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中所謂的小事祈願-安心當下的小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戰爭可能引動每一個人的不安。這種不安可能源於某種恐慌被喚起,可能源於情境以某種方式令我們對比台海局勢而產生的不安或焦慮。在這種情境裡,不公平、憤怒、憎恨、詛咒、哀慟、悲戚等等的感覺,都可能被掀起;或者,我們可能面對無能為力的哀嘆,我們可能再次重新經驗以往曾有過的「我又什麼都做不到了」的感覺。
也可能在這時候,會因為網路上的種種訊息,而使得身心系統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混亂感。也或者,可能是身體的速度變得很快的決受出現。網路上的種種訊息可能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也可能是我們會焦慮地一直拿著手機,拿起了又再放下,又再拿起,又再放下。
此外,這片土地過去的傷痛與經驗,也可能深深地烙印在我們意識的深處,以一種隱微的方式在運作。那可能是身為台灣人的記憶,或者埋藏在人類基因裡對於基因的種種複雜印象。
而世間生靈彼此之間的緊密連結,也可能令我們感覺到一股悲憫,那是源自於存在層面的緊密連結。這種悲憫意味著,為了人的逝去而哀傷,同時也希望這一切能早日結束的感受。
若您感覺到諸種不同的混亂感或衝突感,那多半意味著,我們的內在也正在發生著戰爭。我們的內在可能時時發生著衝突,形塑著不安。若您有任何類似上述所提到的感覺,想邀請您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

  • 先關上手機、推特等等的社交媒體。如果可以,也將螢幕關掉,幫自己泡杯溫暖的茶,或者倒杯溫度適當的開水。然後給自己一點時間,跟自己暫時待在一起一下。
  • 讓自己舒服地、盡量自在地坐著。在移動中,在泡茶的過程中,或在調整坐姿的過程中,感覺一下移動的質感:在腳往前挪動的過程、手改變位置的過程、眼睛看向他處的過程,或者整個身體開始移動的過程裡,這些動作帶有什麼樣的質感呢?
  • 當我們坐下,感覺一下自己這個時候可能需要什麼,好讓自己再更自在一些。可能是燈光,可能是我想要更多的自然光線,可能是我需要一個枕頭或一個玩偶抱著。就在這個時候,我需要什麼呢?
  • 一切安頓後,輕輕地感覺一下自己的腳掌。感覺一下腳掌踏在地上的感覺。在這一步,給自己一點時間,就只是跟這些感受待在一起一會。
  • 接著,感覺一下自己的肚子,讓注意力跟隨著肚子的起伏一陣子。就只是感覺一下,我們不用試著讓呼吸變快或變慢,變深或變長。在這一步,給自己一點時間,就只是跟這些感受待在一起一會。
  • 接著,感覺一下自己的頭,也看看,是不是能同時感覺到我們的頭,以及我們的腳。在這一步,給自己一點時間,就只是跟這些感受待在一起一會。
  • 接著,讓我們帶著這種種身體的感覺,將一隻手掌輕輕地放在心臟上,感覺心的跳動。感覺看看,是不是能在這裡感覺到一種輕盈的、細微的、溫暖的脈動。或者,想像心是個閃耀著金黃色光芒的空間,感受一下這個空間的活動。
  • 將這股金黃色的光芒,送給你想祝福的任何人,並只是抱持誠意地送出這股光芒。靜靜地跟這個空間待著一下。
  • 只是靜靜地待著,感覺著這一切。

在面對這種集體性的大事時,個體能做的可能相對有限。不過,當我們能免於被內在的戰爭捲入時,我們就有可能停歇那些持續著的與他人的戰爭,或者與自己的戰爭。當我們試著從戰爭中退後一步,或者進一步地祝福彼此時,情況可能會開始轉變。而這可能使得愛有機會綻放出來。
願各位平安。
若過程中需要更多協助,歡迎洽詢
avatar-img
16會員
28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的路是種人生的冒險。我們偏離了傳統的工作,偏離了有穩定指標的評估方式,並且轉向不確定的懷抱。 這是一條富含非傳統挑戰的道路,諸如推出產品的方式、建立流程、稅務、現實評估,或者在現實中的困境與自己的想像中達到某種平衡的結果。 有些前輩已在前面走過,這個專題則是一個整理,也是一個試著書寫我自己行於此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大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愛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一種主流觀點。然而,「愛自己」本身就阻礙著愛的自湧動被留意與覺察。當我們能從「是否愛自己」這種判斷之中放鬆下來,我們就從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慌亂之中放鬆下來,愛的湧現也就更容易被發現。
我們比較難在當代大師的著作中,讀到如這本書裡所描寫的,一名大修行者面對位於未知的恐懼、焦慮與擔憂,以及如何用無住之心來面對這一切。對任何對自己有興趣的人而言,這都是本少見而值得一讀的書。
界線通常是我們那僵硬的自我防衛外界的方式。當一個人帶著臨在的品質開始與自己接觸時,我們生命中長期的防衛會軟化下來,那些生命的傷也有機會得以消融。中立,是我們得以回到臨在的一種基本品質。這篇便是試著描寫這種中立的品質。
我們腹腔的內臟常常是種種情緒與壓力積累的地方,也是我們在因應強烈的環境事件時,最常直面承受的緩衝器。只要回想一下那些緊張的時刻,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什麼,大概就會知道「緩衝器」的意思: 「我的胃好像揪成一團。」 「我緊張到肚子都縮起來。」 「我的太陽神經叢好像一直在緊縮。」 生氣或憤怒 恐懼 悶
中線是每一個系統的中心準則,也是所有生命賴以依歸的中心感。這種中心感永遠不會消失,只是可能因為種種日常生活的經驗,或者過去事件的持續影響,使得這種核心的穩定感變得模糊。這篇是試著在描寫BCST中一個重要的面向:使核心的穩定感重新浮上檯面。
慣性(inertia,或者翻譯成惰性)是BCST工作中的重要核心。然則,我們卻不會將這個部分當成有某個地方出錯。慣性通常是在傳遞一些訊息給執行師知道,最主要的訊息通常是,這個人已經身心俱疲,或者生活似乎正壓垮著這個人。
「愛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一種主流觀點。然而,「愛自己」本身就阻礙著愛的自湧動被留意與覺察。當我們能從「是否愛自己」這種判斷之中放鬆下來,我們就從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慌亂之中放鬆下來,愛的湧現也就更容易被發現。
我們比較難在當代大師的著作中,讀到如這本書裡所描寫的,一名大修行者面對位於未知的恐懼、焦慮與擔憂,以及如何用無住之心來面對這一切。對任何對自己有興趣的人而言,這都是本少見而值得一讀的書。
界線通常是我們那僵硬的自我防衛外界的方式。當一個人帶著臨在的品質開始與自己接觸時,我們生命中長期的防衛會軟化下來,那些生命的傷也有機會得以消融。中立,是我們得以回到臨在的一種基本品質。這篇便是試著描寫這種中立的品質。
我們腹腔的內臟常常是種種情緒與壓力積累的地方,也是我們在因應強烈的環境事件時,最常直面承受的緩衝器。只要回想一下那些緊張的時刻,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什麼,大概就會知道「緩衝器」的意思: 「我的胃好像揪成一團。」 「我緊張到肚子都縮起來。」 「我的太陽神經叢好像一直在緊縮。」 生氣或憤怒 恐懼 悶
中線是每一個系統的中心準則,也是所有生命賴以依歸的中心感。這種中心感永遠不會消失,只是可能因為種種日常生活的經驗,或者過去事件的持續影響,使得這種核心的穩定感變得模糊。這篇是試著在描寫BCST中一個重要的面向:使核心的穩定感重新浮上檯面。
慣性(inertia,或者翻譯成惰性)是BCST工作中的重要核心。然則,我們卻不會將這個部分當成有某個地方出錯。慣性通常是在傳遞一些訊息給執行師知道,最主要的訊息通常是,這個人已經身心俱疲,或者生活似乎正壓垮著這個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生活中的我們,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心煩之事,擾的我們亂了分寸,我們如何活出自己的熱情呢? 本文分享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熱情和動力,並提供了一些規劃和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
Thumbnail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
Thumbnail
當睜開眼睛開始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有時思緒會不自覺得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或者是焦慮擔憂著尚未發生的未來。活在當下的祈禱與練習,可以讓我們停止對過去的罪惡感與失落感,也可以停下對未來的恐懼與擔憂。以下祈禱文將有助我們活在當下,並找回愛與寧靜的內在力量。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找回自控感的方式,主要是提升成就感、解決煩惱以及覺察情緒、紀錄瑣事、每天三件小事。提醒人們從累積小成就開始,並以覺察、記錄和解決瑣事的方法,找回生活中的自控。這篇文章對於有感受到生活失控的人很有幫助。
在我所知的「做好一件事」其實並不難,只需要做好幾個步驟,一.先把四周的閒雜物品處理好,像是筆要先收好,不然一直看到很亂或是東一個西一個的話我會很躁動,脾氣會很不好,二.我會先把自己類似關禁閉一樣再鎖門,因為我在認真的時候我會很安靜,因為我不喜歡很吵,這樣我會忍不住的暴怒。 `三.然後再躁動的情況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廢廢的心靈打氣文章,當然是為了我自己打氣,如果你過得很好,可以離開不用看,但如果你最近低潮,希望我的經歷能為你打氣,也希望這些文字能給你一點溫暖和療癒。 生活就是建立在各種小事上。 一早起來習慣列一下今天的代辦事項,說是代辦事項,但現在正在放長假,所以代辦事項也只是今天中午要煮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生活中的我們,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心煩之事,擾的我們亂了分寸,我們如何活出自己的熱情呢? 本文分享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熱情和動力,並提供了一些規劃和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
Thumbnail
我們往往想的太多,但卻做的太少。心境的寧靜很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位置。與人相處時,我們應該保持清澈平靜的心。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充實的重要性。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
Thumbnail
當睜開眼睛開始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有時思緒會不自覺得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或者是焦慮擔憂著尚未發生的未來。活在當下的祈禱與練習,可以讓我們停止對過去的罪惡感與失落感,也可以停下對未來的恐懼與擔憂。以下祈禱文將有助我們活在當下,並找回愛與寧靜的內在力量。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找回自控感的方式,主要是提升成就感、解決煩惱以及覺察情緒、紀錄瑣事、每天三件小事。提醒人們從累積小成就開始,並以覺察、記錄和解決瑣事的方法,找回生活中的自控。這篇文章對於有感受到生活失控的人很有幫助。
在我所知的「做好一件事」其實並不難,只需要做好幾個步驟,一.先把四周的閒雜物品處理好,像是筆要先收好,不然一直看到很亂或是東一個西一個的話我會很躁動,脾氣會很不好,二.我會先把自己類似關禁閉一樣再鎖門,因為我在認真的時候我會很安靜,因為我不喜歡很吵,這樣我會忍不住的暴怒。 `三.然後再躁動的情況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廢廢的心靈打氣文章,當然是為了我自己打氣,如果你過得很好,可以離開不用看,但如果你最近低潮,希望我的經歷能為你打氣,也希望這些文字能給你一點溫暖和療癒。 生活就是建立在各種小事上。 一早起來習慣列一下今天的代辦事項,說是代辦事項,但現在正在放長假,所以代辦事項也只是今天中午要煮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