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個人回想起童年的點滴,記憶最深刻的是痛苦或遺憾的事件,整體來說,這個人的童年是相對美好的;反之,若回想起來的靈光片羽是美好而溫暖的事件,那個人的童年其實是相對辛苦的。
意思與用詞可能沒有那麼精準,但過去和諮商師朋友談話時說到的這段話,總是在一些事件的時間點提醒著我。
我想整體而言我過得還算幸福,這篇紀錄若以書中比喻情緒感覺的刻度來看,大概是8分的情況下書寫的,很高興在繁忙的年前還沒停止書寫的紀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以《柳林風聲》為背景書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以《柳林風聲》(The Wind in the Willows)這本童書作為基底,看完後,因對當中一些事件、關係前因後果有些好奇,所以在閱讀完前者後找才來看,本書重新以心理的角度擴展故事裡的角色,在10次的諮詢中,讓閱讀者也可以以蒼鷺和蛤蟆的問題自問,並反思自己過去童年經歷與自身行為的關係。
我想心理的書籍其實目的非常明確的,告訴閱讀者人生旅程上可以如何面對自己。所謂解法或解藥,都不是立即性的由他人或外力介入處理。如同書序的專家推薦所說「心理諮商師沒有人生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
日前才有事件引起大眾對於心理諮商的分享作為販售是否合適的討論,由於每個個案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在記錄這篇心得的同時,還是不斷思索著與他人的關係,這不是分享,僅只是紀錄,這是不可混淆的立場。
由於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總不可能是一直興致高昂、一路順遂,像爬山一般有上有下、有陡有緩,我們大概無法決定路通向何處,但可以改變行走的速度和觀景的心情,但說著容易,卻行走困難,我高中啟發我對閱讀熱愛的其中一位老師,曾分享關於意識自己處在情緒狀況的分享,這也是起頭讓我共鳴的「為自己情緒狀況以刻度自評」的方法。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時常我們會意識到並不是只有自己一人獨行,甚至很大多的時候我們意識他人勝過自己,在意他人有時會讓我們迷失自己的方向,因此回看自己的過程其實無比重要,這同時也是我在藝術設計領域獲得的經驗,我能理解社會所需技術,但所有人的行為都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原因,在創作之中抓住回應自己的核心,不論在哪,你都有自己的引導者和方向。
「我可以理解這樣的方式,另一種方式也沒有錯,
但是我比較喜歡採用這樣的方式」—《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2》
如同過去讀過的《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以引用馬丁.佩奇(Martin Page)的《完美的一天》書摘的自序:「若要幸福,就別害怕承認兩件事實:一是我們總是感到不幸,二是我們的悲傷、痛苦、害怕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這些情感是不能被拆開來單獨看待的。 」
相較本書以故事鋪張展開,如同生活與冒險的穿插來敘述,《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一書的作者明確地在紀錄著自己共計28週的諮商紀錄,因為自覺並不是嚴重的憂鬱症,但還是無法自我和解,因此當中所說「你就是因為心裡老是想著『我已經比其他人的情況好太多』,所以才會說不出『其實我也很辛苦』這句話」, 其實適用給每位努力在世界活著的人們。
而回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中,蛤蟆與朋友的相處、和蒼鷺的對話間,其實我們得承認,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有煩惱、也會傷人,也會有各自的喜悅、固執與任性,更不用說朝夕相處,看似最知道自己赤裸一面的家人、伴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會只有單一的情緒或模式,甚至,在書中擔任心理師的蒼鷺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當然蛤蟆也不是罪大惡極或純粹可憐的角色,誰也不是平板的人物刻畫,好與壞、善與自私都不是如童話故事裡的理所當然的。
而我近來有些許感慨,越是年長越是與親人相疏,最影響自身的人們,在如今反而成為相對若即若離的關係。應該說,正因為無法長成如他們所願的樣子,因此在投射的過程中,也不斷修正面對自己的態度。當你對父母不會全然仰望時,也代表你們將以更平等、成熟的方式相處。
「當我們仔細檢視自己,看到的不一定都是喜歡的樣子。從現在的你變成你想成為的自己,必然要經歷行為與態度的轉變,這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勇氣與毅力。蛤蟆,這樣你應該可以明白,為什麼你會拒絕把心門打開,因為它通往一條艱苦的路。」 「但這扇門也可能導向深刻的領悟。」蛤蟆平靜地說。 「當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一起合作,走在同樣的路上。」兩人久久都沒再說話,只是彼此相伴,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書中提醒了我意識到自己處在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的切換,其實就是最好的練習。「不幸的是,你無法逃離,因此你只能忍受那個情況,學習以最好的方式因應。」 雖然還是會讓自己不自覺得轉換到兒童、父母自我狀態,但當開始意識的開端,就有機會可以停下來思考。
在看完這本書的這段時間,度過紛擾的年前忙碌,工作事業人際交情多管齊下,忙碌讓反應都是最直觀的反射,很容易傷到他人也很容易傷到自己。由於處在非常考驗即時性和反應速度的工作,伴隨而來的壓力和精神消耗實在不會少,也因為每個人抗壓力不同的關係,也會在一時半刻間不知道怎麼安撫工作夥伴的狀態,除了很笨拙地說著這不是你的錯之外,安慰人的話語竟然如此匱乏,想想平時的口齒伶俐去哪了呢。
「再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
他想起蒼鷺關於共謀的說法:「偷偷地或無意識地配合別人」。一個人可能與自己共謀來譴責自己嗎?而且自己不自知,甚至連潛意識也沒能察覺到?
我想人生的過程中,總是不斷的與外在的一切比較,也在過程中累積包裝的偽裝,那些厚重的殼把我們柔軟的肉保護的好好的,以免受到一絲傷害、那些「也許耐得住卻依舊恐懼」的傷害。然而我也會想,我們究竟是為了自己還是他人。因為渴望溝通(甚者不敢說共鳴),是具有社會性的人類無法抹滅的天性,融入社會的行為是我們的制約也是我們的保護。
他發現能夠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另一個人而不會被嘲笑或排拒,是多麼大的慰不論是好壞,這就是他的人生,他既不是偉大的聖人,也並非罪大惡極的壞人,他就只是他自己。最讓蛤蟆高興的是,蒼鷺似乎真的從頭到尾都很有興趣。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同時重看山口飛翔的《藍色時期》,八虎在考前和Yuka去小田原住一晚那段,「好學生的衣服又厚又重呢」 ,這樣說著的Yuka也是充滿沈重包袱的,卻看得出來八虎的本質,就像相斥下的理解,在這世間中想把想述說的話語傳達,是如此困難而慎重的事。回應起原本兩人看似無法理解對方,卻又會注視到對方所想的細節,是非常細膩而讓人感動的刻畫。
我很喜歡當中佐伯老師形容繪畫與溝通的關係「越是能坦率面對自己的人越強,美術是不同於文字的語言。我感覺自己出生以來第一次,真正的和別人進行了一場交流。」 對於能與他人交流,或許是在社會上希望找尋共鳴,但又同時渴望獨立於他人而保有自我的拉扯,而我們到底在追求的是什麼,我想還是與自己和解的過程。如同蛤蟆和蒼鷺的問答:
「歸根究柢,我們的感覺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我們選擇要生氣或悲傷。」
「你是說人們內心的痛苦與折磨是自己選擇的?我真的無法相信。」
我覺得諮商是重新面對理解與溝通的療程。因為只能改變自己的這條原則,因此若我們仍舊存活於世,就必須找到與自己和解並走下去的方式,並等待、找尋「生命本身,尤其是你對生命的體驗。」給予我們的答案,去尋找「好」的平衡,同時也給予我們警惕,倘若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仍舊建立在相互壓迫而侵犯,那終究無法取得平衡。
不同於《柳林風聲》的故事展現不同人生性格的相處與生活,我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整本書中我特別喜歡的部分,是在最後大家一起吃的那頓飯,最終相聚會有分離,而分離會有新的際遇,這個世間的一切時空都在流動,而我們未曾停下腳步。
最後的最後,雖然並不是個溫暖的例子,但我仍舊非常喜歡《沈默的羔羊》裡萊克特醫生對史達林說的這段話。
Orion is above the horizon now, and near it Jupiter, brighter than it will ever be ... But i expect you can see it too. Some of our stars are the same.
我們每個人記憶深處都有黑夜或星光,這樣,不論看到的闇還是光,我們就至少有一點安慰。
-
2023.01.17 記
2023.01.04 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2023.01.16 閱 柳林風聲
—
關鍵字:
人際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 制約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心理地位(Life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