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小記/聽歌看MV,也能成為一堂閱讀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不屬於我/屬於我的脆弱/我們只剩今天/怎麼奢求以後……
咦?今天的閱讀與理解線上教室,怎麼傳來周興哲的歌聲?
是的,這星期我們不讀文章,而是從MV學閱讀!講到「MV」,孩子們多聯想到呈現精采歌舞的歌曲影片。而這次,我們選擇「有故事」的劇情類MV來當作教材,因為這類型的文本,其實有幾個很適合帶孩子一起閱讀的特點喔!

#情節緊湊完整

一首歌長度約4-5分鐘,劇情類MV必須在短短幾分鐘內,好好說完一個故事。因此,MV中的故事通常具備完整緊湊、敘事線大致清晰的情節,孩子容易讀懂,如需要重複觀看部分細節,也不會花費太多時間。

#情緒濃度高

劇情類MV多由歌曲情境去延伸。除情節完整、適合作為閱讀文本外,在旋律和歌詞中悠揚講述的這個故事,充盈濃濃情緒,渲染力高,能輕易蔓延至觀者心中,孩子也能在感同身受的情境中,長出豐富同理心及情緒感受力。

#思考機會多

MV本身不需承載細節繁複的故事,許多重要情節會直接使用短暫而深刻的畫面來傳達。孩子觀看同時,需要迅速理解並串聯片段畫面以掌握情節,過程中,腦袋努力進行著「閱讀理解」的運作;不僅如此,那些沒有詳細交代之處,也引此騰出值得細細品味、思考的空間。

#把情節變情境

例如這週,我們一起閱讀周興哲〈你不屬於我〉和郭頂〈水星記〉的MV。
〈你不屬於我〉中因病過世的小男孩,簽下某份契約,成為帶領世人走向死亡的地獄使者。當他終於有機會再見到母親,卻是要送年邁的母親走向人生終點。
〈水星記〉裡,為拯救妻子而喪命的丈夫,成為永恆空缺。車禍後,失去丈夫和記憶的母親,由女兒每天為她安裝鏡片,讓她將機器人看作深愛的男人,他們聊天、擁抱、歡笑,彷彿一切不曾改變,家庭美好安康;在外人看來,分明只是一對母女與機器人的組合……
這是兩個關於「面對失去」的故事,和先前閱讀過的繪本《和爺爺說再見》相比,是更真實的人生切片。
如果有一天,摯愛的親人遭逢意外,你比較希望能以〈你不屬於我〉還是〈水星記〉的方式來和他重逢?為什麼?
最後,我輕聲詢問這群因為悲傷情節,紛紛抱來家中玩偶的孩子們。他們陷入一陣沉默。
「〈你不屬於我〉,因為我不想騙自己。」
「〈水星記〉……不想發生這種事。但如果發生了,有一個替代品,比較會有活下去的動力。」
「都不選。因為不想去想這麼悲傷的事情。」
還有幾個孩子,下意識進行了選擇,卻暫時想不到原因。
沒關係呀,這本來就是好難、好難的問題,也因此是個值得慢慢思索的問題。現在還沒辦法回答的,就帶到生命中吧!或許和親愛的家人討論,藉此更深刻了解彼此;也可以留給未來的自己,我想我們都會發現,在不同年紀與狀態下,可能做出不同選擇。
面對這個有些沉重的問題,你又會做出什麼選擇呢?

#一起成為越讀者

前半學期透過各種文類,反覆訓練孩子建構 #理解 並 #統整「文字訊息」的閱讀力,學期中的影像閱讀系列課程,我們一起把無字繪本共創成屬於大家的故事;在動畫中找尋線索、解讀情境;也在歌手動人歌聲中,藉由MV讀出深刻的人物情感……
真正的「閱讀理解力」,可以活用在各類型文本。
閱讀不該被困在書頁或紙張,如同知名出版人郝明義在《越讀者》書中所言,掌握了懂得閱讀的神奇鑰匙,就能開啟每扇知識的門,享用各種閱讀的樂趣和作用。
avatar-img
32會員
80內容數
喜閱樹希望能成為國文教育圈裡的世外桃源,以推廣孩子的讀寫教育、經典教育為終生志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虹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來,並不需要特別華美的文字、不需要得到什麼文學獎,只要能清楚地用文字將我們的內在傳遞出來,就好了。倘若內在豐美,文字自然有力量。 就像我長久相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就像我長久相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樣的困境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閱讀」這件事就是這樣,不管你習得再多再好的解題技巧,沒有平時的閱讀習慣做基底,任憑你閱讀理解能力再好,你終究會在某個地方卡住、過不去,就像平時沒打好基本功,再怎麼有天賦也練不好上乘功夫。
今年過年,我帶孩子去一個朋友家採番茄。 朋友的爸爸租了一小塊地,去年開始種番茄,但收成不是太好,之後不太想種,老友便很開心地接手開始種番茄。 於是我又不禁想到,那要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是否也需要擁有好的閱讀土壤呢?
什麼是「素養」? 怎樣算是「素養導向的教學」?
母親節到了,學校裡的課程總是會帶著孩子們製作母親節卡片,讓孩子寫些東西給媽媽。不能免俗,我也收過好幾張。然而在這種卡片中,心意和美勞往往是重點,文字上只要加個「母親節快樂」就可以了,那麼,如果能帶領孩子寫出一段細膩、有趣或溫暖的文字,這樣的母親節卡片會不會形成另一種意義?
身為一個資深老師,我很清楚要讓孩子們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動機未必天生具備(例如強迫他們學習他們本來就特別沒興趣的東西時),或者無法持續到讓他們真正完成一項好的學習,那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誘發或維持住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呢?
原來,並不需要特別華美的文字、不需要得到什麼文學獎,只要能清楚地用文字將我們的內在傳遞出來,就好了。倘若內在豐美,文字自然有力量。 就像我長久相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就像我長久相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樣的困境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閱讀」這件事就是這樣,不管你習得再多再好的解題技巧,沒有平時的閱讀習慣做基底,任憑你閱讀理解能力再好,你終究會在某個地方卡住、過不去,就像平時沒打好基本功,再怎麼有天賦也練不好上乘功夫。
今年過年,我帶孩子去一個朋友家採番茄。 朋友的爸爸租了一小塊地,去年開始種番茄,但收成不是太好,之後不太想種,老友便很開心地接手開始種番茄。 於是我又不禁想到,那要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是否也需要擁有好的閱讀土壤呢?
什麼是「素養」? 怎樣算是「素養導向的教學」?
母親節到了,學校裡的課程總是會帶著孩子們製作母親節卡片,讓孩子寫些東西給媽媽。不能免俗,我也收過好幾張。然而在這種卡片中,心意和美勞往往是重點,文字上只要加個「母親節快樂」就可以了,那麼,如果能帶領孩子寫出一段細膩、有趣或溫暖的文字,這樣的母親節卡片會不會形成另一種意義?
身為一個資深老師,我很清楚要讓孩子們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動機未必天生具備(例如強迫他們學習他們本來就特別沒興趣的東西時),或者無法持續到讓他們真正完成一項好的學習,那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誘發或維持住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我不是一個稱職的老師吧 看見的是自己 看不見學生 看見的是過去 看不見未來 看不見道路 沒辦法給予方向......
Thumbnail
周國賢的音樂是溫柔的,這些年,他寫給孩子的歌有很多。寫給女兒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寫給年輕人的《年輕人們》,寫給內心小孩的《Children Song》,寫給他曾説過有所虧欠的下一代,在去年推出的《塵世美》,還有這一首《身後身》。​ 編曲和監製欄上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來自The Boggie
Thumbnail
儘管年輕,景耀卻不是近灘洶湧的海潮,言行間帶有不符那個年齡的世故,縱使無意算計,也像虛實難辨的暗流,高城深池,迫人無法親近,只得遠觀;就是偶一暴露符合年紀的笨拙,很快又掩於過份嫻熟的打秋風之下。 有時周森看著景耀,會不合時宜地感到憐憫,因為那讓他不由得想起自己。
Thumbnail
電視劇出來的時候很紅,但我沒看 最近我們家旁圖書館的書展把這本書拿出來放時,我就打算要再結束後借回來看 十個跟爸媽之間的愛恨糾葛故事 讓我一篇接著一篇欲罷不能 有的好難過 有的好心痛 今天我在接小孩時問他,到底小孩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跟他分享了我看的前兩篇故事後,自言自語的
我看過大大小小的故事,有的虎頭蛇尾,有的被封神,有的就還好。有些故事結束的時候,我會非常的不捨,就算我沒有參與其中,我也像是和主角一起渡過災難般,不想和他們分別,他們仿佛成為了我長短時間內最要好的朋友。有些時候我不只會不捨得,還會想像我是主角的伴侶和朋友,令我更難捨棄對這段故事。 那為什麼這段故事
Thumbnail
{舊文重PO。又遇到了這樣的小男生……} 親愛的OO: 上次聽你說,國中基本能力只剩下約五十天了,不知道你準備得如何?每次跟你說「要認真讀書,考個好學校!」你總是笑笑的說:「知道了!!」 周杰倫的歌「聽媽媽的話」,你聽過嗎?我想你一定聽過。聽說這首歌被收錄為國小教材,很富有教育意義,很好
這個MV的結尾雖然看起來是回憶甜美,悲劇收尾,但最後的歌詞卻與bad ending的MV相違背,最後那句「你要相信 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裡 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一起寫我們的結局」似乎希望讓聽眾譜寫自己的結局,不論怎麼樣都要懷抱著希望。
Thumbnail
活著,永遠是最難的動詞。 這句歌詞,在陳小霞寫的歌- -「還活著」裡,我覺得,很能成為電影「小曉」的觀後感覺。 我覺得,這不只是一部講過動症的電影。 而是當孩子出現各種困擾、被覺得有問題的同時,標籤或診斷,可以歸類人、知道這個人‘’可能‘’怎麼了,但同時,可能將人,推往了更孤單、更困住的地方。
Thumbnail
周興哲-不喜歡沒有你的地方 不喜歡 沒有你的地方 只喜歡 有你在我身旁 你陪我說話 你眼裡的光 完整了 最美的時光 你讓環遊世界 像流浪 心跟著你留在 最遠方 怕你自己一個人 會孤單害怕 期待未來每天的日出 一起寫下無數的紀錄 有你手心的溫度 溫暖而滿足 總能想像 我擁抱你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我不是一個稱職的老師吧 看見的是自己 看不見學生 看見的是過去 看不見未來 看不見道路 沒辦法給予方向......
Thumbnail
周國賢的音樂是溫柔的,這些年,他寫給孩子的歌有很多。寫給女兒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寫給年輕人的《年輕人們》,寫給內心小孩的《Children Song》,寫給他曾説過有所虧欠的下一代,在去年推出的《塵世美》,還有這一首《身後身》。​ 編曲和監製欄上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來自The Boggie
Thumbnail
儘管年輕,景耀卻不是近灘洶湧的海潮,言行間帶有不符那個年齡的世故,縱使無意算計,也像虛實難辨的暗流,高城深池,迫人無法親近,只得遠觀;就是偶一暴露符合年紀的笨拙,很快又掩於過份嫻熟的打秋風之下。 有時周森看著景耀,會不合時宜地感到憐憫,因為那讓他不由得想起自己。
Thumbnail
電視劇出來的時候很紅,但我沒看 最近我們家旁圖書館的書展把這本書拿出來放時,我就打算要再結束後借回來看 十個跟爸媽之間的愛恨糾葛故事 讓我一篇接著一篇欲罷不能 有的好難過 有的好心痛 今天我在接小孩時問他,到底小孩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跟他分享了我看的前兩篇故事後,自言自語的
我看過大大小小的故事,有的虎頭蛇尾,有的被封神,有的就還好。有些故事結束的時候,我會非常的不捨,就算我沒有參與其中,我也像是和主角一起渡過災難般,不想和他們分別,他們仿佛成為了我長短時間內最要好的朋友。有些時候我不只會不捨得,還會想像我是主角的伴侶和朋友,令我更難捨棄對這段故事。 那為什麼這段故事
Thumbnail
{舊文重PO。又遇到了這樣的小男生……} 親愛的OO: 上次聽你說,國中基本能力只剩下約五十天了,不知道你準備得如何?每次跟你說「要認真讀書,考個好學校!」你總是笑笑的說:「知道了!!」 周杰倫的歌「聽媽媽的話」,你聽過嗎?我想你一定聽過。聽說這首歌被收錄為國小教材,很富有教育意義,很好
這個MV的結尾雖然看起來是回憶甜美,悲劇收尾,但最後的歌詞卻與bad ending的MV相違背,最後那句「你要相信 相信我們會像童話故事裡 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一起寫我們的結局」似乎希望讓聽眾譜寫自己的結局,不論怎麼樣都要懷抱著希望。
Thumbnail
活著,永遠是最難的動詞。 這句歌詞,在陳小霞寫的歌- -「還活著」裡,我覺得,很能成為電影「小曉」的觀後感覺。 我覺得,這不只是一部講過動症的電影。 而是當孩子出現各種困擾、被覺得有問題的同時,標籤或診斷,可以歸類人、知道這個人‘’可能‘’怎麼了,但同時,可能將人,推往了更孤單、更困住的地方。
Thumbnail
周興哲-不喜歡沒有你的地方 不喜歡 沒有你的地方 只喜歡 有你在我身旁 你陪我說話 你眼裡的光 完整了 最美的時光 你讓環遊世界 像流浪 心跟著你留在 最遠方 怕你自己一個人 會孤單害怕 期待未來每天的日出 一起寫下無數的紀錄 有你手心的溫度 溫暖而滿足 總能想像 我擁抱你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