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對話:當妳看到別人被欺負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unsplash
女兒現在四歲七個月,語言表達能力跟理解能力已經非常好了,於是我決定開始用輕鬆閒聊的方式來跟女兒對話。
剛剛吃飯的時候我問她:「如果妳看到同學被欺負的時候,妳會怎麼做?」
女兒不假思索以肯定的語氣告訴我:「我會告訴老師!」(我馬上比了一個👍給她)
我再追問:「那萬一同學改成欺負妳,妳又會怎麼辦?」
女兒又快速地回答我:「我會告訴老師!」(又比了一個👍給她)
我問:「那妳回家會跟媽媽說嗎?」
女兒:「會!我會先跟老師說,回家再跟媽媽說。」(👍👍👍)
這些觀念我從沒有刻意灌輸給女兒,但我對於她會如此回答完全不意外,甚至可以說百分之百在我的預料之內。
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信任」!當孩子信任老師及父母,自然很多事情會坦承告知,連自己犯錯也不例外
雖然她現在只是幼兒園小班的孩子,還不太能體會被霸凌的可怕,但我認為讓孩子知道無論是自己或是他人被霸凌時並非裝作若無其事,而是必須要告訴大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別讓孩子覺得大人幫不上忙而選擇漠視或隱瞞。
或許有些家長會擔心替別人發聲會令自己受害,那假設角色互換,當我們的孩子被霸凌時,其他同學通通冷眼旁觀,我們又作何感想?會覺得這一切都是人性很正常嗎?
事實上不正常的是允許霸凌的行為發生而選擇漠視,這等於是讓加害者可以更堂而皇之的為所欲為,也無形中讓孩子的價值觀扭曲,認為只要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可以見死不救,甚至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當然,我並不是鼓勵孩子必須要當場跟加害者硬碰硬,最簡單的方式只要告訴老師或家長即可若是孩子告訴了家長卻被教導:「沒你的事不要管,盡量閃遠一點。」孩子會作何感想?孩子只會覺得父母冷血,而且會對父母是否能保護自己打了個大問號,甚至不會敬重父母。
當親子之間沒有信任、安全感、互相尊重的時候,親子之間的關係就容易疏離或是產生鴻溝,這些並非單純從彼此的相處形塑,也同時從與他人的人際相處上體現,比如孩子也會觀察自己父母對待朋友的態度及發生事情時的處理方式,這些都對孩子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也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
或許,當父母的我們,應該要先學會勇敢,才能讓孩子生出勇氣啊!
avatar-img
206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森博嗣的《作家の収支》這本書並沒有中譯本,若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日文原版,若看不懂日文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看完可能會真的考慮去學日文用日文寫作了!(笑) 以下是我近期看過森博嗣的著作,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考看看。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這本書是由100則極短篇散文所組成,若是晨迷應該不會意外書中出現的各種人生思索,若是不熟悉林依晨的人看了這本書大概會很訝異,沒想到林依晨看似乖順的外表之下竟然有如此細膩且深刻的人生體悟,而從她的文字當中所能感受到的不僅是真誠,更多的是時間淬煉過後的生活智慧。
我們先來看一段關於這本書的簡短訪談,看完之後你將會對這本書有更多的好奇心,也會深信這本書將使我們獲益良多。
昨天下午,高中同學的Line群組突然跳出了兩則訊息,一則是網站連結,下一則接續寫著:「以上書籍請大家幫忙推,日後將發行至全國網路與實體書店各大通路。」
所謂的「過度努力」是什麼呢?而「過度」又該如何定義? 作者在書中寫道:『過度努力』的徵兆之一:別人都說你太努力,但你都覺得,還好。」
兩年前發生一起新北市金山區小編過勞死的社會案件,由於勞動部介入調查之後認定符合過勞指引,並且經過監察院糾正區公所後,家屬決定申請國賠836萬,不過日前新北市政府國家賠償事件處理委員會認為這位小編是自願加班,所以決議拒絕賠償,也引起家屬不滿表示將提國賠訴訟討回公道。 所謂的長期工作過重的定義又為何?
關於森博嗣的《作家の収支》這本書並沒有中譯本,若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日文原版,若看不懂日文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看完可能會真的考慮去學日文用日文寫作了!(笑) 以下是我近期看過森博嗣的著作,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考看看。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這本書是由100則極短篇散文所組成,若是晨迷應該不會意外書中出現的各種人生思索,若是不熟悉林依晨的人看了這本書大概會很訝異,沒想到林依晨看似乖順的外表之下竟然有如此細膩且深刻的人生體悟,而從她的文字當中所能感受到的不僅是真誠,更多的是時間淬煉過後的生活智慧。
我們先來看一段關於這本書的簡短訪談,看完之後你將會對這本書有更多的好奇心,也會深信這本書將使我們獲益良多。
昨天下午,高中同學的Line群組突然跳出了兩則訊息,一則是網站連結,下一則接續寫著:「以上書籍請大家幫忙推,日後將發行至全國網路與實體書店各大通路。」
所謂的「過度努力」是什麼呢?而「過度」又該如何定義? 作者在書中寫道:『過度努力』的徵兆之一:別人都說你太努力,但你都覺得,還好。」
兩年前發生一起新北市金山區小編過勞死的社會案件,由於勞動部介入調查之後認定符合過勞指引,並且經過監察院糾正區公所後,家屬決定申請國賠836萬,不過日前新北市政府國家賠償事件處理委員會認為這位小編是自願加班,所以決議拒絕賠償,也引起家屬不滿表示將提國賠訴訟討回公道。 所謂的長期工作過重的定義又為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要惹事, 但也不要怕事. 隱忍與和善是美德, 但當對方再三欺凌, 站住腳反擊自衛最少能讓他們知道你不是好欺負.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那天,一個同事在隔壁診間說著,她的女兒在學校受到其它女同學的排擠,已經一段時間了,而這樣的狀況,她也無可奈何,那個人在一旁說著,現在的環境好像都是這樣,是說我們以前就是這樣,遇到討厭的人,就會叫其它人不要理她,最後還說著,她也很怕自己的小孩受到霸凌,想找一間沒有霸凌的學校,聽到這些話,我又不自主冷笑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這篇文章記錄發現兩個孩子使用不得體的用語時,當時為人父母的處理應對。 也更進一步了解小孩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提醒家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 同時也分享寫信給校方,老師針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教育結果。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要惹事, 但也不要怕事. 隱忍與和善是美德, 但當對方再三欺凌, 站住腳反擊自衛最少能讓他們知道你不是好欺負.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那天,一個同事在隔壁診間說著,她的女兒在學校受到其它女同學的排擠,已經一段時間了,而這樣的狀況,她也無可奈何,那個人在一旁說著,現在的環境好像都是這樣,是說我們以前就是這樣,遇到討厭的人,就會叫其它人不要理她,最後還說著,她也很怕自己的小孩受到霸凌,想找一間沒有霸凌的學校,聽到這些話,我又不自主冷笑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這篇文章記錄發現兩個孩子使用不得體的用語時,當時為人父母的處理應對。 也更進一步了解小孩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提醒家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 同時也分享寫信給校方,老師針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教育結果。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