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與蒲公英:讓孩子的敏感天性,成為肯定自我、發揮潛力、強化韌性的助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算是第一本完全以科學實驗論述的高敏感相關書籍,過往我們所接觸到的多半是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去理解,而本書的作者以自己與手足之間迥異的人生發展去回溯到底身處在同一個家庭、由同一對父母教養之下為何會有如此天差地遠的結果?即便作者也能理解基因與後天環境的影響等多重原因,但仍然充滿研究精神實際藉由科技去觀測哺乳動物及數百位孩童的行為發展變化去找出蛛絲馬跡。
作者把兩種不同先天特質的孩子分別用花名來做區分,蒲公英代表擁有堅強的生命力,即便在貧脊之地都能堅毅不拔,而蘭花代表比較纖弱敏感,必須要小心呵護,稍不留意就會容易枝折葉落。我們也可以把蘭花置換為比較熟悉的高敏感一詞,這個類型的孩子總是被視為麻煩人物,也被貼上難搞的標籤,尤其眾人的不理解以致於讓他們不為旁人所理解,所以蘭花孩子日後的發展容易形成大好或大壞,意即父母若是給予他們高度的支持與安全感,他們的特長便會充分發揮且出類拔萃,相反地會墜落無底深淵而不可自拔,聽起來似乎有些駭人,但卻是作者自己家庭的真實故事,身為蘭花孩子的妹妹的成長之路非常艱辛,最後以悲劇結束人生。
其實大家必須要知道,蘭花孩子所擁有的纖細敏感並非只是負向特質,舉凡所有美好的事物與體驗,敏感的人所感受到的是比常人更加強烈深刻的,也就是說若是蘭花孩子成長在良好的環境與家人正向的鼓勵之下,是能擁有翻轉命運的非凡能力。
作者在書中表示長久以來一直有兩派支持者擁護基因或是環境決定一個人的個性,但事實上是兩者交互作用之下的結果,即便是同卵雙胞胎都會有不同的個性,也代表基因對個性的決定性並非百分之百,除了環境之外,在求學時代遇到的老師、同學等等,都在蘭花孩子人格養成的道路上扮演不容小覷的角色,也讓人有感於一個孩子能健康長大已實屬不易,還要養成健全的人格更是難上加難,也因為如此更要費盡全力,不是嗎?
或許大家會很好奇,那蒲公英孩子呢?在書中根據作者長年的研究發現,蒲公英孩子基本上對於外界的敏感度較低,也比較不受任何狀況所影響,即便遇到不好的老師及同學,甚至原生家庭的環境不佳,對他的影響都不是太大,書中也舉了不少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蒲公英孩子,竟然還能散發閃耀的光芒及充滿正向開朗的氣質,這就是最典型的蒲公英孩子。當然,蒲公英與蘭花並非絕對值,或許每個人身上也都分別有兩種特質,只是蘭花特質的孩子還是必須特別提出來提醒大家認真去理解並呵護,除了個性之外,在身體健康方面也容易顯得抵抗力差而時常生病,對父母來說確實是極大的挑戰,畢竟心理及生理兩方面都要悉心照料,非常考驗父母的耐心與決心。
書中也同時提到孩子未來會複製媽媽的養育方式,母親的行為也會影響孩子的個性,而父母雙方的教養方式,是能塑造孩子的大腦,並非單純給予孩子基本的生活照料就行,多付出關愛是孩子成長的動力,也會賦予孩子正向的人格特質,只要我們去探究一個成人在童年時期所感受到愛的差異,就能理解現在的個性是從何而來,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所感受到的壓力、性別、排行、父母的關注度都是影響著孩子生命的形塑,也賦予了獨特的生命意義,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端看我們有多努力去理解並接納他們
有一本書叫做《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說的就是創傷會世代傳遞,因為大人身上還帶著沒有被撫平的傷,於是不自覺地也把這樣的錯誤傳遞下去,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有許多關於原生家庭或情緒的書籍不斷去告訴我們剛如何覺察與安慰內在小孩,也唯有把自己的傷給治好才能養育幸福快樂的下一代,蘭花孩子即便天性脆弱,只要教養方式得宜仍舊會開出燦爛美麗的花朵。
這本書有許多專業的科學研究與名詞,非常建議大家抽空靜下心去閱讀作者多年來勤奮不懈的實驗結果,除了療癒自己失去蘭花妹妹的痛楚,也希望幫助更多人去好好維護蘭花孩子,只要建立規律的作息及儀式感,減少太頻繁的日常變動,並且適時給予他們勇氣鼓勵挑戰自我,再用高度回應與滿滿的愛灌溉,便能讓蘭花孩子健康茁壯,在未來的人生中欣欣向榮繁花盛開。
avatar-img
205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曾經被提過分手嗎? 你曾經因為這份不甘心而讓對方不好過嗎? 可曾想過,這樣不甘心的心情,到底讓自己贏得了什麼?還是沈浸於兩敗俱傷的仇恨之中呢?
例如,有些人會習慣性在公開貼文中去把另一半塑造成小氣形象,實則對方根本每個月把薪水交給自己,但哭天搶地喊窮的結果在無形中替自己營造了弱勢的形象,殊不知卻誤導了不知情的朋友,也讓自己的另一半被認為真的虧待自己,這種陷另一半於不義的情況實在是不夠聰明也一點都不幽默。
想到要踏入辦公室,你的腦中會浮現什麼畫面?是開心愉悅還是焦躁不安?然而,每天支撐你日復一日前往辦公室的動力又是什麼呢?倘若完全想不出任何微小的希望,我們的選擇是斷然離開工作崗位,還是想辦法說服自己能多待一天是一天呢? 願每一個仍舊在職場上受苦受難的人能慢慢拾回一些溫暖與找尋自我幸福的可能。
相信標題這句話是許多人的疑問,尤其在養育孩子之初更是頻繁在耳邊響起,而我們也確實在「長大就會好」的信念下度過了充滿荊棘的每一天。 真的長大就會好了嗎? 或許長大是確實能學會自己吃飯、上學、搭捷運,但真正出了社會能成為一個待人處事圓融又能養活自己為自己負責的大人嗎?
原本這個週末沒有出遊的計畫,但應女兒要求出門走走逛逛,她拿起了觀光導覽手冊自行挑了造型特別的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於是就拍版定案即刻出發了。 新開幕的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就在照片左方,造型設計一眼就能認出,右方則是永安觀海橋。 海螺文化體驗園區裡有一些互動遊戲區,很適合親子一同體驗玩樂。
很喜歡作者序中舉了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說的一段話:「沒有孩子-只有人;但是他們的認知和我們不同,經驗和我們不同,衝動和我們不同,情感和我們不同。我們要記得,我們不了解他們。」
你曾經被提過分手嗎? 你曾經因為這份不甘心而讓對方不好過嗎? 可曾想過,這樣不甘心的心情,到底讓自己贏得了什麼?還是沈浸於兩敗俱傷的仇恨之中呢?
例如,有些人會習慣性在公開貼文中去把另一半塑造成小氣形象,實則對方根本每個月把薪水交給自己,但哭天搶地喊窮的結果在無形中替自己營造了弱勢的形象,殊不知卻誤導了不知情的朋友,也讓自己的另一半被認為真的虧待自己,這種陷另一半於不義的情況實在是不夠聰明也一點都不幽默。
想到要踏入辦公室,你的腦中會浮現什麼畫面?是開心愉悅還是焦躁不安?然而,每天支撐你日復一日前往辦公室的動力又是什麼呢?倘若完全想不出任何微小的希望,我們的選擇是斷然離開工作崗位,還是想辦法說服自己能多待一天是一天呢? 願每一個仍舊在職場上受苦受難的人能慢慢拾回一些溫暖與找尋自我幸福的可能。
相信標題這句話是許多人的疑問,尤其在養育孩子之初更是頻繁在耳邊響起,而我們也確實在「長大就會好」的信念下度過了充滿荊棘的每一天。 真的長大就會好了嗎? 或許長大是確實能學會自己吃飯、上學、搭捷運,但真正出了社會能成為一個待人處事圓融又能養活自己為自己負責的大人嗎?
原本這個週末沒有出遊的計畫,但應女兒要求出門走走逛逛,她拿起了觀光導覽手冊自行挑了造型特別的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於是就拍版定案即刻出發了。 新開幕的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就在照片左方,造型設計一眼就能認出,右方則是永安觀海橋。 海螺文化體驗園區裡有一些互動遊戲區,很適合親子一同體驗玩樂。
很喜歡作者序中舉了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說的一段話:「沒有孩子-只有人;但是他們的認知和我們不同,經驗和我們不同,衝動和我們不同,情感和我們不同。我們要記得,我們不了解他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從小孩到成人,每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獨特性。然而,社會與教育環境常常壓抑這種獨特性,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空間和尊重,讓他們展現自我。父母、老師和社會應該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教育上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這樣,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潛力,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
Thumbnail
在繁忙喧嘩的現代生活中,孩童的心靈如同初綻的花朵,需要細心呵護和精心灌溉。面對學習壓力、社交挑戰與自我認知的探索,孩子們的情緒世界豐富而複雜。如何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維持心靈的平衡與和諧,是每位家長和教育者共同關注的課題。
花要怎麼開,得看你怎麼栽,溫室裡無風無雨,溫溼度控制良好,長出來的賣相自然好,但出了溫室就只能觀賞;室外野生的花草也許歪了點、髒了點,但卻能獨立生存下來,其實人也一樣。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我是高敏感人!原來我是高敏感人。 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多方閱讀相關書籍,翻閱書中內容,高敏感人的種種特質,才了解,原來自己是高敏感人。 不是自己是怪胎,也不是自己不好,而是我的特質就是如此,與生俱來,與眾不同。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適合家有高敏感孩子親子共讀的繪本,書裡的媽媽很有智慧,用開放式的問答,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與發現:美好的事物都是跟別人不一樣。 「和別人不一樣不太好受?等你認為這樣很好,才會變好。」 當你認同自己、接受自己、懂得欣賞自己,你就會像那朵藍色小花一樣,就算是少數,你也知道自己的存在是獨一無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從小孩到成人,每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獨特性。然而,社會與教育環境常常壓抑這種獨特性,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空間和尊重,讓他們展現自我。父母、老師和社會應該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教育上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這樣,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潛力,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
Thumbnail
在繁忙喧嘩的現代生活中,孩童的心靈如同初綻的花朵,需要細心呵護和精心灌溉。面對學習壓力、社交挑戰與自我認知的探索,孩子們的情緒世界豐富而複雜。如何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維持心靈的平衡與和諧,是每位家長和教育者共同關注的課題。
花要怎麼開,得看你怎麼栽,溫室裡無風無雨,溫溼度控制良好,長出來的賣相自然好,但出了溫室就只能觀賞;室外野生的花草也許歪了點、髒了點,但卻能獨立生存下來,其實人也一樣。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我是高敏感人!原來我是高敏感人。 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多方閱讀相關書籍,翻閱書中內容,高敏感人的種種特質,才了解,原來自己是高敏感人。 不是自己是怪胎,也不是自己不好,而是我的特質就是如此,與生俱來,與眾不同。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適合家有高敏感孩子親子共讀的繪本,書裡的媽媽很有智慧,用開放式的問答,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與發現:美好的事物都是跟別人不一樣。 「和別人不一樣不太好受?等你認為這樣很好,才會變好。」 當你認同自己、接受自己、懂得欣賞自己,你就會像那朵藍色小花一樣,就算是少數,你也知道自己的存在是獨一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