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難搞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幼時就不斷的被教導著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總是害怕對別人造成困擾,我不太能確定是否是大多數人共同成長的經驗,亦或只是少部分人的經驗,至少我是這樣長過來的,
學會「遷就」他人的需求,即使明明自己希望能怎麼樣,卻因為為了要遷就他人,因此順應去做,因為我們都害怕給別人貼麻煩,常常開啟方便之門讓他人通行,若不這樣做,反而會造成某種程度的罪惡感。如此一來,成了他人口中的「好人」,一個甚麼都可以的人,讓人覺得親近及和善、好說話、好溝通,甚至還能博得一些「美名」,在學生時代帶著這些美名走在純樸的校園時,覺得輕鬆自在又灑脫,好像事事順心又事事順利,面對那些「惡名」難搞的人,總是不屑一看,心想做人有必要這麼堅持自我嗎,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嗎?然而,生命的歷程是由不同階段所組成的,當進入下一個社會的階段時,我開始發現好像遷就並不是一種美德。
甚麼是「遷就」,我思索著日夜,就好像是…「忘了自己的需求去成全別人的需要」,我不太肯定的說,因為「為他人,奉獻犧牲」,自古以來被列為美德之首,豈能容我凡夫俗子、愚昧子民的懷疑,但難道不是嗎!?我不禁開始質疑我的想法、我的價值觀、我的道德操守竟然是建立在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為什麼我要對帶自己如此殘忍呢。沒錯,我也有需求也有覺得不OK的時候,憑甚麼總是要配合別人的不妥,背著沉重虛幻不真實美名,有甚麼用!?只有虛榮心的人才會需要眾星拱月襯托自我,一個不懂人反應自己需求的人實為可悲阿!而我盡如此活得如此淒悲,還不自知。當一個「遷就」好人的好處是甚麼?就是別人的一句「謝謝,你人真好」,僅此如此,不要期待有甚麼太大的收穫,但壞處呢!?違背自己的心願,可能導致不開心,甚至吃大虧都有。當一個難搞的人,事事有原則、事事有意見、事事不滿意、事事不順心、事事要配合(自己),所得到的好處可就說不盡,例如,別人會特別注意你的需求做為優先考量,接著你的需求即可被滿足,又或他人不敢輕易向你要求,更不會吃定你;當一個難搞的人都壞處就是,可能就是被別人討厭,僅此而已,被人討厭也沒甚麼大不了的,本來就不可能被眾人喜歡,那我何不當一個難搞的人!?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寧可欺人也不可被欺,無攸關良心,不殺人不放火也不傷天害理,難搞之人並無錯!反映自身的需求,堅持自己的原則,無錯!無錯!無錯!近些日子來,越來越佩服難搞之人,不論自私與否,勇與表達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反之,想一昧的「遷就」他人的需求則就心態可議了,若想博取美名就該知道所要承受的後果,也越發欽佩能在俗世中勇敢做自己的難搞之人,活得快樂又灑脫!不畏懼他人眼光,徜徉在自己快樂的小世界中,也別有一番風味,自得其樂,身心舒暢,沒人能怪罪或以道德之名譴責,何罪之有呢?
自從脫離的學生的身分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秉持多年的信仰該淘汰了,「吃虧當吃補」是騙人的,是安慰自己的話語,原來遷就是一種懦弱的表現,美德不該建立在委屈自己(忘卻自己的需求),應當要是相互的,沒道理永遠只有一方遷就一方,好人也不代表你有比較高的道德情操。最近在看了河童組長與美麗人妻組長的事件後,深深覺得美麗人妻組長雖然貴為「好人」,但日日夜夜事不盡,而河童組長日日夜夜睡好眠,而我因為甚麼都好,常常被河童組長搞得生不如死,研習不去變我去,事情不做變我做,就因為我們懦弱不感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意見,為什麼我們總要遷就別人,該不好時,就要大聲說出「不」,請不要隨便用「沒關係」這三個字,也請改掉說「好」的習慣。
成為難搞之人,才能面對兇猛野獸的逆襲,共勉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37內容數
自認為是世界公民到各國訪視風土民情,熱於分享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差別,透過不斷學習探索,讓自己與社會不斷進步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盧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知道 政府新政策打炒房嗎? 大概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如果這世界是一個遊戲,台灣人的天賦,大概就是炒房這個技能,政府的新政策,最終大概也是流於形式,因為對於房地產的喜愛,來自於根深的中華文化思想,當然法令從來沒健全過,台灣的稅收制度有問題. 投機能發財,那誰還想要誠實勞動呢?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一直無
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方便,不只讓外國人驚嘆,也讓許多海外生活的台灣人懷念,「方便」這個價值觀,在台灣社會屬於金字塔頂端的概念,處處體現在我們的生活. 一個轉角可以有好幾家便利商店,便利商店的功能性也是放眼全世界的方便,幾乎涵蓋了各式各樣的功能,你可以取貨、繳費、買食物、買票等等,一家便利商店可以照顧到一
你知道 政府新政策打炒房嗎? 大概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如果這世界是一個遊戲,台灣人的天賦,大概就是炒房這個技能,政府的新政策,最終大概也是流於形式,因為對於房地產的喜愛,來自於根深的中華文化思想,當然法令從來沒健全過,台灣的稅收制度有問題. 投機能發財,那誰還想要誠實勞動呢?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一直無
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方便,不只讓外國人驚嘆,也讓許多海外生活的台灣人懷念,「方便」這個價值觀,在台灣社會屬於金字塔頂端的概念,處處體現在我們的生活. 一個轉角可以有好幾家便利商店,便利商店的功能性也是放眼全世界的方便,幾乎涵蓋了各式各樣的功能,你可以取貨、繳費、買食物、買票等等,一家便利商店可以照顧到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說拒絕、立界線、給對方軟釘子,這些...都是我的練習題。 人,如果一開始就是這麼不好,也許被罵、批評,也就不痛不癢,因為這是事實。 若有人做得半死,什麼都做了,更是期盼得到一句 " 你辛苦了 ",或是 " 謝謝 ",也就不會那麼不甘、不爽。 最多的抱怨是,我為你做了那麼多,卻得到你這樣的回報。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從小就被教育"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造就出我這熱心的個性,確實在幫助的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並且開啟不同的人脈。這應該是正向發展的好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年紀越來越大,遇到的事物都趨近講求功利、懷疑對方來意.....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說拒絕、立界線、給對方軟釘子,這些...都是我的練習題。 人,如果一開始就是這麼不好,也許被罵、批評,也就不痛不癢,因為這是事實。 若有人做得半死,什麼都做了,更是期盼得到一句 " 你辛苦了 ",或是 " 謝謝 ",也就不會那麼不甘、不爽。 最多的抱怨是,我為你做了那麼多,卻得到你這樣的回報。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從小就被教育"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造就出我這熱心的個性,確實在幫助的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並且開啟不同的人脈。這應該是正向發展的好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年紀越來越大,遇到的事物都趨近講求功利、懷疑對方來意.....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