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陳芳怡繪本-為孩子許下願望

文/陳培瑜
畫家陳芳怡用極有層次感的繪畫某些特定瞬間,美麗的風景。她是非常認真的藝術家,也是認真的老師,她個人作品「花火」近期榮獲西北水彩畫協會的殊榮。她的繪畫教室的資深學員也入選3X3,還有一直在芳怡身邊,傾注全心全意的秋堯,這是一個如此強大的加乘能量。

《但是⋯》
繪本《但是⋯》說的是小孩和爸爸媽媽的日常,小事寫進繪本,成為可被提取的詩意,圖畫場景中的玩具、養樂多、玩偶、麵包,都是生活小物,但有了孩子的陳芳怡,她的創作在停滯了長長的一段時間之後,因為孩子,有了全新的開始,於是被寫進故事裡的小孩和寫畫故事的媽媽,都成了有詩意的人。
這是陳芳怡的第一本繪本作品,不僅是自費出版,還自行美編完稿,張羅印刷、發行通路、宣傳活動事務,詩意的繪本故事之外,還有陳芳怡和先生共同創業出版的理想堅持。問他們為什麼有此念頭和付諸實踐的勇氣?芳怡一貫的淡然和安定說著自己的創作中想要傳達的訊息,有她對繪畫的喜愛,也有她從照顧孩子的瑣碎日常中觀察所得。
繪本內容,對於同樣身為母親或是父親的人、或者是永遠想要再多玩一下的大人來說,手邊正在進行著的好玩事物,真的只能用「但是⋯」回覆,面對身邊提醒我們要暫停的人,我們總想著再多要點時間,再多要點自由,當下的精彩不能被打斷的心情,真的只有處在愉悅瞬間的主角本身才能體會。但陳芳怡的繪本像是幫主角和身邊的人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面對彼此,這份溫柔的提醒,日常和教養生活中衝突似乎就有了軟化的機會。

《馬戲團》
繪本《馬戲團》的故事,像是一首描繪動物生命起伏的序曲篇章,從第一個音符開始,陳芳怡是樂團指揮,更是樂團首席,自編自奏的美妙,只有細細翻閱此書的讀者方能體會。
她說她是陪孩子去了動物園之後,於是有了這個故事的構想,但若只是著眼在動物園的討論,又只怕太狹隘,侷限了讀者重新思考與動物之間關係的連結,因此馬戲團裡的動物表演成了故事主軸。
故事裡,成為人類賺錢工具的表演動物是故事主軸,但貫穿整個故事使故事成為有行動力和熱情的是小鳥菲菲,她用盡了全身氣力拯救了同為動物的馬戲團朋友們,因為她知道能夠飛翔和馳騁的生命才有意義,馬戲團裡就算不愁吃穿,卻是沒有靈魂的存在。
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其實是一個溫柔的控訴,也是有力的提醒,面對動物表演、動物生命的議題討論和行動實踐,人類還可以做的更多想的更多。這是必然要面對的環境議題,身為母親和藝術創作者的陳芳怡,用自己的方法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入口。
而本書的圖畫更是讓此書值成為經典的重要元素,陳芳怡以極為自由的筆觸和手法,在畫布上潑灑油墨,讓顏料帶領她進入這個故事,讓她也在自由的創作氛圍中創作出了一個追求自由的故事。

《在森林裡》
繪本《在森林裡》是陳芳怡的真實故事。
孩子在日本的森林行旅中,聽到了響亮的烏鴉叫聲,也許是因為沒有聽過如此明亮又充滿力量的鳥鳴,孩子竟然也以禮相待,回覆給了一個又大又亮的ㄚㄚㄚ聲,想必森林中的烏鴉也聽見了,就再繼續ㄚㄚㄚ的與陌生的森林旅者對和著!
這麼一個充滿詩意的故事,要寫進繪本,又要保留孩子的記憶和身旁大人的感動,又不要帶著聲嘶力竭的教育功能,身為專業畫家的陳芳怡,以全新的素描黑白線條筆法,記錄了當年的美好瞬間。
瞬間變成永恆,時間的流逝是最難用畫面呈現的元素,陳芳怡於是在書頁間、在樹葉間,創作了一個孩子與烏鴉直面相視的畫面,讀者成了旁觀者,我們也參與了當年的那一瞬間,森林裡的所有一切也一起安靜了下來,男孩和烏鴉是宇宙的中心。如同電影《永遠的一天》,那一天也成了永遠的一天,翻閱繪本的讀者,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永遠的一天呢?
翻開《在森林裡》與自然相遇,也與時光相遇,與陳芳怡的圖畫相遇,以此作為自己的永遠的一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童里邀請了不同領域的作者,撰寫與繪本、圖像創作有關的優質文章。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