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完總掛牌數與新掛牌數的數據後,現階段來到間接數據的第三篇。
這次的任務比較簡單,希望從近幾年的新掛牌資料中,找出歷年新掛牌數最高與最低的月份,過程看與其他數據是否有其相關性。
前言的最後,老樣子的發言:
由於工作上的需要,內文會偏向以自己看懂為主,若有讀者看不懂內容,或是對於內文所提到的數據與觀點有任何錯誤或質疑,也麻煩不吝提出詢問。
廢話不多說,以下就直接進入正題。
數據資料簡介
先前文章都有提到的一些名詞定義與分類項目,讀者若有大致了解(看膩),本章節可以忽略不看。
新車領牌數
所列數字以各月(年)期間新領之統一牌照車輛為限,不包括未領牌照及臨時牌照車輛。
對於各機車廠(與品牌)來說,總掛牌數代表整個市場目前的餅有多大,各家分到多少份額;新掛牌數則是
代表每年(月)的餅有多大,廠商又各自奪得多少市場份額,以及企業最看重的當年(月)機車銷售額。
如果去看每個月汽機車的銷量分析,會發現也都是用新車領牌數作為開頭,然後再根據不同方式去細看各級距、各機種市佔率。
機車型式
機車市場的數量,可以根據
掛牌數量做判斷,也是機車廠做市佔判斷的基準。其中,從
中華民國交通部的資料篩選,機車型式根據排氣量(c.c.數)可分成:
- 機車重型=普通重型(50<c.c.≦250)+大型重型(250<c.c.)
- 大型重型=250<c.c.<550(黃牌)+≦550c.c.重機(紅牌)
- 機車輕型=小型輕型+普通輕型(c.c.≦50)
所以整體市場的機車掛牌數等於:
機車掛牌數=機車重型+機車輕型。
將公式根據排氣量展開來看:
機車掛牌數=普通重型+250<c.c.<550+≦550c.c.重機+小型輕型+普通輕型。
機車駕照種類
目前機車駕照目前分為三種:
- 大型重型機車駕照:可駕駛250cc以上,最大輸出馬力逾40匹馬力 (黃牌) (紅牌) 二輪或三輪機車。年滿20歲,且持有普通重型機車駕照滿一年者才能報考。
- 普通重型機車駕照:可駕駛50cc以上250cc以下,最大輸出馬力逾5馬力、40馬力以下(白牌)二輪或三輪機車。年滿18歲,當天就可以申請報考。
- 普通輕型機車駕照:可駕駛50cc以下,最大輸出馬力逾1.34馬力、5馬力以下,或最大輸出馬力小於1.34馬力且最大行駛速率逾每小時45公里二輪或三輪機車。年滿18歲,當天就可以申請報考。
其中,一般民眾普遍說的「機車駕照」,都是指「普通重型」機車駕照。也就是路上最常見到的125cc速克達,就是必須持有普通重型機車駕照方可上路。
近17年機車新掛牌數
在秀數據之前,有一些數據的前提條件要先了解:
- 本表所列數字以各月(年)期間新領之統一牌照車輛為限,軍車及未領牌照車輛均不在統計之內;亦不包括臨時牌照車輛。
- 資料100年(含)以前不含臺北市、高雄市及金馬地區,101年起資料範圍為臺閩地區。
- 101年起列示大型重型機車、小型輕型機車及普通輕型機車之新車領牌數資料。
首先來看近17年機車總市場的部分:
以年來看新掛牌數,數量看似逐漸震盪向上,但如果改以「每個月」來看的話:
可以發現不論是用年還是用月看,普通重型與機車線形走勢相同,如同先前好幾文章相同的結論:
台灣機車市場,近年來基本上已經是普通重型獨大的情況。
因此,接下來關於近17年來每年新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針對機車以及普通重型兩者做個探討。
每年新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
機車最高與最低
首先來看機車歷年新掛牌數最高的月份:
從上表還能發現,每年最高的月份,都佔當年度至少有10%的比重。可以發現新掛牌數最高的月份,明顯集中在特定幾個月份,其中月份出現次數由多到寡為:
- 9月:出現11次(64.71%)
- 12月:出現5次(29.41%)
- 7月:出現1次(5.88%)
106年以前,大部分新掛牌數最高的月份都落在9月,但近年來卻逐漸朝12月靠攏。
至於為什麼掛牌高峰集中在9月以及12月,個人推測以往9月購車多,主要是社會新鮮人以及剛滿18歲的年輕人為主因,但近年因為政府持續推動購車補助,許多人會搶在年底補助結束前購車,導致近年來的高峰都落在12月。
看完第一名,接下來看倒數第一的部分:
從兩表比較,可以發現除了98~99年數字差異較大外,最多與最少大部分的掛牌數量都差大概一半上下。與第一名相同情形,大部分最低的月份都集中在特定幾個月份之中,次數由多到寡分別為:
- 1月:出現7次(41.18%)
- 2月:出現5次(29.41%)
- 12月:出現3次(17.65%)
- 4月與11月:各出現1次(各為5.88%)
雖然沒有第一名般集中,但是意外的集中在每年年初,1、2月出現次數近16年來到七成多的比重;如果將11、12月年尾也納入,那麼每年年尾到隔年初出現當年度掛牌數最低的機率將來到9成。
尤其在106年以後,近四年掛牌的高峰都落在12月,而隔年1、2月往往就是最低點,是否側面表示:每年年底補助截止前,原先有一群隔年才打算換車的車主提前到當年度的12月底前掛牌,才導致隔年初的掛牌數較容易來到當年度最低點?以上僅代表個人推論,不是從數據判讀出背後明確的原因。
另外,其中最不尋常的98年,第一名來到超高的21.35%,倒數第一卻僅有2.17%,差異來到10倍,跟其他年度差一半的掛牌量相比,確實是值得去探討其差異背後的原因。
普通重型最高與最低
由於最高與最低出現的月份與次數均與機車一致相同,僅有掛牌數據與比重上的差異,因此本節就迅速帶過。
首先來看每年新掛牌數最高的月份:
新掛牌數量與第一名佔比皆與機車部分差異不大,掛牌數量最高的月份次數由多到寡同樣也是:
- 9月:出現11次(64.71%)
- 12月:出現5次(29.41%)
- 7月:出現1次(5.88%)
接下來看倒數第一的部分:
新掛牌數量與佔比皆與機車部分差異不大,掛牌數量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由多到寡同樣為:
- 1月:出現7次(41.18%)
- 2月:出現5次(29.41%)
- 12月:出現3次(17.65%)
- 4月與11月:各出現1次(各為5.88%)
跟其他年度最高與最低掛牌量差一半相比,98年的值同樣差異最大。
每月新掛牌數量與考照人數的關係
由於新掛牌數量最多的月份為九月出現次數最多,個人猜想:
九月通常為大學開學季,是否代表以達考照資格的18~19歲年輕人,會趁著六月畢業後的清閒,試圖將駕照考到,並在九月開學前後買到機車,因此才會有好幾次九月出現在掛牌數最高月份的榜單中。
每個月新掛牌數量,是否與考照及格人數有相關聯?
考照不是重點,重點是考到駕照後才能合法上路,因此個人以考照及格人數和每月新掛牌數量做比對:
由於考照及格人數從99年才開始有數據,為求時間線的一致性,因此將新車掛牌數的時間從93年1月改到99年1月。
其中,現行民眾最常考的機車駕照,正確的說法應為「普通重型」機車駕照(機車駕照=普通重型機車駕照),因此上面數據僅表示普通重型駕照的數據,反應目前主流。
從上圖可以看到,大約每年的6月~8月,考照及格人數都會逐漸攀升,每年的考照及格人數高峰也大多落在6月~8月的區間範圍內,與剛滿18歲考照的學生族群吻合。
其中也能看到,在106年以前,考照及格人數與掛牌數基本上是有連動關係。考照及格人數的高峰落在6月~8月,9月剛好就是開學季,因此考完照後買車的高峰落在九月其實也合情合理。
利用為期近三個月左右的暑假將駕照考到手,並在期間研究想買哪款機車,考到駕照之後擁有了合法的上路權,再接著買機車迎接大學。
當然,以上純屬個人從數據與過去經驗得出的一種「假設」,並不代表真實原因確實就如我所說。況且,這樣只說明了106年以前的情形,106年以後,考照及格人數與新掛牌數看不出以往的連動關係,這又該如何解釋?
個人仍初步判斷,是因為106年後政府陸續推出台購車補助政策,推動買車、汰舊換新的購車潮,導致原先九月為高峰的節奏被打亂,最終演變成106年以後看似兩者不連動的情形。
如果將幾個關鍵節點標起來對照的話:
紅圈代表的是考照及格人數以及當年九月掛牌數的對照,會發現106年以前確實連動關係看似較大,106年以後的高峰雖落在12月(綠圈),但每年的九月仍有一定的掛牌數。因此考照及格人數與新掛牌數還是有一定的連動關係,尤其是每年的6到9月。
只是在106年以後,因為各項購車補助政策,打亂原先的市場節奏,導致原先保有的相關性被其他購車族群給拉低稀釋。
另外,從上圖看考照及格人數,會發現104年與105年的峰點特高,而且在103年12月底的時候,也有不尋常的小高峰值。
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車禍案件中,機車不論是出事率、致傷率、死亡率都佔有較大的比例,其中肇事因素前三名為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酒後駕車及未遵守號誌標誌管制等行為。
因為上述種種原因,交通部修正考照制度,機車考照筆試、路考將從嚴,希望提高駕駛觀念與技能考驗:
- 考取機車駕照後,一定要上完講習才可以領駕照(不用另外付費),於2014年(103年)11月全面實施。
- 2015年(104年)7月開始,筆試題庫從原先的600題增加到1600題,考題從四十題增為五十題(筆試時間不變)。
- 2016年(105年)1月開始,輕型機車駕照納入路考,原先持有汽車駕照能騎輕型機車的制度也一同取消,必須重新考取輕型機車駕照方可上路。
- 2016年(105年)6月開始,路考增加「行近路口兩段式左轉」、「變換車道」、「直角轉彎」及「停車再開」共四項。
因為交通法規政策的調整,才導致圖表中異常的峰值發生。
還有一個有趣的點,7月~9月雖常為掛牌數的高峰值,但會發現幾乎每一年的8月,掛牌數幾乎一定會摔落,主要跟鬼門開的習俗有關,不論是汽車還是機車,因為鬼月的緣故,銷量會有所跌落,但卻也不會是當年度的最低點,實在特別。
106年的7到9月中,高峰罕見的落在八月而非九月,去查農曆表後發現當年鬼門開的時間較晚,鬼月的日期從8/22到9/19,因此導致購車需求提前反應的情形發生。
小結
根據新掛牌數近16年每月資料,以及與考照及格人數的數據對照,最後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 機車與普通重型每年新掛牌數量最高的月份,在過去16年的數據中,出現次數由多到寡的排序皆為:9月(出現11次(64.71%))、12月(出現5次(29.41%))、7月(出現1次(5.88%))。
- 機車與普通重型每年新掛牌數量最低的月份,在過去16年的數據中,出現次數由多到寡的排序皆為:1月(出現7次(41.18%))、2月(出現5次(29.41%))、12月(出現3次(17.65%))、4月與11月(各出現1次(各佔5.88%))
- 106年以前,掛牌數量最高的月份大多落在9月,與剛滿18歲的首購族有關;106年以後,掛牌數輛最高的月份落在12月,與政府出台各種購車補助相關,購車族群以汰舊換新,或是二購以上為主。
- 每年新掛牌數量最低的月份通常都落在年初一、二月的時候,17年來出現過12次,等於有七成多的機率會發生。由於近年來新掛牌數的高峰,因為購車補助的關係都落在年底,因此掛牌低谷發生在11、12月的機率已經大幅降低。
- 考照及格人數與新掛牌數還是有一定的連動關係,尤其是每年的6到9月。其中遇到鬼月時買氣會稍減,掛牌數些微跌落,但不至於落到當年度的相對低點。
106年以後,因為各項購車補助政策,打亂原先的市場節奏。因此未來在評估市場需求時,除了參考考照及格人數之外,政府出台的補助政策也要做密切做追蹤。
補助政策不僅會影響新掛牌數的變化,也會影響產業天秤朝補助方向傾斜,最終影響消費者購車因素、購車時機、購車意願,以及選擇燃料別的偏好。
尤其是現在還有所謂的新舊能源大戰,汽車的領域先撇開不論,機車的部分目前就是分成「燃油」與「電動」兩大陣營,兩方陣營的拉鋸也直接影響政府出台的政策是偏向哪方。
因此,購車優惠補助政策,能不密切關注嗎?
後記
這次的資料量相對前面幾次而言,相對較少,比較困難的是本想透過excel內建函數,去撈出17年來各自年份的最高月份與最低月份。
本以為這是一項簡單的工程,發現自己所掌握的函數太少,無法迅速撈出各年最高與最低的月份。網上搜尋研究仍無果後,只好用手動的方式一筆一筆對資料、輸資料。
雖然數據量少,結果時間都花在數據加工上,勞情傷神,原先以為可以提前完成的工作量,前前後後所花的時間跟先前幾篇都差不多。
心累阿!
另外很可惜的是,
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沒有提供
每月各年齡層考照及格人數以及
每月各年齡層新掛牌數的相關資料,不然就能更清楚知道究竟是哪個年齡層的及格率最高,接著跟每月新掛牌數量一比對,本篇許多數據外的推論對錯與否就能一目了然。
探討完新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以及與考照及格人數之間的關係後,針對目前手邊擁有的數據,著手規畫幾條進階研究的路線:
- 總掛牌數與人口結構的相互關係 (總掛牌數與持照人數有正相關影響)
- 該如何區分第一次買機車以及汰舊換新的掛牌數(暫以失敗告終)
- 每年新掛牌數最多的月份(9月、12月為最高,年初最低的機率達七成)
- 新掛牌數與人口結構(持照人數)的相互關係
- 掛牌數與各縣市人口數量間的相互關係
- 從現有數據以及最新政策,預測未來掛牌數
至於是否研究有成,就看之後會不會繼續發表系列文章,以及內文的詳細說明。
在未來到來之前,還請各位讀者稍安勿躁,可以先從文章末端找尋有興趣的文章閱讀,並敬請期待。
資料來源
- 中華民國交通部
- 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
延伸閱讀
-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