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集 0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3/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raw-image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二:

「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raw-image

良因曰

雖發大心精進,唯法弱魔強,故必假師長、善友之提攜。

若未值遇,則應發願,願得大乘法師、同學為助伴;

倘若已得,則當守護如珍寶。

以菩提心為前導,暨大乘師友為伴侶,老實修行,

方能真實報佛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的沙龍
13會員
174內容數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的功夫不夠,往往對別人的讚歎、譭謗,很難完全不動心。 但是每當看到大修行人的開示,心就會恢復正念,而靜下來。 我師父告我們,初學佛的時候, 應當多看看高僧大德的傳記、開示,這稱為「就地參方」, 將高僧大德天天請到家裡來, 因此,在此鬪爭堅固的五濁惡事,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的功夫不夠,往往對別人的讚歎、譭謗,很難完全不動心。 但是每當看到大修行人的開示,心就會恢復正念,而靜下來。 我師父告我們,初學佛的時候, 應當多看看高僧大德的傳記、開示,這稱為「就地參方」, 將高僧大德天天請到家裡來, 因此,在此鬪爭堅固的五濁惡事,
Thumbnail
2013/5/6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又復當護人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 息世雜善; 不貪名利,遠離邪惡; 處事必忠,將過歸己; 捐棄伎能,惟求往生。」 良因曰: 修淨業必依正助二行,正行即是信願行三資糧, 助行則是包括上述之一切福德事。 於護人心、離貪染中培福,亦是助成三資糧之力。
Thumbnail
2013/5/6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又復當護人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 息世雜善; 不貪名利,遠離邪惡; 處事必忠,將過歸己; 捐棄伎能,惟求往生。」 良因曰: 修淨業必依正助二行,正行即是信願行三資糧, 助行則是包括上述之一切福德事。 於護人心、離貪染中培福,亦是助成三資糧之力。
Thumbnail
2013/4/2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善導大師: 「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 才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一心待死… 死門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 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良因曰: 唯有多用佛法思惟,便知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Thumbnail
2013/4/2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善導大師: 「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 才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一心待死… 死門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 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良因曰: 唯有多用佛法思惟,便知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Thumbnail
2013/4/2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奮發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藉於外緣。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汩於惡習。 嗚呼!善友罕逢,惡緣偏盛,非咬釘嚼鐵、 刻骨鏤心,何以自拔哉!」 良因曰: 每當閱讀經論、大德之法語,或能暫生道念。 但往往只如夜空中的閃電,剎那即失。
Thumbnail
2013/4/2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奮發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藉於外緣。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汩於惡習。 嗚呼!善友罕逢,惡緣偏盛,非咬釘嚼鐵、 刻骨鏤心,何以自拔哉!」 良因曰: 每當閱讀經論、大德之法語,或能暫生道念。 但往往只如夜空中的閃電,剎那即失。
Thumbnail
2013/3/1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省身悔過。」 良因曰 大家都知道要老實念佛,可是卻怎麼也老實不來。 不能只靠佛號強壓,必須透過善巧方便,方能安心。 也就是須修行四念處的智慧,在一切貪染的境界上, 皆觀察其本質為不淨、苦、無常、無我。
Thumbnail
2013/3/1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省身悔過。」 良因曰 大家都知道要老實念佛,可是卻怎麼也老實不來。 不能只靠佛號強壓,必須透過善巧方便,方能安心。 也就是須修行四念處的智慧,在一切貪染的境界上, 皆觀察其本質為不淨、苦、無常、無我。
Thumbnail
2013/3/1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雲峰禪師: 「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此事若向言語上作解,意根下卜度,天地懸殊。」 良因曰 應常觀心,看它起落、善惡、貪瞋,乃至淨不淨善等。 於此觀照中,見到心的無常性,而不隨之起舞。 此時再談不著空有之休去歇去,才有基礎。 那就只是知解宗徒罷了!
Thumbnail
2013/3/1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雲峰禪師: 「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此事若向言語上作解,意根下卜度,天地懸殊。」 良因曰 應常觀心,看它起落、善惡、貪瞋,乃至淨不淨善等。 於此觀照中,見到心的無常性,而不隨之起舞。 此時再談不著空有之休去歇去,才有基礎。 那就只是知解宗徒罷了!
Thumbnail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三: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良因曰 於《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點出了修行核心: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也就是精進修行之苦樂逆順中,不妄生分別。 此為修心之要旨。
Thumbnail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三: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良因曰 於《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點出了修行核心: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也就是精進修行之苦樂逆順中,不妄生分別。 此為修心之要旨。
Thumbnail
2013/3/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二: 「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良因曰 雖發大心精進,唯法弱魔強,故必假師長、善友之提攜。 若未值遇,則應發願,願得大乘法師、同學為助伴; 倘若已得,則當守護如珍寶。 方能真實報佛恩。
Thumbnail
2013/3/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二: 「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良因曰 雖發大心精進,唯法弱魔強,故必假師長、善友之提攜。 若未值遇,則應發願,願得大乘法師、同學為助伴; 倘若已得,則當守護如珍寶。 方能真實報佛恩。
Thumbnail
2013/3/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一: 「是身壽命如駒過隙,何暇閑情妄為雜事,既隆釋種須紹門風, 諦審先宗是何標格。」 良因曰: 因體會無常而精進,此為三省之首。 但是所謂「精」者,必是精純不雜,而非攀緣妄動, 因此必先建立正知見。 專心一致而孜孜不懈,才是所謂「真精進」也
Thumbnail
2013/3/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一: 「是身壽命如駒過隙,何暇閑情妄為雜事,既隆釋種須紹門風, 諦審先宗是何標格。」 良因曰: 因體會無常而精進,此為三省之首。 但是所謂「精」者,必是精純不雜,而非攀緣妄動, 因此必先建立正知見。 專心一致而孜孜不懈,才是所謂「真精進」也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良因曰: 讓心多份空曠而不壅塞,以德行作為操守之標的, 於萬物慈悲心不失,終究會歸不生滅之理體。 在佛法尚未東漸時,孔老等賢聖出世,即為後世大乘佛法作鋪路。 如是相參,勿分河飲水。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良因曰: 讓心多份空曠而不壅塞,以德行作為操守之標的, 於萬物慈悲心不失,終究會歸不生滅之理體。 在佛法尚未東漸時,孔老等賢聖出世,即為後世大乘佛法作鋪路。 如是相參,勿分河飲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