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禪林寶訓》卷二 150

2015.11.18 良因法師 隨筆
東山空和尚①答余才茂借脚夫書云:
「向辱枉顧②,荷愛之厚。別後又承惠書,益自感愧。
某本巖穴間人,與世漠然,才茂似知之。
今雖作長老居方丈,只是前日空上座。
常住有無,一付主事,出入支籍,並不經眼。
不畜衣鉢③,不用常住,不赴外請,不求外援,任緣而住,初不作明日計。
才茂既以道舊見稱,故當相忘於道④。
今書中就覓數脚夫,不知此脚夫出於常住耶?空上座耶?
若出於空,空亦何有?若出常住,是私用常住。
一涉私則為盜,豈有善知識而盜用常住乎?
公既入帝鄉求好事,不宜於寺院營此等事。
公閩人,所見所知,皆閩之長老。
一住著院,則常住盡盜為己有。
或用結好貴人,或用資給俗家,或用接陪己知,
殊不念其為十方常住招提僧物也。
今之披毛戴角,償所負者,多此等人。先佛明言,可不懼哉。
比年以來,寺舍殘廢,僧徒寥落,皆此等咎。願公勿置我於此等輩中。
公果見信,則他寺所許者,皆謝而莫取,則公之前程未可量也。
逆耳之言,不知以謂何如?時寒,途中保愛。」
《語錄》
【注釋】
①東山空和尚:南宋福州雪峰・東山慧空禪師福州人,俗姓。十四歲出家,即遊諸方,遍謁諸老,後得法於泐潭善清禪師紹興癸酉(1153)開法雪峰。
②枉顧:屈尊下顧。常用作稱人過訪的敬辭。如袁士元《謝樊天民見訪》詩云:「歸來自愧窮途客,枉顧多勞長者車。」
③衣鉢:此借指僧家之錢財。因錢財本非僧家應持之物,故以委婉之詞稱之。
④相忘於道:出自《莊子·大宗師》,孔子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意謂魚游於江湖之中就會忘記一切而得優遊自適,人能潛心於道法之中,就會忘記了一切煩惱而得悠閒自在。

【演蓮法師譯文】
東山慧空和尚在答覆余才茂借腳夫的信上說:
「前時承蒙枉駕相顧,感念至深。別後又承惠書,使我更加感愧。但我只是一個岩居穴處的閒人,對於世事人情本來就淡漠,我想你是應該知道的吧?雖然我現在作長老居於方丈之位,其實我仍然是以前的那個慧空上座。
對於常住的一切財物,完全交給主事僧掌管,凡出入支付的帳簿,我從不過目。我個人不積蓄財物,不侵用常住,不出外應酬,也不會去攀緣,只是隨緣安分過日子,連明天會怎麼樣我也從來不去想它。
才茂你平日對我既以道友故舊相稱,則你我都是道中人,那麼我們最好還是忘了道法以外的事務吧!
今來信請我幫忙雇腳夫數名,但不知這腳夫是出於常住呢?還是出於我慧空上座?
如果讓我出,我是一無所有,若是出於常住,那就等於是私用常住。一涉及於私,便是犯了盜戒。難道身為善知識還會去盜用常住嗎?
你既然要到京師求取功名,這本是好事,但不應該向寺院中去要腳夫。
你是福建人,平常所見所知的都只是福建的長老,只要他們一當上住持,便把常住財物盜為己有,或用於結交巴結權貴,或用來供給俗家,或用於贈送知己,
何曾想到我今所用的這些財物,原是屬於十方常住的僧物啊!今生披毛戴角做牛做馬償還前生所欠的,多是這些盜用常住財物的人,這在佛經中曾經明明白白地告誡我們。因果報應分明,絲毫不爽,這是多麼可怕的啊!
近年以來,各地寺院殘破毀廢,僧徒稀少零落,究其原因,都是由這些盜用常住財物所造成的過咎。
所以希望你不要把我也置入這一等人當中。你如果能相信我的話,即使其他的寺院願意給你派腳夫,你也要謝絕,不可以接受。那麼你的前程將不可限量。
我這些逆耳的話,不知你還能聽得進去嗎?
近來天氣寒冷,望途中善自保重珍惜。」
良因贊曰:
空禪師所言:「一涉私則為盜,豈有善知識而盜用常住乎?」
因此佛教徒如入佛寺,應當自省,是為求善知識而來?為求惡知識而來?
是為培福而來?是為造業而來?
若真求善知識、為培福,當依戒律而行;反之,
則佛寺反成罪業窟,自他皆損矣!
善知識真正的慈悲,來自於對弟子的教授,乃至惡辣鉗鎚棒喝;
而非縱容習氣,此事僧俗應知。
空禪師之慈悲善巧,足為後世典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