動強度心肺運動,每週二次阻力訓練
  • 作息:規律或者極客式休息
  • 壓力:壓力與調適模式及復原力模式
  • 睡眠:睡眠衛生,睡眠醫學
  • 不菸不酒不檳榔

環境

  • 職業暴露:人因、生物、物理、化學、社會心理
  • 環境暴露:空氣通風、水質、毒物

醫療面

  • 預防醫學:四段七級

基因

基因說實話我不是很懂,頂多知道其他部分會與基因破壞及表現型有關。

結論

先訂個大綱,說不定等我慢慢多讀一些東西,會能列出/整合這些東東。
而基於本人喜歡行為科學,所以必須要說上述這些都是屬於知識,而一個人或一群人是否能實際運用,主要可以靠行為科學領域的分析來判斷或影響動機或成本。

小小自我介紹

陳昱彰醫師

家庭醫學專科|骨質疏鬆專科
正在努力拿職業醫學專科|肥胖醫學專科|希望還能拿運動醫學專科...
然後死不拿老年醫學專科與安寧緩和醫學專科

目前主要就是看常見慢性疾病|骨質疏鬆症|戒菸|預防醫學|成人、老人健康檢查|高階健檢|常見疫苗|減肥|運動處方箋|常見問題|常見...
多到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啥沒在看,為什麼?因為我另一個專長是實證醫學,什麼東西相對其他人來說,比較會快速查到資料。
正常家醫科之外,因為自己有天突然覺得自己太胖,便慢慢查資料,有天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少了30公斤,好像有些肌肉了
  1. 才發現學了一堆營養學與怎麼吃
  2. 才考了運動的私人教練證書
  3. 才開始開立運動處方箋
  4. 才開始研究環境職業相關問題
  5. 才開始正式使用行為科學到自己與患者身上

因為本人個性內向(沒人看得出來,但真的閉俗到爆,靠著奴性堅強地二年逼自己講了200多場演講來強裝外向),極為懶散(雖然好像一直很忙,但好像在窮忙,會用一週時間做個excel小工具只為了以後每天省10秒鐘時間這種),講話雞掰(雖然一堆人說我是好人,但如果你沒有覺得我嘴賤到想打我,一定是我們不熟,熟了後一定會覺得我很欠抽外加滿滿地獄梗而想揍我),平時發文都是躲在FB同溫層,但隨著被祖的次數增加,決定找新的地方來發洩不爽。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壽命不斷延長,但健康的高齡生活並非自然得來。以下是醫療創新如何改變我們生命質量的核心點。 ▌醫療創新的進展 醫學科技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健康需求逐步發展: 1. 嬰幼兒期:早期重點在於改善腸道與肺部健康。 2. 中高年期:聚焦於血管相關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3. 高齡
Thumbnail
以下是幾個實用有效的健康減肥方案: 均衡飲食: 控制份量,吃七分飽 每餐蔬菜佔1/2 選擇小份量食物 適度運動: 每2天進行50分鐘中強度運動 結合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 輕鬆走路也是有效減肥方法 生活習慣調整: 多喝水 避免晚上吃高熱量食物 調整飲食順序,先吃蔬菜和蛋白質
Thumbnail
老陳的客人老董繼去義大利巴士🚌團遊10天平安來回+健康喜樂的享受旅程後,最近老董夫妻又藉暑假之便,隨同東部的子媳孫+妻子68歲單身大姐,人生第一次得以一起參加旅行社辦理的基隆-沖繩五天郵輪🚢遊。分享二者旅遊方式的差異,說明郵輪遊較適合長者喔!(隨時可回船艙休息+日夜美食美景+親子一起參與活動)
目前可以大量閱讀學術論文與一般非虛構書籍, 每天也能夠寫作5000-6000字紀錄一天的精神活動, 更能夠每天更新社群媒體,分享我在各領域的所思所學所想。 而我就很能體會 Matt 所說的,「健康的挑戰」是什麼意思。 自己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最熟,而真正精通一項技能最快的方式,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電子產品無處不在,如何健康地使用它們成為重要課題。主要的危害包括電磁波輻射、藍光和高分貝聲音對視力和聽力的影響。建議保持30公分距離,使用20-20-20法則護眼和60-60-60法則保護聽力,並避免長時間久坐和低頭,以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副作用。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健康很重要那到底怎麼樣算健康呢? 每個人對於健康的定義都不同,有人會覺得健康檢查沒有紅字就是健康,沒有跟著流行性感冒就稱為健康,或是沒有生病就是健康。 但是怎麼樣算是生病?健康跟生病好像是一個蠻模糊的概念,有明顯病症的時候可以稱之為生病。 中西醫又是怎麼看待健康和生病?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爲了自己健康着想……但我還是熬了通宵XD 自從體重突破七十大關之後,我對自己身體健康相當苦惱。所以今天去見營養師,調整一下餐單,順便檢查身體。
Thumbnail
在台灣,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中,從未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叫做「愛」。我從大學以來上了「愛情心理學」的課,直至出社會進修EFT的國際認證課程後,我被告知「愛」的定義為何,健康的、美好的「愛」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壽命不斷延長,但健康的高齡生活並非自然得來。以下是醫療創新如何改變我們生命質量的核心點。 ▌醫療創新的進展 醫學科技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健康需求逐步發展: 1. 嬰幼兒期:早期重點在於改善腸道與肺部健康。 2. 中高年期:聚焦於血管相關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3. 高齡
Thumbnail
以下是幾個實用有效的健康減肥方案: 均衡飲食: 控制份量,吃七分飽 每餐蔬菜佔1/2 選擇小份量食物 適度運動: 每2天進行50分鐘中強度運動 結合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 輕鬆走路也是有效減肥方法 生活習慣調整: 多喝水 避免晚上吃高熱量食物 調整飲食順序,先吃蔬菜和蛋白質
Thumbnail
老陳的客人老董繼去義大利巴士🚌團遊10天平安來回+健康喜樂的享受旅程後,最近老董夫妻又藉暑假之便,隨同東部的子媳孫+妻子68歲單身大姐,人生第一次得以一起參加旅行社辦理的基隆-沖繩五天郵輪🚢遊。分享二者旅遊方式的差異,說明郵輪遊較適合長者喔!(隨時可回船艙休息+日夜美食美景+親子一起參與活動)
目前可以大量閱讀學術論文與一般非虛構書籍, 每天也能夠寫作5000-6000字紀錄一天的精神活動, 更能夠每天更新社群媒體,分享我在各領域的所思所學所想。 而我就很能體會 Matt 所說的,「健康的挑戰」是什麼意思。 自己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最熟,而真正精通一項技能最快的方式,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電子產品無處不在,如何健康地使用它們成為重要課題。主要的危害包括電磁波輻射、藍光和高分貝聲音對視力和聽力的影響。建議保持30公分距離,使用20-20-20法則護眼和60-60-60法則保護聽力,並避免長時間久坐和低頭,以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副作用。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健康很重要那到底怎麼樣算健康呢? 每個人對於健康的定義都不同,有人會覺得健康檢查沒有紅字就是健康,沒有跟著流行性感冒就稱為健康,或是沒有生病就是健康。 但是怎麼樣算是生病?健康跟生病好像是一個蠻模糊的概念,有明顯病症的時候可以稱之為生病。 中西醫又是怎麼看待健康和生病?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爲了自己健康着想……但我還是熬了通宵XD 自從體重突破七十大關之後,我對自己身體健康相當苦惱。所以今天去見營養師,調整一下餐單,順便檢查身體。
Thumbnail
在台灣,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中,從未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叫做「愛」。我從大學以來上了「愛情心理學」的課,直至出社會進修EFT的國際認證課程後,我被告知「愛」的定義為何,健康的、美好的「愛」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