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當媽媽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名聳動簡直接近標題黨,根據23位年齡不等的以色列媽媽(也有已經是奶奶)的訪談,作者逐步建立起母職的發生以及經歷中的矛盾,而後悔不論在哪個議題上,都是千金難買早知道,藥房沒賣後悔藥的狀態。母職在作者筆下,只是特別病態的不可言說,而訪談挖出了一些她們匿名說了的部分。
先從想不想成為母親談起,過去單身、沒有子女的女性會被貼上敗犬之類的標籤,意味著某個程度的殘缺。人生沒有自成家庭、甚至只有獨生子女都好像缺了什麼的社會價值觀,造成女性在生育上的選擇壓力。而女性在生理上孕育後代的條件,就成了理所當然的期待:只有女性能生。
後悔其實是種複雜的情緒。什麼時候開始覺得後悔?因為什麼感到後悔?有時後悔帶來原諒,而母親的後悔似乎是在社會脈絡中不可原諒。
作者歸納總結訪談對象的回應,並穿插訪談紀錄,在訪談紀錄前會有子女數量/年齡的資訊。有些來自母親的回應與刻板印象相距甚遠,甚至會很懷疑是否有些斷章取義,但輔以訪談紀錄,就能降低這樣的疑慮。
受訪女性對母親這個角色缺乏準備,也對身分轉變後的困境缺乏全面理解,使得後悔的情緒產生。在選擇成為母親之後,不僅在事實上走上單行道,心情上也是。背負著社會和丈夫的期待,有時孕育了超出自己意願數量的兒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外,你的子宮也可能不是你的子宮。生產的期待若來自四面八方,成為母親就不全然是選擇。
而從母親的角度看來,他的後悔還有更深一層次的區別,包含後悔成為母親但仍深愛子女。這樣的情緒在母親面對子女時,更顯得衝突。若是從幾無選擇的子女角度觀察,母親的角色若出於合意性行為,對比上子女更無選擇。而且這樣的情緒可能引發子女出生是母親災難的罪惡感,對子女恐怕是情感上的傷害。然而對於母親角色的期待和情緒壓抑,都較少考慮親職是毫無喘息時間的,若再加上其他壓力,母親的後悔就容易分離觀察理解。
童年的挫折對母親來說,也可能是後悔的來源,創造了新生命面對自己過去也有經驗的困頓,且很可能同樣無能為力,為了這樣的難以挽回,理論上應該是能接受的後悔。而對子女的這些憂慮、付出,很顯然的也改變了母親生活的重心,時間精神上的犧牲,對母親我為一個個人,卻經常需要與其他生命經驗緊密聯繫,後悔就更顯得可以想像。
有些母親曾經出現過壞壞的幻想,不管是希望小孩就消失或其實起心動念過墮胎。實際上這樣的情緒有時被認為是產後憂鬱及其症候群,困住了許多母親。她們理解這樣的情緒在道德上難以被接納,但持續的壓力和情緒的無處宣洩有時加深了這樣的負面情緒,而這些問題在社會中依舊是難以言說的禁忌。
不生小孩將來會後悔言猶在耳,家裡有女兒的手足表示,不婚不生、快樂人生。到底哪種後悔多,單行道上,往後看也許都有許多遺憾,和薛丁格的後悔。
此外,考慮經濟條件、種族等因素,母親在角色轉換之後就再也不是少女頂多就是少婦,而這差異所帶來的衝擊,當今社會還展現在每一個社交群組中的姓名上。少了從夫姓/冠夫姓,母親常為了聯絡,社交群組顯示名稱成了誰的媽,少了自己真的完整了生命嗎?真是沒答案。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社會甚至沒有真的關心過父母是否後悔,一旦流露出一點遭遇困頓的挫折心理,就可能被懷疑不適任以及有疏於照顧的風險。對於親職後悔的容忍度甚至比犯罪還低,罪犯的悛悔可能換得轉型正義的原諒,降低付出的刑事代價。那母親呢?這麼一對比就凸顯了書名命題與社會現實的荒謬。有論者檢討作者作為已婚未生的女性,撻伐對這類問題指點的資格論,實際上恐怕是難以面對原先社會的結構困境。
能感覺後悔嗎?連感覺都不成,若沒真的實際傷害誰後悔又如何?無限上綱的道德枷鎖,恐怕掀起的就是少子女的人口老化巨浪。西方或者說以色列的社會樣貌若是如此,也強調男主外女主內的儒家社會又如何,也值得進一步探究了解。
面對困境,這本書無意也難以解決。但透過作者的努力,整理出一個理解框架,讓原先閉口無聲的問題,有了個對外放送求援的機會。母愛噴發除了荷爾蒙作用外,少一點道德魔人式的刻板印象,或許母親就能有解放的機會。
推薦給成為母親的朋友,她若說出你平日的困境,表示社會進步一些,有人開始試著理解。也推薦給男性友人,母親值得你更進一步了解。至於不婚也不生或已婚不生的朋友,忠於你的選擇,生命有許多可能,走過路過、錯過也是可以算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5會員
497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算是某個程度的職人書,作為一種特殊行業,在司法體系中為數不多,但又是受刑人賦歸社會的橋樑角色,在保護管束期間,透過定期的訪談來完成任務,暱稱是老蘇,帶臺灣國語音,一面是為著受保護管束人留一點情面,另一面是觀護人太咬文嚼字,於是就被俗名取代之。 入行十餘年,在此之前是記者。沒有小時不讀書的問題,
其實不太看圖文書,而且本來也有追王水仙尊的臉書,除了喜歡精煉的文字表達之外,一針見血的各樣看法也是舒暢。這本書是幾年來的就醫筆記,就診的中醫系統也與高中同學開業的相似,於是就趁假日翻閒書看完,當作複習臉書的一種閱讀。 中醫對於身體觀和西醫大不相同。有時頭痛醫腳不見得是蒙古來的,而是更知道整個身體系統
跟風買的書,沒想到這麼沉重,沒看幾頁就需要停下來懷疑一番。作者是集中營生還者,而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書,目的在反省這些惡行。連讀這些文字都需要瘋狂深呼吸,真有點無法想像究竟要多大的意志才能將這些經歷寫成文字,即便是聽聞的他人經驗,都讓人不忍卒睹,一點也不誇張。 集中營的相關記述中,這段真的像是詛咒一樣
沒想到一段垃圾話談天意外在臉書釣出野生作者,偽魚販聽成鮪魚飯,都不知道是貓飯升級還是餓極,傻眼之外,必須說這本書作為非虛構寫作,讀來有股魚味、酸味、人生味,細數其味太細瑣,但品味起來又不只五味雜陳,篇幅不大,是本值得多翻幾次的小書。 說是魚販,其實想講的是自己人生。黃賭毒上癮了真的很難戒的例子,聽來
父親這個老哏的題目,印象最深的當屬背影,再來可能是麥帥為子祈禱文,大抵課文中出現的父子檔,走的親情路線都不太一樣,而這本又是另一個典型,是一個爸爸坦然面對意外得子、慢慢準備成為父親的紀錄。
這本書算是某個程度的職人書,作為一種特殊行業,在司法體系中為數不多,但又是受刑人賦歸社會的橋樑角色,在保護管束期間,透過定期的訪談來完成任務,暱稱是老蘇,帶臺灣國語音,一面是為著受保護管束人留一點情面,另一面是觀護人太咬文嚼字,於是就被俗名取代之。 入行十餘年,在此之前是記者。沒有小時不讀書的問題,
其實不太看圖文書,而且本來也有追王水仙尊的臉書,除了喜歡精煉的文字表達之外,一針見血的各樣看法也是舒暢。這本書是幾年來的就醫筆記,就診的中醫系統也與高中同學開業的相似,於是就趁假日翻閒書看完,當作複習臉書的一種閱讀。 中醫對於身體觀和西醫大不相同。有時頭痛醫腳不見得是蒙古來的,而是更知道整個身體系統
跟風買的書,沒想到這麼沉重,沒看幾頁就需要停下來懷疑一番。作者是集中營生還者,而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書,目的在反省這些惡行。連讀這些文字都需要瘋狂深呼吸,真有點無法想像究竟要多大的意志才能將這些經歷寫成文字,即便是聽聞的他人經驗,都讓人不忍卒睹,一點也不誇張。 集中營的相關記述中,這段真的像是詛咒一樣
沒想到一段垃圾話談天意外在臉書釣出野生作者,偽魚販聽成鮪魚飯,都不知道是貓飯升級還是餓極,傻眼之外,必須說這本書作為非虛構寫作,讀來有股魚味、酸味、人生味,細數其味太細瑣,但品味起來又不只五味雜陳,篇幅不大,是本值得多翻幾次的小書。 說是魚販,其實想講的是自己人生。黃賭毒上癮了真的很難戒的例子,聽來
父親這個老哏的題目,印象最深的當屬背影,再來可能是麥帥為子祈禱文,大抵課文中出現的父子檔,走的親情路線都不太一樣,而這本又是另一個典型,是一個爸爸坦然面對意外得子、慢慢準備成為父親的紀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從沒想過嫁人這件事,但我嫁人了。 在結婚之前,我自營服飾是個板娘,是個很有氣勢的生意人。 這輩子從來沒想過「家庭主婦」這件事!!! 從來不是我的選項!! 從小看著媽媽就這樣一輩子埋在家裡,沒有自已的生活,也不再有「自已」的想法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想這樣過一輩子也不想要這麼辛苦的生活。 但因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經常羨慕別人的家庭有女兒,這樣的羨慕在婚後曾經一度轉化成為願望,希望自己可以生養出一個掌上明珠。 可是,幾年期間,生出第二個兒子之後,就放棄了這樣的願望。然後,願望又回歸成了羨慕。每每看到人家牽著小女孩走動,眼光很少不多停留一陣,是真的很羨慕人家。 這樣的心境是源自我英年早逝的母親。母親離世時還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從沒想過嫁人這件事,但我嫁人了。 在結婚之前,我自營服飾是個板娘,是個很有氣勢的生意人。 這輩子從來沒想過「家庭主婦」這件事!!! 從來不是我的選項!! 從小看著媽媽就這樣一輩子埋在家裡,沒有自已的生活,也不再有「自已」的想法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想這樣過一輩子也不想要這麼辛苦的生活。 但因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經常羨慕別人的家庭有女兒,這樣的羨慕在婚後曾經一度轉化成為願望,希望自己可以生養出一個掌上明珠。 可是,幾年期間,生出第二個兒子之後,就放棄了這樣的願望。然後,願望又回歸成了羨慕。每每看到人家牽著小女孩走動,眼光很少不多停留一陣,是真的很羨慕人家。 這樣的心境是源自我英年早逝的母親。母親離世時還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