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中擔任反派角色的《聖經》
身為西方精神文明的重要資產,《聖經》一直是歷代文學作品的靈感來源,近來改編為戲劇的《使女的故事》,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巧妙的引用《聖經》以及彌爾頓的《失樂園》,打造了一個讓人驚駭莫名的未來世界,讓全身穿得鮮紅的使女專職為上層人物繁衍後代。作品中使女的形象成了現代女權運動的象徵,許多
抗議活動人士也打扮成書中使女的形象,彰顯女權持續受到壓迫的現狀。在美國重新
檢討墮胎權的同時,《使女的故事》從寓言走向現實世界,也加深了被小說引用的《聖經》殘忍而反動的形象。
為什麼《聖經》在人們眼中的形象如此分歧?有人認為上帝是仁慈的,有人認為上帝是殘酷的;有人根據《聖經》反同婚,有人根據《聖經》挺同婚;有人依照《聖經》的教誨
做善事,有人依照《聖經》的教誨創造了
喪心病狂的邪惡。一本《聖經》在眾人的面前有如萬花筒,呈現各式各樣的面貌,眾人對於《聖經》的看法並沒有因為時間的考驗而逐漸收斂,反而因為日漸多元的社會價值觀而趨於兩極化。
我一直對於《聖經》所造成的分歧感到困惑,在仔細研讀《聖經》之後,有稍稍歸納出一些心得整理如下,希望讀了《使女的故事》之後對《聖經》感到更加困惑的朋友們,能藉由我的心得找出一點頭緒來,畢竟很多錯誤不是《聖經》自己造成的。
《聖經》是先知們追求神的信仰的歷程,不是最後的結論
細數《聖經》裏出現的先知,從亞伯拉罕、摩西,一直到基督徒、天主教徒認定的彌賽亞耶穌基督,都不是一開始就完全掌握神的意旨、一路順風前進的天之驕子,而是在信仰的路上不斷的受試煉、受挫後產生懷疑、感受神蹟後持續修正、跌跌撞撞的求道者。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不會錯,這些在後面苦苦追趕的求道者本來就是錯誤百出、窘態畢露,不能、也不該是後代無條件學習的榜樣。後代唯一能學習的,就只是這些先知們誠實面對自己不足的真心懺悔、以及對神絕對的信心,絕對不可以把這些先知們當作神一樣的崇拜。以上的道理,同時適用於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這些共同承認《舊約》的宗教。
所以由先知們寫下的《聖經》是不是都是金玉良言、字字珠璣?當然不是。
問題就來了:人是懶惰的,喜歡抄答案,不喜歡自己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