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舊日廚房

往返板橋臺中餐敘的途中,把這本也是在中午吃飯時翻看的書讀完,只是喝得太開心,心得也就跟著酒精發酵了幾天。
家中的三位掌廚的女性離世,讓作者對往日熟悉的滋味分外想念,於是開始試圖復刻這些好手藝,名曰山寨。說山寨就有種支語警察想出動的衝動,但相較於反覆碎念式的呈現方式,差點還以為自己眼花,支語的部分就算了。
同為遷居內地南投人,小時家中經濟不寬裕的那些飲食經驗,其實還是很禁得起時間的考驗,有限的資源做出記憶中的好味道,時至今日依舊回味無窮。從中學開始離家,回家總是女兒賊的開始,各種居住地飢荒沙漠,也都大包小包的帶著不花錢的食物返回住處,想來就和巷口的那家小吃堪比甚至更勝米其林一樣,不足為外人道也。
經濟優渥之後各地旅行,吃起異國料理那可是如數家珍,書中提到的餐廳雖然有的已然歇業,但搜尋起來可真的都是不得了的店,價格、名菜都是。上好的食材當然是吃起來滋味甚好,地道的搭配時令調味,當然就更是令人驚豔。吃到這些好料,也不忘回家重現,加上一些改良,好似三折肱而成良醫,吃多了美食,自己下廚雖然試驗期間恐怕味道比不上,但多次改進也就接近甚至做出更適合自己的味道。
看書才知道煙燻和原先想的不一樣;許多日式高湯是用冷泡而非滾煮;把海鮮跟肉同煮的相互輝映;有些常吃的菜色,其實真要說要做,也是工序繁複。吃真的是一件很日常的事,也是資本的展現。上好的食材有時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吃得精緻要透過各種烹煮手法讓食材有不同的表現,雖不是食譜,但書中除了有大量的餐廳介紹,也有不少烹煮的紀錄,少了列表式的呈現,就像式文字轉播的烹調節目一樣,加上形容彷彿就能體驗那樣的美味。
交遊懂得美食美酒的朋友,也常在家聚餐,做菜、改良和體貼都在分享中體現。那是另一個社會階層的經驗,包含上館子也是。名廚名菜之間,連食材都能細緻的用各種語言介紹,當作一本美食介紹書來讀,也就心嚮往之,短時間也沒資本可以這樣用餐。
從不願在廚房中自曝其短的行為模式轉變之後,除了試菜之外,還有許多回憶的部分。從食材選擇、烹調方法到家族記憶,加上共遊同旅的經驗,飲食文化相互影響,又從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裡看見各種可能,吃得不簡單,煮也不簡單。
書中關於台菜的介紹也是入門級的,從作者的觀點切入,討論台菜的路數,和幾本也值得一讀的書,也讓讀者或許產生一種下次吃台菜也觀察觀察的動機。而關於亞洲料理的介紹,也同樣發揮了下次遊走有機會也可一試的想法。
推薦給也對飲食文學有興趣的朋友,不僅是烹調的介紹,還有料理方法的加入,讓這本書有了不同於食譜以及其他飲食文學作品的特色。本書不推薦肌餓的時候讀,恐怕更餓來著這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