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5. 洗心退藏於密,定名成相

當心不復存時,想即成相;合一,必然有所感受,而成咸,即成全。
感同身受,感而遂通。大部分的人的陳述與經驗,是由想而來的,是推敲來的,不是由合一,感受來的。合一即容,容即溶,是互相流動的。不合一,即著。能知人者,必合一。以為知人者,是推敲,沒有合上。即是所謂的「洗心退藏於密,艮其背不獲其身」。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與萬物合一,神意一體,意之所向,神念以現;與萬物分離,意之所向,在有無之間穿梭。協調萬物運作,是依勢而行;刻意加於己即是用強。意之所向,從複雜的、有結構的思想思維到純粹單一的意念,知後即止;刻意加於行為上即是有了心,不是篤行。恆定的是神,一直存在;無有生化不斷的是意,其意可以深藏。
「智」以日而現知。一切事物,皆是以日而得以顯示。
「有力」即是執力,即是勢。
「大學」中提到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定靜安慮得,在這裡好像是一個有因果關係的過場。
道德經關於定靜安慮得,有另外的看法。道德經揭示了神意體的協同運作,三者不可互相越位,也提到了無有的應理。神意所動,應理則「必」之。心意的運作是很微妙的。應理是它的呈現的方式,是即因即果的。如果將心意視為行為,而用行為的因果關係來看心意的運作,那麼即很容易倒果為因。如果將我你他,視為神意體,倒果為因即是用「他」來詮釋「你」。芒果永遠不會是西瓜,因果即會看不清。
得即是德,所德即是所得。
既然所德即是所得,那麽「德」的狀態就顯的非常的重要,必須要好好的研究才行。
前文提到德即是心聲,心中那聽之不聞的心意。心意與很細微的感受與情緒,會互相交互作用,而應理的呈現是因果同時。所以只要處理好所德,所得是自然而然的,是必然的。
為了處理好「德」,要像是在冬天通過結冰的河川,極其謹慎,要保持清晰,不讓雜音雜意成為「德」的組成份子,這即是濾的過程。
心意清晰了,因為感受與情緒會擾動心聲,造成立場反反復復,而成為跨者,企者,所以要安平太。安平太,即是將「太」字下面那一點微小的情緒給安好。
心意清晰,情緒安好,心即靜。
心靜神清,生丹入定。清靜為天下正。
要處理好「德」,得慮安靜定,是一個操作方法。簡稱「修」。德修成什麼樣子,得即示現什麼樣子。
如果以行為的視角來對待心意,即會進入二十九章及三十六章所說的,因爲,行為是以填充缺乏,補滿匱缺,進行爭占的方式。在心意上,即是恐懼與匱乏,不是順而受,必應而刑之。
「名」是指在「夕」之時,給一個框框。一個框框,即是一個範。夕是指陰陽俱存,月之將升。指神意合一,意還尚未以為分別,分離之前。先天轉後天之際。在無中啟用,所以說「始制有名」。
「知止」即是意止,ㄧ止的字形即是正,即是定。
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 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道可以恆定展示,是以在「無」中「定名」。本來的樣子,雖然很細微,只能用感受感知的到,然而道在發動的時候,它才是真正的主人。你如果可以守著你的位置而不越位,萬物將自然運作。陰陽相合,神意合一,無有相合和,而生成所需,體與萬物不用命令也各自受益。
在「無」以「定名」行之,既已「定名」,意之所向要確定,不要跳來跳去,一直在分別分裂。意之所向確定了,生化即不會消亡。道的展現,譬如河川山谷終歸止於大江大海。所有的分裂分別都止於道。
第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在發動的時候,可以分開萬事萬物。因此,萬物不斷的產生,完成之後,道的現象就不見了,道作育萬物也不會取代「物」的本來的樣子。
一直意欲無欲,即是神意存欲,定名即會受情緒影響(見第三十六章)。
與萬物合一,而你不取代萬物的本來的樣子,即可展現道的運作。
將你不再視自己為道時,即能成就其道。
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所感受到的萬象是由道發動而生成的,感受到的時候,道早就完成這些萬象而成為過去了。雖然是過去發動生成的,你不應該是跟它分離而不完整的,也不要因此而有複雜的情緒。感受情緒與食母的材料,不要在腦袋停留太久,經歷過即可。道發動意生隙之光,當下感受並不明顯,也看不明白,也聽不清楚,卻用不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