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禁止玩耍?

     我:學校跟妳最好的兩位同學,會因為沒有玩具,不跟妳玩嗎?
     女兒:不會。
     就讀一年級的女兒從這學期開始,很常跟巷尾的一對姐妹玩耍,她因為很想要一起玩,面對姐妹借腳踏車、滑板車,跟各種玩具的要求,她無不答應。鄰居也幾次看到姐妹叫弟弟來跟她要一堆玩具去玩。只不過,最後抱著一堆玩具,分次把車牽回家的,都是女兒一個人。
     由於在鄰居的眼中,這對姊妹行霸道,再加上到顧慮彼此的關係,不好直接跟她們家屬直說,只好紛紛禁止自己的孩子跟她們玩,除了避免孩子被欺負,裡頭也包含孩子被帶壞的擔心。我們也知情,但並未制止女兒跟姊妹玩耍。我們知道,禁止玩耍很簡單,但孩子透過大人所傳遞出去的訊息,通常包括負面的標籤,諸如她們有問題、跟她們在一起會學到不對事情等暗示,對於身處既定限制環境的那對姊妹而言,就像是把她們推進劣勢之中,這都可能是未來的社會成本。
     不過,那畢竟是孩子間的關係,與其把自己的孩子從關係中拉開,我們選擇讓女兒在沒有危險的關係中練習保持觀察,提供給她處理的方法。我們知道,她現在經營與討論關係的體驗,將會慢慢地影響她未來的人際關係。比起直接替他關上互動之門,身為父母可以做的,是多些陪伴、說明與指導。
     我:借她們玩具很好,但大家玩好之後,她們應該可以陪妳一起把玩具跟車子牽回家。下次妳可以請她們幫忙一起收。
     女兒:(點頭)
     我:就像妳在學校的好朋友,不會因為妳沒有借玩具給她,就不跟妳玩的,妳以後跟姊姊們玩的時候,可以感覺看看。
     面對6歲的小腦袋,我們儘可能的用她能理解的經驗與說法來討論,即使如此,女兒還是似懂非懂,不過,這比起直接禁止她們來往,放手讓孩子學著去體驗,或許能被照顧的就不會只有一個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