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禪林寶訓》卷一 048

2014.7.27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一日見黃龍①有不豫之色,因逆問之。
黃龍曰:「監收②未得人。」
晦堂遂薦感副寺③。黃龍曰:「感尚暴,恐為小人所謀。」
晦堂曰:「化侍者④稍廉謹。」黃龍謂:「化雖廉謹,不若秀莊主⑤,有量而忠。」
靈源⑥嘗問晦堂:「黃龍用一監收,何過慮如此?」
晦堂曰:「有國有家者,未嘗不本此,豈特黃龍為然,先聖亦曾戒之。」
《通菴壁記》
①黃龍:北宋黃龍山・慧南禪師信州江西省玉山人,俗姓。十一歲出家,十九歲受具足戒。其後入廬山等佛教聖地,曆參諸師。年三十五,嗣石霜楚圓禪師之法。後住黃檗山福建省)、黃龍山江西省)等地,大振宗風,學徒雲集。師每以公案接化徒眾,嘗於室中設三轉語,勘驗學人,三十餘年鮮有契其旨者,世稱「黃龍三關」。其宗風廣及湖南湖北江西等地,蔚然而成黃龍派日本臨濟宗之祖榮西即源出此一流派。熙寧二年(1069)示寂,世壽六十八。徽宗・大觀四年(1110),追諡「普覺禪師」。有《黃龍南禪師語錄》一卷、《黃龍南禪師語要》一卷、《黃龍南禪師書尺集》一卷等行於世。
②監收:即管理寺院所有收入的職稱。
③感副寺:北宋南嶽福嚴・慈感禪師潼川人,俗姓。面目嚴冷,孤硬秀出,叢林時謂感鐵面。嗣法於黃龍・慧南禪師
④化侍者:北宋隆興府雙・嶺化禪師。嗣法於晦堂・祖心禪師
⑤秀莊主:北宋潭州大溈・懷秀禪師弋陽(今屬江西)人,俗姓。嗣法於黃龍・慧南禪師。後住持大溈,有《三關頌》,叢林盛傳。
⑥靈源:北宋隆興府黃龍靈源・惟清禪師武甯(今屬江西)人,俗姓。嗣法於黃龍・祖心禪師。初住舒州太平,衲子歸投。複主黃龍,法筵益盛。黃魯直程伊川皆與為友。每謂人曰:「今之學者未脫生死,病在甚麼處?病在偷心未死耳。然非其罪,為師者之罪也。如漢高帝紿韓信而殺之,信雖死,其心果死乎?古之學者,言下脫生死,效在甚麼處?在偷心已死。然非學者自能爾,實為師者鉗錘妙密也。如梁武帝禦大殿見候景,不動聲氣而之心已枯竭無餘矣。諸方所說非不美麗,要之如趙昌畫花,花雖逼真而非真花也。」

【演蓮法師譯文】
晦堂禪師有一天看到慧南老和尚面露憂色。就問師父為何悶悶不樂?
慧南禪師說:「監收一職還未找到合適的人選。」
於是晦堂禪師就推薦副寺慈感禪師慧南禪師搖搖頭說:「慈感禪師的脾氣暴躁,容易得罪人,如果由他來當任,恐怕會遭小人暗算。」
晦堂禪師又推薦一人說:「侍者化禪師為人清廉,辦事謹慎,或者可以勝任。」慧南禪師說:「化禪師雖然清廉謹慎,但總覺得不如莊主懷秀禪師有度量,而且辦事忠心。」
晦堂禪師的弟子靈源惟清禪師知道此事後,就問晦堂禪師說:「黃龍師翁不過要選用一名監收罷了,何必如此過慮?」
晦堂禪師鄭重地說:「無論治國、持家,何嘗不以選用人才作為根本大計?豈止黃龍和尚一人如此深思熟慮,歷代祖師都是以此教誡後人的。」
良因贊曰:
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所說:
「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以無盡大悲,行於於窮之行,以利益無邊有情,這是菩薩證悟後所行之事。
若想真正想了達佛法的智慧,必於眾生界中求;
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法師平日開示法語,俾令見聞者歡喜,普潤法雨。廣度群品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