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對自己要有信心」,這句你常用來鼓勵人的話,為什麼反倒害了人 ?

許多人把信心想像成蹺蹺板。得到太多信心,我們會朝自負傾斜 ; 失去太多信心,我們會變得懦弱。
其實信心是敬業的演員,給它什麼角色,它就成為什麼。
信心戴上「謙虛面具」就是自信 ; 信心戴上「無知面具」就成為自負。
有信心、有辦法,就是自信; 有信心、沒辦法,就是自負; 沒信心、沒辦法,就是無知。
自信和自負是「信心」戴上不同面具而展現出來的不同的樣貌。
因為我們害怕對自己評價過低,所以大部分人不願意戴上「謙虛面具」,以為保持自己的美好形象就是自信的表現,這是盲目的自負。
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現瑕疵,也不敢面對自己的不完美,這就是阻礙我們進步的主要原因。
自負就是無知加上信念。
而自信,是你有多相信自己的程度。
但是,「相信自己」有不同的層次,如果不了解它們的關係,不知不覺你又會戴上「無知面具」。
「相信自己」有兩種層次 :
一、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相信自己的做事方法
真正的自信,是對自己達成目標的能力有信心,同時明白我們可能沒有正確的解決方式。
當我們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才會花更多時間閱讀,會更注意那些與自己觀點相左的資料。
保持自信的謙遜,能力與信心才能同步成長。
有些人是能力大於信心,感覺自己像是個冒牌貨,自己根本沒有那麼有能力,做不了更多的事,也不願意重新思考自己有多聰明; 有些人的信心大於能力,只會紙上談兵,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從來不學習或自我改進。
處在自信的兩個極端,讓我們成長受阻。
閱讀來源 : 《逆思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