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修學述要》13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那麼從經典上、經論上的記載,我們每一個人在修學佛法,每天做早晚功課,持咒拜,我們用八種思想在修學,前面講到的四種,現在我們看小跟大,我們先把這一段文唸一遍,請合掌: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這個小跟大這兩個都不簡單,他們的思想水平,都已經超越了世俗的五欲的思想,他們都相對清淨了。這種人雖然煩惱沒有斷,但是他的覺悟的程度,已經看到三界的過失,他也看到了涅槃的功德,所以說這兩種人都是相當清淨的,但是這個是什麼?這小乘人是怎麼回事?
小乘人他在觀真理的時候,佛法的真理有四個:苦集滅道。他對苦諦有很深刻地體驗,這有兩種可能:第一個、他的生命經驗給他很多痛苦,這第一種可能,他從小到大受盡了折磨,他對苦諦有深刻地體驗,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他所親近的善知識給他苦諦很深刻地教化,他整天熏習苦諦的思想,養成一種相對悲觀的思想,不管他是從生命經驗中得來也好,他從教理學來也好,總之他對人生是比較悲觀的。所以聲聞人是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
大乘佛法是認為人生是不決定的,諸法無自性。如果你操作錯誤,人生充滿了障礙;如果你操作成功,人生充滿了寶藏。所以大乘佛法對人生,是認為不決定的;但是聲聞人認為人生是完全沒有價值的,理由是他深深地被苦諦所影響。
我們來看看他是什麼心態?他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他認為三界啊,只要你待在三界,即便你生到天上你都不得自在,只要有生死輪回,就像怨家一樣的可惡、可怕!所以他只有一種心情,想辦法早一天離開三界,但是他呢,也就顧不得別人了。他不是不發心,他實在是被苦諦、對痛苦有太深刻的認知,所以他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此發心,名之為小。這種人有極度的厭離心,在他的生命當中他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價值可言的。
大乘人,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大乘人他是有理想抱負的,他不像凡夫那麼樂觀。凡夫的樂觀是盲目的樂觀,凡夫認為娑婆世界有很多可愛的地方,就跳進去追求,弄得傷痕累累;小乘人是完全地排斥。大乘人對人生是相對中道,他心中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大小乘,我們先不談出離心或大悲心這一塊,我們來談空正見這一塊,就是見地這一塊,先不談發心,先談見地。
你看小乘人,在《法華經》上說,他觀一切法空,大乘人他也觀一切法空,這沒有什麼兩樣。每一個人要解脫,三乘共坐解脫床,你要從三界跳出去,你只有觀一切法空,你只有無住才跳得出去,人生你要執取,你就被抓住了。那麼觀一切法空,為什麼兩個都觀一切法空,怎麼結果不一樣呢?
小乘人的空,他不帶相,他真是空了,偏空了;大乘佛法的空是帶相觀空,這個地方不一樣,他不否定相。
不否定相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智增上的菩薩。帶佛陀的相狀來觀空,他對佛陀的功德深深好樂,這種人大部份時間會做很多的定課,他觀一切法空,但是它不障礙對佛道的追求,他帶著佛道的功德相來觀空,所以他有好樂,他會拜八十八佛,放蒙山,持戒莊嚴,他會把很多相做得很好,他得果報的時候特別莊嚴。
你看懺公師父就是這樣的,貴氣,他特別莊嚴,他老人家依正二報特別莊嚴,這個事出必有因了。你看阿羅漢他成就解脫以後,他的身心世界看起來就很平凡。菩薩祂肯定是掛璎珞,各種珍寶莊嚴,因為祂因地帶有莊嚴的相,祂得果報的時候祂有這個莊嚴,這個是智增上菩薩,帶著佛菩薩的功德相來觀空;第二個是觀眾生的苦惱相來觀空悲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來生受的福報很大,而且人緣非常好,他廣泛地放生、布施廣結善緣,來生誰看到他都歡喜,所以小乘人他的空他不帶相,所以他這個解脫是素法身。
所以你看阿羅漢尊者,你看他到法華會上的時候,佛陀開始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小乘人就覺得很奇怪,舍利弗尊者就問佛陀,就大膽的問佛陀說:
佛陀!你老人家當初叫我們觀空,在般若會上你也叫大乘的菩薩觀空,我們都聽到了,我們遵守你的教法觀空,但是我們現在我們什麼波羅蜜都沒有,就只能夠靜靜地待在深山,觀世間苦、空、無常、無我,但是你看文殊普賢,祂也觀一切法空,祂得到解脫的時候,祂為什麼能夠坐千葉寶蓮、千百億化身形成種種的妙樂呢?為什麼我們兩個,既然佛陀你說空是一空無二空,三乘共坐解脫床,為什麼我們的遭遇是如此的不堪?菩薩觀一切法空的最後是萬德莊嚴。」
他問佛陀為什麼?
佛陀說:「這不能怪我」,
佛陀說:「因為你們的根機就這樣子了。」
佛陀說:「你這個山草,這個草太小了,我給你的水再多你也吸收不了。」
佛陀說:「我的目的我也希望把圓滿的思想給你,但是你的根機太差,你吸收不了,所以我只好一佛乘分別說三。」後來講到阿羅漢都覺得很不好意思,然後懺悔,回小向大。
所以你要注意你的因地,你等到了你成功以後,你再來羨慕說:「唉呀!我隔壁那個當初聽經的時候,他在我隔壁也不怎麼樣,為什麼我們成就以後,我什麼都沒有,他那麼莊嚴?」是你的因地沒有準備好,所以你讀完《法華經》你會覺得,既然你想改變,很多事情你一次就把它做好,你不要搞成阿羅漢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沒有,然後你羨慕別人說:為什麼他有我沒有,然後再來回小向大,這不是這樣子。你今天你學錯了東西。所以阿羅漢回小向大是很痛苦的,因為他養成了很長時間的習慣。
所以你看,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鋼琴大師,他鋼琴教得非常好,有兩個學生來跟他學,第一個說「你學過鋼琴沒有?」說:「沒有,收你一百塊。」第二個說:「你學過鋼琴沒有?」說:「學過,收你二百塊。因為我要花加倍的時間來調整你的錯誤,你養成習慣了唄。」
阿羅漢,你如果說:「唉呀,我先成就解脫我再來發菩提心,我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來完成。」你以後會後悔,你肯定後悔,你把《法華經》讀完你就知道了,你寧可走得慢,你最好高速公路一次就走對,一上去就是直趨大乘了,你可以慢慢走,你不要在那個小路走了半天,又弄過來,你跟自己障礙。
所以我們觀一切法空,讓自己減少很多的煩惱,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要忘了,要帶相觀空。所以菩薩要無住生心,所以你看《金剛經》警告菩薩,觀一切法空不能壞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我在台灣看到很多人他的苦惱很嚴重,他用空觀來調伏煩惱,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否定相狀,你極度的否定佛的功德相,你極度的否定眾生相,你以後成就解脫的時候你就什麼都沒有了,素法身,沒有莊嚴。
所以在因地發心的時候,就是說,我們可以量力而為,我們可以不要馬上采取行動,我們先把自己的痛苦解決,這個都可以理解;修行是可以次第的,但是你不能把相狀完全拿掉,不可以這樣子。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大小乘的發心,小乘的觀一切法空他不帶相,所以他到最後在莊嚴這一塊就相對薄弱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什麼叫內、外因緣呢?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我們講到, 乙一、八種發心。 所以佛陀對於外在的因緣,佛陀勸我們的,你看佛陀的態度,是叫你看破、放下,認命了。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空觀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問:學佛的人應該如何將生命歸零?歸零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有何方便來補救? 問: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請人助念,他有何方便來補救? 六齋日可以補受嗎?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那麼我們看第二段,偽真: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偽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
《菩提心修學述要》09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當你色身消失的時候,你今生的思想會貫穿到來生去,思想會通過死亡讓你來生繼續受用。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生命有很多事情是不斷地在重復的,除非你用佛法來調整你的思想。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今生很可能繼續造,因為他思想貫穿。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生命的五蘊當中,真的有一個主導者! 受,這個感受也受業力的影響,就是我們的心跟外界接觸的第一剎那是苦受樂受。快樂的人,當然福報大的人,快樂的時間多了;罪業重的人,痛苦的感受多。 生命的主導者是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模式!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什麼叫內、外因緣呢?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我們講到, 乙一、八種發心。 所以佛陀對於外在的因緣,佛陀勸我們的,你看佛陀的態度,是叫你看破、放下,認命了。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空觀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問:學佛的人應該如何將生命歸零?歸零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有何方便來補救? 問: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請人助念,他有何方便來補救? 六齋日可以補受嗎?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那麼我們看第二段,偽真: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偽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
《菩提心修學述要》09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當你色身消失的時候,你今生的思想會貫穿到來生去,思想會通過死亡讓你來生繼續受用。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生命有很多事情是不斷地在重復的,除非你用佛法來調整你的思想。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今生很可能繼續造,因為他思想貫穿。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生命的五蘊當中,真的有一個主導者! 受,這個感受也受業力的影響,就是我們的心跟外界接觸的第一剎那是苦受樂受。快樂的人,當然福報大的人,快樂的時間多了;罪業重的人,痛苦的感受多。 生命的主導者是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模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