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自己的不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能掌控的程度有限,而接受這件事同樣令人痛苦:
你可能就是沒那個力氣、沒那個才華,
或是缺乏其他好好扮演你認為該扮演的所有角色所需的資源。──《人生4千個禮拜》
最近讀了《人生4千個禮拜》,意外地平息了喋喋不休的頭腦,獲得了內在的平靜。
如果你跟我一樣,每天接近夜深人靜,腦中就會出現「今天什麼事都沒做」、「我真是一事無成」的焦慮感,這本書也許也會對你有幫助。
📷《人生4千個禮拜》 我會有4千個禮拜嗎?
一開始參加Matters「從今天起我要改變」 社區活動,是希望自己可以讓內在創意自由發聲,而不因內在批評者的聲音,落入了完美主義的陷阱。
剛好呼應女巫L最近寫的MBTI相關文章,我是INFJ型,十年前跟現在做測驗的結果仍沒有改變,而這類型的其中一個容易出現的就是完美主義心態。
(我要做的不是貼自己標籤,而是這個標籤可能有助我把事情講得清楚一些。)
為了往這個方向前進,我選擇用油性粉彩大開大闔的特性來畫畫。這也是因為芝麻貓的介紹而發現的新媒材。
油性粉彩可以堆疊,效果類似油畫。在這次實驗期間,我也發現油性粉彩的修改性比想像中的好,用軟性橡皮擦就可以吸附掉顏料。
第二幅是一隻我動物溝通過後心心念念的貓,過程中一度以為畫壞了,但睡了一覺,我決定再試著修看看,不要太早放棄。
📷求關注的貓
午夜的仙境,是我用油畫課最新習得的技巧,用塊狀、鮮豔的顏料去畫金色夕陽的冰島鳥懸崖。
很有印象派的感覺,我也漸漸感覺到,或許在一幅畫中總會有不甚滿意的部分,但說不定這就是畫畫或者說創意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的元素?
📷午夜的冰島 (油性粉彩)
過年把雞蛋畫成年獸,轉為野獸派畫風。我也玩得很開心。
本預計6幅畫,截至目前畫4幅,雖然沒有達到目標,接下來我還是會繼續畫。
📷害怕鞭炮聲的年獸=狗狗雞蛋
《人生4千個禮拜》討論了「時間」這個我們永遠覺得不夠用的概念,其實是個迷思。
畢竟,我們規劃了一個月至於一年後要做的事,但誰知道自己的人生能有多長呢?
我以為我「擁有」的生命,現實是我並不擁有,而是我存在,「我存在現在這個時間」。
因為幻想自己擁有無限的精力與時間,我們想要做無限多的事,不允許自己浪費時間。
「我們因此不去面對自己的局限,採取迴避的策略,繼續努力感覺世上沒有極限:更努力地鞭策自己、追逐工作與生活能完美平衡的幻想。」
現實狀況是,我們都極為有限,勢必要捨棄一些雄心壯志,專心投入自己真正在意的事
因為幻想有無限的時間,又得要面對拖延,永遠幻想出現更好的自己、更充裕的時間、更有靈感的寫作。在這些條件尚未出現之前,我動彈不得,受困於幻想中。
醒過來吧。沒有那個時刻,沒有錯過的靈感,只有坦然面對不足,知道自己怎麼做都不會夠好的──然後才會心甘情願地去寫字。

從今天起我要改變 [實踐篇]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訂閱、贊助,給我一個愛心❤️ 在下方LikeCoin讚賞鍵按五下,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
IG| 喬安納
Matters|喬安納
avatar-img
16.3K會員
949內容數
無法自我介紹的人🌿 Podcast|拉子幸福生活、秘密頻道《安納》 🌿 YouTube |Days of Joanna 喬安納 🌿《換日線》雜誌|拉拉手環遊世界專欄 🌿方格子|喬安納:2023 年起,記錄覺醒旅程「無人記得的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安納的房間 的其他內容
代班主編:茶碗蒸 (思索用雞蛋所做的料理之中很喜歡茶碗蒸,就用這個代稱吧) 茶碗蒸對作者很好奇,常常會當小偵探尋找作者的蛛絲馬跡,特別喜歡讀作家的創作心路歷程。那天在馬特市發現有個人在做一樣的事──很認真地讀帕慕克(Orhan Pamuk),彷彿喜獲知己。 現在竟然有機會採訪知己
小時候最愛的《中國童話》1月1日的故事就是〈年獸來了〉,裡面寫著「年是一種很可怕的獨角怪獸,牠很怕熱,又愛睡覺」,因為睡得太久,一醒過來就要找東西吃。 不知為何,小時候在我的想像中,「年」長得並不像書中那樣。
好像總要離開北部住處,才能好好坐下來讀書寫字。 我是時間管理的大遜腳,每天回神時都已經夜深了,大概晚上8-9點,我開始可以好好坐在書桌前,不會走來走去做家事、在網路上晃來晃去。 就像小時候常常看到的一則廣告「時間就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我想我的狀況可以說「時間就會被拿來浪費」。
初一和前任J(下方簡稱J)吃豐禾台菜晚餐。 曾經我覺得人不會改變,但我錯了,人會改變的。
說書人做的雞蛋賀歲圖,祝福大家~
有時覺得畫壞了一幅畫,其實未必是真的。 覺得哪裡怪怪的,好像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就以為是畫壞了。 有時在一個細節卡住太久,蹉跎太久,愈畫愈壞,以為一個地方壞了,整幅都沒救了。 然後就想把整張紙丟掉,放棄。
代班主編:茶碗蒸 (思索用雞蛋所做的料理之中很喜歡茶碗蒸,就用這個代稱吧) 茶碗蒸對作者很好奇,常常會當小偵探尋找作者的蛛絲馬跡,特別喜歡讀作家的創作心路歷程。那天在馬特市發現有個人在做一樣的事──很認真地讀帕慕克(Orhan Pamuk),彷彿喜獲知己。 現在竟然有機會採訪知己
小時候最愛的《中國童話》1月1日的故事就是〈年獸來了〉,裡面寫著「年是一種很可怕的獨角怪獸,牠很怕熱,又愛睡覺」,因為睡得太久,一醒過來就要找東西吃。 不知為何,小時候在我的想像中,「年」長得並不像書中那樣。
好像總要離開北部住處,才能好好坐下來讀書寫字。 我是時間管理的大遜腳,每天回神時都已經夜深了,大概晚上8-9點,我開始可以好好坐在書桌前,不會走來走去做家事、在網路上晃來晃去。 就像小時候常常看到的一則廣告「時間就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我想我的狀況可以說「時間就會被拿來浪費」。
初一和前任J(下方簡稱J)吃豐禾台菜晚餐。 曾經我覺得人不會改變,但我錯了,人會改變的。
說書人做的雞蛋賀歲圖,祝福大家~
有時覺得畫壞了一幅畫,其實未必是真的。 覺得哪裡怪怪的,好像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就以為是畫壞了。 有時在一個細節卡住太久,蹉跎太久,愈畫愈壞,以為一個地方壞了,整幅都沒救了。 然後就想把整張紙丟掉,放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阿美哭著跟我說他和男朋友阿強分手了,阿強的理由是「你都不懂得表達對我的愛。」 小美愈講愈難過,「阿強說我無法感受到他的情緒,無法在他需要一些撫慰的時候伸出手,也不會主動表達,他和我相處很累,總要想話題、想計畫,我常常只有『好』、『沒意見』這種不算回答的回答。」 大家有遇過嗎?你是小美或是阿強?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突破自己 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渴望,那就是突破自己,達到新的高度。然而,這種渴望常常被生活的壓力、失敗的恐懼和無法預見的未來所掩蓋。我們習慣了舒適區,習慣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卻忘記了真正的潛力只在全力以赴時才會展現。 回顧過去的自己 回想一下過去的自己,有多少次因為害怕失敗而選擇退縮
Thumbnail
一條材質再好的皮筋再有彈力,它的極限就在那,超出就會斷裂,所以人在累積過量超出極限後絕大多數也只是崩潰而非進化,而在真正認清時間有限後,你才能開始學會選擇哪些是重要必需先完成,提高真正有意義的生產力。
Thumbnail
我們都在「自我認同」的路上 這幾天和幾個客戶進行教練會談,都和「自我認同」的議題有關,這個議題會深深影響我們應對外在世界的姿態。 進入成人世界的遊戲裡,你們是否「渴望被認同,但又害怕被同化」,我就是那個曾經深受其困擾的個體,好應景現在正紅的電影「腦筋急轉彎2」的故事主軸,這個症頭現在偶而還是
  沒有成功地落實計畫中的行為安排並不意味著「我做不到」,而是展示了「當前的我」與這項活動之間的座標關係。一但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每一次的犯錯都只意味著「當前的我還做不到」,我們就有機會在任何一個當下跨出去。「但現在的我可以」,在這立即改寫的自我敘事之後,回過頭,你已想不起來當初為什麼覺得自己做不到了。
你好 我是貓奴 這是我的Podcast節目 夜班貓奴,節目主要以聊天的形式進行 討論主題式的議題或故事分享。 這一集分享了負面認同與自動化思維 如何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讓我們誤判現實條件 課題分離像良藥般苦口 實踐的過程伴隨許多痛苦 接受自己才能開始轉變 沒有人能拯救自己
Thumbnail
直至讀了《人生4千個禮拜》,才明白箇中道理。原來,專心做自認重要的、在乎的事,例如你所重視的創意計畫,或處理難解的婚姻問題,皆會感覺不自在,甚或感覺沉悶到無以復加,是因你被迫面對了自身的極限:你得體驗自己的力量有限,人的生命有限,且你無法控制人生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究竟不夠善良的部份是什麼!? 這並不是一部講述愛情、親情甚至友情的故事,整個故事到最後揭露了過程中的各種"惡意",又是從哪裡感受到的呢!? 2024最夯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一次看到林依晨、許瑋甯、賀軍翔、柯震東同台飆戲,一步步帶我們走進人性的真實樣貌!!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阿美哭著跟我說他和男朋友阿強分手了,阿強的理由是「你都不懂得表達對我的愛。」 小美愈講愈難過,「阿強說我無法感受到他的情緒,無法在他需要一些撫慰的時候伸出手,也不會主動表達,他和我相處很累,總要想話題、想計畫,我常常只有『好』、『沒意見』這種不算回答的回答。」 大家有遇過嗎?你是小美或是阿強?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突破自己 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渴望,那就是突破自己,達到新的高度。然而,這種渴望常常被生活的壓力、失敗的恐懼和無法預見的未來所掩蓋。我們習慣了舒適區,習慣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卻忘記了真正的潛力只在全力以赴時才會展現。 回顧過去的自己 回想一下過去的自己,有多少次因為害怕失敗而選擇退縮
Thumbnail
一條材質再好的皮筋再有彈力,它的極限就在那,超出就會斷裂,所以人在累積過量超出極限後絕大多數也只是崩潰而非進化,而在真正認清時間有限後,你才能開始學會選擇哪些是重要必需先完成,提高真正有意義的生產力。
Thumbnail
我們都在「自我認同」的路上 這幾天和幾個客戶進行教練會談,都和「自我認同」的議題有關,這個議題會深深影響我們應對外在世界的姿態。 進入成人世界的遊戲裡,你們是否「渴望被認同,但又害怕被同化」,我就是那個曾經深受其困擾的個體,好應景現在正紅的電影「腦筋急轉彎2」的故事主軸,這個症頭現在偶而還是
  沒有成功地落實計畫中的行為安排並不意味著「我做不到」,而是展示了「當前的我」與這項活動之間的座標關係。一但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每一次的犯錯都只意味著「當前的我還做不到」,我們就有機會在任何一個當下跨出去。「但現在的我可以」,在這立即改寫的自我敘事之後,回過頭,你已想不起來當初為什麼覺得自己做不到了。
你好 我是貓奴 這是我的Podcast節目 夜班貓奴,節目主要以聊天的形式進行 討論主題式的議題或故事分享。 這一集分享了負面認同與自動化思維 如何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讓我們誤判現實條件 課題分離像良藥般苦口 實踐的過程伴隨許多痛苦 接受自己才能開始轉變 沒有人能拯救自己
Thumbnail
直至讀了《人生4千個禮拜》,才明白箇中道理。原來,專心做自認重要的、在乎的事,例如你所重視的創意計畫,或處理難解的婚姻問題,皆會感覺不自在,甚或感覺沉悶到無以復加,是因你被迫面對了自身的極限:你得體驗自己的力量有限,人的生命有限,且你無法控制人生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究竟不夠善良的部份是什麼!? 這並不是一部講述愛情、親情甚至友情的故事,整個故事到最後揭露了過程中的各種"惡意",又是從哪裡感受到的呢!? 2024最夯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一次看到林依晨、許瑋甯、賀軍翔、柯震東同台飆戲,一步步帶我們走進人性的真實樣貌!!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