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櫃論個人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陣子,在定期大掃除時想起曾看過的文章,裡面闡述的是關於看一個人的書櫃就能了解他的品味、個性、喜好或是缺乏之處。譬如說這個人的書櫃裡有許多理財相關書籍,他可能在考慮投資;如果書櫃上有許多檢定書籍,他很可成在學某個語言或技術而且準備考試;如果書架上出現很多心靈雞湯的作品,這個人可能正經歷低潮或需要被療癒。
乍聽之下從書櫃可以了解一個人的觀點好像很對,但要真正靠書櫃的書來認識一個人還是有點難度,首先你得得到他的信任進入這個房間,然後了解他平常是否有閱讀習慣,甚至架上的書是不是他的都得列入考量(至於是不是有空間放書也是個問題)。舉我的例子來說,因為外宿所以空間不是很大,加上興趣廣泛囊括烘焙、登山、占星、針灸、漫畫、美妝、攝影、哲學、汽車等等,以至於書櫃上的書得時常更換,只有其中經典再經典、覺得會一讀再讀的書才有可能買下來,大部分的書都還是去圖書館借。
所以要靠書櫃來認識一個人的個性,能涵蓋的範圍確實比較小。但換位思考,從書櫃的書來了解自己似乎變得比較可行。

書架上陳列的書,通常反映了你的認知和價值觀,以及你的喜好與曾經或當下正經歷的事件。

舉個例子: 現在已是好萊塢御用食物造型師的李宛蓉(Anna Lee),也有過這樣的故事。2008年,當時才剛從台藝大電影系畢業的她,遇到了「我到底喜歡什麼?」這典型又常見的煩惱,思索不已的她後來回溯過往經歷,發現自己買的食譜書數量竟然遠超過其他書籍,從而發現自己對食物的熱愛,於是結合了攝影的專長,成為了在近 30 部電影、電視劇中擔任食物造型師的重要角色。
而我也是,在書櫃上保留著,在某段情緒濃度上限認知被突破的黑暗時期所購入的書籍,整排不乏是探討生命、尋求解答相關的靈性書籍,回想起當時狀態,書籍的面相如實地映照出內在的缺乏與深度的渴望。
但,話鋒一轉。
「若一個人的家中只有心靈療癒相關的書籍,確實是令人擔心。」
「因為她眼中只看到自己。」
起初,聽見這些話語時,著實讓我大為震懾,我不明白努力的想治癒自己錯在哪裡,因而為此感到不被了解的傷心。但總要等到時間帶領我們走到另一個方向才明白,太過專注於受的傷,往往會使傷痛被無限放大而遺忘了身旁其他事物,就像肉眼所見的美景總是比相機照出來的出色許多,其中原因不外乎我們太專注於聚焦的美,卻本能的忽略了鏡頭裡的其他角落。
現在的我已能對當時聽見的話語有其他詮釋,它並非是批評而是提點,自我療癒本身沒有錯,甚至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但當你開始關注其他人所經歷的,你就能以更宏觀的眼界發現 : 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是一種體驗,體驗本身並無好壞,之所以會感到受苦或美好,不在於事件本身,而在於你感知和回應它的方式
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是一種體驗,體驗本身並無好壞,之所以感到受苦或美好,不在於事件本身,而在於你感知和回應它的方式
在以為要承接不住自己時,我會哼起孫燕姿的《開始懂了》 : 有昨天還是好的 但明天是自己的 開始懂了 快樂是選擇。
書櫃啊書櫃,可謂從不說謊的魔鏡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甜點小白磕磕碰碰的心路歷程。 分享職場經驗、學習路程以及烘焙大小事。 致力成為一流的療癒甜點師,畢竟吃甜點可說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事了!身心靈都滿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論妳是何種身份,絕大部分清醒的時間都像是別人的,妳可能被顧客追著跑或是被訂單追趕,也可能得忙於人際關係的招呼禮儀或是帶小孩的辛苦職責,家住成了旅館、睡眠成為暫時逃離的正當藉口,而我們成為了倉鼠,在時間的巨輪下瘋狂奔跑。
    彼此長時間相互磨合與融合後,愛在日常生活的小細節裡蔓延。有些愛是不言自明的,如同我記得你胸口有一顆硃砂痣以及你胎記的位置,而你會自然而然地拿起掏耳棒在我躺側耳在你大腿上。
    從此以後我就沒有放棄開書店的夢想。 愛、美與快樂都太抽象有時甚至遙遠,因為它們是流動的、躲藏的、隱蔽的、無法觸摸也無法解釋的,但卻可以被感受,就像我踏入書店的那一剎那。
    你會不會跟我一樣迷惘;你會不會跟我一樣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談過幾次戀愛、換過兩三個工作,到了無法任性而為說走就走的年紀,身旁的朋友都開始買車買房結婚生子邁向下個人生階段,而你回頭看看存摺照照鏡子,好像沒有一件事可以對人交代,你安慰自己做任何事本就不需給他人交代,可是弄丟了自己這筆帳要跟誰算。
    我不想說些像是阿嬤的裹腳布之類的故事,藉以表達後來的我是如何辛苦的承接住所有情緒及我自己,因為你所經歷與認知的劇烈悲痛,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只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他人試圖理解你的撕心裂肺,但你深知卻也感謝他陪你演這齣戲劇。 最後,還想提及書中一個很有趣的觀點——街頭用詞。
    要達到某項技能的熟練或知識的通達十年可能很久,但你知道的,你什麼都不做十年依然會過去,而且到時候的你一無所有。 每天靜心冥想和祈禱 大量廣泛的閱讀 做瑜珈或是散步
    無論妳是何種身份,絕大部分清醒的時間都像是別人的,妳可能被顧客追著跑或是被訂單追趕,也可能得忙於人際關係的招呼禮儀或是帶小孩的辛苦職責,家住成了旅館、睡眠成為暫時逃離的正當藉口,而我們成為了倉鼠,在時間的巨輪下瘋狂奔跑。
    彼此長時間相互磨合與融合後,愛在日常生活的小細節裡蔓延。有些愛是不言自明的,如同我記得你胸口有一顆硃砂痣以及你胎記的位置,而你會自然而然地拿起掏耳棒在我躺側耳在你大腿上。
    從此以後我就沒有放棄開書店的夢想。 愛、美與快樂都太抽象有時甚至遙遠,因為它們是流動的、躲藏的、隱蔽的、無法觸摸也無法解釋的,但卻可以被感受,就像我踏入書店的那一剎那。
    你會不會跟我一樣迷惘;你會不會跟我一樣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談過幾次戀愛、換過兩三個工作,到了無法任性而為說走就走的年紀,身旁的朋友都開始買車買房結婚生子邁向下個人生階段,而你回頭看看存摺照照鏡子,好像沒有一件事可以對人交代,你安慰自己做任何事本就不需給他人交代,可是弄丟了自己這筆帳要跟誰算。
    我不想說些像是阿嬤的裹腳布之類的故事,藉以表達後來的我是如何辛苦的承接住所有情緒及我自己,因為你所經歷與認知的劇烈悲痛,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只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他人試圖理解你的撕心裂肺,但你深知卻也感謝他陪你演這齣戲劇。 最後,還想提及書中一個很有趣的觀點——街頭用詞。
    要達到某項技能的熟練或知識的通達十年可能很久,但你知道的,你什麼都不做十年依然會過去,而且到時候的你一無所有。 每天靜心冥想和祈禱 大量廣泛的閱讀 做瑜珈或是散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將書放在書櫃旁的地板上,起身休息了一下。六層兩排的書櫃,過去一手打造的知識王國,我瀏覽著每一本書的厚度、書的脊椎、書的包裝、書的過去,以及書排列的弧度,沉迷了好一陣子。
    Thumbnail
    想知道一個人目前的生活,只要看他都在閱讀些什麼就可以了。 . 如果突然被某本書吸引, 也很有可能是你的整體狀態向你發出的訊號。 . 而宇宙以巧合為包裝, 把你需要的宅配到家。
    Thumbnail
    多在乎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他人的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讀後心得
    因為我想要維持本來面目,不在服務業裡的阿諛奉承迷失自己,可偏偏我又喜歡這行業。雖然尚不需要掏心掏肝掏肺掏我自己,但是和光同塵之餘,我也想要也需要在書堆裡結構再重構自己,如果同佛教裡所謂回歸本心、本目,才能觀自在。
    Thumbnail
    當你感受到不被了解,甚至是誤解的時候,是否想要急著解釋或化解彼此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個性,或是自己與他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觀念,似乎難如登天,只能任憑抑鬱難伸的情緒在內心蔓延。 《心靈家書的療癒力量》這本書便是作者意識到許多人受困於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尤其與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的心靈成長書單,包含阿德勒心理學派、薩提爾冰山理論、高敏感HSP等書籍,並提及這些書籍對於個人成長、育兒觀念上的影響。作者提及讀後的個人體悟,並鼓勵讀者去閱讀並思考。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廖心筠 我不太會收納,要有點刻意才能保持整齊,看到書名 噹!這是我該學習的方向。 我很佩服有家庭的人能夠把家庭整理的很有溫度,但該“如何”開始深埋我心,這本書有一金句『人生走到盡頭,最後我們只需要愛和空間就足夠。』但真的是這樣嗎? 另一個金句『唯有受到重視,物品的存在才
    Thumbnail
    對於創作的核心理念,作者深入探討並分享了對於文學創作的獨特見解,並分享了在誠品書店尋找靈感的過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將書放在書櫃旁的地板上,起身休息了一下。六層兩排的書櫃,過去一手打造的知識王國,我瀏覽著每一本書的厚度、書的脊椎、書的包裝、書的過去,以及書排列的弧度,沉迷了好一陣子。
    Thumbnail
    想知道一個人目前的生活,只要看他都在閱讀些什麼就可以了。 . 如果突然被某本書吸引, 也很有可能是你的整體狀態向你發出的訊號。 . 而宇宙以巧合為包裝, 把你需要的宅配到家。
    Thumbnail
    多在乎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他人的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讀後心得
    因為我想要維持本來面目,不在服務業裡的阿諛奉承迷失自己,可偏偏我又喜歡這行業。雖然尚不需要掏心掏肝掏肺掏我自己,但是和光同塵之餘,我也想要也需要在書堆裡結構再重構自己,如果同佛教裡所謂回歸本心、本目,才能觀自在。
    Thumbnail
    當你感受到不被了解,甚至是誤解的時候,是否想要急著解釋或化解彼此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個性,或是自己與他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觀念,似乎難如登天,只能任憑抑鬱難伸的情緒在內心蔓延。 《心靈家書的療癒力量》這本書便是作者意識到許多人受困於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尤其與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的心靈成長書單,包含阿德勒心理學派、薩提爾冰山理論、高敏感HSP等書籍,並提及這些書籍對於個人成長、育兒觀念上的影響。作者提及讀後的個人體悟,並鼓勵讀者去閱讀並思考。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廖心筠 我不太會收納,要有點刻意才能保持整齊,看到書名 噹!這是我該學習的方向。 我很佩服有家庭的人能夠把家庭整理的很有溫度,但該“如何”開始深埋我心,這本書有一金句『人生走到盡頭,最後我們只需要愛和空間就足夠。』但真的是這樣嗎? 另一個金句『唯有受到重視,物品的存在才
    Thumbnail
    對於創作的核心理念,作者深入探討並分享了對於文學創作的獨特見解,並分享了在誠品書店尋找靈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