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ue Bottle 讀書會,一場心靈間的溫柔觸碰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visceral feeling」, 意指直覺感悟,還來不及思考,身體已不受控作出反應。那是我第一次打開 《海》,這種觸及靈魂的顫動,至今仍繾綣在心。
如果從未到訪貳叄書房,如果沒有聽過「姑武門」podcast,如果不是 blue bottle,我根本不會出席這場關於《海上停在你背上癢的地方》的讀書會。

隻身參與這種類型的活動,是人生的第一次。從他離開的那天起,翻開的都是全新的一頁。裡頭沒有任何答案,我只有不斷尋覓,試圖更接近真正的自己。

身穿碎花連身短裙的作家方迦南,與我想像中的爽直硬朗截然不同。她讓我們抽籤打開書本其中一頁,p.216 恰如命運安排,一下子揭開我努力撫平的傷痕。
在十個不認識的陌生人面前流淚,旁人必定覺得相當荒唐。大學時期學過「visceral feeling」, 意指直覺感悟,還來不及思考,身體已不受控作出反應。那是我第一次打開 《海》,第一次閱讀迦南的文字,這種觸及靈魂的顫動,至今仍繾綣在心。
這一次,以往的自責沒有並然而起,我知道自己不一樣了。也許再過多久,這塊碎片還是會讓我流淚。就像碰到散落一地的玻璃,指頭不刺痛流血才更奇怪。
昨晚感觸落淚的人,還有迦南。同樣眼淺的我,完全理解每隔數分鐘眼眶又再沾濕的狀態。眼淚本身並不負面,負面的是人們為淚水強加的無謂定義。其實泥濘路上的迂迴曲折,都讓我們哭著覓回勇敢的另一面向。原來一個在流淚的人,也可以如此閃閃耀眼。我們一點也不脆弱。
「要願意觸碰傷口,但光是觸碰其實並不足夠。內心一定會ask for more,你一定要面對它,才會有完整的療癒。」
我們都習慣在白天乖乖擺個「poker face」,夜裡暗自把苦水嚥下,到頭來人前人後都不過自欺欺人。還是世上真有一種人,理性得徹底免卻感情的牽絆,瀟灑得完全不形於色?或許 yes/ no 皆不重要,每個靈魂生來都是細膩柔軟,終究都渴望真誠的理解,也值得溫柔以待。至少我是這樣深信著。
重複日常有時,感受過程有時。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把熱愛的聚攏成堆,逐一揣摩裡頭的無窮哲理。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是歲月裡的美學探險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相逕庭的我們,反而才能撮合成像一幅扣人心弦的景緻。
大相逕庭的我們,反而才能撮合成像一幅扣人心弦的景緻。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上週,上了一門課主題是水。 水代表感覺、情感、感性。 這正是我所缺乏的。 以前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不溫柔的人,身邊的朋友有說我是溫暖的人。 但經歷了一些事情,我發現我確實不太能感受別人的感受。 特別是面對家人的時候,不耐煩的心情特別會跑出來,講話也特別大聲。 而且,我發現自己內在有一
Thumbnail
哭過之後似乎有些什麼卡住的能量,開始流動了,原來我們不需要將自己療癒到完全無傷才能夠說愛,即使滿身瘡疤,帶著傷去說我愛你,會長出力量。 這篇文章也記錄下了我的最後一個挑戰,也是破關的最後一步,當我將這些赤裸寫下勢必有被故事中那位男主角看見的風險,但走到這邊已經明白了,我清醒地看清是什麼勾起情緒
Thumbnail
剛開始看這本小說的時候經常要停下來。不習慣的文風,就像面對未知的海洋一樣。雖然水很清澈,但會踢到不少沙石。不過當慢慢讀下去時,卻如身陷泥沼中動彈不得。雖說分類為言情小說,卻沒有多少情,有的就只有無盡的心寒和哀傷。
Thumbnail
你曾經聽過 「解離」狀態嗎? 解離是人在壓力過大時,出於對自我的保護,會感覺到靈魂脫離了身軀,自己彷彿不是身處在這個世界,用第三者的角度來旁觀自己的一種狀態。上次接觸過這種主題的閱讀,是在林奕含所著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故事中的女主也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以一句「溫良恭儉讓」主導全書節奏,如同
Thumbnail
這幾天慢慢在看《大武山下》,看到其中一小段: 「孤寂,是存在的本質。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52赫茲的深海鯨魚。九十四歲的老人跟十四歲的少女,孤寂感是一樣的,就好像只要是皮膚,割一刀就會流血。」 日前在想關於「孤獨」的事,心裡浮現莊子的無何有之鄉,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塊不被任何人所了解
Thumbnail
自從參加完李崇建工作坊,偶爾心血來潮會想嘗試看看直覺書寫,在白紙上順著感覺與畫面不斷往下寫,不知不覺就寫滿了一面。突然發現我的主題都是關於眼淚的短文故事,在此記錄了其中一篇。 在黑暗中有一個黑色小點,小小的,開始透著微光,外層淡淡的一圈,再往外擴散一圈光暈,點點慢慢變成水藍色的眼淚。
感覺心裡有一小塊被緊緊的抓了起來,微微的疼、微微的喘不過氣,氣息上升到鼻腔,湧起想哭的衝動,這種感覺很久沒有出現。很不習慣卻又感到幸福,暈船的過程是這樣的。一開始輕輕晃動,讓你沒有感覺,像溫水煮青蛙那樣一點一點加深晃動,當意識到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頭昏腦脹,呼吸急促。
Thumbnail
從小我就很怕情感很強烈的小說,所以一般讀的都是推理小說。這次會讀這本湖骨,是因為在讀墨上看見人家劃線的句子好美好詩意。開讀了以後才發現當中各種情感的糾結。家人或友人之間的扭曲依戀,也有從原生家庭中逃走的倖存者。而這些情感的重量加上我自身的經歷,我斷斷續續用了一年才能夠把整本書讀完。
Thumbnail
  我想,也許在靈魂遊歷的某一世,我當過海的女兒。   在淡水漁人碼頭的遊艇上,我起身離開座艙走到船側,白金色陽光映在海面上,我注視著船舷捲起的白色泡沫,同時也像是捲起遠古時期幾乎被遺忘的記憶,熟悉到以為曾經與海有極深牽絆。
Thumbnail
根據悲傷五階段的理論,人在發生重大失落事件時,第一階段的反應,就是否認。所以對剛開始我發病時狀況的印象其實已經很模糊了,我總覺得那不是我。 到後來慢慢接受時,我突然好慌張,我很希望身旁有一個人可以幫助我脫離痛苦,當時的我真的就像溺水一樣,旁邊有什麼就瘋狂抓什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上週,上了一門課主題是水。 水代表感覺、情感、感性。 這正是我所缺乏的。 以前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不溫柔的人,身邊的朋友有說我是溫暖的人。 但經歷了一些事情,我發現我確實不太能感受別人的感受。 特別是面對家人的時候,不耐煩的心情特別會跑出來,講話也特別大聲。 而且,我發現自己內在有一
Thumbnail
哭過之後似乎有些什麼卡住的能量,開始流動了,原來我們不需要將自己療癒到完全無傷才能夠說愛,即使滿身瘡疤,帶著傷去說我愛你,會長出力量。 這篇文章也記錄下了我的最後一個挑戰,也是破關的最後一步,當我將這些赤裸寫下勢必有被故事中那位男主角看見的風險,但走到這邊已經明白了,我清醒地看清是什麼勾起情緒
Thumbnail
剛開始看這本小說的時候經常要停下來。不習慣的文風,就像面對未知的海洋一樣。雖然水很清澈,但會踢到不少沙石。不過當慢慢讀下去時,卻如身陷泥沼中動彈不得。雖說分類為言情小說,卻沒有多少情,有的就只有無盡的心寒和哀傷。
Thumbnail
你曾經聽過 「解離」狀態嗎? 解離是人在壓力過大時,出於對自我的保護,會感覺到靈魂脫離了身軀,自己彷彿不是身處在這個世界,用第三者的角度來旁觀自己的一種狀態。上次接觸過這種主題的閱讀,是在林奕含所著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故事中的女主也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以一句「溫良恭儉讓」主導全書節奏,如同
Thumbnail
這幾天慢慢在看《大武山下》,看到其中一小段: 「孤寂,是存在的本質。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52赫茲的深海鯨魚。九十四歲的老人跟十四歲的少女,孤寂感是一樣的,就好像只要是皮膚,割一刀就會流血。」 日前在想關於「孤獨」的事,心裡浮現莊子的無何有之鄉,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塊不被任何人所了解
Thumbnail
自從參加完李崇建工作坊,偶爾心血來潮會想嘗試看看直覺書寫,在白紙上順著感覺與畫面不斷往下寫,不知不覺就寫滿了一面。突然發現我的主題都是關於眼淚的短文故事,在此記錄了其中一篇。 在黑暗中有一個黑色小點,小小的,開始透著微光,外層淡淡的一圈,再往外擴散一圈光暈,點點慢慢變成水藍色的眼淚。
感覺心裡有一小塊被緊緊的抓了起來,微微的疼、微微的喘不過氣,氣息上升到鼻腔,湧起想哭的衝動,這種感覺很久沒有出現。很不習慣卻又感到幸福,暈船的過程是這樣的。一開始輕輕晃動,讓你沒有感覺,像溫水煮青蛙那樣一點一點加深晃動,當意識到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頭昏腦脹,呼吸急促。
Thumbnail
從小我就很怕情感很強烈的小說,所以一般讀的都是推理小說。這次會讀這本湖骨,是因為在讀墨上看見人家劃線的句子好美好詩意。開讀了以後才發現當中各種情感的糾結。家人或友人之間的扭曲依戀,也有從原生家庭中逃走的倖存者。而這些情感的重量加上我自身的經歷,我斷斷續續用了一年才能夠把整本書讀完。
Thumbnail
  我想,也許在靈魂遊歷的某一世,我當過海的女兒。   在淡水漁人碼頭的遊艇上,我起身離開座艙走到船側,白金色陽光映在海面上,我注視著船舷捲起的白色泡沫,同時也像是捲起遠古時期幾乎被遺忘的記憶,熟悉到以為曾經與海有極深牽絆。
Thumbnail
根據悲傷五階段的理論,人在發生重大失落事件時,第一階段的反應,就是否認。所以對剛開始我發病時狀況的印象其實已經很模糊了,我總覺得那不是我。 到後來慢慢接受時,我突然好慌張,我很希望身旁有一個人可以幫助我脫離痛苦,當時的我真的就像溺水一樣,旁邊有什麼就瘋狂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