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高效人生讀後感-總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因為工作8月太忙,
這篇是8月斷斷續續地寫下來的,這本書讀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覺得我好像有一點抓不到什麼重點可以寫,重寫了幾次,最後幾乎不寫筆記了,只寫關鍵字,然後想到什麼寫什麼,可能會跟書的內容有點偏掉,前面雖然發過一部分的心得,這邊就當作讀完後做一個總結,整本書我比較有印象的地方是捨棄、專注、規劃、重視過程這幾個方向。
捨棄、專注
前面已經寫過,時間精力畢竟有限,現在生活娛樂越來越多選項,在生活中放進太多事物會使我們疲於應付,如果有生活目標,捨棄一些對目標沒有影響的事物,保持精神上能夠專注於目標,持續前進。
規劃
這邊說個我上班的例子,現在有國民旅遊補助,民眾只要先上傳資料,到旅館只要報上身分證字號讓業者後台登入確認就能折抵1300,大部分民眾都能事先做好準備,不過有的人就是什麼都沒準備,到了現場才在那邊開始弄,有的人還沒帶黃卡,往往在現場弄個三十分鐘,如果能在出門前都先弄好,就不用出來玩還卡在櫃檯三十分鐘了。
不只出門旅遊需要規劃,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規劃,當我們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就要先從規劃開始,無論是財務、生活作息,開始記帳、規定保持規律的作息,不過就算精心計畫,也有些事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但把能控制的變數壓在最小,在預想中的意外狀況先準備好備用的計畫,也比什麼都沒準備還要好。
不過就算有排好計畫,執行力又是另一回事了,初期可能要耗費許多心力強迫一下自己去執行,慢慢的習慣之後才能比較維持。
就像是我雖然想寫部落格,可是工作一忙,我下班後就比較偏向只閱讀、聽podcast,開電腦打字就變得很懶了,在計畫的初期真的需要花一點心力來維持。
重視過程、耐心
比起以前,我們現在的生活步調越來越快,以我自己來說,帳單繳費用網路銀行,再不然7-11,要我去郵局抽號碼牌排隊繳費是不可能的,還有像是google、抖音、手遊,我們已經很習慣這種快速獲得回饋的事物,可能導致一部份人可能比較缺乏耐心,有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需要長久下來的維持才會有好處,但當下不會有回饋,所以就直接忽略了,像是運動、睡眠、健康飲食、理財,因為人對未來的收益比較薄弱。
在剛開始理財、運動、閱讀,這些的好處不會馬上呈現,很容易就放棄了,需要耐心等待,時間拉長才會看到成果。
有的人開始規畫生活之後一段時間沒辦法照著計畫走,就索性放棄了,可以把桂話當作一個大方向,慢慢調整到自己可以接受的平衡點,能夠維持一段時間之後再看要不要進一步的調整,每個人能接受的程度不一樣,不一定要一次做出大幅改變生活習慣。
最後的總結
這本書雖然我只抓到這幾個重點方向,不過光是捨棄一些事物、規畫生活作息就夠我弄好久了,慢慢地減少手機遊戲、減少跟朋友聚餐看電影、增加閱讀時間、下班後先運動,大概最近都往這些方向前進,不過8月旅遊大爆發,工作變忙倒是有點打亂計畫,最後差點回不來,真的是強迫自己今天至少要在電腦前打一些字,抱著一但開始了就會繼續做下去的心情打完這篇文,之後應該比較不忙了,希望能穩定一點。
    avatar-img
    19會員
    6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晨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也很貼心地分成了三個大標題,分別是找到自己、規劃自己、接受自己,然後裡面再各有2-3個小標題,目前只讀完兩大標題,這邊先寫第一部分比較有感覺的地方,但比較像是藉由讀這書重新想起以前讀過的書。 割捨
    感覺如果我以後有想要看的電影,不如花個450直接在商店買下來好了,至少一次買斷我會好好的思考我是不是真的想要看,也不會花大量時間去瀏覽我不是那麼有興趣的影片浪費時間
    本來是在讀別的書,看到裡面出現稀缺心態,跑去GOOGLE了一下發現這本書,就直接買了電子版本讀看看,作者有兩位,一位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森迪爾.穆蘭納珊、另一位是埃爾達.夏菲爾,他資歷有點多我就不打出來了,看起來是很有名的人。 有關匱乏 匱乏帶來的好處 匱乏帶來的壞處 認知頻寬 隧道效應 寬鬆
    這本書的作者樺澤紫苑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每個月都看二十本以上的書,但作者認識到看再多書也是毫無成長,之後便開始注重如何將所看的書本以輸出的方式促進自我成長,作者認為學習及工作將重點放在輸出是可以帶來爆炸性的成長。 輸出 表達 寫作,持之以恆 行動 練習
    作者上一本書是最高學以致用法,是在教人如何做輸出,這本書是教人如何更有效率地去輸入,作者說到如果沒時間做輸出的話,那在短時間之類重複輸入也能達到跟輸出一樣的學習效果。 輸入的品質重要性 1.慎選資訊來源 2.有效率的輸入 非語言輸入 1.參加線下實體活動 2.人際關係 3.一對一的學習 3C產品
    這本書也很貼心地分成了三個大標題,分別是找到自己、規劃自己、接受自己,然後裡面再各有2-3個小標題,目前只讀完兩大標題,這邊先寫第一部分比較有感覺的地方,但比較像是藉由讀這書重新想起以前讀過的書。 割捨
    感覺如果我以後有想要看的電影,不如花個450直接在商店買下來好了,至少一次買斷我會好好的思考我是不是真的想要看,也不會花大量時間去瀏覽我不是那麼有興趣的影片浪費時間
    本來是在讀別的書,看到裡面出現稀缺心態,跑去GOOGLE了一下發現這本書,就直接買了電子版本讀看看,作者有兩位,一位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森迪爾.穆蘭納珊、另一位是埃爾達.夏菲爾,他資歷有點多我就不打出來了,看起來是很有名的人。 有關匱乏 匱乏帶來的好處 匱乏帶來的壞處 認知頻寬 隧道效應 寬鬆
    這本書的作者樺澤紫苑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每個月都看二十本以上的書,但作者認識到看再多書也是毫無成長,之後便開始注重如何將所看的書本以輸出的方式促進自我成長,作者認為學習及工作將重點放在輸出是可以帶來爆炸性的成長。 輸出 表達 寫作,持之以恆 行動 練習
    作者上一本書是最高學以致用法,是在教人如何做輸出,這本書是教人如何更有效率地去輸入,作者說到如果沒時間做輸出的話,那在短時間之類重複輸入也能達到跟輸出一樣的學習效果。 輸入的品質重要性 1.慎選資訊來源 2.有效率的輸入 非語言輸入 1.參加線下實體活動 2.人際關係 3.一對一的學習 3C產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排開工作,有幾天是邊顧衛星邊寫小說,一天頂多幾百字;雖然寫得下去,有骨幹可循,不會像二十出頭歲時那樣手足無措,也感覺得到一些愉快,但生產力低到理性很想直接把這件事從人生中刪除。 最後的東西大概還是缺乏娛樂性或引入入勝的能耐,但起碼要所有想呈現的現實暗面都列出來。關鍵字是:齊。
    Thumbnail
    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我們常常全力以赴,一開始便傾盡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這種全力以赴的精神雖然令人敬佩,但卻也容易讓人筋疲力盡。當我們把所有的熱情和衝勁都集中在最初的那一刻,久而久之,往往會感到身心俱疲,進而失去對目標的熱情和動力。一開始拼得有多用力,後來就會覺得有多無力。因此,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如果你也是個工作狂,相信我,這本書有太多地方會打動同屬工作狂的我們!本書適合所有想重新跟時間打交道的人,以及行程滿檔、終日勞碌的你我,讓我們了解斷捨離才能重新獲得主導權,過上更有靈魂的生活。如果你也時常感到被事情追著跑,焦慮填滿行事曆,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排開工作,有幾天是邊顧衛星邊寫小說,一天頂多幾百字;雖然寫得下去,有骨幹可循,不會像二十出頭歲時那樣手足無措,也感覺得到一些愉快,但生產力低到理性很想直接把這件事從人生中刪除。 最後的東西大概還是缺乏娛樂性或引入入勝的能耐,但起碼要所有想呈現的現實暗面都列出來。關鍵字是:齊。
    Thumbnail
    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我們常常全力以赴,一開始便傾盡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這種全力以赴的精神雖然令人敬佩,但卻也容易讓人筋疲力盡。當我們把所有的熱情和衝勁都集中在最初的那一刻,久而久之,往往會感到身心俱疲,進而失去對目標的熱情和動力。一開始拼得有多用力,後來就會覺得有多無力。因此,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如果你也是個工作狂,相信我,這本書有太多地方會打動同屬工作狂的我們!本書適合所有想重新跟時間打交道的人,以及行程滿檔、終日勞碌的你我,讓我們了解斷捨離才能重新獲得主導權,過上更有靈魂的生活。如果你也時常感到被事情追著跑,焦慮填滿行事曆,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