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0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帶小外孫的感觸

前言

228連假在台的兩個女兒都抽空返宜給丈人慶生(九十大壽);大女兒當晚就回去了。二女兒則帶著快滿兩歲的小外孫在家住了一天。
二女兒是星期六回來。因為未告知回來時間,我們已經吃飽午餐準備休息,一點多突然接到電話說她們快到雪隧了,問他們要吃什麼?他們說會先去買水餃再帶回來吃。回來後先準備好小外孫的食物—有專用的用餐器具(含吃飯圍巾,碗,叉,湯匙,吸水瓶),以及剪刀等(用以將小外孫可以吃的菜、肉等剪好)—我看過幾次小外孫吃飯,那真的是負責餵食的媽媽完全沒法吃,只能全意伺候的重大工程。吃完後,我和內人帶著他到外面走走,讓他們夫妻可以好好吃個飯。他們說:我們能帶孩子出去走走,對他們幫助很大,他們輕鬆了很多…。

帶的經過

帶小外孫出去走到水溝邊,水溝有個高低有些落差的地方,瓶罐雜物等垃圾大多積在這裡(水落下後會有漩渦,把垃圾拉集在這兒),小外孫一看之下不走了…,我在附近找了一根小竹竿,他勉強的拿著小竹竿去趕著,挖著那些垃圾,樂此不彼…。後來看我在上頭一點的水溝蓋處摘了一片路邊野草的葉子,丟進水裡,他看著底下的水把葉子流走了,這下興趣來了,走過來蹲在水溝蓋上,然後學著我摘了片葉子,把葉子丟進水裡(有時丟得進,有時沒丟進),看著水把葉子流走;再摘片葉子,丟進水裡,看著水把葉子流走…,內子怕他掉進水裡,只能彎著腰拉著他的衣服,不一會兒,又是捶腰,又是扭腰的,快不行了,我提議回家拿個小板凳?她說好。回家拿板凳時沒看到二女兒他們(後來才知他們跑到新月廣場去放空了。)拿了板凳回來…,
已經過了一個多鐘頭,小外孫仍然興致勃勃,內子受不了了,把附近的草都拔光,讓小外孫沒草可拔,並要我回家騎摩托車來載他們…,我這才發現二女兒的車不在…小外孫沒坐過機車,這下興趣轉換了,乖乖的坐上車,回家後,內子發現他父母都不在,因此提議載他去全家買個蕃薯。(討論再三,才毅然決定成行。之所以要討論再三,乃因開車時,如果幼兒沒有兒童安全座椅是不可以載出門的,機車乘載?誰敢負責?…,我跟內子說,以前我們自己的孩子,出事了我們自己負責,那有那麼多唧唧歪歪的。一台摩托車載著全家五個人,是孩子長大後的深刻回憶畫面;現在臨時且偶而才帶一下小外孫。對不起,我們承擔不起什麼責任…可,時間還長著呢…)
睡覺,又是一件大工程,因為孩子不見得會如你願,哄了好久,燈關了好一會,故事講完後,放著輕音樂,所以大人全部不可以出聲…以為孩子已經睡了,沒想到眼睛還睜得大大的呢……

第一個孩子照書養

問女兒怎不訓練他大小便呢?回答是:網路上說三歲才能開始訓練…所有東西能不能吃,也完全依照網路的說法;小外孫出門在外,他奶奶必定依照著在外用餐的次數準備好嬰兒吃的東西—飯裡加數種蔬菜再加上一點肉或魚熬成一小方團一小方團(每小團內容還不一樣,以免營養不均衡),事先冰凍,吃前先蒸過…,水果也是,可以吃不能吃要先問,可以吃的要切或剪成幼兒可以入口的小片。

吃飯是大事

如果讓幼兒自己吃的話,經常是用叉子叉起來後還未放入口就掉下去了,必須隨時撿起來丟掉—掉在地上當然不能吃—,有時看他吃得有些狼狽又有些慢,乾脆媽媽自己餵,但自己餵也要隨時注意,會不會太大口?會不會太快?太大口要吐出來,以免噎住;太快的話要放慢。你想想看,吃頓飯,要先撿選可以吃的,然後剪或切成可以入口的,再一口一口餵,還得隨時注意快慢,以及入口狀況,吃到外面或嘴邊的要幫忙擦…,吃幾口後,怕太乾,還得叫他喝點水,然後再繼續,因為他只要一個人—通常是媽媽—餵,結果媽媽就沒法吃飯了。只能等幼兒不吃了,有人可以替手帶他去玩了,才能趕快吃兩口。別人想替手,還得看幼兒願不願意…

尿布要處理

然後一段時間就必須檢查尿布濕了沒?濕了的話,當然要處理,什麼尿尿味道不好,大便看了噁心,你算了吧!味道不好也必須忍受,不是嗎?大便的話更要即時處理,脫下尿布,先用沒刺激的濕紙巾擦一下屁股;再抱到水籠頭邊,一手抱著並把他屁股抬高,一手沾水洗乾淨,再用衛生紙或者小毛巾把水擦乾,才能換上尿布。

玩也要考究

在家裡玩的話,所有可能造成傷害的邊角,可能造成危險的器物,全部必須包紮好或清空…帶出去玩,跑或走太快要叫他慢一點,跌倒了還得怪地板…整天都得陪在幼兒身邊,除了她父母認可的人之外,他沒有任何能接近的其他人或玩伴,玩具買了一堆,家裡最多的就是小幼兒的東西…陪他玩玩具時,他不會,你當然不能怪他,得怪自己是否太過心急了,會不會是在揠苗助長的反而害了他?

帶孫的結果

小外孫回去後,內子說她這兒酸,那兒痛,可能是使力不平均…那平常他父母以及更辛苦的奶奶怎麼辦?

為什麼要生養下一代?

我之所以描述得有些冗長,乃因想起一個問題:「我們這麼辛苦的養育下一代,到底是為了什麼?」我記得大女兒曾問過我這個問題,而且還問了好幾次。第一次問時,我瞠目結舌不知如何回答?因為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當時浮上心頭的是:大家不都是如此嗎?這是什麼問題啊?)再加上,三個兒女絕大部份都是內子在帶(我在外地上班),內子偶而會提起當時的辛苦和辛酸,可是沒親身經歷過,因此也沒有那麼深切的感同身受。有小外孫後,看了幾次餵養的過程,也有了幾次陪伴的經驗,才知道養小孩確實是非常辛苦和漫長的歷程,時刻不得離身。小外孫一歲生日時,他媽媽請照顧他的人說說印象最深刻的事,他奶奶和父親所提到的都是他從床上跌下來。他奶奶為了他還去參加保姆培訓,有次聊天時提到:幼兒發生意外的可能時間是七秒鐘…

結論

現代年青人不婚、不生、不養,少子化程度已危及國安。各國政府想盡辦法想提高生育率然而成效不彰,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得先解決前面那個問題:「為什麼要生養下一代?」總得有個說法讓年青人能認同吧?
你也許會說:養兒防老;傳宗接代;或者國安什麼的,問題是:這些說法能讓年青人認同嗎?我記得去年某天,有次騎自行車聽手機裡的廣播節目。主持人提到孝親費,來賓的回答是:「為什麼要給孝親費?憑什麼?他們生我時有經過我同意嗎?他們的爽帶來了我的苦,為什麼還要給孝親費?他們才應該給我孝親費,不是嗎?…」迄今印象深刻。生養下一代的結果是:下一代質問你為什麼要給他帶來痛苦?…那,為什麼還要生養下一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