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者症候群》:扭轉認知偏差,重新評價成就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冒牌者症候群》
卡了幾天一直不知道這篇筆記要從何寫起,想了一下,決定從書裡寫到的一段話開始:
如果有人給你正面評價或讚美你,你不僅不接受,通常還會主動自我貶抑,告訴別人為什麼他們錯了,你會說:「只是看起來比實際情況好;我其實搞砸了幾個地方。」
我還真的這樣回應過主管、同事、朋友,如果你也是,那你可能和我一樣,出現了冒牌者現象──冒牌者現象是指個人認為自己配不上成功,也深信自己才智與能力都不夠好的狀態。你認為自己現在的一切都是運氣好、或是剛好有一些人喜歡你,所以你才能維持現在成功的假象;而自己其實配不上這個職位或身份,一旦被拆穿,就有可能在一夕之間失去它們。
你也有冒牌者症候群嗎?

認知偏差:對於自己的偏見

人類會尋找和接納能確認自己期待與觀念的傾向。⋯⋯觀念確立後,我們只會受到和觀念的資訊吸引,專挑證明觀念正確的資訊來看。年復一年,我們添加更多支持自己觀念的資訊,就算這是錯誤的觀念。
之所以會有冒牌者現象,是因為你幻想自己應該要永遠都表現完美、優秀,工作賣力、效率高,才配得上這份工作或是這個身份(不僅僅是工作中的職位,還有你在他人眼中的角色:家長、志工、同事、朋友);但實際上的你似乎沒有對應的能力,總是在最後才驚險完成,光是兼顧這些事就讓你覺得吃力,你永遠達不到對自己的期望,讓你懷疑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
你對自己原本就有一點偏見,接踵而來的恐懼:害怕被揭穿、害怕失敗、害怕自己不夠好,還有長時間的自我懷疑,會加劇這些偏見,讓成功的證據永遠被關在你的大腦外,並在生活和工作中搜集失敗的證據,強化自己的認知偏差,讓自己相信自己就是個能力不足的冒牌者。對你已經完成的成就、專案、或任何成功證據,你選擇視而不見,或是找出各種藉口說服自己:這些成功都是偶然的,彷彿那些你不小心露餡、德不配位的焦慮、踏出舒適圈的不適才是真實。
但你完成過的那些事情,真的都是來自偶然、運氣好、恰巧遇到賞識你的人嗎?難道你不是踏出了第一步,付出了實際的努力,才拿到這些成果的嗎?那些真的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嗎?我摘錄兩段話,也許能讓你相信:這些成果都是你應得的
非常認真工作,是另一個常被拿來貶抑自己成就的理由,背後的意思是,如果自己努力,然後成功,其實別人也可以,似乎只有得來毫不費力的成功才算數!⋯⋯你確定每個人都能做到嗎?當你一直努力,也習慣這樣付出,就會容易看輕這些努力的價值,但其他人做不到是有理由的,因為這需要大量時間與心力。
當你選擇做一些很多人不願意做的事,因此得到更多機會,真的是運氣嗎?當你同意和一些人會面,或是參加對事業人脈有影響的聚會,這是運氣嗎?就算有時候你不樂意卻還是努力做該做的事,這是運氣嗎?⋯⋯你把運氣化為成績的能力,才是成功的真正原因。
水面上的天鵝和水面下的蹼
你可能會問,如果你真的有這麼好,為什麼在新的工作、舒適圈以外的地方還是會感到焦慮和不適,這難道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嗎?其他人似乎都游刃有餘,可以同時扮演好家長和公司的角色,而且他們都做得很好,一定不像我這樣焦慮——事實是,每個人跳脫舒適圈時,碰到的每一個新挑戰、新工作、新任務都會有「不適感」,但這並不代表你越級挑戰了,而是離開舒適圈的正常感受。每個人都會需要時間調適及學習。
冒牌者碰到不適感時,會把它當作認知偏差的其中一個證據,強化自己的信念。其實你眼裡的每一個厲害的人——也許是網紅、主管、創業家、或是同事——他們也會跟你有一樣的問題,只是程度不同、也不會讓你知道。書裡舉了一個例子:他們自信的形象,就像優雅地划過水面的天鵝,你無法看到水面下划動的腳掌。
你無法看到天鵝在水面下划動的腳掌。(圖片來源:Unsplash)
你自己也是一隻天鵝,所有的天鵝都和你一樣,在水面下辛苦划動。可以學著對自己仁慈一點,接受自己無法面面俱到、接受自己也會犯錯,認真思考對自己的偏見到底是不是真實的,試著接受「你可能不是冒牌者」的想法,讓其他證據可以進到你的大腦裡。
如果你總是要等到自己準備就緒,才敢接受新挑戰,將會是漫長的等待,不知道所有答案,絕對不是推遲機會的好理由。

內化成功,重新評價自身成就

你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完成的成就、或是始終認為自己沒有達到理想標準,所以一直處於自己能力不足的確認偏差中。但是這很正常,因為你的標準可能隨著進度不斷提高,或是一開始就訂了太過完美、無法達成的目標。
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議,其中我覺得最有效的是:寫下你所有的成功,仔細思考每一件做過的事。這份清單可能需要寫很久、很多天,要列出你所有想得到的成就,例如:你的成績、加薪或升遷、其他人給你的讚美、擔任的職位、管理某個專案、主持某些會議、曾克服的困難、完成的課程、生活或興趣上的任何一點小成功。
完成後,想一想:如果是另一個人完成了這些事,你對這個人的評價會是什麼?看見這份清單的人,會怎麼評價你?這些才是真正的事實。反過來說,如果你依然認為自己是冒牌者,你相信自己有騙過身邊所有人的能力嗎?
公正地評價自己的成就。(圖片來源:Unsplash)

讀後心得:即使帶有一點運氣,那也是你應得的

我原先也像書中提到的所有人一樣,認為自己其實沒什麼了不起,偶爾朋友會很羨慕或是稱讚我的小成功(例如換工作、加薪、減重或是上了英文課),這些都是實際去做了以後,發現這些事需要的努力不多,甚至會低於你原先的想像,只要你邁開第一步,後面進行的速度就會愈來愈快。
一開始想像出來的恐懼會讓你無法跨出第一步,連帶也產生誤解:這些事情都離你很遙遠。
而在達成以後,你知道自己並沒有完成那麼厲害的事情。你只是比別人多跨出幾步,多付出一點時間,只要有人跟你做了一樣的事,大家都會取得一樣的成果。也許你中間還碰上了一點好運氣,讓你的成果有倍數成長,看起來就像是運氣好才成功的;但是如果你沒有跨出前面那幾步,即使有這個運氣,你也碰不到。
列出成就清單以後,你會發現:真正讓你和其他人不同、讓你獲得這些成果的,是你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嘗試,這些都不是能「假裝」出來的,也不會僅僅只是好運。
閱讀筆記|心得|書評,以商業管理及自我成長書籍為主,其他類別不一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雖然一直有聽說這本書,但不知為何都沒有買、也沒有借到,可能是沒有緣分吧?直至今日我才因緣際會借到這本書拜讀(可以看看它的外觀,顯然在圖書館歷經風霜,翻閱時很害怕書皮被我撕下來⋯⋯),從第一章「否定心理創傷」就給了我一個震撼彈。 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
你是否常常說要減重、多看書、戒菸或是要運動,卻總是半途而廢,開始沒幾天就放棄了?你是否想要培養更多小習慣,取代原本邋遢或貪嘴吃零食的壞習慣?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網路工作為我們帶來的,就是讓知識工作者陷入淺薄工作的迴圈。在隨時連線的文化中,我們無法測量分心這件事帶來多少傷害,破壞了多少深度工作;而且使用收件匣管理自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比起安排自己的目標和深度工作時間,用收件匣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忙碌,似乎是最省事的途徑。
你覺得女性上班族的時間管理方式,和一般上班族的管理方式一樣嗎?或者拿掉上班族,「女性」所扮演的多元角色,和「男性」所扮演的多元角色,在工作、家庭、個人的時間分配上是相同的嗎?你是什麼樣的人,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雖然一直有聽說這本書,但不知為何都沒有買、也沒有借到,可能是沒有緣分吧?直至今日我才因緣際會借到這本書拜讀(可以看看它的外觀,顯然在圖書館歷經風霜,翻閱時很害怕書皮被我撕下來⋯⋯),從第一章「否定心理創傷」就給了我一個震撼彈。 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
你是否常常說要減重、多看書、戒菸或是要運動,卻總是半途而廢,開始沒幾天就放棄了?你是否想要培養更多小習慣,取代原本邋遢或貪嘴吃零食的壞習慣?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網路工作為我們帶來的,就是讓知識工作者陷入淺薄工作的迴圈。在隨時連線的文化中,我們無法測量分心這件事帶來多少傷害,破壞了多少深度工作;而且使用收件匣管理自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比起安排自己的目標和深度工作時間,用收件匣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忙碌,似乎是最省事的途徑。
你覺得女性上班族的時間管理方式,和一般上班族的管理方式一樣嗎?或者拿掉上班族,「女性」所扮演的多元角色,和「男性」所扮演的多元角色,在工作、家庭、個人的時間分配上是相同的嗎?你是什麼樣的人,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真的夠資格嗎?你是否常常感到自我懷疑?本篇分享「冒牌者症候群」的由來,以及個人該如何克服這種心理內耗,從中學習成長。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演講?怎麼可能?!我耶⋯⋯」 去年底,我收到來自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的訊息。 他看見了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覺得我的堅持精神令人佩服, 想邀請我到社團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 不過,當我收到邀約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教別人,也沒有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本文提供4個方法幫助你克服冒牌者症候群,包括設定更遠大的目標、拒絕把完美當做藉口、專注於自己和可以掌控的事、運用姿勢和自我暗示催眠。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無懼地迎接挑戰。
Thumbnail
我真的夠資格嗎?你是否常常感到自我懷疑?本篇分享「冒牌者症候群」的由來,以及個人該如何克服這種心理內耗,從中學習成長。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演講?怎麼可能?!我耶⋯⋯」 去年底,我收到來自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的訊息。 他看見了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覺得我的堅持精神令人佩服, 想邀請我到社團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 不過,當我收到邀約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教別人,也沒有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本文提供4個方法幫助你克服冒牌者症候群,包括設定更遠大的目標、拒絕把完美當做藉口、專注於自己和可以掌控的事、運用姿勢和自我暗示催眠。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無懼地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