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篇-1>> 家人,你們是身心患者最穩妥的靠山與幫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陪你慢慢走~ 自助/助人走出負面情緒的泥沼”講座結束後,我接到一些姊妹的詢問,是否可以來幫助他們有身心症的親人或是朋友? 通常,我會鼓勵姊妹,自己來陪伴他們的親友,因為他們是最適合的人選。身心症患者大都有社交恐懼,是有困難加入一個群體,融入更是需要比一般人更長的時間。但是,家人和親友就不同了,他們與患者的關係早已存在,不需重新建立。若更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並知道一些陪伴的方法,是可以有果效的幫助患者,幫助他們走出情緒的幽谷。而這也是我寫作”與身心症共舞”專題的目的。


陪伴是一種良藥,這是醫護人員無法做的事,但是身邊的親友卻是可以的

婚前,陪伴我度過冗長的病程是我親愛的家人,特別是我的母親。不論是到處去宮廟求神問卜或是北上就醫,我母親都是形影不離地陪伴著我。25年前,精神科並不似現在普遍,只有大醫院才有門診。透過姑姑的介紹,我到了台大醫院就診。那時交通也不像現在這樣便利,到台北的客運每天班次不多,若是早上的門診就得天未亮坐第一班車,若是下午診則是要坐最後一班車回家。每次看診都是舟車勞頓的,想想當時真的很辛苦!

我的躁期很快就轉到憂鬱期,每個晚上母親都是陪我入睡,睡前她總是輕拍著我,邊拍邊說,放寬心!放寬心!放寬心…. 她會陪我聊天,開導我… 度過無數個夜晚…

我父親一向很支持我母親所做的,他默默的為家裡的生計打拼,對於我的生病,他沒有多說甚麼。有一次,家裡遭小偷,我的一隻小西施犬不見了! 後來,小偷被警察抓到。父親跟那個小偷說,你把我女兒的小狗交還給她,她現在生病了。小偷跟父親說,阿伯! 我真的沒偷小狗… 我的父親雖然不擅長表達他的情感,當我知道他不追究失竊的損失,只要求小偷交還小狗,希望小狗會有助於我的病情時,我不禁感動地流下眼淚來…

哥哥和弟弟則是司機和救難隊的角色,在多次的復發中,只要我有事發生,他們就會排開手上的工作立刻開車帶著焦急的母親台北、彰化兩邊跑,處理我就醫…等事。

弟媳也沒有閒著,當我服藥半夜手腳發麻時,她會過來幫我按摩,即便我看她是滿面倦容,她仍按摩到我覺得不麻為止。 除此,她也幫忙母親打點我的三餐起居。

我在躁期捅了許多簍子,亂買東西、股票…,或是在言語上易與人衝突。我的家人幫我處理善後,他們在言語上也都沒有說我、罵我、或對我扣上甚麼名號。我在憂鬱期,甚麼事都沒有做,只會躺在床上,他們也不會論斷、指責我、說我的不是。

結婚數年後我再度復發。那時,我母親建議我先生讓我到彰基住院治療,娘家好就近照顧我和孩子。先生就在台北好好專心上班,等假日再南下看我。我母親知道我會想孩子,孩子也會想我,所以每天不辭辛勞地帶著我的孩子搭乘客運到彰化市,在醫院固定的訪客時間來看我,往返家裡和醫院,直到我出院為止。

住院期間,二姊和姊夫三天兩頭就會來醫院看我,問我有甚麼的需要。只要我提出的不管吃的、用的,姐姐和姊夫一定使命必達。

信主之後,我就沒有再住進精神科急性病房,但是復發初期,我在家中仍然需要有人照料。住在桃園的大姊,常常就會一早從桃園來台北看我,打點我的所需,下午再坐車回家,好讓我先生下班後可以接替照顧我。

婚後的復發,先生成為我的主要照顧者。這時,家中大小事就落在他的肩上…....當我躺床心悸不舒服時,他會帶我到公園走路。只要他要出門去辦事,一定把我帶在身邊,讓我多走路,不要一直躺床。平常,會邀我去騎腳踏車運動。假日,他會帶我去不同的景觀餐廳吃飯、散心…

因為我過去在躁期亂買東西,所以我母親要我交出信用卡、提款卡給先生保管,但是不久後他就交還給我,他相信我不會亂花錢。其實,這種信任對於有前科的躁鬱症患者來說是一個冒險。但是,先生的信任讓我覺得自己不是甚麼都無法管理的病人。感謝神的保守,使用我過去的慘痛經驗讓我在病中能夠警醒、自制。

婆家的親人也很照顧我。我聽母親說,我在住院的時候,公公帶著婆家的親人來看我,看我棉被沒蓋好,還幫我蓋好。這細微的動作,看在她眼裡,當時她心想,微小的公婆對她這麼好,她該如何孝順的他們….

當我出院第一次回婆家,出去吃飯時,我婆婆手緊緊地牽著我過馬路,深怕我有甚麼閃失。這個舉動溫暖了我的心,以至於當時我立志若日後婆婆年老有需要時,我也要牽著她的手走過大街小巷。我記得有一次跟大嫂聊天,我跟她說:「他們說我生病了!」 我看見了淚水在她的眼眶裡打轉(這讓我覺得她很心疼我),她跟我說:「你和孩子是二弟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二弟跟我們大家說,微小過去的事大家都不要追究,我們是一家人。」

我親愛的家人盡他們所能的來愛我、保護我、陪伴我、接納和包容我,視我為家中的一份子,讓患有躁鬱症的我有尊嚴的生活。我感謝上帝,為我安排這些美善的家人,對我表現最直接、真誠的愛。

親愛的家人,辛苦了! 謝謝你們~


歡迎至我的FB紛絲專業瀏覽:

https://www.facebook.com/LivingWithMentalIllnes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小的沙龍
15會員
41內容數
我與躁鬱症共舞25年,病發五次,曾經入住精神科急性病房兩次。因為前15年的病程,讓我越來越了解此症,知道如何避開誘使復發的因素及如何保養身心靈,到目前為止已逾10年沒再復發! 期待透過自身的生命故事與經驗分享,可以幫助身心症的病友,以及扶持他們的親友知道如何幫助生病中的親友,讓病友們可以走出他們生命的幽谷。
微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陪伴身心症患者的點滴與反思:從過來人的經驗談到如何幫助他人瞭解自身症狀,並提供陪伴者更多續航力。文章內容包含自身經驗分享、病友案例、以及如何協助患者接納病情等面向。
Thumbnail
2025/04/26
陪伴身心症患者的點滴與反思:從過來人的經驗談到如何幫助他人瞭解自身症狀,並提供陪伴者更多續航力。文章內容包含自身經驗分享、病友案例、以及如何協助患者接納病情等面向。
Thumbnail
2024/11/06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最近的復發跟過去有著明顯的不同,躁期和鬱期的症狀不像過去那般嚴重,在情緒的低潮仍然可以日常生活。除了病識感讓作者願意馬上調整精神科藥物穩住病情外,他在文章中跟大家對他極有幫助的信念、行為、活動…等,期待能對讀者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06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最近的復發跟過去有著明顯的不同,躁期和鬱期的症狀不像過去那般嚴重,在情緒的低潮仍然可以日常生活。除了病識感讓作者願意馬上調整精神科藥物穩住病情外,他在文章中跟大家對他極有幫助的信念、行為、活動…等,期待能對讀者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8/08
這篇文章討論了個人在躁鬱症中的憂鬱期裡,如何透過管理自己的能量帳戶來達成情緒的穩定。作者分享了因長時間處於壓力,父親突然離世...等情緒的掙扎,並介紹了能量帳戶的概念及其對健康的重要性。透過重新規劃日常活動以儲存能量、降低消耗能量,成功回穩情緒,期望讀者能學習如何掌控管理自身能量帳戶,改善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4/08/08
這篇文章討論了個人在躁鬱症中的憂鬱期裡,如何透過管理自己的能量帳戶來達成情緒的穩定。作者分享了因長時間處於壓力,父親突然離世...等情緒的掙扎,並介紹了能量帳戶的概念及其對健康的重要性。透過重新規劃日常活動以儲存能量、降低消耗能量,成功回穩情緒,期望讀者能學習如何掌控管理自身能量帳戶,改善身心健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十一、與家人的相處之道 要相信,家人終究是家人,即使他們再怎麼受不了你,時間會讓你曉看清,包容的意義。 我的原生家庭是一個十分傳統不太會互相傾訴心事的家庭,彼此間不太問候,也就是有些疏離。
Thumbnail
十一、與家人的相處之道 要相信,家人終究是家人,即使他們再怎麼受不了你,時間會讓你曉看清,包容的意義。 我的原生家庭是一個十分傳統不太會互相傾訴心事的家庭,彼此間不太問候,也就是有些疏離。
Thumbnail
我期待透過這場講座可以幫助身心患者看見康復的盼望,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同型者並不孤單;讓親友們了解患者的不容易之處,激發他們更多的同理、包容、耐心來陪伴患者。除此,我希望可以興起更多的陪伴者;社會大眾能更了解精神疾病這一區塊,進而有助於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讓身心患著不再因病羞愧而有尊嚴地生活。
Thumbnail
我期待透過這場講座可以幫助身心患者看見康復的盼望,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同型者並不孤單;讓親友們了解患者的不容易之處,激發他們更多的同理、包容、耐心來陪伴患者。除此,我希望可以興起更多的陪伴者;社會大眾能更了解精神疾病這一區塊,進而有助於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讓身心患著不再因病羞愧而有尊嚴地生活。
Thumbnail
若把陪伴身心症患者比喻成一場馬拉松,家人則是主要的陪跑者,而朋友則是這場馬拉松定點或不定點的補給站。朋友對患者的陪伴與幫助,除了讓家人可以有喘息的機會增添陪伴的續航力之外,也可以幫助患者對外界保持與人連結,提升生活的動力…鼓勵你,當你的親友向你伸出援手來時,請收下這份禮物,讓他拉你一把,陪你慢慢走~
Thumbnail
若把陪伴身心症患者比喻成一場馬拉松,家人則是主要的陪跑者,而朋友則是這場馬拉松定點或不定點的補給站。朋友對患者的陪伴與幫助,除了讓家人可以有喘息的機會增添陪伴的續航力之外,也可以幫助患者對外界保持與人連結,提升生活的動力…鼓勵你,當你的親友向你伸出援手來時,請收下這份禮物,讓他拉你一把,陪你慢慢走~
Thumbnail
在”陪你慢慢走~ 自助/助人走出負面情緒的泥沼”講座結束後,我接到一些姊妹的詢問,是否可以來幫助他們有身心症的親人或是朋友? 通常,我會鼓勵姊妹,自己來陪伴他們的親友,因為他們是最適合的人選。若他們能夠更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再加上一些陪伴的方法,是可以有果效的幫助患者,幫助他們走出情緒的幽谷。
Thumbnail
在”陪你慢慢走~ 自助/助人走出負面情緒的泥沼”講座結束後,我接到一些姊妹的詢問,是否可以來幫助他們有身心症的親人或是朋友? 通常,我會鼓勵姊妹,自己來陪伴他們的親友,因為他們是最適合的人選。若他們能夠更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再加上一些陪伴的方法,是可以有果效的幫助患者,幫助他們走出情緒的幽谷。
Thumbnail
尋求他人的協助並不代表你是失敗或是軟弱的,每個人都是彼此需要的。要打開心來接受安慰,不要拒絕別人對你的幫助。與情緒共處,容許自己有軟弱的時候,不怪罪、定罪自己,也不要跟過去的自己、跟別人比較。我們需要有一個信仰,因為我們自己好有限。放下自己期待痊癒的時間,全權交託給上帝。最後,千萬不要失去盼望。
Thumbnail
尋求他人的協助並不代表你是失敗或是軟弱的,每個人都是彼此需要的。要打開心來接受安慰,不要拒絕別人對你的幫助。與情緒共處,容許自己有軟弱的時候,不怪罪、定罪自己,也不要跟過去的自己、跟別人比較。我們需要有一個信仰,因為我們自己好有限。放下自己期待痊癒的時間,全權交託給上帝。最後,千萬不要失去盼望。
Thumbnail
專線從3月開始,每月舉辦一場主題分享會,至今已辦過:危機處理、照顧者(子女身份)經驗分享、照顧者(父母身份)經驗分享、醫院與社區工作者的對話、照顧者(手足身份)經驗分享、當事者減藥經驗分享、當事者(躁鬱症)經驗分享,我幾乎跟著參與了每一場,這每一場分享會都讓我獲益良多。
Thumbnail
專線從3月開始,每月舉辦一場主題分享會,至今已辦過:危機處理、照顧者(子女身份)經驗分享、照顧者(父母身份)經驗分享、醫院與社區工作者的對話、照顧者(手足身份)經驗分享、當事者減藥經驗分享、當事者(躁鬱症)經驗分享,我幾乎跟著參與了每一場,這每一場分享會都讓我獲益良多。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脆弱的工作者,與離自己生命經驗尤其相近的家屬工作,必定讓觸動或衝擊影響生活——例如,能夠同理對方的無力,所以更需不斷提醒自己,將經驗放下,回到對方的處境尋找轉機;反之,回到生活裡,我也需要花點力氣提醒自己抽離無力,靜觀、思考任何可能。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脆弱的工作者,與離自己生命經驗尤其相近的家屬工作,必定讓觸動或衝擊影響生活——例如,能夠同理對方的無力,所以更需不斷提醒自己,將經驗放下,回到對方的處境尋找轉機;反之,回到生活裡,我也需要花點力氣提醒自己抽離無力,靜觀、思考任何可能。
Thumbnail
每一個照顧經驗都是很獨特的,所以其實我覺得照顧者真的是專家,雖然沒有證照,可是他是專家,這是需要被肯定的。
Thumbnail
每一個照顧經驗都是很獨特的,所以其實我覺得照顧者真的是專家,雖然沒有證照,可是他是專家,這是需要被肯定的。
Thumbnail
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過去有關注我的讀者,大概會記得我是寫知識性文章和女人迷起家,而我個人的書作也快將出版了,看似曝光度蠻不錯的?不過,我並不是那種喜歡曝光的人:今天想談談我少為人知的一面,就是我實習及現在工作,一直都在跟重度精神病患或低功能的精神官能症病人工作,這工作其實就是一種生活修煉!
Thumbnail
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過去有關注我的讀者,大概會記得我是寫知識性文章和女人迷起家,而我個人的書作也快將出版了,看似曝光度蠻不錯的?不過,我並不是那種喜歡曝光的人:今天想談談我少為人知的一面,就是我實習及現在工作,一直都在跟重度精神病患或低功能的精神官能症病人工作,這工作其實就是一種生活修煉!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對於一個家庭,有一個憂鬱症患者,想必不是一個很好過的生活,尤其是家人間又比一般朋友間更親近,很容易擦出怒罵、不諒解的火花。照顧者更會是勞累的、無奈的和無助的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對於一個家庭,有一個憂鬱症患者,想必不是一個很好過的生活,尤其是家人間又比一般朋友間更親近,很容易擦出怒罵、不諒解的火花。照顧者更會是勞累的、無奈的和無助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