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別當患者唯一的浮木

九十二、別當患者唯一的浮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根據悲傷五階段的理論,人在發生重大失落事件時,第一階段的反應,就是否認。所以對剛開始我發病時狀況的印象其實已經很模糊了,我總覺得那不是我。

到後來慢慢接受時,我突然好慌張,我很希望身旁有一個人可以幫助我脫離痛苦,當時的我真的就像溺水一樣,旁邊有什麼就瘋狂抓什麼。

為何會突然回想起這一段,是因為最近有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突然開口向我借錢,曾經我以為他是我的浮木。我們相識於他們大學舉辦的舞會,那時我大一,為了陪失戀的同學,沒參加過這種正式舞會的我硬著頭皮去了。沒想到同學沒收什麼收穫,我卻因此而認識他。當時他來邀請我跳舞,我真的不太會,但他很積極,後來也很努力保持聯繫,常來我們學校找我,最後雖然沒有在一起,但也只是淡淡的漸行漸遠。

後來在我剛發病時,他又突然與我連絡上了,當時我真的覺得很需要他的幫助,但我感覺到他的冷淡,也沒好意思再多說什麼。過一陣子,我得知他的婚訊,也真心祝福他和美麗的老婆有幸福的孩子。

沒想到前二年對方突然開口向我借錢,我好詫異,因為我不覺得我們之間有到可以彼此開口借錢的關係,後來得知,是他的父親生了重病。我想他也應該是走投無路了吧,可是我知道,我無法幫助他,因為這是一個無底洞,一旦開始了,最後我無能為力時終究會撕破臉。

所以,我突然開始感謝他之前對我的決絕。其實他沒有辦法在我最困難時幫助我,是因為他的能力真的不足,就如同我沒辦法在經濟上給予什麼協助一樣,如果當初在我狀況很不穩定時他才決定放棄,可能對我會是更大的傷害。

當昨晚他又開始傳訊給我時,說了一句「妳真幸福」我可以感受到他羨慕的口吻。但我想告訴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關,最後我們不會因為依靠別人而闖過這個坎,就是要自己經歷了才懂那個難。在慌亂之中胡亂抓到的浮木絕不會是最好的選擇。

換言之,找到正確的管道幫助自己才是最好的辦法。如果你的親友只把你當作唯一的浮木,請你要特別注意,因為一個不小心,可能你也跟他一起墜入萬丈深淵。這不是說不能幫助他人,而是照顧者一定要先評估自身的狀況,別把對方完全當作自己的責任,不僅沒幫上忙,反倒讓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avatar-img
玄玄心的沙龍
176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身心障礙者來說,adjustment (調適)是一種動態式的滾動歷程,代表還在學習調整生活改變後的一切,而adaptation(適應)則是之前的調適已經告一段落,可以好好與障礙共生共存,經過這十多年操練過程,現在的我可能已趨近於adaptation。
閱讀了《1分鐘掌控情緒微心理》剛好看到某一篇內容敘述,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氣,大多都是不該生的氣,作者將其分為四類:一、別人在無意間的情況下讓你生氣;二、在不得已的狀況下,犯下的錯誤;三、根本是雞毛蒜皮的瑣事;四、不真實的流言不值得生氣。而生病是歸在第二類。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語言和情緒表達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分享了不同情緒表達方式帶來的心理影響,並提出關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情緒的調節與生活的影響。
與同事交流後,我意識到自己過於執著於事情的完美,導致精神壓力過大。放下執著,活出自由,是我現在所試著追求的生活態度。
瞭解躁鬱症與恐慌症的共病性,以及一位患者的真實經歷。醫師提到治療目標,並分享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希望給其他病友帶來力量。
對身心障礙者來說,adjustment (調適)是一種動態式的滾動歷程,代表還在學習調整生活改變後的一切,而adaptation(適應)則是之前的調適已經告一段落,可以好好與障礙共生共存,經過這十多年操練過程,現在的我可能已趨近於adaptation。
閱讀了《1分鐘掌控情緒微心理》剛好看到某一篇內容敘述,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氣,大多都是不該生的氣,作者將其分為四類:一、別人在無意間的情況下讓你生氣;二、在不得已的狀況下,犯下的錯誤;三、根本是雞毛蒜皮的瑣事;四、不真實的流言不值得生氣。而生病是歸在第二類。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語言和情緒表達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分享了不同情緒表達方式帶來的心理影響,並提出關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情緒的調節與生活的影響。
與同事交流後,我意識到自己過於執著於事情的完美,導致精神壓力過大。放下執著,活出自由,是我現在所試著追求的生活態度。
瞭解躁鬱症與恐慌症的共病性,以及一位患者的真實經歷。醫師提到治療目標,並分享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希望給其他病友帶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