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內容全篇為專題原創
2019 的時候幫母校高中全三年級的學生做了一系列馬拉松講題,《測驗篇》是專屬於專長班的活動課程,整理舊文期間實在是不想放掉特色內容,因此在復刻系列中,再次撰了一集原創。
打個預防針,今天的題目設計雖然是當年為了仿學測題出的,不過可能會有些紕漏,希望看官在有趣之餘,手下留情。(><)
本集為原創內容,全內文適用:高中二、三年級學生,或重考生。
...
本集文字聚焦
原創的時候真的一度覺得江郎才盡 (-3-),一天趕三集好累啊
活動設計
如果大家有看過當年的《百萬小學堂》節目,這次就是仿原樣搬上檯面啦。
我從小是節目的粉絲,曾經有同學和我說:看這節目其實沒有辦法學到什麼;畢竟是綜藝嘛,還是喜歡看節目效果居多的。
最近偶爾想起台視有在 YouTube 上傳片段,就點開了印象比較深刻的集數,回味了藝人作答的情形;以前覺得這種「連續挑戰」的遊戲方式真的可以一直沿用下去,給枯燥的高中生一點課堂上的樂趣,就做了這次的簡報內容。
以下特別摘取大一做專題的時候,最仿真的 3 個題目來分享唷。
第二題:數學
選擇題:本題只有一個最佳解
這題 (2020) 有勘誤過,當前敘述:
只要現場有一位神明面前擺盤的糖果數量是正確的,便會得到「笑筊」
其原文 (2019) 為:
... 神明面前擺盤的糖果數量「大於」正確數量 ...
雖然在時間到後同學最後仍使用求救卡,看上去主因不特別在於題意更正,而是無法判別糖果數循著題目敘述的擺放過程,最後的結果是班上只有一位同學會解這道題目。
至此,如果想花點時間,可將紙筆取出並思考 3 分鐘決定答案,再往下看詳解。
本題詳解
首先題目設定了「由左而右」的擺盤方式,也就是先從左邊重量重的開始擺起,因此由 5、0、0 起頭 ok 沒有問題。
第一次要測的是「5、0、0」。三個都擺錯,至少確定正確擺盤當中不會有 0,因此選定「3、1、1」組合,進行下一輪的供品測試。
第二次要測的是「3、1、1」。結果有一個數量正確,表示三個擺盤裡會有一盤的數字可能為 1 或 3,依左盤優先的設定,再測試「2、2、1」組合。
第三次要測的是「2、2、1」。還是只有一個擺盤數量正確,表示三個擺盤中有一盤數字可能為 1 或 2;至此幾乎能確定答案不可能同時出現 1、2、3,而依左盤優先移動考量,選定「1、3、1」組合進行測試。
第四次要測的是「1、3、1」。三個擺盤數量錯誤,回到「2、2、1」組合中,從原先挪動左盤「改為挪動中間盤子」的數量,得到「2、1、2」組合。
第五次要測的是「2、1、2」。測試通過,因此答案為 (5) 2個、1個、2個。
第六題:公民
選擇題:本題只有一個最佳解
這題摻入了大學會多塞給考生的一個概念,就是說:只要我生產的東西在一個法定時限結束的時候,沒有被我變成是另一種全新產品的原料之一,那這個東西會被算在當期的 GDP 裡,即便它是下一期新產品的中間財。
至此,題目其實不會太難,3 分鐘的時間,可以取出紙筆思考一下再看解答唷。
本題詳解
換言之,題目的隱藏訊息是:被當成中間財的產品「只要有被使用掉的事實就應該扣減當期的 GDP」,形同是前一期浮報了。
所以:
第一年的 GDP 是存貨的和: 170 + 80 = 250
第二年 GDP 因為存貨減少:(-80) + 170 = 90
而整體經濟直觀看也確實是售出了二杯咖啡,二年的分別計算的結果合起來也應該得到總體 GDP 提升了 340 元這個答案,正解為選項 (4)。
第十題:挑戰題
只要是準備過題目的數理班都會挑戰到第 10 題,真的很厲害
問答題:需回答與正解完全相同的答案才能過關
一題就是 3 分鐘,如果大考會想太久還是早早跳題吧
大學會學到的統計學中,「f」值很像是我在表述某種理論,有多少誤差的感覺,然後通常寫成機率的樣子。
然而在高中的機率章節會提到:機率的分子、分母二者的單位一定要相同,這點如果明白的話幾乎等於抓到這題的關鍵。
至此,一樣限時 3 分鐘,這題應該是出的很漂亮,可以嘗試完再翻閱詳解唷。
本題詳解
大致上要先確定小 n 和大 N 的關係及單位,大 N 如果代表歷史上所有人口,小 n 就是隱藏資訊裡「已出生」的那些人,這樣單位才會相同。
不過可能讀者會問說「那如果 604 億的人口認成是大 N」不對嗎?確實會和題幹敘述:N 是包含「未出生」的全人口總合相抵觸,因此這個條件只能是小 n 了。
末日在本題指的就是人口生完的那天,會距離現在還有多遠;題目的困難點在於 604 億人口的條件會用到二次,設計完題目之後就很當然的放在挑戰題給考生作答囉。
精選歷屆活動考題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今天的原創文沒有特別提供雞湯,既然是《測驗篇》我們就把一些過往在其他班級玩過的精采考題 (一共 4 題) 精選出來吧,有興趣歡迎考生取用,簡答會一併放在留言處,如果不想被答案閃瞎要小心捲動頁面唷。
數理班數學
畢竟我當時覺得要是出的「很學測」對他們來說有點太容易 (-3-)
這個題目會這樣出是超級故意的,讓考生覺得:這就是排列組合,可是上課沒有任何一套方法可以直接讓這題答案這麼快出來;不過根據我前數學系同學說法,有一種正多邊形容易和正圓產生關聯,大概就是這題的關鍵。
語文班數學
這個題目裡不帶數字,算是我本人出完很喜歡的一道數學
在設計題目的時候我其實會希望「有沒有不帶數字」就能解的題目,以範圍要來說要歸類到數與式也是可,但同樣的也用不上什麼乘法公式,像這種題目敘述要是能變成大考題,出成選填的機會大概會高一點。
課本定義型
這種題目應該令人很恨 XD,因為自然科的題目再難都有學生可以算出來,就偏偏跟「定義」有關的要這樣考,莫名的:要說難不難、就是想不到;當然因為是「活動用」類型的題目,所以會出的趣味一些。
海龜湯考法
本題是母校高中歷史上最接近 10 題全對的一次,小小留個紀念
出題的想法是來自社會科好像滿喜歡擺一些圖片,地理比較常見,但就覺得歷史滿少看到,所以就把一個「歷史事件的開頭」包裝成活動題目,只能說這個事件去 google 了解一下的話滿有意思的。
以上 4 個題目如果作答的差不多,答案我會放在留言處,再自行參考唷。
...
專題推廣
讀者可以如何 follow 到各種最新作品呢,記得先登入 Google,然後:
- 點點「追蹤專題」,同系列作從此不漏接
- 如果是「追蹤我」,還能涉獵到少見又容易登榜的心路歷程文章
- 簡單的點「愛心」,表達對主題的喜歡或給我的鼓勵也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