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三十六 【念念圓滿】

閱讀時間約 35 分鐘
依無作三昧。觀真如一心。念念冥真。念念圓滿。
永明延壽大師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三十六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觀門略有二種

一,依禪宗,及圓教上上根人。直觀心性。不立能所。不作想念。定散俱觀。內外咸等。即無觀之觀。靈知寂照。
二,依觀門。觀心似現前境。雖權立假相,悉從心變。
如觀經中,立日觀水觀等十六觀門。上生經中,觀兜率天宮彌勒內院等。諸章鈔釋云。言觀一字,理有二種。一,觀矚。二,觀察。
初觀矚者。如前五識緣五塵境。矚對前境顯現分明,無推度故。現量性境之所攝故。
次觀察者。向自識上安模建立。伺察推尋境分劑故。
今立觀門,即當第二觀察。約能觀之心出體有四
一,剋性出體。唯別境慧。此慧能揀去散亂染無記等。擇留善淨所變境故。
二,能所引體。定引慧故。
三,相應體。五蘊除色。
四,眷屬體。并色五蘊。
: 相應四蘊心王心所。取其何者為能觀察。
: 先辯心王。次明心所。若八識心王。唯取第六。
: 前五七八俱能緣慮。何以不取。
: 且前五識。有漏位中,唯現量緣實五塵境。第八唯現量緣三境故。種子根身器世間境。性唯無記。第七有漏位中,常緣第八見分為境。非量所收。今能觀心。因教比知變起相分。比量善性獨影境攝。故唯第六有此功能。
: 第六心王。有其幾種。
: 義說有四一,明了意識。與前五識同緣五塵。分明顯了。二,定中意識。引得上定。定中所起。三,獨散意識。不與前五同緣。為揀明了。故立獨名。又非定中所起。故名為散。獨於散位而生起故。四,夢中意識。於睡眠位,起此識故。
: 四中何者是能觀心。
: 得上定者。定中意識,現量觀故。未得定者。獨散意識,能為觀體。次明心所者,有五十一法。總分六位。且通辯諸識有漏位中相應者。前五識各有三十四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三貪嗔癡。中隨二。大隨八。第六識三界三性定散通論。具與五十一心所相應。第七識與十八心所相應。謂遍行五。根本煩惱四。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大隨八。別境中慧。第八識唯與遍行心所相應。此八種識,若成無漏。唯與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別境善法。
今明能觀心。但唯善性,第六識。其相應心所,隨心王說。定中心所唯二十一。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或尋伺中隨取一法。即二十二。尋麁伺細,不俱起故。淺深推度。思慧為體。若與散位心王相應。即二十法。於前善中除輕安故。輕安一法是定引故。有定資身。方得調暢。有輕安義。或二十一。於尋伺中隨取一故。
: 能觀心於三境之中,此何境。
: 定散二位皆獨影境。變假相故。此假相分,從能緣見分種生。自無其種,故名獨影。不同性境是實色。心各有種生。如眼識緣色等。又不同帶質境。心緣心時定有質故。中間相分從質見起。言獨影境,自有二類。一有質。即此觀心,託彼為質。二無質。緣龜毛等。
: 既有彼質。何非帶質。
: 帶質有二。一,真帶質。以心緣心。如第七緣第八。第六緣餘識。二,似帶質。心緣色故。即此所觀帶彼質故。通似帶質。
: 定散二位。託彼質緣。熏得何種。
: 唯熏能觀心心所見分種子。相分是假不熏。有漏觀心,不熏無漏質種。
: 三量之中,此是何量。
: 定位現量收。散位比量攝。不通非量。非正觀故。
: 三性何性。
: 唯善性故。
: 四緣何緣。
: 四緣皆具。第六心王并實心所。皆從種生。此因緣。假相分是所緣。為緣即前念引後念。是等無間緣。
增上有二。一順。二違。
順增上有二。一有力順。作此觀時。諸緣有力。隨順能觀。名有力增上。二無力順。作此觀時。不障餘法。雖無力,能不違他。故名無力增上。
二違增上,亦有二種。一違背。作此觀時。而能違背散亂心心所。又能違背無記性等。二違損。作此觀時。而能違損諸染法故。
: 於三依中,此是何依。
: 三依皆具。
因緣依。能觀心等有自種。子。為因緣依。現依種故。亦名種子依。
俱有依。謂六根處,能與諸心心所為依故。今能觀第六。用七八二識為所依故。亦名增上緣依。
開導依。謂前念心心所,開闢引導後念心心所。取前念心王。名開導依。後念必依前念生故。即現在心望後念心。假名前念。亦名等無間緣依。
: 五果之中,此是何果。
: 能觀心體。非異熟果。唯第八識。是真異熟。
二,等流果。此能觀心心所,從自種生。種現俱善。流類齊等。
三,離繫果。此有漏觀。未斷障染繫縛法故。非離繫果。
四,士用果有二。一,人士用。此人能作此觀。人為士用。因觀心成就。即士用果。二,法士用。作此觀時。諸緣法等有力。如世士夫力用。成就觀心。即士用果。
增上果。前四果中有不攝法。但於觀心有隨順義。即為其因。觀心成就。即增上果。
: 此能觀心等,具幾緣生。
: 具五緣生。
一,作意。警心故。
二,種子。生現法。
三,根。即第七識。
四,境。假相分。
五,根本。即第八識。
若加等無間。即六緣生。如上理事雙明。方圓觀法。
: 若境本無生。心常不住。又何煩立觀。背自天真。
: 為未達本無生,而欲向外妄修者。令自內觀,冥合真性。
如永嘉集云。誡其疏怠者。然渡海先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何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此勸守愚空坐,不慕進修者。如欲渡關津。非船靡濟。將窮生死。無智焉明。
又云。妙契玄原者。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斯乃得旨之人。奚須言觀。即屆寶所。終不問程。已見玉蟾。寧當執指。
故般若吟云
見月休觀指。歸家罷問程。
即心心是佛。何佛更堪成。
輔行記問云 : 四句推檢。貪欲泯然。但有妙觀。無復貪欲。何得復云而起而照。
: 防於起時理須照。起不起俱照。照不照俱亡。亡不亡咸泯。泯不泯湛然。如是方成入空之觀。故云不見起照。起照宛然。
如上所說諸觀門。一心之旨。義理昭彰。解雖分明。行須冥合。因解成行。行成解絕。不可一向執解。背道迷宗。行解相應。方明宗鏡。

如首楞嚴經所明,全為見性修行。

不取多聞知解。所以如來訶阿難言。非汝歷劫辛勤證修。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戲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乃至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唯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闇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是以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柰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乃至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塗,必不能出。
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危。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不斷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乃至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十習因者

一者婬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二者貪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三者慢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四者瞋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五者詐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姦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六者誑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詐。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七者怨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
八者見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坈。菩薩見諸虛妄遍執。如入毒壑。
九者枉習。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覆藏。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六交報者

一者見報。二者聞報。三者嗅報。四者味報。五者觸報。六者思報。
此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各各招引惡果,臨終神識,墮無間獄。
見受明暗二苦相。聞受開閉二苦相。嗅受通塞二苦相。味受吸吐二苦相。觸受合離二苦相。思受不覺覺知二苦相。一一受苦無量,具在經文。
是以阿難已悟妙覺明心,知宗不昧。方乃重告善逝,密請修行。故知先悟後修。應須理行冥合。若但取一期知解,不慕進修。欲證究竟菩提,無有是處。故經云。縱得妙悟。皆是婬根。以生死根本不斷故。直須保護浮囊。方渡業海。

如大涅槃經云。

爾時海中有羅剎者。貪等煩惱各別現行,名一羅剎。全乞,喻索交合也。乞半,喻求摩觸也。三分之一,喻索行事也。手許,喻共坐等也。微塵許,喻衣相觸也。若但破四重禁等者,合全乞浮囊也。破僧殘者,合乞其半也。犯偷蘭者,合三分之一也。犯捨墮及波逸提者,合乞手許也。二罪同篇,共合手許也。破突吉羅者,合乞微塵也。
故知微細須持。方全戒體。如雖乞微塵之許。終壞浮囊。豈況全半乎。是以若犯此篇,其過尤重。非唯有障大道,不出塵勞。以惡業相酬,果牽地獄。
十習因既作。六交報寧亡。皆是一念惡覺心生。顛倒想起。對境作因成之假。隨情運相續之心。不以智眼正觀。遂陷凡夫業道。雖則一期徇意。罔思萬劫沉身。是以一切如來同宣,審宜刻骨。十方菩薩皆懼,實可驚心。
所以華嚴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言。佛子。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隨貪瞋癡,隨慢隨覆癡隨忿隨恨癡隨嫉隨慳。隨誑隨諂癡勢力所轉。無有離心。能受持法。何故復於心行之內癡起諸煩惱。
時法首菩薩癡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有生王宮,而受餒與寒。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盲繢眾像,示彼不自見。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譬如海船師,而於海中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廣說眾好事。內自無實德,不行亦如是。
大寶積經云。佛言。迦葉。若有趣菩薩乘善男子善女人等。適聞此法。不能生於如實深信。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修學故證彼菩提。非不修學而能得證。若不修習得菩提者。猫兔等類,亦應證得無上菩提。何以故。不正行者,不能證得無上覺故。何以故。若不正行得菩提者。音聲言說,亦應證得無上菩提。作如是言,我當作佛。我當作佛。以此語故,無邊眾生應成正覺。
永嘉集云。心與空相應。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心與空不空相應。愛見都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內同枯木。外現威儀。
依報與空不空相應。永絕貪求。資財給濟。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香臺寶閣。嚴土化生。
是以若不斷四重深愆。欲求一乘妙果。如塞耳大叫。難免他聞。徒灌漏卮。終無滿日。
又若所行非所說。所說非所行。心口自違。相應何日。似盲畫眾像。如聾奏樂音。但悅彼情。於己無益。
故知聞之不證。解之不行。雖處多聞寶藏,如王宮凍死。虛遊諸佛智海,猶水中渴亡。比況可知。應須改轍。不生慚悔。焉稱智乎。
: 此宗鏡錄於頓漸兩教。真緣二修。云何悟入。如何修行。
: 今宗鏡中依無作三昧。觀真如一心。念念冥真。念念圓滿。如台教明修無作三昧。觀真如實相。不見緣修作佛。亦不見真修作佛。亦不見真緣二修合故作佛。亦不離真緣二修而作佛。若無四修。即無四作。是無作三昧。豈同爾相州北道,明緣修作佛。南土大小乘師,亦多用緣修。亦不同相州南道,用真修作佛。
: 偏用何過。
: 道無諍,何得諍同水火。今明用三昧,修中道第一義諦。開無明。顯法性。忘真緣。離諍論。言語法滅。無量罪除。清淨心一。水若澄清,佛性寶珠自然現也。見佛性故,即住大涅槃。
問曰 : 若爾者。今云何說。
答曰 : 大涅槃經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以修道得故,故不可說。豈如諸大乘論師,偏執定說。今以因緣故,亦可得說者。若解四悉檀意。如前四種說則無咎。次明證成者。若觀無明見中道者。即是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
故入不思議法門品云。若知無明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為入不二法門。若入中道。即能雙照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今依四悉普為群機。於真緣二修中,是無作真修。頓漸四句中,若約上上根是頓悟頓修。若約上根或是頓悟漸修。
: 如何是真緣二修。
: 若約緣修用智成佛。真如但是境故。約緣修以明自也。真修正用真如一心為佛。萬行及智,但是福智莊嚴。故用真如一心為自。一切福智為他。若直了真如心即成佛者。是圓頓宗。若不了此心妄有修證者。是藏通等教灰斷之果。若依此心發行別修者。是別教大乘。與圓教即心便具者,所有行位功程。日劫相倍。故云即心是者疾。發心行者遲。
: 既即心是。何用更修。
: 只為是故,所以修。如鐵非金,即不可鍛成妙器。
: 如何是頓漸四句。
: 一漸修頓悟。二頓悟漸修。三漸修漸悟。四頓悟頓修。

楞伽經中有四漸四頓

經云。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淨除自心現流。為頓為漸。答 : 中先明四漸。後說四頓漸。經云。佛告大慧。漸淨非頓。
一,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漸除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
二,如陶家作器。漸成非頓。
三,如大地。漸生非頓。
四,如習藝。漸就非頓。
上之四漸。約於修行。未證理故。
下之四頓。約已證理故。
一,明鏡頓現喻。經云。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無相無所有清淨法界。
二,日月頓照喻。經云。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頓為顯示不思議勝智境界。
三,藏識頓知喻。經云。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諸報佛。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
四,佛光頓照喻。經云。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覺聖趣。亦復如是。於彼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令除滅。今取頓悟漸修。深諧教理。
首楞嚴經云。理雖頓悟。承悟併消。事在漸修。依次第盡。如大海猛風頓息。波浪漸停。猶孩子諸根頓生。力量漸備。似曦光之頓出。霜露漸消。若印文之頓成。讀有前後。或頓悟頓修。正當宗鏡。
如華嚴宗,取悟如日照。即解悟證悟,皆悉頓也。又如磨鏡。一時遍磨。明淨有漸。今論明是本明。漸為圓漸。明是本明者。恐謂拂鏡非頓明。鏡本來淨。何用拂塵埃。此是六祖直顯本性。破其漸修。今為順經明其漸證。隨漸漸明,皆本明矣。
故云明是本明。即無念體上自有真知。非別有知。知即心體也。漸為圓漸者。即天台智者意。彼云漸漸非圓漸。圓圓非漸圓。謂漸家亦有圓漸。圓家亦有圓漸。
漸家漸者。如江出岷山。始於濫觴。漸家圓者。如大江千里。
圓家漸者。如初入海。雖則漸深。一滴之水,已過大江。況濫觴耶。圓家圓者。如窮海涯底。
故今云。漸是圓家漸。尚過漸家之圓。況漸家之漸。
禪原集云。頓門有二。一逐機頓。二化儀頓。
逐機頓者。遇凡夫上根利智。直示真法。聞即頓悟。全同佛果。如華嚴中。初發心時。即得阿耨菩提。圓覺中,觀行即成佛。
化儀頓者。謂佛初成道。為宿世緣熟上根之流。一時頓說性相事理,眾生萬惑。菩薩萬行,賢聖地位,諸佛萬德。因該果海,初心即得菩提。果徹因原,位滿猶同菩薩。
此唯華嚴一經,名為頓教。其中所說諸法,是全一心之諸法。一心是全諸法之一心。性相圓融。一多自在。
又約機頓漸不同。
有云先因漸修功成,而豁然頓悟。如伐木片片漸斫。一時頓倒。亦如遠詣皇城,步步漸行。一日頓到。
有云先因頓修,而後漸悟。如人學射。頓者箭箭直注意在的。漸者久始漸親漸中。此說運心頓修。不言功行頓畢。
有云漸修漸悟,如登九層之臺。足履漸高。所見漸遠。已上皆證悟也。
有云先須頓悟,方可漸修。此約解悟。若約斷障說者,如日頓出。霜露漸消。若約成德說者,如孩初生。即具四支六根。長即漸成志氣功用。
如華嚴經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三賢十聖,次第修證。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稱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
經云。若未聞此法。多劫修六度萬行。竟不證真。有云。頓悟頓修者。此說上上智根性,樂欲俱勝。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一念不生。前後際斷。若斷障說,如斬一籰絲。萬條頓斷。若修德說,如染一籰絲。萬條頓色。
荷澤云。見無念體,不逐物生。又云。一念與本性相應。八萬波羅蜜行,一時齊用。又頓悟者。不離此生,即得解脫。如師子兒。初生之時。是真師子。即修之時。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筍。不離於春,即與母齊。何以故。心空故。若除妄念。永絕我人,即與佛齊。
經云。不壞世間而超世間。不捨煩惱而入涅槃。不修頓悟。猶如野干隨逐師子。經百千劫,終不得成師子。故知若不直了自心。豈成圓頓。隨他妄學。終不成真。
此宗鏡錄。是圓頓門。即之於心。了之無際。更無前後。萬法同時。

所以證道歌云。

是以禪門了却心。頓入無生慈忍力。又若用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證悟
又頓教初如華嚴海會,於逝多林中,入師子嚬伸三昧。大眾皆頓證法界,無有別異。後乃至將欲滅度,在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作大師子吼,顯常住法。決定說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究竟涅槃常樂我淨。皆令安住祕密藏中。
以此教法,本從世尊一真心體流出。亦只是凡聖所依一心真體,隨緣流出。展轉遍一切處,一切眾生身心之中。只各於自心靜念。如理思惟。即如是如是顯現。於宗鏡中。了然明白。起此無涯之一照。遍法界無際之虛空。無一塵而不被光明。凡一念而咸承照燭。斯乃般若無知之照,照豈有邊。涅槃大寂之宗,宗何有盡。
故如般若無知論云。放光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此辯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也。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未嘗知也。故能默耀韜光。虛心玄鑒。閉智塞聰,而獨覺冥冥者矣。
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無幽不察,而無照功。斯則無知之所知。聖神之所會也。
然其為物,實而不有。虛而不無。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何者。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聖以之靈,故虛不失照。無狀無名,故照不失虛。照不失虛,故渾而不渝。虛不失照,故動以接麁。是以聖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始可得。
故寶積曰。以無心意而現行。放光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所以聖迹萬端,其致一而已矣。是以般若可虛而照。真諦可亡而知。萬動可即而靜。聖應可無而為。斯則不知而自知。不為而自為矣。復何知哉。復何為哉。
問曰 : 夫聖人真心獨朗。物物斯照。應接無方,故動與事會。物物斯照,故知無所遺。動與事會,故會不失機。會不失機,故有會於可會。知無所遺,故必有知於可知。有知於可知,故聖不虛知。有會於可會,故聖不虛會。既知既會。而曰無知無會者何耶。若夫忘知遺會者。則是聖人無私於知,會以成其私耳。斯可曰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而已哉。
答曰 : 夫聖人功高二儀而不仁。明逾日月而彌昏者。豈曰木石瞽其懷,其於無知而已哉。誠以異於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子意欲令聖人不自有知。而聖人未嘗不有知。無乃乖於聖心,失於文旨者乎。
何者 : 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反照,然後無知哉。
若有知性空而稱淨者。則不辯於惑智。三毒四倒,皆亦清淨。又何獨尊淨於般若。若以所知美般若。所知則非般若。所知自常淨。般若未嘗淨。亦無緣致淨。歎於般若。
然經云。般若清淨者。將無以般若體相真淨,本無惑取之知,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所以會而不差。當而無是。寂怕無知,而無不知者矣。
難曰 : 夫物無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物雖非名。果有可名之物,當於此名矣。是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隱。而論云聖心無知。又云無所不知。意謂無知未嘗知。知未嘗無知。斯則名教之所通。立言之本意也。
然論者,欲一於聖心。異於文旨。尋文求實。未見其當。何者 。若知得於聖心。無知無所辯。若無知得於聖心。知亦無所辯。若二都無得。無所復論哉。
答曰 : 般若義者,無名無說。非有非無。非實非虛。斯無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嘗言也。
今試為子狂言辯之。
夫聖心者,微妙無相。不可為有。用之彌勤。不可為無。不可為無,故聖智存焉。不可為有,故名教絕焉。是以言知不為知。欲以通其鑒。不知非不知。欲以辯其相。辯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
難曰 : 夫真諦深玄。非智不測。聖智之能。在茲而顯。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則般若之緣也。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 以緣求智。知非知也。何者。放光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
又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夫知與所知,相與而有。相與而無。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物莫之有,故緣所不能生。緣所不能生,故照緣而非知。為緣之所起,故知緣相因而生。是以知與無知,生於所知矣。何者。夫知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所以然者,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緣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諦。
故中觀曰。物從因緣有,故不真。不從因緣有,故即真。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
故經云。不見有法。無緣而生。是以真智觀真諦。未嘗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然智非無知。但真諦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而子欲以緣求智。故以智為知。緣自非緣。於何而求知乎。
難曰 : 論云不取者。為無知故不取。為知然後不取耶。若無知故不取。聖人則冥若夜遊。不辯緇素之異也。若知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取矣。
答曰 : 非無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後不取。知則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難曰 : 論云不取者。誠以聖心不物於物,故無惑取也。無取則無是。無是則無當。誰當於聖心,而云聖心無所不知耶。
答曰 : 然無是無當者。夫無當,則物無不當。無是,則物無不是。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故經云。盡見諸法,而無所見者也。
難曰 : 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雖不是是。故當是於無是矣。是以經云。真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若以無相為無相。又何累於真諦耶。
答曰 : 聖人無無相也。何者,若以無相為無相。無相即為相。捨有而之無。猶逃峯而赴壑,俱不免於患矣。是以至人處有而不有。居無而不無。雖不取於有無。然亦不捨於有無。所以和光塵勞。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泊爾而來。恬淡無為,而無不為者也。
難曰 : 聖心雖無知。然其應會之道不差。是以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然則聖心有時而生。有時而滅。可乎。
答曰 : 生滅者,生滅心也。聖人無心,生滅焉起。然非無心。但無心心耳。又非不應。但是不應應耳。是以應會則信。若四時之質,直以虛無為體。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滅也。
難曰 : 聖智之無。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耶。
答曰 : 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
無知,即般若之無也。
知無,即真諦之無也。是以般若之與真諦。
言用,即同而異。
言寂,即異而同。
同故無心於彼此。異故不失於照功。是以辯同者,同於異。辯異者,異於同。斯則不可得而異,不可得而同也。何者。內有獨鑒之明。外有萬法之實。萬法雖實。然非照不得。內外相與,以成其照功。
此則聖所不能同,用也。內雖照而無知。外雖實而無相。內外寂然。相與俱無。此則聖所不能異,寂也。
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誠以不異於異故。雖異而不異耳。
故經曰。甚奇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又云。般若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
難曰 : 論云。言用則異。言寂則同。未詳般若之內,則有寂用之異乎。
答曰 : 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更無無用之寂,主於用也。是以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動。豈曰明昧動靜之異哉。故成具曰。不為而過為。
寶積曰。無心無識。無不覺知。斯則窮神盡智,極象外之談也。即之明文。聖心可知矣。
釋曰。般若無知者,是一論之宏綱。乃宗鏡之大體。微妙難解。所以全引證明。
夫般若者,是智用。無知者。是智體。用不離體。知即無知。體不離用。無知即知。若有知者。是取相之知。即為所知之相縛。不能遍知一切故。論云。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若是無相之知。不被所知之相礙。即能遍知一切。
故論云。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以要言之。但是理事無礙。非即非離。如論云。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者。不即事也。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者。不離事也。
理非即非離。如事亦然。是以理從事顯。理徹於事。事因理成。事徹於理。理事交徹。般若方圓。故能有無齊行。權實雙運。豈可執有執無,迷於聖旨乎。
所以論云。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何者。此有是不有之有,曷有其名。斯無是不無之無,寧虧其體。有無但分兩名。其性元一。不可以有為有。以無為無。
故論云,非有,故知而無知者。以知自無性。豈待亡知,然後無知乎。論云,非無,故無知而知者。以無相之知,非同木石,無而失照。此靈知之性。雖無名相。寂照無遺
如論云。考之玄籍。本之聖意。豈復真偽殊心,空色異照耶。是以照無相,不失撫會之功。覩變動,不乖無相之旨。造有不異無。造無不異有。未嘗不有。未嘗不無。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以此而推。寂用何妨。如何謂覩變之知,異無相之照乎。
又論云。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故知若云有之與無。同之與異。皆是世間言語。但有虛名,而無實體。豈可以不定之名言。而欲定其無言之妙性也。
今總結大意。般若無知者,但是無心。自然靈鑒。非待相顯。靡假緣生。不住有無。不涉能所。非一非異,而成其妙道也。
所以先德云。夫聖心無思。名言路絕。體虛不可以色取。無慮不可以心求。包法界而不大。處毫端而不微。寂寥絕於生滅。應物無有去來。鑒徹天鏡,而無鑒照之勤。智用十方,而不生二相。森羅萬像與之同原。大哉。妙用而無心者。其唯般若無知之謂乎。
鈔云。然無知之興,為破邪執。有四論文。一一破之。
一者,或執有知。為常見
二者,或執無知。為斷見
三者,亦知亦無知。為相違見
四者,非有知非無知。為戲論見

第一破常見者

惑人聞說般若者,智慧也。智則知也。慧則見也。則謂聖人同於凡夫,有心取相。知見墮於常見。不了般若。論主便則斥云。聞聖有知,謂之有心。為破此執。
故云般若無知也。斯則照俗不執相。照真不著空。無執無著,即四句本亡。無種不知,而未嘗分別。以無緣之知,照實相之境。智則雖照而無知。境則雖實而無相。境智冥一,故相與寂然。能所兩亡,故云般若無知也。故云是以真智觀真諦。未嘗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又云將無以般若體相真淨。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
又云。夫陳有無者。夫智之生也。極於相內。法本無相。聖智何知。故中論云。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此上並破有知之常見也。

第二破無知之斷見者

惑人聞經云。真般若者,無知無見。無作無緣。便謂般若,同於太虛無情之流。墮於斷見。既乖般若。論主破之。
故云世稱無知者。謂木石太虛無情之流。靈鑒幽燭。形于未兆。道無隱機。寧曰無知。所以論題無知者。為明聖心,無有取相之知。故云無知。非謂則無真知也。何者。般若靈鑒。無種不知。不同太虛,一向無知也。然則斷見無知。略明有十一種。論中略言三種。
十一種者。
一者太虛。一向空故。
二者木石。謂無情故。
三者聾瞽。謂根不具,無見聞故。此上三種。是論所破。
四者愚癡。謂無智慧,於境不了故。
五者癲狂。惡鬼惑心,失本性故。
六者心亂。境多惑心,不能決斷故。
七者悶絕。心神闇黑,如死人故。
八者惛醉。為藥所迷故。
九者睡眠。神識困熟故。
十者無想定。外道伏惑,心想不行故。
十一者滅盡定。二乘住寂,心智止滅故。
此上並是惑倒。非般若無知也。

第三破亦有知亦無知者

則是學人聞經所明,或說般若有知。或說無知。不能正解。便生異執。論主而復破之。
異執有三種
一者,反照故無知。則是學人謂聖人實是有知。但以知物之時,忘却知心。不自言我能知。此只成不私自作知解。非都不知也。
二者,以般若性空故無知者。則是學人謂言般若實自有知。但以知性空故,則無知。此只成性空故無知。而未是無惑取之無知。
第三,真諦境淨故。歎美般若無知。何者,學人則謂般若能知真諦之境。因境淨無相故,則歎美般若無知。此只成境是無知。般若常是有知也。
此上三見,並參亦有亦無知。俱乖聖智。論主所以破之也。

第四破非有知非無知者

則是惑人聞經云,真般若者。非有非無。無起無滅。不可說示。人不能亡言會其玄旨。則謂般若唯是非有非無。便作非有非無之解。此並心量。乖乎真智。論主破之。
故云言其非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謂是非有。言其非無者。言其非是無。非謂是非無。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此絕言之道。知何以傳。此破非有知非無知也。論若如此。則破四執之理昭然。
今題目但云無知者。蓋是舉一隅而三隅反。所以智人聞說無。則不取無,不取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斯則離四句。絕百非。可謂真無知也
論中分明破其四執。人自不見。故云是以聖人處有不有。此破有知也。居無不無。此破無知也。雖不取於有無。此破亦有知亦無知也。然亦不捨於有無。此破非有知非無知也。
然上四破。說雖前後。辯之不同。論意只於一句中,則四句理圓。何者。處有不有。即是居無不無。即是不取有無。即是不捨有無。斯則聖心能亡四句。離諸現量。可謂無知。言偏理圓,故云無知也。
今更依宗本義意,以釋般若無知。亦是一家美也。論明般若無知者。則權實二智,平等大慧也。今則以略攝廣。言約義豐。但云般若,則會二智矣。
故宗本云。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何者。若唯般若觀於實相,而無權智涉有者。則沈滯於空。若唯權智涉有,而無般若達空者。則涉有之時,染於塵累。若能二智圓明者。則真智觀真諦而不取空。權智化物而不著有
故論云。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者。此則真智照真,不取於無也。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者。此則權智涉俗,不取於有也。神無慮,故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者。此謂二智俱能照真,則權中有實也。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矣者。謂二智俱能照俗,則實中有權也
然則權實自在,事理混融。處有不取於塵。居無不沉於寂。真俗雙泯。空有兩亡。何實何權。誰境誰智。儻然靡據。蕭散縱橫。不取不捨。可謂平等大慧。故云般若無知也。
如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離念者,即是此論之無知。無知之真知,即是本覺。本覺,即是佛一切智也。無所不遍者,即無所不知也。夫一切境界。只於一念心中。一時頓知。無有遺餘。真俗並照。不墮有無也
故論云,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知即無知。即是真智遍知。名一切智也。無知即知。即是無種不知。名一切種智也。聖心不殊。以心無二故。唯只一智。但隨境照說有二也。
二既不二。一亦非一。若約天台,即言直緣中道。名一切智。雙照二諦,名一切種智。又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
故言三智一心中得。一心,即般若無知之智也。以心不屬有無。常照中道。即是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故云斯則不知而自知矣。即不假作意,故不知也。自性明照故,而自知也。以神解之性。自然寂而常照。不依他發起也。
故信心銘云。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又云。若體自無取相之知。故言無知。不是前念起知。至後念妄却知想。然後名無知。若然者,則成無記之心。何名般若無知耶。蓋是無緣之智,照無相之境。真境無相。真智無知。境智冥一。理無不盡。鑒無不窮。可謂佛智見性也。
又夫有取相之知,則心有間礙。不能垢淨同如。有無一旨。照空迷於辯有。知俗乖乎了真。不能圓照萬法。故云有所不知也。
永嘉集云。
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
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無不拳手。
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
不同於木石。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
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
乃至今言知者。不須知知。但知而已。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當體不顧,應時消滅。知體既已滅,豁然如托空。寂爾少時間,唯覺無所得。即覺無覺,無覺之覺。異乎木石。
觀和尚云。此上無緣之知。斯為禪宗之妙。以彼但顯無緣真智。以為真道。若奪之者,但顯本心。不隨妄心。未有智慧照了心原。故須能所平等。等不失照,為無知之知。此知,知於空寂無生如來藏性。方為妙耳。然上依教方便。雖分頓漸。不離一心
如有偈云。
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
競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
《宗鏡錄》 卷三十六完

avatar-img
13會員
350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即空不住空,即假不住假,即中不住中,是名中。何以故。為即空,空有何可住。即假,幻化影復何可住。二邊既無可住。豈有中可住,故曰三諦無住。」— 永明延壽大師 夫說此法門。是無始終說。不定方所。亦無時分。以無時之時,理無間斷。無處之處,說遍十方。故一切佛,法爾皆於無盡世界,常轉如是無盡法輪。
「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磨所傳,是此心也。」— 永明延壽大師 夫境識俱遣。眾生界空。諸佛究竟成得何法。答 : 一切異生。因識對境。於生死中妄生執著。起常等四倒。二乘之人。於涅槃中妄求解脫。起無常等四倒。諸佛如來。因境識俱空。
「境無自性,從心而生。和合而起。故云心生即法生。因滅則緣滅矣。」— 永明延壽大師 夫道無可修。法無可問。纔悟大旨。萬事俱休。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既云宗鏡。何乃廣引身戒心慧之文。法華經云。三藏學者尚不許親近。既違大乘之經教。何成後學之信門。答 : 經中所斥三藏學者,即是小乘戒定慧。戒則但持身口。
「身為正法藏,心為無礙燈。」— 華嚴經頌云 夫華嚴經是圓滿教。所明一法纔起。皆有眷屬隨生。今此何故,唯論絕待。 答 : 所言眷屬者,皆是理內眷屬。眾生如,佛如,一如無二如。理性相關。故稱如來為世間之父。一切眾生為諸佛之子。若法門眷屬者。約自證法,則禪定為父。般若為母。而生真淨法身。
「若心解則一切解,與真性而相應。若心縛則一切縛,與塵勞而共處。」 夫諸佛境界,唯趣不思議一心解脫之門。何謂不思議解脫。 以一切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非定量之所知。故稱不思議。既以非有而有,即不住於無。有而非有,即不住於有。有無不住,即於諸法悉皆解脫。以一切法不出有無故。
「如云布施者。大菩薩行施等時,能觀唯識。知境是心,即心外無法。三輪體空,是稱真施。」夫菩薩欲報佛恩。皆須不惜身命。護持如來正法。云何唯述一心,能報慈化。 答 : 覺王最後慈勅,唯令於念處修真。首祖當初所傳,只但指人心是佛。若能信受。是真報恩。示他則不負前機。自究則剋成大事。
「即空不住空,即假不住假,即中不住中,是名中。何以故。為即空,空有何可住。即假,幻化影復何可住。二邊既無可住。豈有中可住,故曰三諦無住。」— 永明延壽大師 夫說此法門。是無始終說。不定方所。亦無時分。以無時之時,理無間斷。無處之處,說遍十方。故一切佛,法爾皆於無盡世界,常轉如是無盡法輪。
「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磨所傳,是此心也。」— 永明延壽大師 夫境識俱遣。眾生界空。諸佛究竟成得何法。答 : 一切異生。因識對境。於生死中妄生執著。起常等四倒。二乘之人。於涅槃中妄求解脫。起無常等四倒。諸佛如來。因境識俱空。
「境無自性,從心而生。和合而起。故云心生即法生。因滅則緣滅矣。」— 永明延壽大師 夫道無可修。法無可問。纔悟大旨。萬事俱休。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既云宗鏡。何乃廣引身戒心慧之文。法華經云。三藏學者尚不許親近。既違大乘之經教。何成後學之信門。答 : 經中所斥三藏學者,即是小乘戒定慧。戒則但持身口。
「身為正法藏,心為無礙燈。」— 華嚴經頌云 夫華嚴經是圓滿教。所明一法纔起。皆有眷屬隨生。今此何故,唯論絕待。 答 : 所言眷屬者,皆是理內眷屬。眾生如,佛如,一如無二如。理性相關。故稱如來為世間之父。一切眾生為諸佛之子。若法門眷屬者。約自證法,則禪定為父。般若為母。而生真淨法身。
「若心解則一切解,與真性而相應。若心縛則一切縛,與塵勞而共處。」 夫諸佛境界,唯趣不思議一心解脫之門。何謂不思議解脫。 以一切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非定量之所知。故稱不思議。既以非有而有,即不住於無。有而非有,即不住於有。有無不住,即於諸法悉皆解脫。以一切法不出有無故。
「如云布施者。大菩薩行施等時,能觀唯識。知境是心,即心外無法。三輪體空,是稱真施。」夫菩薩欲報佛恩。皆須不惜身命。護持如來正法。云何唯述一心,能報慈化。 答 : 覺王最後慈勅,唯令於念處修真。首祖當初所傳,只但指人心是佛。若能信受。是真報恩。示他則不負前機。自究則剋成大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35--淨土宗「從果向因」,由「厭欣」而展開三心、四修,攝歸「稱名必生,成佛度眾」,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法然上人云: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象山慶[藕思].35-https://blo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4月17日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
Thumbnail
二、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日想觀」,行者若「自見業障輕重之相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三論宗,即龍樹宗、提婆宗,是中國大乘宗派之一。以般若空義為本宗思想根幹,所以又稱為中觀宗、空宗、無相宗、無相大乘宗、無得正觀宗。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35--淨土宗「從果向因」,由「厭欣」而展開三心、四修,攝歸「稱名必生,成佛度眾」,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法然上人云: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象山慶[藕思].35-https://blo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4月17日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
Thumbnail
二、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日想觀」,行者若「自見業障輕重之相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三論宗,即龍樹宗、提婆宗,是中國大乘宗派之一。以般若空義為本宗思想根幹,所以又稱為中觀宗、空宗、無相宗、無相大乘宗、無得正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