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生,獲得你的人生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於『整理』,我並不是非常熱衷的人,目前觀察到的是,若因為想要「改變」,就會浮出『整理』的念頭。
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是怎樣的心念?會讓自己有這樣的行為模式?每當我想要「改變」而做出『整理』的行為,可以感覺到自己想要騰出空間去容納新的物品,會感覺到有些舊有的東西已經不再需要了,和想要「整潔乾淨」,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急著「斷捨離」也不是『整理』的目標,畢竟物品是來支持我們的,將它留下或是讓它離開,仍需用『心』感覺。有些充滿回憶的物品,時光久遠但依舊想要保存下來;有些衣服雖然美麗,但穿上它和自己現在的感覺不一致,你仍是有將它另外處置或留下的選擇權。
放下不再需要的物品,以及無法讓自己前進的人事物,可以看見自己的情緒,人與物品、人與人交流的品質,而重要的是,處理自己的情緒,然後回到內心的平靜,並不是用丟東西來隱藏。
『整理』物品就像『整理』人生一樣,會一段一段的往前,根據你的成長,會有不同的物品,不同的人來支持你,人生的智慧也就在這樣多元的學習中獲得。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愛心,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如有任何想法,也請留言讓我知道,謝謝你/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200內容數
一段療癒重生的旅程, 關於我, 與愛同行, 歡迎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時候我們的不自信,來自於無法符合單一標準,或是他人的成功典範,或許可以回頭想想:「別人的成功途徑、他人的期待、世俗的標準,是不是不適合我?」我們都有自己的形狀,將自己硬塞進固定的框架裡,感覺壓迫,拚了命凹折修改自己的形狀,不再是真實的樣子。
在講求功利、效用的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質疑別人的選擇不夠好,這個選擇最好與地位、財富相關,否則就會出現「做了這個要幹嘛?」、「學了這個有什麼用?」的聲音。
『跨越』有時候感覺非常抽象。 什麼時候穿越了原本過不去的那道坎?什麼時候戰勝了心中的大魔王?說不出會在哪個時間點,不知道會在哪個事件中體現,當真的感覺『跨越』了,我自己會覺得面對艱難、糾結或是不舒服的人事物,不再那麼困擾我了,可以更輕鬆自在地看待。
夏天因為天氣炎熱,更容易心煩氣躁,因此在生活中『調息靜心』,學習回到「土地」般的穩定,一顆種子在土壤中開始它的生命,也在結束的時候回歸到土壤,土壤有著供應生命所需的各種養分,也包容所有有形萬物的歸處。
成為自己,走上自己想走的路,多麼不容易,我在這個同學身上感受到溫柔中帶著力量,在她的淚眼裡,我看見了她,也看見了我自己。 我們走自己的路,我們也緊緊相連。
疾病讓我們驚恐萬分,所以希望它消失的越快越好。害怕身體機能故障、衰退、出現缺陷,最後而死亡,一旦身體生病虛弱,這樣的恐慌就抓住了我們。
有時候我們的不自信,來自於無法符合單一標準,或是他人的成功典範,或許可以回頭想想:「別人的成功途徑、他人的期待、世俗的標準,是不是不適合我?」我們都有自己的形狀,將自己硬塞進固定的框架裡,感覺壓迫,拚了命凹折修改自己的形狀,不再是真實的樣子。
在講求功利、效用的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質疑別人的選擇不夠好,這個選擇最好與地位、財富相關,否則就會出現「做了這個要幹嘛?」、「學了這個有什麼用?」的聲音。
『跨越』有時候感覺非常抽象。 什麼時候穿越了原本過不去的那道坎?什麼時候戰勝了心中的大魔王?說不出會在哪個時間點,不知道會在哪個事件中體現,當真的感覺『跨越』了,我自己會覺得面對艱難、糾結或是不舒服的人事物,不再那麼困擾我了,可以更輕鬆自在地看待。
夏天因為天氣炎熱,更容易心煩氣躁,因此在生活中『調息靜心』,學習回到「土地」般的穩定,一顆種子在土壤中開始它的生命,也在結束的時候回歸到土壤,土壤有著供應生命所需的各種養分,也包容所有有形萬物的歸處。
成為自己,走上自己想走的路,多麼不容易,我在這個同學身上感受到溫柔中帶著力量,在她的淚眼裡,我看見了她,也看見了我自己。 我們走自己的路,我們也緊緊相連。
疾病讓我們驚恐萬分,所以希望它消失的越快越好。害怕身體機能故障、衰退、出現缺陷,最後而死亡,一旦身體生病虛弱,這樣的恐慌就抓住了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從實質的物品到內心深處進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找回生活的掌控力,用大刀闊斧的方式捨棄無法怦然心動的物品,擁抱更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I.為什麼要整理呢? 因為整理的好處有以下這些: 發現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 對自己的判斷變得更有自信 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整體的運氣家裡的運勢變得更好。 接著呢要談到 2.整理的具體做法 第一步:下架 把所有東西全部從收納品上面拿出來。放到地上或平面俯視 把同類的東西全部集中 不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近年來全球掀起一陣收納與整理的風潮,也讓「斷捨離」成為了熱門關鍵字,因此許多相關的職業也應運而生。然而,真的在整理過後就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順遂,工作也更充滿專注力嗎? 日本作家森博嗣在《人生超整理》這本書中坦承自己的工作室及書房都非常凌亂,但卻不認為這些東西有必要不時去整理或捨棄,更不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丟東西實在好困難,除了捨不得,也覺得浪費! 然而,東西本來就會有進有出,像呼吸一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從實質的物品到內心深處進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找回生活的掌控力,用大刀闊斧的方式捨棄無法怦然心動的物品,擁抱更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I.為什麼要整理呢? 因為整理的好處有以下這些: 發現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 對自己的判斷變得更有自信 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整體的運氣家裡的運勢變得更好。 接著呢要談到 2.整理的具體做法 第一步:下架 把所有東西全部從收納品上面拿出來。放到地上或平面俯視 把同類的東西全部集中 不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近年來全球掀起一陣收納與整理的風潮,也讓「斷捨離」成為了熱門關鍵字,因此許多相關的職業也應運而生。然而,真的在整理過後就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順遂,工作也更充滿專注力嗎? 日本作家森博嗣在《人生超整理》這本書中坦承自己的工作室及書房都非常凌亂,但卻不認為這些東西有必要不時去整理或捨棄,更不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丟東西實在好困難,除了捨不得,也覺得浪費! 然而,東西本來就會有進有出,像呼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