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感到歉疚,那是真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通電話,讓我又做了一模一樣的惡夢!那是雙腳綁著鐵鍊被投入大海的場景,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掙脫的絕望感,使我淚流滿面地醒來。
「你們一個住得比一個還要遠」
「你們都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我早就知道我只能自己照顧自己」
熟悉嗎?這是情感勒索的起手式,也是我從小到大很難跳脫的負罪感來源。無論身處何處,我似乎都在與自己的歉疚對抗。因為母親那柔弱、受害者的形象已經深深烙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懂事後便始終覺得有義務去彌補她的需求。有時候我會想,酷似父親的容貌和個性,是不是也加劇了這樣的關係?
Ashley Byrd on Unsplash
父母的感情不睦,婚外情的結果就是母親的情緒不穩定。一方面要承受母親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又覺得她好委屈好可憐。很長一段時間不自覺地做著中間者的角色。似乎永遠也做不回女兒,只是變成了傳聲筒,帶著雙親和睦的卑微期待,疲於勸阻和溝通。
考上研究所的那年暑假,我與先生結識、相戀。逐漸發覺「情勒」、「冷戰」這些母親慣用的手段居然被我完美的複製!我知道如果不改變,便只是重蹈覆徹,終將萬劫不復。
I.am_nah null on Unsplash
改變的第一步是深化自我覺察。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童年創傷」,是生命活得痛苦、病痛不斷的主因。然而接觸許瑞云醫師的能量醫學後,才明白自己必須擔負更大的責任。
很多人常抱怨都是因為誰誰誰的關係,我不能怎樣,這是把問題和責任丟給別人的逃避說法。我們一直都埋怨都是別人害了我們,事實卻是我們把生命自主權交到別人手裡。只要意識到這一點,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自己做決定,學習對別人的要求或期待說「不」,重新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許瑞云--《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
所謂的「情感勒索」,勒索人和被勒索人都必須參與,這樣的關係才會成立。要終止這樣的循環,自覺被勒索的一方必須跳脫根深蒂固的相處模式,即便對方加重力道也不為所動。這是彼此生命的課題,也是終止惡性循環的唯一處方。
Ante Gudelj on Unsplash
許瑞云醫師於《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一書中說到:「讓我們痛苦的不是父母的行為或言語,而是我們的想法和期待,當我們沒有期待時,父母如何做、或如何說,其實對我們的影響不大。就好比你不會期待不太熟的鄰居應該為你無條件的付出,甚至只是一點點的付出,都覺得不好意思。」
是啊~多年來帶著不切實際的期待的人是自己!覺得父母就該和睦相處、就該無私奉獻、就該參加子女的活動、就該貫徹愛的教育,就該像誰誰誰的爸媽一樣⋯⋯我們很巧妙地用一樣的期待,傷害、耗損著彼此之間的感情。
從噩夢中醒來的我,意識到自己又帶著期待自傷傷人,心中不免慨嘆:「人這一輩子的功課,始終必須回到自身。」而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深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批判、不反感、不怨懟,沒有歉疚、沒有自責、亦沒有傷害。
因為,「當我們能夠全然地接受父母、愛父母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全然地接納和愛自己。」——許瑞云《哈佛醫師心能量
我,不需要感到歉疚,因為那不是真的!

📚關於傷痛,閱讀這些很有用:
avatar-img
64會員
128內容數
美國生活去,任何「第一次」都是印記,都很珍貴。 那些忐忑的、興奮的、不安的、新鮮的、大開眼界的, 還是需要留下那麼一筆紀錄的,是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伊太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面對父母老後,就跟生小孩一樣,永遠也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許多回憶會翻攪、怨啊愛的在打架,但終究還是必須面對心中害怕失去、趨樂避苦的脆弱。這份脆弱使人痛苦,卻也讓我們更能同理相同處境的人們,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
二十年了!從父親興致沖沖半夜帶著全家到台南市「南都戲院」(舊址: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38號)觀看二輪電影,竟已經過了二十年,而舊戲院建築也已經拆除,物換星移下,我們長大了,父母已過耳順,各自的生命都翻了幾轉。
鄉愁兩字,不像某時間季節好發的流行病,反而比較像是一年四季都纏身的「老症頭」。一首歌、一段文字、一張照片都能把你吸進回憶的旋渦,根本防不慎防。
我永遠記得那天,他的背影被黃昏的夕陽染上一層光暈,我目送著,直到再也看不見為止.....
小孩的世界其實沒有大人認為的單純,他們知道的真相遠超過大人企圖隱瞞的;他們遇到的煩惱亦遠多於大人理解的。
面對父母老後,就跟生小孩一樣,永遠也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許多回憶會翻攪、怨啊愛的在打架,但終究還是必須面對心中害怕失去、趨樂避苦的脆弱。這份脆弱使人痛苦,卻也讓我們更能同理相同處境的人們,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
二十年了!從父親興致沖沖半夜帶著全家到台南市「南都戲院」(舊址: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38號)觀看二輪電影,竟已經過了二十年,而舊戲院建築也已經拆除,物換星移下,我們長大了,父母已過耳順,各自的生命都翻了幾轉。
鄉愁兩字,不像某時間季節好發的流行病,反而比較像是一年四季都纏身的「老症頭」。一首歌、一段文字、一張照片都能把你吸進回憶的旋渦,根本防不慎防。
我永遠記得那天,他的背影被黃昏的夕陽染上一層光暈,我目送著,直到再也看不見為止.....
小孩的世界其實沒有大人認為的單純,他們知道的真相遠超過大人企圖隱瞞的;他們遇到的煩惱亦遠多於大人理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的挑戰,以及如何適當地溝通和應對。由於文章主要以文字內容為主,建議在文章主要關鍵詞中增加一些相關的圖片。圖片中可能包括父母子女的溝通場景、相互支持的家庭場景等。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我們療癒好自己,家人也會跟著好起來。」 上禮拜我媽主動跟我道歉,她小時候對我不好的事情,媽媽跟我說: 「我覺得我在你小時候,我真的對你很不好,我終於能理解,為什麼你小時候會那麼恨我,我真的知道自己做錯了!我希望在媽媽還活著的時候,你可以原諒我。」 我想我可以真正釋懷了!
Thumbnail
母親,是讓創傷越演越烈的加害者? 只是,這一次碰觸到的創傷部位,和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而這也讓我的眉頭因為揮之不去的鼻酸緊緊地皺了起來⋯⋯而我遲遲不敢隨著創傷指出去的方向看,因為那個人影不再是我過去一直認定的加害者:父親,反倒是那個一直依附、依賴和仰望的母親! 掀開讓黑影朦朧的布幕,我的胸口就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的挑戰,以及如何適當地溝通和應對。由於文章主要以文字內容為主,建議在文章主要關鍵詞中增加一些相關的圖片。圖片中可能包括父母子女的溝通場景、相互支持的家庭場景等。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我們療癒好自己,家人也會跟著好起來。」 上禮拜我媽主動跟我道歉,她小時候對我不好的事情,媽媽跟我說: 「我覺得我在你小時候,我真的對你很不好,我終於能理解,為什麼你小時候會那麼恨我,我真的知道自己做錯了!我希望在媽媽還活著的時候,你可以原諒我。」 我想我可以真正釋懷了!
Thumbnail
母親,是讓創傷越演越烈的加害者? 只是,這一次碰觸到的創傷部位,和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而這也讓我的眉頭因為揮之不去的鼻酸緊緊地皺了起來⋯⋯而我遲遲不敢隨著創傷指出去的方向看,因為那個人影不再是我過去一直認定的加害者:父親,反倒是那個一直依附、依賴和仰望的母親! 掀開讓黑影朦朧的布幕,我的胸口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