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孩子的行為不急著評斷是非對錯,先理解「他怎麼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文班的孩子,有個沒來,也沒請假。課後問安親班導師那孩子的狀況。
「他在學校有一些狀況。」班導師嘆了口氣,神情憂愁。
「怎麼了呢?所以安親班也沒來了嗎?」
孩子的言行舉止,無形中都反應出他們的身心狀態
原來孩子在班上跟同學有衝突,對方家長很在意且重視這件事。而這孩子是隔代教養,跟爺爺奶奶、姑姑住一起,家裡是做餐飲生意,大家忙於工作,無暇看顧他。
孩子在學校闖禍,奶奶決定就近看管,也不讓他去安親班,放學就讓他回家,在店裡寫功課。
「但我看他在上作文課還蠻穩定的呢!」
「是啊!他在安親班也還可以,但長輩就覺得孩子在身邊比較看得到,也不讓他跟其他同學接觸。」
上個月有另個孩子,也是突然就消失。聽說是父母失和,要跟媽媽搬去別的地方。
騎車回家的路上,心裡有點惋惜,僅能默默的獻上祝福,希望他們一切安好。
我想起曾經在工作坊,小組雕塑時,有個扮演單親媽媽的母親說道:「我在角色裡時,都忙著跟先生吵架,想辦法尋求後路,我忘了身邊還有個孩子要照顧....」
當大人自己都處於混亂當中,自顧不暇,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去關注到孩子的狀態跟需求?
很多時候,孩子的言行舉止,無形中都反應出他們的身心狀態,是否有壓力,是否想要被陪伴。
多年以前,我去學校到孩子班上找導師討論事情,整個教室空蕩蕩,大家都去上體育課了,只有一個孩子蹲在椅子上拿著筆,東張西望。沒錯!他是蹲著,因為他坐不住,一直想出去。
我認識他,我笑著就走到他前面的座位,坐下來。
「功課沒寫完齁!我陪你寫。」
他笑嘻嘻地看著我,眨眨眼睛,兩隻腳放下來,屁股碰一聲坐在椅子上。因為我看著他,他就能靜下心來,低頭認真寫,沒幾分鐘就寫完了。
「老師~我寫完了~我走囉!」
火速交出作業,一溜煙的跑不見人影。
他是家中唯一孩子,因為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陪伴,物質生活不缺,但功課總是遲交或沒寫。他一向活潑調皮,喜歡出風頭、惡作劇,惹人注意。現在回想起來,他要的,應該只是一份關愛吧。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為,先不要馬上評論是非對錯,因為要糾正指責他的大人多的是,不差你一個。也不用急於第一時間就把孩子貼上標籤。
要去理解跟聆聽的是,孩子行為背後的目標和動機,那才是真正他們需要被了解的訊息 ─ 他怎麼了?
看見問題,就只能處理問題。
看見動機,才能從根本提供幫助。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父母試著把自主權交給孩子,他就會漸漸學會管好自己。 當然分寸和原則還是得把握住,不是完全的放任。 父母往往放不下的,是不忍心孩子跌倒、失敗。 明明知道這條路坑坑疤疤、到處都是石頭,不小心走會跌倒,就想要提醒,甚至幫孩子搬開石頭、填平道路。 但這樣孩子會以為,所有的路都是這麼平坦好走,失去學習、磨練
某日晚餐,有道菜我下手過重,有點鹹。我惴惴不安的把菜端上桌。 「這盤菜可能會有點....鹹喔...」 女兒夾菜嚐了一小口,皺著眉頭,吐吐舌頭。 兒子把菜放進嘴裡嚼了嚼,沒說話,馬上挖了一大口飯放進嘴裡。 沒有人想再夾第二次,這盤菜顯然讓人無法下嚥。
你想要給同事、朋友建議,又擔心讓他們感覺是批評嗎? 別人常說你講話很直、很傷人嗎? 你曾經想拒絕別人卻又不知道怎麼表達嗎? 批評跟建議,只有一線之隔。 差別在,說話的人用什麼樣的語氣和態度,聽的人的感受為何。 溝通盲點:有時候你以為的,跟對方以為的不大一樣。 小萍寫了兩天的提案報告,交給主管審核。主
兒子補習下課回家,才進家門。 「媽~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可以啊~」 「我有一個同學,她理化考76,她跟她爸媽說,她爸媽說怎麼考這麼差,可以再考好一點。她國二的妹妹英文考97分,她爸媽很高興,叫她要多跟妹妹學。我同學很傷心啊!她說想乾脆全部放棄算了。」
前幾次的讀書會,展誥老師提到重新框架,先同理再說理。 那天孩子補習回來,坐在餐桌旁滑手機看很久。我有點不高興,我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我想到老師說的「先同理再說理」,於是我決定改變說話的方式。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當父母試著把自主權交給孩子,他就會漸漸學會管好自己。 當然分寸和原則還是得把握住,不是完全的放任。 父母往往放不下的,是不忍心孩子跌倒、失敗。 明明知道這條路坑坑疤疤、到處都是石頭,不小心走會跌倒,就想要提醒,甚至幫孩子搬開石頭、填平道路。 但這樣孩子會以為,所有的路都是這麼平坦好走,失去學習、磨練
某日晚餐,有道菜我下手過重,有點鹹。我惴惴不安的把菜端上桌。 「這盤菜可能會有點....鹹喔...」 女兒夾菜嚐了一小口,皺著眉頭,吐吐舌頭。 兒子把菜放進嘴裡嚼了嚼,沒說話,馬上挖了一大口飯放進嘴裡。 沒有人想再夾第二次,這盤菜顯然讓人無法下嚥。
你想要給同事、朋友建議,又擔心讓他們感覺是批評嗎? 別人常說你講話很直、很傷人嗎? 你曾經想拒絕別人卻又不知道怎麼表達嗎? 批評跟建議,只有一線之隔。 差別在,說話的人用什麼樣的語氣和態度,聽的人的感受為何。 溝通盲點:有時候你以為的,跟對方以為的不大一樣。 小萍寫了兩天的提案報告,交給主管審核。主
兒子補習下課回家,才進家門。 「媽~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可以啊~」 「我有一個同學,她理化考76,她跟她爸媽說,她爸媽說怎麼考這麼差,可以再考好一點。她國二的妹妹英文考97分,她爸媽很高興,叫她要多跟妹妹學。我同學很傷心啊!她說想乾脆全部放棄算了。」
前幾次的讀書會,展誥老師提到重新框架,先同理再說理。 那天孩子補習回來,坐在餐桌旁滑手機看很久。我有點不高興,我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我想到老師說的「先同理再說理」,於是我決定改變說話的方式。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打文章的頻率已經和與兒子深度溝通的次數差不多了! 記錄一下他主動找我聊內心的想法~他說月考已經很認真在準備了還是沒有考好!非常的自責,第一次段考失利就算了,第二次仍舊滑鐵盧,不知道怎麼對我們交代,我先聽他在學校遇到的事情,然後適時地把我在公司的情況也講給他聽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班上一個活潑的孩子,時常處於心定不下來的狀態,上學期我排位置時,安排在我旁邊,行為漸漸有較穩定。後來每兩星期的輪排後,又恢復之前的樣子,我老早想把他調回來。 星期五換座位前,那孩子又在課堂上直接脫口而出,忘記規範,又被我提醒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打文章的頻率已經和與兒子深度溝通的次數差不多了! 記錄一下他主動找我聊內心的想法~他說月考已經很認真在準備了還是沒有考好!非常的自責,第一次段考失利就算了,第二次仍舊滑鐵盧,不知道怎麼對我們交代,我先聽他在學校遇到的事情,然後適時地把我在公司的情況也講給他聽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班上一個活潑的孩子,時常處於心定不下來的狀態,上學期我排位置時,安排在我旁邊,行為漸漸有較穩定。後來每兩星期的輪排後,又恢復之前的樣子,我老早想把他調回來。 星期五換座位前,那孩子又在課堂上直接脫口而出,忘記規範,又被我提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