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一型人呢?聊聊生活作息的平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若是夜貓子,就不要勉強自己成為雲雀
嗨!今天我們繼續討論睡眠問題,上次提到,我們身體內在有一個晝夜節律,又叫生理時鐘,而這內在時鐘是由基因所控制,也決定一個人是屬於早鳥或是夜貓子。作息型態就如同一條光譜,光譜的一端是標準的早起早睡,另一端則是標準的晚起晚睡,而多數人皆介於兩者之間。
早鳥屬於早睡早起的作息型態,因此他們在早晨較有精神和體力。
而夜貓子的作息型態較晚,因此他們習慣晚起,在晚間精神狀況較好、活動力較高,往往要半夜兩點以後才想睡。
但是我們的社會時間表,大多是符合早鳥型的生理時鐘,中間型跟夜貓子就很容易受影響,雖然平常因為上學上班會早起,但起床後頭昏眼重、思考遲鈍,這兩種人很容易在週間累積睡眠債,然後想辦法在週末補足,但累積的睡眠債越來越多時,就會造身心嚴重影響。
如果你是夜貓子,但你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那麽你為應對晨型社會的生活,便自然而然容易少睡、睡眠作息不穩定,或因此產生壓力焦慮,進而影響自身的睡眠品質,長期下來便會導致身體健康出問題。
其實不只是夜貓子,現在的社會形態改變,晚睡有時難以避免,也有許多人工作上需要到時差不同的地方出差,或是輪值夜班,不斷累積睡眠債的狀況下也不斷透支身心健康。
在多數時候我們無法決定外在的時間表下,如上課或上學,因此僅能調整自己的晝夜節律了盡量將睡眠補足,以避免長期缺乏睡眠而造成的身心失衡。
晝夜節律雖然受基因影響,但也不是完全無法調整,還是可以藉由行為、飲食、年齡和環境的影響而改變。比如小孩的作息型態皆較早,但進入青春期後作息型態便開始變晚,直至20歲又再度提早。
晝夜節律為一種週期性節律,遵循太陽日出日落的時間運行,因而產生接近24小時的週期,不僅是影響睡眠,就連人體的內分泌、血壓、心血管效率、各種生理反應運作也是受日週期影響。
身體像個神奇的小宇宙,波動是有週期性的,在最完美的狀況下,當身體波動可以達到最和諧的頻率並與地球生命場的頻率同步,那麼你身體就可以自然而然進入休息、回春或療癒的狀態。
很多人分享靜坐、呼吸練習,最終也是希望讓身體產生和諧共振的頻率。
下次再來分享呼吸與靜坐的練習。
回到睡眠問題,科學家已經證實生理時鐘主要由大腦中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進行調控,它藉由視神經接收到光線刺激後,會產生『醒來』的訊息,並傳送出去統合到身體各部位,達到全身一致的週期。
而當夜暮低垂,眼睛接收到的光線減少,腦部的「松果體」便開始分泌「褪黑激素」,它啟動睡眠開關,會讓人感覺昏昏欲睡,體溫下降,告知身體:該睡覺了。
若順著生理時鐘作息,褪黑激素會幫助我們安眠。要是需要在夜間工作,燈光照明會抑制褪黑激素,讓人熬夜工作。然而,常常會有天亮下班後,雖身體已經相當疲勞,回家躺平卻怎樣也睡不著啊!
那是因為太陽出來後,日光又繼續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難以啟動睡眠開關。
所以太陽光是啟動週期的一把鑰匙啊!多接觸太陽光,自然可以調整週期。
如果你是要到不同時區出差或旅行,或者輪班的朋友,在一開始前幾天,一定要撥出時間曬曬太陽,讓身體可以重新跟當地的時間對準。
夜貓族早上起床時,應該拉開窗簾,多曬太陽、早起吃早餐,甚至辦公區盡量安排在靠窗之光線明亮處⋯⋯等等,都有助把晝夜節律往前移,而且,週末時最好戒掉補眠的習慣,否則你努力調整一個星期的生理時鐘,到了週末又逐漸回覆回來狀態,到了星期一,又得重頭再來,實在非常辛苦。
需要夜間工作,必須白天睡覺的人,下班時可以戴太陽眼鏡,減少眼睛受到光照,回家才比較好眠,臥室選用遮光窗簾,減少光亮,讓褪黑激素可以分泌,促進睡眠,
對了,睡前記得關掉電子產品,3C產品的藍光會抑制松果體活性,讓褪黑激素下降。睡前不用手機、電腦這些設備,可以減少藍光刺激外,也讓我們暫時遠離過多資訊刺激,讓身體好好準備入睡。
曬太陽,是調整週期最有效的方法,夜貓族或輪班、出差人員或有睡眠問題的人,多曬太陽有助調整晝夜節律週期。(當然,運動也是,但是這講起來也是一大串,另外再分享)
但是建議在對的時間曬太陽,才能真正有效調控睡眠生理時鐘。
你是晚上總是躺很久才睡著的人,晚上7點之後盡量避開有強光的地方,睡前1小時不要滑手機,早上起床時,一定要在早上9點前讓自己照到陽光。
你是晚上很早就想睡但是半夜容易清醒,一醒來就無法再入睡,躺在床上睜眼到天亮的人,建議曬太陽的時間最好改在下午,或是傍晚太陽下山前的時間,這有助褪黑激素在晚上11、12點時分泌,不會太早想睡又太早起床。
當你出現睡眠問題,試遍各種方法、花錢吃褪黑激素等健康食品,但效果卻有限時,不妨先了解自己的生理晝夜週期是屬於哪一型,當你明白身心隨時間的起伏狀況時,適當得與陽光接觸,在需要的時候做個調整。
每個人內在節律都不一樣,我們不需要勉強自己非要跟別人一樣,或強迫自己符合某種作息,你需要做的只有走出去,曬點太陽光,利用太陽光的能量,重新平衡調整生活作息就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早安!!當手機鬧鐘響起時,你伸手關掉鬧鐘,感覺身體好重還不太想起床,既然都拿手機了,那就順便滑一下手機吧!查看社群媒體跟line的各項通知,發現今天的待辦事項開始讓你頭昏腦脹⋯⋯ 歡迎來到新的一天,你睡得好嗎?你有睡飽嗎? 睡眠不足好像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問題來了,你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獲的充足的睡眠呢
前陣子有一部驚悚電影《無眠夢魘》在Netfliex上映,就是以「全人類都失眠」為背景設定, 描述某個影響全球的事件,摧毀了所有電子設備,但這不是最糟的情況,大家逐漸發現自己無法入睡,失去睡眠成為常態,全人類進入了無法睡覺的困境當中,而當「失眠」引起恐慌,有人尋求幫助,有人求助科學,也有人求助宗教等…
很久沒上來聊聊了!親愛的你,還好嗎? 2022對很多人來說是個不一樣,甚至是不平靜的一年吧! 我也是,內外都經驗了非常多的轉變。 上半年的我,都還是處於一個忙碌的狀態,除了工作上因新冠疫情爆發而產生爆炸性工作量外,還有個人的劇本創作、表演課、舞蹈課、協助專案採訪、參與孩子的活動、podcast錄音⋯
這幾年來 我碰到越來越多性早熟的孩子,這與現在生活型態與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我想這也算是時代共業的疾病吧! 這對父母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挑戰及課題。 家中的孩子已確診為性早熟, 父母們大多會感到驚慌失措甚至感到愧疚 但是除了愧疚不安之外, 也許父母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疾病帶來的意義
我們每天其實都會有很多內心的喃喃話語,而你每天對自己喃喃自語了什麼呢? 請不要以為只是把話方在心中碎念無所謂,這些話是可是會在心中扎根生長的。 這些心中碎念都會被積壓在潛意識中,當沒被語言文字攜帶出來時,就會被送進意識區域去解讀和處理,有些事情就無法釐清或是化解了
一個失去平衡的人,沒有支點足以撐起自己。 問問自己,你擁有身心健康平衡的姿態嗎? 你的人生是失衡的還是平衡的呢? 人類的平衡覺不僅讓我們身體頂天立地直立,也讓內在維持自己的價值平衡。
早安!!當手機鬧鐘響起時,你伸手關掉鬧鐘,感覺身體好重還不太想起床,既然都拿手機了,那就順便滑一下手機吧!查看社群媒體跟line的各項通知,發現今天的待辦事項開始讓你頭昏腦脹⋯⋯ 歡迎來到新的一天,你睡得好嗎?你有睡飽嗎? 睡眠不足好像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問題來了,你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獲的充足的睡眠呢
前陣子有一部驚悚電影《無眠夢魘》在Netfliex上映,就是以「全人類都失眠」為背景設定, 描述某個影響全球的事件,摧毀了所有電子設備,但這不是最糟的情況,大家逐漸發現自己無法入睡,失去睡眠成為常態,全人類進入了無法睡覺的困境當中,而當「失眠」引起恐慌,有人尋求幫助,有人求助科學,也有人求助宗教等…
很久沒上來聊聊了!親愛的你,還好嗎? 2022對很多人來說是個不一樣,甚至是不平靜的一年吧! 我也是,內外都經驗了非常多的轉變。 上半年的我,都還是處於一個忙碌的狀態,除了工作上因新冠疫情爆發而產生爆炸性工作量外,還有個人的劇本創作、表演課、舞蹈課、協助專案採訪、參與孩子的活動、podcast錄音⋯
這幾年來 我碰到越來越多性早熟的孩子,這與現在生活型態與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我想這也算是時代共業的疾病吧! 這對父母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挑戰及課題。 家中的孩子已確診為性早熟, 父母們大多會感到驚慌失措甚至感到愧疚 但是除了愧疚不安之外, 也許父母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疾病帶來的意義
我們每天其實都會有很多內心的喃喃話語,而你每天對自己喃喃自語了什麼呢? 請不要以為只是把話方在心中碎念無所謂,這些話是可是會在心中扎根生長的。 這些心中碎念都會被積壓在潛意識中,當沒被語言文字攜帶出來時,就會被送進意識區域去解讀和處理,有些事情就無法釐清或是化解了
一個失去平衡的人,沒有支點足以撐起自己。 問問自己,你擁有身心健康平衡的姿態嗎? 你的人生是失衡的還是平衡的呢? 人類的平衡覺不僅讓我們身體頂天立地直立,也讓內在維持自己的價值平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息不規律造成許多小病小痛 ? 嘗試早睡早起每次都以失敗收場 ? 上集生理時鐘原理篇我們聊了為什麼幾點睡有差、生理時鐘是什麼、它的運作機制、以及短中長期不規律會帶來的影響。 這集實作篇來分享,如何善用學到的原理,穩固生理時鐘,變得好睡好起身體好吧!
Thumbnail
幾點睡有差嗎 ? 大多數來說,有差 可是身體怎麼知道我幾點睡 ? 器官又沒有眼睛跟腦袋可以看時鐘?有差是會差多少呢?天生夜貓該怎麼調整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題吧!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許多人都說我是「古早人」因為我在晚上7:00至7:30左右睡覺,偶爾晚些睡亦是早起平均最遲在早上5:00到5點半起床十幾年來保持一致習慣成了慣性。 睡著時有時忘了手機關機響再久亦聽不到非常深眠,而白天不午睡不喝酒只在晚餐淺酌幾杯高粱酒,也沒有夜生活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早人生活習慣且無
Thumbnail
現代人如何讓我們停止演化已久、以狩獵採集維生的大腦與身體找回睡眠的本質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你怎麼都那麼早睡?」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 都會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 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 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時,在書店買了《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 這本書是日本人寫的,說到各種在早上完成重要工作的種種好處。 當
Thumbnail
根據一篇《當前心理學,Current Psychology》國際期刊文章所定義,熬夜,是一種「睡前拖延症,Bedtime Procrastination」 專家們定義「睡前拖延症」,是一種特定型的健康行為的拖延症,也就是像你平常有在拖延的心態一樣,這只是被定義為“睡得比預期的晚”,在沒有
Thumbnail
作為一名夜貓人,顧名思義就是思考活動越到深夜越活躍的人種。現在卻被半強迫的成為了夜間十二點半睡,早上七點起床的規律族群。 沒有辦法...這應該就是社畜的宿命。不情願地按下鬧鐘,迎接我的是–擠如沙丁魚罐頭的捷運,無止盡的工作循環跟老闆需求的急件。自從換了新工作之後,人生就像是被擠進了龐大的社會機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息不規律造成許多小病小痛 ? 嘗試早睡早起每次都以失敗收場 ? 上集生理時鐘原理篇我們聊了為什麼幾點睡有差、生理時鐘是什麼、它的運作機制、以及短中長期不規律會帶來的影響。 這集實作篇來分享,如何善用學到的原理,穩固生理時鐘,變得好睡好起身體好吧!
Thumbnail
幾點睡有差嗎 ? 大多數來說,有差 可是身體怎麼知道我幾點睡 ? 器官又沒有眼睛跟腦袋可以看時鐘?有差是會差多少呢?天生夜貓該怎麼調整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題吧!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許多人都說我是「古早人」因為我在晚上7:00至7:30左右睡覺,偶爾晚些睡亦是早起平均最遲在早上5:00到5點半起床十幾年來保持一致習慣成了慣性。 睡著時有時忘了手機關機響再久亦聽不到非常深眠,而白天不午睡不喝酒只在晚餐淺酌幾杯高粱酒,也沒有夜生活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早人生活習慣且無
Thumbnail
現代人如何讓我們停止演化已久、以狩獵採集維生的大腦與身體找回睡眠的本質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你怎麼都那麼早睡?」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 都會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 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 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時,在書店買了《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 這本書是日本人寫的,說到各種在早上完成重要工作的種種好處。 當
Thumbnail
根據一篇《當前心理學,Current Psychology》國際期刊文章所定義,熬夜,是一種「睡前拖延症,Bedtime Procrastination」 專家們定義「睡前拖延症」,是一種特定型的健康行為的拖延症,也就是像你平常有在拖延的心態一樣,這只是被定義為“睡得比預期的晚”,在沒有
Thumbnail
作為一名夜貓人,顧名思義就是思考活動越到深夜越活躍的人種。現在卻被半強迫的成為了夜間十二點半睡,早上七點起床的規律族群。 沒有辦法...這應該就是社畜的宿命。不情願地按下鬧鐘,迎接我的是–擠如沙丁魚罐頭的捷運,無止盡的工作循環跟老闆需求的急件。自從換了新工作之後,人生就像是被擠進了龐大的社會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