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句子,都是躲過了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自由,是一種狀態,而不是一個答案。
和孩子一起書寫,最為難的不是「寫」做為工具或者技巧地被執現,而是找到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的文字,成為祈使,甘願的臣服於生命對自己的召喚。
「我要在我也同意的敘述裡」藉由書寫去擴張心裡的那份自由,在書寫裡自由,然後帶回到生活。

雖然是壞的
但有些地方是好的
(寫自 易諠《ㄈㄚˇ》)
#界線書寫
#用文字認識你的心

最好看的句子被收起來了,因為只要知道被看見的這些就好。
他在寫的時候,方圓都是人,刻意拉開距離了,他的話語還在傳遞心裡的需要確認。確認什麼呢?他不會讓自己失望。
因為⋯因為⋯
男孩叨唸著每一個他或許就要寫下的候守,等了再等,他等待確認時,不停眨巴著好看看的睫毛,每搧掀一次,就更靠近心中真正想說的那個詞、那個句子。但他不知道,每一個他所說出的,都有自己的好,就像他本身一樣,每一場思維裡的靈光乍現,都是僅止一次與這個還沒有十歲的身體,第一次靠近自己是怎麼想一件事,而想過的這個過程裡,會變成自己的一部份,像是被代謝更迭掉了仍會再長出的睫毛,但此時此在的所思所想,就是此時此在的唯一。
男孩在筆記本上分野出兩個區塊,他說這是好的與壞的。是非分明如他清澈乾淨的眼眸,絕對底下的二元,在他的身上是成立的,還沒有過不完美的時刻,就連跌倒或是失敗也是完整的。但男孩並沒有這樣看待事情,不是好,就是壞,在他的認知裡,那並不同於他黑白分明的眼睛,而是包覆住彼此,眼珠在眼白裡,但眼白沒有眼珠就無法成立所謂的眼睛;好的與壞的關係也是這樣,全然的好裡其實有壞,而完全的壞裡仍能找見好的存在。男孩怎麼說明自己的觀點呢?他用寫的。
殺人是壞的,打人也是壞的,因為是好的。
前兩句在道德面前,談論就變得傲慢或者渺小,但第三句敘述矛盾的竄出,反倒把焦點移去思考,「殺人有可能是好的嗎?」、「打人會是好的嗎?」,但男孩並沒有這些心思,只是他順著寫,好的壞的在心中擺盪流竄,寫到哪跑出誰,就把誰寫下,這或許是運氣導致,但其實是在為後來才想明白的道理鋪路。如果我們在此就阻斷了他,說他邏輯不對,說他寫的是流水帳,那就不會見到再往下一起探險,而發現孩子內心溫暖善良,又充富哲思道理的那一面。
威脅的話就不好,殺人也是不好的。
大勢抵定?感覺又回到了世道裡都謂是正確的二元與價值判斷。這麼說也於情於理,走到這個位置,至少知道孩子不在模糊的邊際,是非對錯分明,但為什麼我們不繼續探問下去?
為什麼,才是重點,但往往我們等不到那個答案完全經過孩子心裡的同意,孩子想清楚、弄明白了,而不是察顏觀色的去講出會被期待的答案,他回答他自己,需要時間,而且他其實真正要回答的對象也只有他自己,我們所有人都要退到「為什麼」的後面,靜待或者陪伴,他的心最終同意了,然後放行通過,才寫下的答案。
殺人是壞的,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就不見了。
答案揭曉,我們在各自的瞭然於心裡沉默。原來這才是回答,兜兜轉轉、彎彎繞繞,周折於期間的不是慢,而是穿越內心的皺摺,在或者寬敞或者幽閉的曲徑裡,以為此路不通而害怕,但仍鼓起勇氣找尋出路捷徑,而才發現柳岸花明的風景,是越過內心的假想敵,那最初看似浪費時間的繞路,恰恰是讓自己走上最想抵達的位置的道途,我在我的同意與舒服裡,和我想遇見的真理與自己相遇。
最好看的句子,都是躲過了時間,在無人知曉的瞬間,有了得以安身立命的所在。寫作課總是被問,為什麼無論什麼年紀的孩子來寫自由書寫,都寫的出這麼令人服心的敘述?因為我們最捨得奢侈的,就是給他時間。
給他時間,去等、去找、去放棄、去苦惱、去看、去散步玩耍、去離開此在、去到想回來了再心甘情願的回來,然後毫不猶豫的寫或者毫不猶豫的表態今天沒有東西想寫,自然而然的,寫,不過是他呼吸裡的一部份,他或許不會時時察覺自己在呼吸,但他始終在呼吸著。
還有就是,這堂寫作課裡沒有所謂的孩子與大人、老師與學生,我們都是寫作的人而已。是書寫決定自己要被誰寫出,而被選中的人,無論年紀、性別、種族、國籍,被書寫眷顧上了,就是永遠,或許現在寫的你身份是不滿十歲的小孩,但你會長大,而你永遠都是被書寫照拂與祝福的的寫作人。

小文青,把寫作帶進生命,讓孩子帶著書寫長大,長成自己同意也喜歡的人。
FB: https://www.facebook.com/%E5%B0%8F%E6%96%87%E9%9D%92-397148307075286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oet_kids/
2022。夏。自由書寫營隊
。無框書寫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aV5_XnTdXYpvUKeMZvskgpcHx3icYvELxQehAFb5kRqZ7RA/viewform?vc=0&c=0&w=1&flr=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108內容數
想要有一個空間,放生活裡放不下的。 不是放不進去,而是放不下來。一直懸在心上,坐也不適站也不適,只好寫出來,像是把孩子生出來,看他歪圓皺扁,再決定要取什麼名字。 取名腎蕨,是紀念一次不被記得的生日,沒有被任何人想起,卻也不悲傷的,在得知花語是善良後,開心了一個下午,就當成人生禮物了。 以此命名我的書寫,當成第二份禮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愛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在進入展間以前,揀了展覽介紹裡的文字,在心裡無以為解的龐大面前,他捏了捏手心,手裡握的句子,黑暗的沉默,揉碎在他的深沉寂思裡,一路繞著甘露水,像是操場軸心離了引力一樣,他在自己的宇宙,幻化起比生命更為原初的已知,他沒有忘記,只是不知道放在了身體的哪裡。
說實話,我們不在乎孩子寫作的表現,我們在乎的是,孩子因著書寫,不斷朝內探索創建,他有沒有長成健康而自己同意並且喜歡的版本。因而我們把力氣花在拆除,拆掉孩子的限制性信念,讓根深蒂固的寫作迷思與盲點,有另一看待的方式,和執行的選擇。讓書寫成為孩子的選項,而不是困獸之鬥的籠。
然後我們總問孩子為什麼,卻沒有蹲下來在他的水平視線裡,去和他一起看見他發現的細小與龐偉。很多時候,答案就在一起蹲下裡面,你也看見了,自然就不會問他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是那樣,你會和他一起欣賞,這一切不為什麼,就從身體跑到了心,再從心跑出了筆,寫了下來,成為我們閱讀中的風景。
我把原初寫下這個句子的過程,直接還原給孩子認識。他不置可否的輕輕一笑,不需要語言的時候,這樣就足夠,因為這和孩子寫下這段文字的概念幾乎如初一轍。他不再追問,而我也瞭然於心他的寫作迴路,在文字裡,任何都無所盾形的赤裸,並不教人害羞,反而知己知彼的很自在。
孩子把提問寫在紙片上,擇一的很快,像是命中註定這個問題要以這個形式形狀成立於世界,而孩子寫的同時,問題本身就是回答,他不是在問這究竟有沒有意義,而是藉由問意義何在的問句形式來回答,無論別人怎麼閱讀、關注著我,我的行動展現的就是意義。
他很清楚自己在這場書寫裡用了幾分力,而寫的怎麼樣本就見仁見智,但是有一個他很在乎的東西被大家看見了,他要確認每一個人都是真心的,他才要收下這些讚美,而收下的方式不是更認真回應寫作,而是更真誠的做他自己。
孩子在進入展間以前,揀了展覽介紹裡的文字,在心裡無以為解的龐大面前,他捏了捏手心,手裡握的句子,黑暗的沉默,揉碎在他的深沉寂思裡,一路繞著甘露水,像是操場軸心離了引力一樣,他在自己的宇宙,幻化起比生命更為原初的已知,他沒有忘記,只是不知道放在了身體的哪裡。
說實話,我們不在乎孩子寫作的表現,我們在乎的是,孩子因著書寫,不斷朝內探索創建,他有沒有長成健康而自己同意並且喜歡的版本。因而我們把力氣花在拆除,拆掉孩子的限制性信念,讓根深蒂固的寫作迷思與盲點,有另一看待的方式,和執行的選擇。讓書寫成為孩子的選項,而不是困獸之鬥的籠。
然後我們總問孩子為什麼,卻沒有蹲下來在他的水平視線裡,去和他一起看見他發現的細小與龐偉。很多時候,答案就在一起蹲下裡面,你也看見了,自然就不會問他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是那樣,你會和他一起欣賞,這一切不為什麼,就從身體跑到了心,再從心跑出了筆,寫了下來,成為我們閱讀中的風景。
我把原初寫下這個句子的過程,直接還原給孩子認識。他不置可否的輕輕一笑,不需要語言的時候,這樣就足夠,因為這和孩子寫下這段文字的概念幾乎如初一轍。他不再追問,而我也瞭然於心他的寫作迴路,在文字裡,任何都無所盾形的赤裸,並不教人害羞,反而知己知彼的很自在。
孩子把提問寫在紙片上,擇一的很快,像是命中註定這個問題要以這個形式形狀成立於世界,而孩子寫的同時,問題本身就是回答,他不是在問這究竟有沒有意義,而是藉由問意義何在的問句形式來回答,無論別人怎麼閱讀、關注著我,我的行動展現的就是意義。
他很清楚自己在這場書寫裡用了幾分力,而寫的怎麼樣本就見仁見智,但是有一個他很在乎的東西被大家看見了,他要確認每一個人都是真心的,他才要收下這些讚美,而收下的方式不是更認真回應寫作,而是更真誠的做他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對作者的意義,創作如何幫助作者紓解壓力和表達情感,以及創作對作者成長和情感處理的影響。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曾經因為無知的惡意讓他成為沉默而循規蹈矩的孩子,使得他選擇用制服壓抑著躁動的靈魂,讓他看起來呆板、無害。然而他並沒有忘了原初的自己,只是像一隻受傷的鳥,在漫長的日子裡無法自在飛行,只能靠時間治癒和重新練習找會自己原本的身體記憶。 那是他們從未想過,而他終於肯勇敢說出來的事情。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Thumbnail
亂世是帶來機會的時代。很多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結構會因為時代流動而遭到摧毀、震撼;尤其長久以來受到風雨摧殘而腐蝕朽敗的固有之物,更是容易成為首批犧牲者。 然而,崩毀不代表就會成為廢墟、遺留過去;它反而會催生出更多機會,讓早已做好準備的人順勢而上。
一聲槍響 蜷縮在角落的男孩 開始回想 生命或許 只剩幾毫秒了 會後悔嗎? 會後悔吧!  沒看過的風景 沒上過的大學 沒談過的戀愛 果真這個世界 只是課本寫的這樣
Thumbnail
只是因為點開了一篇氣爆導致全身90%燒傷的16歲小男生對媽媽說,妳不該救我的報導,走在路上的我瞬間熱淚盈眶。 活著到底是為什麼?我們是被動的被付予生命,還是主動選擇來這世上走一遭? 生命的開始如果是自主選擇,那麼好好活下去、好好過生活,似乎才是負責任的態度;反之,是被迫給予的,那要怎麼過、活多久
我還蠻喜歡抄寫的,但小時候在學校抄書只能抄老師指定的文章,很無趣,而且還不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抄。 長大後,抄寫的習慣還在,但再也沒有任何限制,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抄下任何我喜歡、有感觸的句子或段落。 當下看了可能沒有太大感受的一些文字,過了一段時間看回去,卻給自己滿滿的能量。 11/20抄的
時間就只有這麼多 未來也沒有任何你可以控制的事情 那我們到底該做什麼呢? 把所有你想完成的列出來  並嘗試去完成 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試驗下 你會發現 根本做不完! 所以你必須開始選擇  「小孩才做選擇,身為大人我全都要」 不,完全錯誤 現在的堆積會影響以後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創作對作者的意義,創作如何幫助作者紓解壓力和表達情感,以及創作對作者成長和情感處理的影響。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曾經因為無知的惡意讓他成為沉默而循規蹈矩的孩子,使得他選擇用制服壓抑著躁動的靈魂,讓他看起來呆板、無害。然而他並沒有忘了原初的自己,只是像一隻受傷的鳥,在漫長的日子裡無法自在飛行,只能靠時間治癒和重新練習找會自己原本的身體記憶。 那是他們從未想過,而他終於肯勇敢說出來的事情。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Thumbnail
亂世是帶來機會的時代。很多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結構會因為時代流動而遭到摧毀、震撼;尤其長久以來受到風雨摧殘而腐蝕朽敗的固有之物,更是容易成為首批犧牲者。 然而,崩毀不代表就會成為廢墟、遺留過去;它反而會催生出更多機會,讓早已做好準備的人順勢而上。
一聲槍響 蜷縮在角落的男孩 開始回想 生命或許 只剩幾毫秒了 會後悔嗎? 會後悔吧!  沒看過的風景 沒上過的大學 沒談過的戀愛 果真這個世界 只是課本寫的這樣
Thumbnail
只是因為點開了一篇氣爆導致全身90%燒傷的16歲小男生對媽媽說,妳不該救我的報導,走在路上的我瞬間熱淚盈眶。 活著到底是為什麼?我們是被動的被付予生命,還是主動選擇來這世上走一遭? 生命的開始如果是自主選擇,那麼好好活下去、好好過生活,似乎才是負責任的態度;反之,是被迫給予的,那要怎麼過、活多久
我還蠻喜歡抄寫的,但小時候在學校抄書只能抄老師指定的文章,很無趣,而且還不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抄。 長大後,抄寫的習慣還在,但再也沒有任何限制,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抄下任何我喜歡、有感觸的句子或段落。 當下看了可能沒有太大感受的一些文字,過了一段時間看回去,卻給自己滿滿的能量。 11/20抄的
時間就只有這麼多 未來也沒有任何你可以控制的事情 那我們到底該做什麼呢? 把所有你想完成的列出來  並嘗試去完成 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試驗下 你會發現 根本做不完! 所以你必須開始選擇  「小孩才做選擇,身為大人我全都要」 不,完全錯誤 現在的堆積會影響以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