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書單|寶寶遊戲、副食品、親子繪本,這篇神救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撰文/編輯部.攝影/陳材元

新手媽媽都有過一種經驗:「想知道一件事,卻有N本書下凡來解答......。」照顧嫩嬰已經夠忙了,到底該看哪一本?

親子陪伴過程最常見的三件事為吃、玩和閱讀,然而照顧學齡前幼兒的時間通常相當緊迫,很難再比較各派書籍或細看內容。新竹是幼齡人口眾多的城市,《新竹日常》站在照顧者的閱讀角度,以「共同充實、省時和省力」為依歸精選3本書,分別為:互動遊戲《0~2歲的寶寶遊戲圖鑑》、副食品製作《一條龍餐桌,從家庭料理到副食品》、繪本《新竹300-到我的城市吹吹風》,不只陪伴孩子成長,也協助新手父母度過懵懂無知的崩潰期。現在就來介紹這三本書!


一、閱讀省時.3秒內讀懂寶寶遊戲玩法

「有沒有一本書,圖多字少、瞄一眼就知道如何跟寶寶玩遊戲?」
《0~2歲的寶寶遊戲圖鑑》,波多野名奈 モチコ,東販,2019年。

面對剛出生還只會蠕動的嬰兒,該和他玩什麼好?《0~2歲的寶寶遊戲圖鑑》將各階段寶寶合適的互動轉化為遊戲,透過插畫讓新手爸媽一目瞭然,1分鐘就可以快速上手!本書附有0至2歲半的「發展能力參考表」,可以清楚知道寶寶各階段肢體和心理進展程度。此外,針對每個遊戲,都有說明用意、玩法重點,不必閱讀過多的文字或步驟,現在就來和寶寶玩遊戲吧!

  • 閱讀本書可以擁有
    1 寶寶遊戲玩法
    2 發展能力參考表
    3 陪伴孩子有梗不無聊
    4 同樂的正確心態

二、操作省力.用1道料理滿足老人到嬰兒的胃

「有沒有一本書,可以用最短的時間了解『副食品』作法、觀念,甚至照顧家人的胃?」
《一條龍餐桌,從家庭料理到副食品》,林姓主婦,三采,2021年。

新手媽媽好不容易適應餵奶人生後,隨著寶寶滿四個月,緊接著迎戰下一關——副食品製作!瞬間浮現以下問題:副食品怎麼做?不會做菜怎麼辦?要買什麼用具?有沒有食譜?只能做冰磚嗎?過敏食材要測試幾天?孩子厭食了怎麼辦......?

看到這裡請先對憂慮,按下 stop!《一條龍餐桌,從家庭料理到副食品》顧名思義就是,用同一道料理滿足99歲老人到0歲嬰兒的胃。本書打破傳統副食品蒸、煮和冰磚製程,結合黃瑽寧醫師推廣的少量多樣新觀念,將一般餐桌菜色延伸至嬰兒副食,試圖最大化待在廚房的「時間價值」。

本書分為兩冊:觀念重建篇、美味食譜篇。「觀念篇」囊括所有副食品宇宙所需知道的一切,包含月齡咀嚼度、分擔風險、製作教學、建立餐桌文化,以及如何用最簡單且直覺的方法計算一餐營養值等,這部分雖然字數比較多,但本書相當貼心已替大家畫重點!「食譜篇」收錄全家人皆可吃的各式燉鍋、濃湯、煎餅和點心等,重點是,一但掌握本書提供的基本製作邏輯,連不擅做菜的媽媽都有機會舉一反三新菜色,強一點或許還能搞定厭食的寶寶。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遇到的問題不同,讓書中收錄的各式問答協助你!已經夠累了,別讓副食品去掉半條命,一起來共食吧!

  • 閱讀本書可以擁有:
    1 副食品最新觀念
    2 一條龍料理法
    3 門外漢也通的食譜
    4 手把手製作教學
    5 建立餐桌文化

三、共同充實.大人和小孩都期待的新竹歷史繪本

「有沒有一本繪本,可以同時滿足媽媽和小孩的共讀、共學?」
《新竹300-到我的城市吹吹風》,吳立萍、林廉恩,新竹市文化局,2018年。

日本作家柳田邦男:「繪本的存在不單是為了孩子。繪本裡有靈魂的語言,可以在靈魂的層次上溝通。」陪孩子閱讀當然好,媽媽也能同時汲取內容更是雙贏!從學齡前讀寫萌發到拓展認知視野,「親子共讀」的好處大家都曉得,度過0歲寶寶把玩觸覺書後,面對1歲後的孩子,媽媽開始進入挑書的元宇宙,現在就來介紹一本專屬新竹大、小朋友的童書

《新竹300-到我的城市吹吹風》以童趣視角搭乘時光機遨遊新竹城300年。故事由第一位開墾竹塹的王世傑為主角,訴說新竹300年間如何長高、長壯,隆恩圳、城門、北門街和車站依序出現,到第一座森林公園十八尖山,以及科學園區的現身...等,唯一不變的是,九降風依舊呼呼地吹著。

本書由知名插畫家林廉恩所繪。林廉恩於2021年以繪本「HOME」獲「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故事類首獎」,是台灣第一位拿下故事類首獎的童書創作者!來欣賞他在《新竹300-到我的城市吹吹風》裡,用溫暖的水彩筆觸說書新竹。

未知疫情何時止息的環境下,大手攜小手在家用「眼球」來趟新竹歷史漫遊吧!

  • 閱讀本書可以擁有:
    1 新竹散步和玩樂據點
    2 有趣的新竹歷史課
    3 水彩藝術視覺素養
    4 親子問與答小時光
    5 節慶、飲食和產業故事


帶小孩的眉角很多、時間付出也多,當好好閱讀一本書都成奢侈時,符合新觀念、有效率,以及同時充實大人的書籍就很重要。別忘記陪伴孩子最重要的是專注的心,謝謝收看本文的你,已經是最棒的父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24內容數
《新竹日常》Wind Read 是你的——風城閱讀器。我們採集新竹生活小驚喜、挖掘小人物大故事,製作成一份禮物送給你。這份禮物你將摸得到生活、歷史、文化、記憶,以及新竹長出來的職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竹日常 Wind Read 的其他內容
如果在google搜尋「竹科媽媽」四個字,映入眼簾的全是關於「竹科媽媽群組」的聳動報導,大意是:如果想加入竹科媽媽群組,需有高學歷、高收入或名下擁有不動產等資格才行,引來網友「老公吸血蟲」的說法,無疑標籤化了一票工程師眷屬。究竟,誰是竹科媽媽?
「去新竹或別的兒童公園,所有家長都很討厭我,因為我會跟著鹿寶跑來跑去、鑽來鑽去,其他孩子看了也會跑去拉家長進來。」這是李元璋的日常。大家認識的他通常出現在:書籍作者欄、公視節目裡、大學課堂講台或新竹導覽的路上,身兼作家、老師、美食哲學家和文化觀察者,鮮少人知道他是一位充滿赤子之心的——新手爸爸。
「走進家門,總看到媽媽瞇著眼、低著頭,熟練地將玻璃燈芯穿入燈泡殼中,持續好幾個鐘頭不間斷,嘴巴邊碎念著我們,幫忙做完幾袋燈泡,才能出門玩......。」半個世紀前,新竹媽媽們曾日以繼夜地生產著聖誕燈泡,用一角一塊的積累,奮力餵養著代代的新竹囝仔。
新竹外移人口中,有不少的竹科媽媽,育兒過程裡,難免對初來乍到的新竹,感到疏離、焦慮。其實,新竹是北台灣最早發展的城市,人文與自然底蘊極豐富。因此分別於新竹縣、市各精選一個好去處,親近土地、遛小孩雙管齊下,告別環境疏離感,讓「識竹」成為解方!
疑,一般「編輯室碎念」的文章不都是放最前面嗎?反正,無論放最前或最後,都是大家最不想看的,有差嗎XD(誤)?還是來談談陪伴吧!
秋日午後,披上薄外套、紮起馬尾,照慣例背著小孩準備去公園散步。然而,剛出家門不久,一踏上人行道,我就被「襲擊」了。
如果在google搜尋「竹科媽媽」四個字,映入眼簾的全是關於「竹科媽媽群組」的聳動報導,大意是:如果想加入竹科媽媽群組,需有高學歷、高收入或名下擁有不動產等資格才行,引來網友「老公吸血蟲」的說法,無疑標籤化了一票工程師眷屬。究竟,誰是竹科媽媽?
「去新竹或別的兒童公園,所有家長都很討厭我,因為我會跟著鹿寶跑來跑去、鑽來鑽去,其他孩子看了也會跑去拉家長進來。」這是李元璋的日常。大家認識的他通常出現在:書籍作者欄、公視節目裡、大學課堂講台或新竹導覽的路上,身兼作家、老師、美食哲學家和文化觀察者,鮮少人知道他是一位充滿赤子之心的——新手爸爸。
「走進家門,總看到媽媽瞇著眼、低著頭,熟練地將玻璃燈芯穿入燈泡殼中,持續好幾個鐘頭不間斷,嘴巴邊碎念著我們,幫忙做完幾袋燈泡,才能出門玩......。」半個世紀前,新竹媽媽們曾日以繼夜地生產著聖誕燈泡,用一角一塊的積累,奮力餵養著代代的新竹囝仔。
新竹外移人口中,有不少的竹科媽媽,育兒過程裡,難免對初來乍到的新竹,感到疏離、焦慮。其實,新竹是北台灣最早發展的城市,人文與自然底蘊極豐富。因此分別於新竹縣、市各精選一個好去處,親近土地、遛小孩雙管齊下,告別環境疏離感,讓「識竹」成為解方!
疑,一般「編輯室碎念」的文章不都是放最前面嗎?反正,無論放最前或最後,都是大家最不想看的,有差嗎XD(誤)?還是來談談陪伴吧!
秋日午後,披上薄外套、紮起馬尾,照慣例背著小孩準備去公園散步。然而,剛出家門不久,一踏上人行道,我就被「襲擊」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地與0~1歲寶寶共讀,以提升親子關係及寶寶的感官發展。分為0~6個月及6個月~1歲兩個階段,提供具體的共讀技巧與推薦書單,包括黑白圖卡、觸覺書、音樂書等,幫助家長選擇適合寶寶的書籍,激發寶寶的興趣和愛好閱讀的習慣。本文旨在為父母提供切實可行的共讀指導,從而豐富寶寶的成長經歷。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看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歐醫師關於副食品的準備細節, 尤其是有一歲內小寶寶的新手爸媽,對於寶寶幾個月要吃副食品?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今天歐醫師就把大方向一次整理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孩子玩具搜購指南,從生活用品中找到孩子更有興趣的玩具。比起新玩具,寶寶更喜歡父母用的餐具、揹包、鞋子等生活用品。此外,提供了一些不適合寶寶的玩具選擇和原因。文章中還提醒父母關注塑化劑、重金屬殘留和誤食風險。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提供了新手爸媽的育兒心得,分享了怎麼準備、應該買什麼、如何挑選東西。 最重要的是——瞭解你的需求,分辨需要與想要,不要過度準備或過度焦慮不安。
準備副食品的血淚經驗,精簡心得在這裡分享,讓新手媽媽們省去繞路的時間。
Thumbnail
C媽分享了自己從孩子出生到3歲間所購入的書籍,涵蓋了黑白書、布書、洗澡書、硬紙書以及繪本等。她分享了每個階段適合的書籍種類以及推薦的書籍,以供父母們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
Thumbnail
雖然很常聽她說媽媽經,聽到各式各樣關於孩子的故事,但還是一點都沒有想要生小孩的想法,不過這次在朋友小孩滿一歲之際,我起了個想親手做寶寶副食品給他孩子吃的念頭,說實話連我自己都很驚訝,雖然平常沒有下廚的習慣,但好在被我找到了超適合新手的寶寶副食品食譜,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地瓜米薯條食譜!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地與0~1歲寶寶共讀,以提升親子關係及寶寶的感官發展。分為0~6個月及6個月~1歲兩個階段,提供具體的共讀技巧與推薦書單,包括黑白圖卡、觸覺書、音樂書等,幫助家長選擇適合寶寶的書籍,激發寶寶的興趣和愛好閱讀的習慣。本文旨在為父母提供切實可行的共讀指導,從而豐富寶寶的成長經歷。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看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歐醫師關於副食品的準備細節, 尤其是有一歲內小寶寶的新手爸媽,對於寶寶幾個月要吃副食品?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今天歐醫師就把大方向一次整理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孩子玩具搜購指南,從生活用品中找到孩子更有興趣的玩具。比起新玩具,寶寶更喜歡父母用的餐具、揹包、鞋子等生活用品。此外,提供了一些不適合寶寶的玩具選擇和原因。文章中還提醒父母關注塑化劑、重金屬殘留和誤食風險。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提供了新手爸媽的育兒心得,分享了怎麼準備、應該買什麼、如何挑選東西。 最重要的是——瞭解你的需求,分辨需要與想要,不要過度準備或過度焦慮不安。
準備副食品的血淚經驗,精簡心得在這裡分享,讓新手媽媽們省去繞路的時間。
Thumbnail
C媽分享了自己從孩子出生到3歲間所購入的書籍,涵蓋了黑白書、布書、洗澡書、硬紙書以及繪本等。她分享了每個階段適合的書籍種類以及推薦的書籍,以供父母們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
Thumbnail
雖然很常聽她說媽媽經,聽到各式各樣關於孩子的故事,但還是一點都沒有想要生小孩的想法,不過這次在朋友小孩滿一歲之際,我起了個想親手做寶寶副食品給他孩子吃的念頭,說實話連我自己都很驚訝,雖然平常沒有下廚的習慣,但好在被我找到了超適合新手的寶寶副食品食譜,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地瓜米薯條食譜!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