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閱讀時間 ‧ 約 15 分鐘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對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有什麼影響?

前陣子大新竹合併議題炒得沸沸揚揚,剛好有讀者詢問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會有什麼變化?
只是這陣子太忙,加上整理數據,就一直拖稿至今。趁著有點小空檔在補一下進度。(延伸閱讀:新竹縣市合併
數據整理完後,思考是要每個有提到的數據維度都說,並出示所有相關的數據,抑或者是講一個大方向就好?最後還是決定將數據全部秀出,最後再總結幾個我看到的重點。
廢話不多說,以下就直接進入正題。

數據資料簡介

先前文章都有提到的一些名詞定義與分類項目,讀者若有大致了解(看膩),本章節可以忽略不看。

縣市改制
因應近年來其行政區劃的改動,因此統一用2021年中華民國交通部數據來源的格式為基準。數據來源若有涉及行政區的異動,將數據整併至最新行政區做計算,因此根據資料來源,共劃分22個行政區:
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澎湖縣、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金門縣、連江縣。
在上述前提下,根據「新竹縣市」合併成「大新竹」的議題,將「新竹縣」與「新竹市」的數據合而為一,來看合併後對機車市場版圖的影響。(內文將用「大新竹」稱之)

機車型式
機車市場的數量,可以根據掛牌數量做判斷,也是機車廠做市佔判斷的基準。其中,從中華民國交通部的資料篩選,機車型式根據排氣量(c.c.數)可分成:
  1. 機車重型=普通重型(50<c.c.≦250)+大型重型(250<c.c.)
  2. 大型重型=250<c.c.<550(黃牌)+≦550c.c.重機(紅牌)
  3. 機車輕型=小型輕型+普通輕型(c.c.≦50)
所以整體市場的機車掛牌數等於:
機車掛牌數=機車重型+機車輕型。
將公式根據排氣量展開來看:
機車掛牌數=普通重型+250<c.c.<550+≦550c.c.重機+小型輕型+普通輕型。

機車駕照種類
目前機車駕照目前分為三種:
  1. 大型重型機車駕照:可駕駛250cc以上,最大輸出馬力逾40匹馬力 (黃牌) (紅牌) 二輪或三輪機車。年滿20歲,且持有普通重型機車駕照滿一年者才能報考。
  2. 普通重型機車駕照:可駕駛50cc以上250cc以下,最大輸出馬力逾5馬力、40馬力以下(白牌)二輪或三輪機車。年滿18歲,當天就可以申請報考。
  3. 普通輕型機車駕照:可駕駛50cc以下,最大輸出馬力逾1.34馬力、5馬力以下,或最大輸出馬力小於1.34馬力且最大行駛速率逾每小時45公里二輪或三輪機車。年滿18歲,當天就可以申請報考。
一般民眾普遍說的「機車駕照」,都是指「普通重型」機車駕照。也就是路上最常見到的125cc速克達,就是必須持有普通重型機車駕照方可上路。

機車掛牌數
機車市場的數量,可以根據掛牌數量做判斷,也是機車廠做市佔判斷的基準。其中,從中華民國交通部的資料篩選,機車型式根據排氣量(c.c.數)可分成:
  1. 機車重型=普通重型(50<c.c.≦250)+大型重型(250<c.c.)
  2. 大型重型=250<c.c.<550(黃牌)+≦550c.c.(紅牌)
  3. 機車輕型=小型輕型+普通輕型(c.c.≦50)
所以整體市場的機車掛牌數等於:
機車掛牌數=機車重型+機車輕型
將公式根據排氣量展開來看:
機車掛牌數=普通重型+250<c.c.<550 黃牌+≦550c.c. 紅牌+小型輕型+普通輕型。

新車領牌數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說明新車領牌數的定義:
所列數字以各月(年)期間新領之統一牌照車輛為限,不包括未領牌照及臨時牌照車輛。
對於各機車廠(與品牌)來說,總掛牌數代表整個市場目前的餅有多大,各家分到多少份額;新掛牌數則是
代表每年(月)的餅有多大廠商又各自奪得多少市場份額,以及企業最看重的當年(月)機車銷售額
如果去看每個月汽機車的銷量分析,會發現也都是用新車領牌數作為開頭,然後再根據不同方式去細看各級距、各機種市佔率。

能源別總計
中華民國交通部根據不同燃料別的區分,可分成12大項。以燃料別角度看台灣機車市場,機車目前的燃料別以「汽油」(燃油機車)與「電能」(電動機車)兩者為大宗。(相關數據分析可參考文章《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能源別共分成以下12項:「汽油」、「柴油」、「電能」、「液化石油氣」、「汽油、LPG」、「汽油、電能」、「柴油、電能」、「電能、汽油」、「電能、柴油」、「電能(增程)」、「汽油(油電)」、「柴油(油電)」。相關名詞定義可參考《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或是中華民國交通部

人口與持照人數的變化

不論是選車、買車、用車,背後做決策的都離不開「人」,因此再看與「車」相關的「總掛牌數」以及「新車掛牌數」的變化前,先看與「人」相關的數據。

各縣市人口&成年人口變化
首先來看大新竹合併後的人口變化(黃框):
近七年各縣市人口變化
近七年各縣市人口變化
根據八二法則來看:六都>彰化縣>大新竹>屏東縣,同樣是九縣市佔據八成人口,大新竹取代雲林原先的位置,並將原先第八名的屏東縣給擠下去。
由於機車考照年齡為18歲,再將各縣市18歲以上人口拉出來看:
近七年各縣市成年人口變化
分佈占比與全年齡人口占比差異不大,同樣是九縣市佔據八成成年人口,排名未變,大新竹同樣佔據第八。

各縣市持駕人數變化
看完人口後,再來看持照人數的部分。此部分會分成:機車駕照、重機駕照以及、普通重行駕照。(普通輕型已逐漸式微,因此忽略)
首先來看近七年各縣市持機車駕照的數量與分佈(重機、普重以及普輕加總):
近七年各縣市持照人口變化(機車駕照)
跟人口一樣,九縣市佔八成比重,排名未變。
由於一個人同時可以擁有不同類型的機車駕照,因此若看成年人口持照率會有失準問題,在此省略不放。
接著看最多人擁有的普通重型駕照:
近七年各縣市持照人口變化(普重駕照)
跟人口一樣,九縣市佔八成比重,排名未變。
若另外看持照數量佔成年人口佔比:
近七年各縣市持照成年人口百分比(普通重型)
可以發現大新竹持照率大於整體平均。
接著來看重機持照的數量與分佈:
近七年各縣市持照人口變化(重機駕照)
八個縣市佔八成比重,排名為:六都>彰化縣>大新竹。其中可以發現大新竹的佔比已逼近彰化縣,很可能近兩年就會超越,來到第七名的位置。
最後來看持照數量佔成年人口佔比:
近七年各縣市持照成年人口百分比(大型重型)
同普通重型駕照,大新竹持照率不僅大於整體平均,且排名第三,僅低於台北市與新北市。
看完與「人」相關的數據後,接著來看與「車」相關的數據。

各縣市總掛牌數變化

先從總掛牌數開始。主要會探討機車、普重、普輕以及重機,以及各車型下的能源別:燃油和電動。但是實際探討數據層面還是會依《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為主,避免整篇文章篇幅太長。

機車總掛牌數
首先來看近30年機車總掛牌數的情形:
近30年機車總掛牌數
九個縣市佔據八成掛牌數:六都>彰化縣>屏東縣>大新竹,與先前排名較不同的是,大新竹來到墊底的位置。
其中可以發現大新竹近年來總掛牌數逐漸攀升,而屏東縣緩慢下降,或許過不了幾年,兩縣市排名將對調。
接著來看近九年燃油機車的部分:
近9年燃油機車總掛牌數
由同樣的九個縣市佔據八成,且排名不變,大新竹來到墊底的位置。屏東縣緩慢下降且大新竹逐步上升,不出幾年兩縣市排名將對調。
然後是近九年電動機車的部分:
近9年電動機車總掛牌數
可以發現六都+大新竹就達到八成占比。只是在分佈占比上面可以發現,大新竹與六都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即便占比翻倍還是輸給六都最低的台南市。

普通重型總掛牌數
接著來看近30年普通重型機車總掛牌數:
近30年普通重型總掛牌數
與機車總掛牌數差異不大,由同樣的九個縣市佔據八成,且排名不變。
若從燃油角度來看:
近9年燃油普重總掛牌數
由同樣的九個縣市佔據八成,且排名不變。
從電能角度來看:
近9年電能普重總掛牌數
與電動機車總掛牌相同,六都+大新竹達到八成占比,且大新竹與六都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普通輕型總掛牌數
接著來看近30年普通輕型機車總掛牌數:
近30年普輕總掛牌數
九個縣市佔據八成掛牌數:六都>彰化縣>屏東縣>雲林縣。由於大新竹沒有在排行裡頭,因此普通輕型燃油與電能的總掛牌數也無持續探討之必要。

大型重型總掛牌數
最後來看近10年大型重型機車總掛牌數的部分(含紅黃牌):
近10年重機總掛牌數
八個縣市達到八成占比:六都>大新竹>彰化縣。在分佈占比上面可以發現,大新竹甚至超越彰化縣,來到排名第七,且與六都的台南市差距逐漸縮小中。
由於重機目前台灣幾乎都是燃油車,因此就不再展開討論。接下來就來探討新增掛牌數的版圖變化。

各縣市新車領牌數變化

終於來到本篇最後一Part-新車掛牌數的部分。主要探討機車、普重、普輕以及重機,以及各車型下的能源別:燃油和電動。

機車新增掛牌數
首先來看機車整體近10年來新增掛牌數的部分:
近10年機車新增掛牌數
九縣市達到八成占比:六都>彰化縣>大新竹>屏東縣。大新竹取代雲林縣,且來到第八名的位置。但由於大新竹與屏東縣近年來新掛牌數處於伯仲之間,大新竹是否能站穩第八名的位置還有待未來觀察。
至於近4年來燃油機車新增掛牌狀況:
近4年燃油機車新增掛牌數
同機車總體新掛牌狀況,一樣的九縣市達到八成占比,排名也不變。
接著是近4年電動機車新增掛牌狀況:
近4年電動機車新增掛牌數
僅七個縣市就達到八成占比:六都>大新竹,大新竹擠下原先彰化縣的位置取而代之。

普通重型新增掛牌數
再來看普通重型近10年新增掛牌數的部分:
近10年普重新增掛牌數
九縣市達到八成占比:六都>彰化縣>大新竹>屏東縣。大新竹同樣取代雲林縣,並落在第八名,近年來持續與屏東縣在八九名間輪替。
再來看近4年燃油普通重型機車新增掛牌狀況:
近4年燃油普重新增掛牌數
接著是近4年電動普通重型機車新增掛牌狀況:
近4年電動普重新增掛牌數
同電動機車新增掛牌數,七縣市達到八成占比:六都>大新竹,原先彰化縣的位置被大新竹取而代之。

普通輕型新增掛牌數
接著看普通輕型近10年新增掛牌數的部分:
近10年普輕新增掛牌數
可以發現八成占比都集中在六都,且普通輕型新車掛牌占整體僅有1%的比重,因此就不再探討燃油與電能的部分。

大型重型新增掛牌數
最後的最後,來看近10年大型重型機車新增掛牌數的部分(含紅黃牌):
近10年重機新增掛牌數
同大型重型總掛牌數,由八個縣市達到八成占比:六都>大新竹>彰化縣。大新竹甚至超越彰化縣,來到排名第七。
由於重機目前台灣幾乎都是燃油車,因此就不再展開討論。

總結

看完「人」(人口、持照)與「車」(總掛牌、新掛牌)的部分,最後來總結重點:
  1. 新竹縣市合併後,大新竹不論是在人口數、持照人數、總掛牌數或是新掛牌數上,大部分都從原先的榜上無名變成榜上有名。其中大部分是取代原先雲林縣的位置,變成:六都、彰化縣、大新竹、屏東縣
  2. 普通輕型機車雖然再總掛牌數還是新車掛牌數,皆沒有大新竹的影子,但是普通輕型機車逐漸式微,因此對整體機車市場影響不大,可忽略不計。
  3. 電動機車不論在新掛牌數或總掛牌數上,可以發現六都+大新竹就佔據八成比重。因此廠商在電動機車的佈局上,在考量六都以外的縣市時,可以將投資焦點多放在大新竹。
  4. 大型重型機車的總掛牌與新掛牌,在原先數據為八個縣市占據八成市場(六都>大新竹>彰化縣>屏東縣/新竹縣),且屏東縣與新竹縣掛牌數相當;在合併大新竹後,不僅取代屏東縣的位置,更大舉超越彰化縣,成為六都以外的重點掛牌縣市。(排名為六都>大新竹>彰化縣)
用一句話作為新竹縣市合併為大新竹的版圖變化總結:
從榜上無名變成榜上有名:六都以外該去重點耕耘的市場,尤其是電動機車與大型重型機車。

後記

雖然只是假設「大新竹」議題,但也能帶出一些有趣的結論。
假設大新竹成真,這個用一句話總結的「假議題」,讓企業決定拍板投入資源時,仍會將大新竹細切來看,像是店要開在哪個鄉鎮市上?哪條街等等…。企業最後在具體實踐時,仍會將大新竹拆成縣市別,或是切割成其他樣子進行推進。
至於苗栗要不要納入「大新竹」的一份子來看?
就跟大新竹的議題一樣,即便苗栗加入後,甚至各項數據還超越彰化縣,企業得出為重點投資的縣市之一,那又如何?還是會切成新竹縣、新竹市以及苗栗縣(或其他方式來看),最終投資重點還是那幾處(頂多多了苗栗幾處,但非重點投資或優先權較後面)。
所以希望讀者不要再問我要不要將苗栗納入?或是純粹納入看看版圖變化?總歸一句,這只是:
政治總體上的真議題,企業微觀上的假議題。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華民國交通部
  2. 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
  3. 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 人口統計資料
  4.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

與機車市場數據相關

  1.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2.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3.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4.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5.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6.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7.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8.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9. 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10. 各縣市機車掛牌數與持照人口間的相互關係
  11. 各縣市的人口、持照人數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探討
  12. 近六年成年人口與持照人數於各年齡層組成結構變化
  13. 近年來非主流又小眾的紅牌與黃牌總掛牌數概況
  14. 近年來紅牌與黃牌機車的新掛牌數變化
  15. 大型重型機車駕照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性
  16. 紅牌與黃牌重機近八年車齡分佈變化
  17. 各縣市電動機車的補助金額高低,對電動機車新掛牌數造成的影響
  18. 台灣機車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國際化
  19. 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
  20. 從現有數據以及認知,預測2021年與2022年機車新車掛牌數
  21. 年初預測:台灣機車市場2022年新車掛牌數量
  22. 檢視2021年台灣機車市場關鍵數據指標變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