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黨怎麼了(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篇寫在基進炎上後,編輯建議我對這方面的題材,略做擴張的去解釋。
所以,來寫一篇個人所見所聞,讓大家了解到,小黨到底怎麼了?為何好像幾十年來,小黨都混不好,早期的偏藍的新黨跟親民已經沒落,這幾年爬起的時力跟民眾黨跟初衷差很遠,基進也好像要開始走鐘。
到底怎麼回事?

在討論台灣的小黨出什麼問題前,要先讓讀者了解一個大前提:
「宿命論」不存在。
筆者知道有人很愛拿歷史去證明,說小黨會走到這樣是一種必然,口氣語調就是冥冥中自有定數,仿佛小黨覆滅是必然宿命。

成功的經驗可以複製,失敗的狀況各有不同

嗯,筆者不認同這說法一半以上。就個人來說,性格決定命運當然沒錯,就群體而言並非如此。世界各國行民主制度數百年,大黨沒落者很多,小黨竄起者不少,真要說什麼規律,大概沒有規律就是規律,硬要講有種趨勢,不如說大黨資本厚可以承受失敗,小黨賭一次沒成功很容易崩盤。
這不是繞口令,宿命論者會找跡象去貼合,但多半屬於穿鑿附會,實際上去看政黨人前人後的運作後,沒有一個例子可以複製。用以下這句話來表達,托爾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嗯,就是成功都有類似的因素,失敗則有各式各樣的原因。
小黨會變成大黨,成功原因可用「順應民意」概括,雖說民意也是有很多面向,也可能透過操縱去引導,但民主國家違反民意,堅持自己走在正義之路絕不更改,反而去戳多數選民,是要怎麼茁壯?失敗理由真的就千奇百怪,這要說是不傾聽民意就很怪,但這偏結果而非原因。
因為,每個黨會存在,都有其支持的民眾,民眾就是民意,頂多說是聲音大小。小黨會變大,是因為擴大民意基礎,聽了更多人聲音,大不了則有各種時空背景因素,故難以一言道盡。遇到引進外國熱門影集導致價值觀長期偏移,某年突然就在選舉爆發,這要稱讚小黨領導英明神武預測神準,根本矇到吧。

容錯率低的小黨只有兩條路可走

這篇不是要談時機,只談小黨為何常常出事,外在性、長期性趨勢類原因,筆者就不提了,這涉及教育文化系統複雜的運作,找時間吃飯聊天會比較快。
要說小黨怎麼了,其關鍵的理由就在於「小」。
小,所以波動大,只要一個人出包,很容易延燒全體。一個擁有黨公職一千人的大黨,發言人講錯話,要找替代者很容易。只有十個人的小黨,代替對象要不沒有,不然就得兼任。
張博洋炎上事件
簡單說,小黨為何常出事,本質就是一種小的特點:容錯率低。
容錯率低,又要在政治複雜的環境生存,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走向小眾同溫層,當永遠的反對小黨。這社會總是會有一小群人,對特定議題有濃厚興趣,只要站在這邊,講再多惹多數人生厭的話也還是可以得到固定支持。
第二條,試著迎合多數人,逐漸調整方針。透過議題選擇,慢慢找到多數人願意支持的主要方向,然後用力推進。想要茁壯,就要犧牲自己的獨特性,來滿足大多數民意。

綠黨、新黨走小眾路線,基進、時力具壯大野心

這兩條,讀者在台灣有關注政治的,應該馬上就想到很多例子,也可以發現問題所在。
沒錯,第一條的做法,議題型就綠黨化,意識形態型就是新黨化。你必須把議題焦點聚焦在環境相關,取得台灣對環保在意的中產階級支持,如綠黨幾乎只對「議題」發表意見,也常被詬病好像在意環境優於國安。意識形態走急統特質的新黨則相反,對個別議題沒深刻意見,粗淺到不行,但只要涉及統獨衝突,會影響統一進程類的議題,不管怎樣都會跳出來,硬拗到只有「親中活、台獨死」的大原則上。
那第二條呢?早期的黨外跟親民黨嗎?不,這兩個都是一開始就算組織度不低,真要算就是近年的時力跟基進,民眾黨的屬性完全不同,要獨立探討。時力跟基進都算是想要打入主流市場,並一直在做調整的政黨,且意識形態屬性都偏左,若扣掉勞工方面的個別左統人士,幾乎都是偏獨派,為何兩者命運不同?
個人因素占蠻大的,不過留到之後幾篇慢慢說。就整體角度而言,時力跟基進都想要搶偏泛綠的票源,但時力成長太快,野心過大,第一次就拿到五席立委,認為自己可以成為關鍵少數。所以在搶票源的動作上,時力要一次鯨吞、基進想逐步蠶食,故時力一開始就要硬槓民進黨,營造「更佳選擇」的氣氛,而基進扮演小老弟角色,撿民進黨剩下的部分,乍看就跟小綠一樣。
其實時力跟基進都想要取民進黨而代之,問題是沒有經驗,手法粗糙。
對,「小黨怎麼了」的根本問題,就是欠缺經驗,也不想從沒錢的學徒開始做起。

時力失敗的原因:不累積信任,認為政治全是權謀分贓

小黨都是做議題起家,畢竟在民主社會,人們不是根據意識形態生活,是看一個個議題,思考並做出選擇,逐漸走向光譜某一邊。所以知名度都從個別議題開始打起,走政治、社會路線的工作者,多半如此。
但時力崛起是因為搶佔太陽花功勞,基進並沒有沾到多少光,從稍早的洪仲丘到太陽花,迅速累積巨大的民意,但支持此運動的主力,幾乎都是雙北中產階級,這些人是因為幾個連續議題,最後服貿引爆,出來反對馬政府一意孤行,其組成雖藍綠皆有,議題屬性卻集中在某些方向上。
時力主導者誤以為抗議民眾可以代表全國,就嚴重阻礙時力對議題的認識,將特定方向議題,設定其屬性為全民共通。這讓時力認為想快速分食地盤,立刻跟民進黨既有勢力直接對著幹,是可以透過共通性議題,去一次搶掉泛綠主體。
編輯第一次覺得配圖不用花時間
那麼,要拿什麼議題去對打?時力選擇走左翼勞工、環保老路,算盤打的是搶民進黨內偏左派的支持者,裂解民進黨基本盤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勢力。2017年彼時,民進黨內有嚴重的同婚議題對抗,以及經濟問題上中小企業與都市白領分裂,時力這種想法……
理論上沒有錯,但實際上錯得離譜,最大的原因出在哪裡?
「信任」
政治是非常需要信任的行業,從業者不是學校教職會受到保障,大學內教授彼此不信任也不會讓學校垮掉。
時力的最大錯誤,在於讓沒有社會化過的學者主導,把人之間的互信,看做政治分贓的結果。

(編:下周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國中的化學就真的掌握基本原則,其他都是背,不背就不會。筆者知道念化學的高手有人會不認同,畢竟化學死背怎麼念得好,總有很多可以活用的部分吧?對,沒錯,但在國中部分的基礎,沒有去背一些基本的,後面根本活不下去。
每週一更新:教育文化、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最新一集《王立第二戰研所》! 要了解台灣教育對未來產生的問題,應該去看現在台灣 社會運作的邏輯跟經驗,再來想可以怎麼解決問題, 而不是只看了某個現象覺得不公不義,就非改變不可。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這跟生態很像,我們總說一個物種的滅亡,牽涉的是很多物種。產業也是一樣,一種產業消亡,極少是只影響這產業直接的上下游,就跟食物鏈、生態系相同,可能連動到我們不知道的項目,直到問題浮出水面為止。 筆者的意思,並非是說每一個產業都要保留,只是產業的形成有其脈絡,生態形成至今,現實即是合理。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第二季EP.17已上線 每週一更新: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最新一集《王立第二戰研所》!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本集更新 EP17:個人記憶中的謠言前身故事 新番內容:
組長他們在經濟好的年代,薪資每年都調整,獎金也不少。跟這10多年入行時的新人相比,收入上升速度並不一樣,當然不是同一個量級。但基本需求卻沒有改變,所以問題就越來越大。
國中的化學就真的掌握基本原則,其他都是背,不背就不會。筆者知道念化學的高手有人會不認同,畢竟化學死背怎麼念得好,總有很多可以活用的部分吧?對,沒錯,但在國中部分的基礎,沒有去背一些基本的,後面根本活不下去。
每週一更新:教育文化、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最新一集《王立第二戰研所》! 要了解台灣教育對未來產生的問題,應該去看現在台灣 社會運作的邏輯跟經驗,再來想可以怎麼解決問題, 而不是只看了某個現象覺得不公不義,就非改變不可。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這跟生態很像,我們總說一個物種的滅亡,牽涉的是很多物種。產業也是一樣,一種產業消亡,極少是只影響這產業直接的上下游,就跟食物鏈、生態系相同,可能連動到我們不知道的項目,直到問題浮出水面為止。 筆者的意思,並非是說每一個產業都要保留,只是產業的形成有其脈絡,生態形成至今,現實即是合理。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第二季EP.17已上線 每週一更新: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最新一集《王立第二戰研所》!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本集更新 EP17:個人記憶中的謠言前身故事 新番內容:
組長他們在經濟好的年代,薪資每年都調整,獎金也不少。跟這10多年入行時的新人相比,收入上升速度並不一樣,當然不是同一個量級。但基本需求卻沒有改變,所以問題就越來越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用品牌方式經營政黨,會產生什麼效果?我們可以從上次選舉中,異軍突起的民眾黨窺見一二。也許是成立時間短、人數少的原因,民眾黨的特色鮮明到很適合拿來分析,待會主要會透過企業核心價值(mission、vision)、STP、忠誠度的架構逐項講解。以下分析無關政黨立場,僅就我在選舉期間觀察到的有趣現象撰寫。
最近國會又爆發肢體衝突,雖然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邏輯可以說,所謂靈活的道德底線表現在言行中,過去民進黨在席次弱勢當下往往是用暴力手段癱瘓議事,而且振振有詞地告訴國人自己在「維護民主」,而當民進黨變成相對多數時,利用席次優勢蠻橫行事時,政敵如法炮製當下,民進黨開始指責別人不民主,如果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結束,三黨或許都不滿意,但是各有所失,各有所得。 民進黨贏得總統,民眾黨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國民黨固然總統輸了,但是在國會席次大有斬獲,在不少地區斬斷未來民進黨的潛在縣市長人選 民進黨的立委大幅換血,黨內派系的勢力也大洗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民進黨選後各派系的勢力消長。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每個政黨都有其競爭優勢 也有各自的優秀人才和發展路徑 柯P作為政壇黑天鵝,沒有舊政治路徑依賴的問題 能帶給台灣過去民主政治截然不同的新路線 總結新政治文化運動包含以下四大核心: (1)政治制度系統升級 (2)選舉商業模式革命 (3)全民政治識讀進化 (4)打造說人話的務實政府
我們經常在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反綠的人都說,全民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其根據的邏輯思維是,因為支持綠的不到50%,所以100%減去支持民進黨的不就超過50%,那當然代表討厭民進黨的人數大於一半。   那麼根據這種邏輯,其實全民最大黨,我不敢說是討厭國民黨,畢竟台灣這20多年來都是藍綠兩黨互相爭奪選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用品牌方式經營政黨,會產生什麼效果?我們可以從上次選舉中,異軍突起的民眾黨窺見一二。也許是成立時間短、人數少的原因,民眾黨的特色鮮明到很適合拿來分析,待會主要會透過企業核心價值(mission、vision)、STP、忠誠度的架構逐項講解。以下分析無關政黨立場,僅就我在選舉期間觀察到的有趣現象撰寫。
最近國會又爆發肢體衝突,雖然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邏輯可以說,所謂靈活的道德底線表現在言行中,過去民進黨在席次弱勢當下往往是用暴力手段癱瘓議事,而且振振有詞地告訴國人自己在「維護民主」,而當民進黨變成相對多數時,利用席次優勢蠻橫行事時,政敵如法炮製當下,民進黨開始指責別人不民主,如果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結束,三黨或許都不滿意,但是各有所失,各有所得。 民進黨贏得總統,民眾黨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國民黨固然總統輸了,但是在國會席次大有斬獲,在不少地區斬斷未來民進黨的潛在縣市長人選 民進黨的立委大幅換血,黨內派系的勢力也大洗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民進黨選後各派系的勢力消長。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每個政黨都有其競爭優勢 也有各自的優秀人才和發展路徑 柯P作為政壇黑天鵝,沒有舊政治路徑依賴的問題 能帶給台灣過去民主政治截然不同的新路線 總結新政治文化運動包含以下四大核心: (1)政治制度系統升級 (2)選舉商業模式革命 (3)全民政治識讀進化 (4)打造說人話的務實政府
我們經常在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反綠的人都說,全民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其根據的邏輯思維是,因為支持綠的不到50%,所以100%減去支持民進黨的不就超過50%,那當然代表討厭民進黨的人數大於一半。   那麼根據這種邏輯,其實全民最大黨,我不敢說是討厭國民黨,畢竟台灣這20多年來都是藍綠兩黨互相爭奪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