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的原理:現代醫學(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現代的西方醫學,是源於自然科學的基礎,來建立醫療理論的,所以現代醫學背後,是科學化的思考邏輯:如果去除致病的原因,病就會好(cure),病人也會康復,就不會痛苦了。若是無法根治,但可以控制的疾病(慢性病等),就應該好好控制—不讓疾病惡化,就不會產生後續的痛苦了(可算是一種relieve)。於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概念由然而生,健康檢查就是這樣來的。
這可以說是一種唯物思想,把人體當成精密複雜的機器,進行逆向研究,當運轉出狀況時,找出有問題的地方,把問題處理好,就可恢復正常。甚至,我們可以事先預防(ex:疫苗),或是進行操控,讓身體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抗生素和避孕藥,就是這種想法最成功的例子。
抗生素是第一個對細菌(感染源)有針對性療效的藥物,不只再次證明去除病源,病就會好這件事,配合上其它感染控制的手段,讓外科手術和各種侵入性的檢查或治療技術都突飛猛進,是人類史上第一個真正有可靠的藥物--而不是病人自己的抵抗力--治好疾病的例子。說的學術點,就是在科學上有明確的證據,證明「病源菌造成疾病->抗生素殺死病源菌->病源菌消失->疾病治好」這樣的因果關系。
而避孕藥,是利用口服荷爾蒙取代身體自產的荷爾蒙,人為的調控生理狀態來達到避孕的效果,這是在充分了解月經週期,還要開發出可靠的藥物之後才做得到的。就結果來說,人類做到了違逆自然的事:讓健康正常的個體無法懷孕。
因為西方醫學往科學化的發展,獲得了比以往所有醫學體系都要巨大的成功,所以醫生也開開心心的從神職人員轉職成了科學家。然而西方醫學也因此有點變質了:開始希望把所有疾病都變成能治好或是可控制的,這樣就能用擅長的--科學的方法來處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35內容數
以簡潔的文字紀綠學佛的心得 「能不能用一句話,說明佛教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一位不信宗教的客座教授這樣問,看著面面相覷的我們,他緩緩的說:「Why people sufferin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清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最重要的是--有個坐在醫生那張椅子上的人,會聽他訴說他的苦難,至於上面的人是誰,其實不怎麼重要。
任何方法,只要能夠減少人類「苦」的感受,就有達到寬慰的效果。
感冒會好,是因為身體有扺抗力和復原力(主因),醫療是以間接的方式來提供支持(助力)。
皮膚傷口會好,是因為身體有修復的能力(主因)加上醫療的支持(助力)。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最重要的是--有個坐在醫生那張椅子上的人,會聽他訴說他的苦難,至於上面的人是誰,其實不怎麼重要。
任何方法,只要能夠減少人類「苦」的感受,就有達到寬慰的效果。
感冒會好,是因為身體有扺抗力和復原力(主因),醫療是以間接的方式來提供支持(助力)。
皮膚傷口會好,是因為身體有修復的能力(主因)加上醫療的支持(助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醫療,不應該只是吃藥跟手術。人,是除了有機的身體之外,我們的情感、思想、以及內心深處心靈對健康的影響,都是有科學根據,需要照顧!
Thumbnail
綜觀歷史,在每個時代,都有當代認為理所當然,世人也深信不疑的科學理論。 我們現在看起來可笑的地心說,或是物體燃燒的燃素說。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愛因斯坦,也無法解釋很多現象。 所以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當代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然後會被未來推翻的東西。 就像非洲的巫術,中國的中醫。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醫學在疾病治療上的成就與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病人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忽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如何轉向一種以全人健康為核心的醫療模式成為焦點,強調理解疾病背後的心理、社會和精神因素,並尋求更全面的治療方法。本文旨在重新思考醫療的使命,不僅在於治療疾病,更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幸福與健康。
Thumbnail
投資生技類股,你必須了解現代「白色巨塔」的崇高與腐敗 許多自然的生命過程,都被醫藥產業重新定義為某種「疾病」,需要通過藥物來「治療」。出現這樣的情況,背後都充滿商業操縱 《發明疾病的人》這本書揭示了醫藥產業如何通過「發明」或擴大某些疾病的概念,來促進藥物銷售,並挑戰我們對疾病、生老病死的基本觀念
Thumbnail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Thumbnail
疾病與藥物寄生於戰爭之中 戰爭是靠吃藥壯大的!  人類的歷史既是戰爭的歷史,也是疾病的歷史。很多時候,兩者相互糾纏,同時推動著醫藥的發展。為了與死神拔河,許多醫療手段與藥物被發明出來,用於戰爭的前線補給,又或者治療受傷的士兵。在當代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與戰爭促成或遺留下來的疾病及藥物共度。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健康資訊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方法?真正的療癒不僅是暫時的改善,更是長期健康的保障。文章將以兩個關鍵說明如何篩選健康及療癒資訊。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醫療,不應該只是吃藥跟手術。人,是除了有機的身體之外,我們的情感、思想、以及內心深處心靈對健康的影響,都是有科學根據,需要照顧!
Thumbnail
綜觀歷史,在每個時代,都有當代認為理所當然,世人也深信不疑的科學理論。 我們現在看起來可笑的地心說,或是物體燃燒的燃素說。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愛因斯坦,也無法解釋很多現象。 所以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當代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然後會被未來推翻的東西。 就像非洲的巫術,中國的中醫。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醫學在疾病治療上的成就與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病人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忽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如何轉向一種以全人健康為核心的醫療模式成為焦點,強調理解疾病背後的心理、社會和精神因素,並尋求更全面的治療方法。本文旨在重新思考醫療的使命,不僅在於治療疾病,更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幸福與健康。
Thumbnail
投資生技類股,你必須了解現代「白色巨塔」的崇高與腐敗 許多自然的生命過程,都被醫藥產業重新定義為某種「疾病」,需要通過藥物來「治療」。出現這樣的情況,背後都充滿商業操縱 《發明疾病的人》這本書揭示了醫藥產業如何通過「發明」或擴大某些疾病的概念,來促進藥物銷售,並挑戰我們對疾病、生老病死的基本觀念
Thumbnail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Thumbnail
疾病與藥物寄生於戰爭之中 戰爭是靠吃藥壯大的!  人類的歷史既是戰爭的歷史,也是疾病的歷史。很多時候,兩者相互糾纏,同時推動著醫藥的發展。為了與死神拔河,許多醫療手段與藥物被發明出來,用於戰爭的前線補給,又或者治療受傷的士兵。在當代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與戰爭促成或遺留下來的疾病及藥物共度。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健康資訊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方法?真正的療癒不僅是暫時的改善,更是長期健康的保障。文章將以兩個關鍵說明如何篩選健康及療癒資訊。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