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身體肌肉,和鍛鍊心靈肌肉一樣重要-你,健身了嗎?】

【鍛鍊身體肌肉,和鍛鍊心靈肌肉一樣重要-你,健身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以往我是那種只要一工作,就把身體健康擺到最後一個順位的人。

時間用在哪,成效自然會告訴你。
(所以,我的體力,和身型,一直都在告訴我一些什麼XDD)

我知道照這種態勢,想要扭轉身材...是乾坤,一定要採用比較激烈的手段。

經過三個月被健身教練不斷嫌棄我的飲食和健身頻率(一周只給一次),讓我數度懷疑人生。直到最近,終於開始產生一些變化。

【飲食方面】

叫練:妳每餐的澱粉量可不可以試著減少一點?
我:可是我工作每天都得消耗大量腦力,飯量不夠我會餓怎麼辦。(澱粉量應該是一般女生的1.5倍)
叫練:妳可以用大量蔬菜取代澱粉試試,否則不利減重。(意思就是妳再這樣吃下去,重訓也救不了妳)
我:(在那一刻覺得健身教練真是世上最討厭的生物)


後來我做了一個小小舉動。(哦?並不是暗殺教練啦)

為了均衡飲食我只能多吃自助餐,以往都拿分隔便當盒(放白飯最大格,放菜都是小小格),改成全空便當盒,大增夾菜量加上主食,還刻意選顏色,放好放滿,已經放不下白飯。減少飯量是吧?哼,玲祖媽索性就不吃澱粉啦!(哪來的豪氣)

雖然一開始真的很怕自己體力不夠,因為還要重訓耶。但是,就這樣經歷了吃東西眼睛只看得到「纖維質、蛋白質和油脂」近一個月,竟然也真的不會餓,飲食方式終於被討厭生物打勾勾。

*只是小小飲食容器的改變而已,導致整個飲食習慣的改變。而且持續至今。

【運動方面】

以往一周一次的重訓量,我也知道很不夠,肌肉被破壞重組24-36小時後就應該繼續訓練,否則隔太久只是徒勞無功。現在每周再強迫自己多健身一天(否則就…照全身鏡),怎麼對付自己懶得出門?就是跟教練約好出現在他教別的學生的地方。當我舉壺鈴覺得好重想偷懶,一想到教練在旁邊不知會怎麼偷偷笑我,我也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

此外,不健身的日子,早上6:30起床騎30-45分鐘腳踏車(騎車常破功,但…我會繼續努力)

*清楚自己的缺點,與其試圖增強意志力,不如將習慣建立在容易執行的環境中。

人人都想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然而,提升自己的生理素質也一樣重要。因為,身體與心靈是交互作用,無法獨立存在。

一開始,我做戰繩1組不到30下就手痠到爆快要往生。現在,5組50下,是還可以hold住的組數。

下半身的肌肉與脂肪比例進步很快,有令我覺得還可以的線條出現,我現在要專攻上半身。

名喚叫練的生物云:「妳現在的體能變好了,體態…有比一開始我看到妳的時候,進步了一 點 點」。


一 點 點。

吼!!

叫練補充說明:「妳要的不是正常人體態阿,妳要的是有肌肉線條、有曲線的像照片上那種體態阿,不是嗎」?


是。


我的目標

我的目標


變強變好的背後,真的是痛苦、節制、意志和痠痛的累積。

但好消息是,你只要今天做到了、這周做到了,你都比過去做不到的自己進步一點,那一點點的小成功,就是支撐你繼續的動力。
(當然,真的自己做不到,就找到一個可以督促你的伴)

而,所有的美好,都在一點點的複利累積當中,不斷發酵,終至成就。

創業如此、工作如此、婚姻經營如此、心靈諮商如此,健身如此。

如此,不就是人生嗎?

avatar-img
艾莎解結的生涯解方 沙龍
186會員
196內容數
你對「工作」的想法是什麼?想要了解萬惡的職場世界嗎? 想知道身為資深職場工作人,在外商及知名本土企業走跳,看盡職場百態之後,對於業務、行銷、客服領域的解讀,以及職場亂象的八卦嗎?艾莎解結以本身心理學背景和始終不滅的文青性格,與你分享職場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年紀漸長,我們變得更世故、更謹慎、更不敢冒險,如果錯過了什麼,也刻意的安慰自己,那不叫遺憾,那叫「成熟」。 但我覺得,那叫老去。 你想要Forever Young嗎? 你有勇氣追求所愛嗎?
疫情持續擴大,更有甚者,惹事生非害別人暴露於危險之中的自私人一堆。 對我們而言,影響最大的除了健康、還有經濟。 聽身旁友人的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分流上班的分流、採遠距工作的在家工作,更可怕的是餐飲業、旅遊業、和進出口貿易,衝擊很大。有些朋友一進公司,就感覺愈來愈詭譎的上班氣氛、有些朋友公司面臨
你有選擇困難症嗎? 關於「選擇」這個大哉問,其實很久很久以前,美、英的心理學家特沃斯基和康納曼(Tversky & Kahneman),就已經洞悉我們的選擇困難了。到底為什麼,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會有難以抉擇的問題呢?
年紀漸長,我們變得更世故、更謹慎、更不敢冒險,如果錯過了什麼,也刻意的安慰自己,那不叫遺憾,那叫「成熟」。 但我覺得,那叫老去。 你想要Forever Young嗎? 你有勇氣追求所愛嗎?
疫情持續擴大,更有甚者,惹事生非害別人暴露於危險之中的自私人一堆。 對我們而言,影響最大的除了健康、還有經濟。 聽身旁友人的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分流上班的分流、採遠距工作的在家工作,更可怕的是餐飲業、旅遊業、和進出口貿易,衝擊很大。有些朋友一進公司,就感覺愈來愈詭譎的上班氣氛、有些朋友公司面臨
你有選擇困難症嗎? 關於「選擇」這個大哉問,其實很久很久以前,美、英的心理學家特沃斯基和康納曼(Tversky & Kahneman),就已經洞悉我們的選擇困難了。到底為什麼,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會有難以抉擇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