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在說什麼?
自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為第一本暢銷商管書以來,爾後近40年間,商管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彷彿商管書就是暢銷的代名詞,而當中品質參差不齊,研究方法也不盡嚴謹(或是自以為嚴謹,實則不然),且過於將商業世界簡化,往往提出「八大秘訣」、「五大步驟」之類的祕笈,讓人誤信只要依樣畫葫蘆,公司就會像書中案例的優秀企業,搏扶搖而直上,甚至可以「基業長青」!
而事實證明,這是錯的!往後近40年間,很多當初被捧上天的優秀企業也走下坡了,表現低於市場平均,甚至被併購。那麼,為何當初書中可以歸納出各式各樣的完美表現,各方面皆如此優秀的特質呢?
有鑑於此,本書作者希望帶給讀者的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看透事物本質,而不被龐大的媒體資訊所引導,其中影響最嚴重也最廣泛的當屬「光環效應」:當提及一間績效好的企業,所有正面的標籤會毫不遲疑的貼在它身上,而不論事實為何;相反的也一樣,績效差的公司,自然也會吸引各式負面標籤,毫不留情。
另外,藉由批判性思考,評估、判斷、做出決策,而非一味的相信。想想看,十年前的強勢產業與十年後的強勢產業,會相同嗎?可能不會,而且可能會大洗牌。為什麼?因為破壞式創新,通常破壞式創新才能夠造成產業大洗牌。那麼,商管書以「目前」成功的企業作為研究標的,並從中歸納出的「優勢」,是合理的嗎?現在認為的「優勢」,有沒有可能在十年後反倒變成「劣勢」?
誰適合讀這本書?
- 經理人。
本書以經營企業為導向,與經營相關之決策、執行、管理等層面,需要的是掌握資料,並從現有資料中判斷、分析、行動。當然,所取得的資料必須是客觀公允的,而非經過「光環效應」汙染過的資料。
- 想看透事物本質的人。
看透事物本質的核心在於獨立思考、批判性思考,而非人云亦云、隨雞起舞。無論書籍、報章雜誌、新聞媒體、社群...等,有太多似是而非的謬論,正考驗著大家的智慧,是否能看透本質。
摘要
商業造神建立在九個商業假象上:
- 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一種心理現象,讓人們內心維持一致的印象,降低認知錯亂」。
光環效應是最普遍也最嚴重的假象。包括經理人、專家學者、記者都容易根據績效的好壞,來判斷其他特質,而不論每一項目的獨立性。
- 關聯性與因果關係的錯覺
研究團隊以及企業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根據關聯性推論其因果關係,但如此推論是有風險的,因為容易倒因為果。以員工滿意度與企業績效為例,是滿意度高的員工造就公司的卓越績效,還是因為卓越績效提高員工滿意度?
所以,經理人必須要能夠辨別前因後果,才能做出正確決策。
- 單一解釋的錯覺
企業經營往往是各個項目互相影響,很難將各個因素分別切割開來,進而分析每一個動因。因此,若要以單一因素解釋它是如何影響績效,需要非常嚴謹的假設及取樣。當然,這也是多數企業犯錯的地方。
- 按圖索驥的錯覺
指的是根據結果(因變數)來挑選研究樣本,顯然是強化了光環效應。較合理的作法,應該是不論績效好壞皆挑選樣本,如此才有鑑別度。
- 嚴謹研究的錯覺
指的是以嚴謹的態度研究,但最終還是不敵光環效應。也許增加對照組,可避免「按圖索驥的錯覺」,再增加取得研究資料的廣度與數量,看似嚴謹的研究,但所取得的巨量資料其實已被光環效應所污染,何來嚴謹之有?
- 永續成功的錯覺
我們必須認知,長遠來看,成功是短暫的,過去表現好的企業,未來不見得一定會保持卓越。如同上述的破壞式創新,有可能一家企業總是帶領破壞式創新嗎?蘋果可能再度破壞式創新嗎?當然不一定!
- 絕對績效的錯覺
績效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商場無時無刻處於動態,企業的成敗與對手的行動高度相關,當進入市場的門檻低,競爭對手多,企業便面臨強大挑戰,要在這動態的市場中突破,看的是相對績效,應避免落入絕對績效的錯覺。
- 孤注一擲的錯覺
即專注本業與多角化經營的選擇。許多研究發現,多數卓越績效的企業皆專注本業,較無涉足其他領域,但這是否可理解為,多角化經營相對績效較差,所以鼓勵企業專注本業?當然不行,這同樣是犯了過度簡化商業世界的問題,本書將之稱為「孤注一擲的錯覺」。
- 組織物理學的錯覺
指的是強調凡事皆有確定性及明確的因果關係,因此,將商場公式化為如同物理學般的準確,卻忽略了這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與隨機的,當然,包括商場在內。甚至,要說「運氣」一定程度的造就一間卓越企業,我認為一點都不為過。所以,我們能夠做的,是把握能夠把握的部分,將決策失誤降至最低,但別天真的以為,輸入、處理後,就會輸出你想要的。
讀後感
讀這本書正好解決了我心中存在已久的疑問:「市面上這麼多資訊來源,究竟要相信誰的?」
各領域皆有以聳動的標題吸流量的文章(屏除腥羶色不談),或是各種整理、懶人包,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偏愛有標準答案的作法,不喜歡模糊空間,降低認知錯亂,且可獲得「多巴胺」(可參考
「創造快樂大腦」讀後感),導致只要提出「八大秘訣」、「五大步驟」之類的祕笈就會讓大家埋單。
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我認為篩選資料來源、判斷資訊真偽是我們必須有意識學習的,不論是從何而來的資料,都必須以「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態度看待,此處的「書」字現在可代替的詞可就廣了,社群媒體、書報雜誌、書籍,甚至別人聊天的內容,都可能是需要我們批判性思考的地方。
獨立思考之重要不言可喻,依手中所有的資料做決策,提高勝率。但要有正確認知,沒有百分之百的勝率,所以不要想依靠所謂的「公式」,套用公式做決策是不切實際的,說的嚴重些,是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同樣一項作為,在不同狀況會有不同的解釋。比方管理階層為了決策爭執不休,若未來企業的績效好,爭執將會被解釋為「有效溝通」,彼此心無芥蒂,有話直說,說不定還會變成「企業文化」被歌頌;相反的,若未來績效差,爭執就會被解釋成管理階層的惡鬥,互相杯葛,甚至招來「這些人不配作為主管」之類的批評。這個例子就是標準的「倒果為因」,完美展現了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多麼可怕!
因此,思考方法的提升乃當務之急,不僅是經理人需要,擴及至社會上每個人都同等需要,特別是農場文充斥、各種危言聳聽撲面而來,長輩的LINE群組就是最好的例子,內容多從農場轉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背後有操作的痕跡,但這類訊息還是層出不窮,彷彿沒有止息的一天。
最後,回到本書作者,可以看到他火力全開,不畏懼「追求卓越」、「從A到A+」、「基業長青」等暢銷著作,以理性的角度分析這些著作,提供大家另一種思維,可說是批判性思考的最佳寫照!
問問自己
- 在閱讀「商業造神」時,我是否也抱持著批判性思考閱讀這本書?
- 瞭解了商場的不確定性,是否減少了經理人的責任(因為存有無法掌控的因素)?或是反而增加經理人的責任(經理人必須盡可能降低不確定性)?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看法,互相交流!
作者:菲爾.羅森維格 譯者:徐紹敏、吳宜蓁 出版社: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