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常常懷疑人生,對未來迷茫。談一個能治癒你的學問

當學生的你,可曾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要上學?
在問了這個問題之後,大人們很有可能這麼回答你——是為了找好工作。
你或許不滿意這個回答,但漸漸地也習慣了,投入大量心力學習,當然也不太思考這類問題。
出社會後,成為了社畜,體驗了加班、開會、通勤、各種惱人的人事物,以及萬惡禮拜一之後,是不是突然有懷疑人生的念頭,我們這麼辛苦念書、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是沒有生活目標的人嗎?
古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難道說枯燥生活是上天給的磨練,為的是在未來賦予某種使命給我們嗎?是就太好了……
以上能統合為一個問句,即「這有什麼意義」,像是小孩會問的問題一樣,屬於本質論問句。
小孩擁有無窮的好奇心,總喜歡問為什麼,追問事物的本質,如「天空為何是藍的」、「為何地球有人類」等等諸如此類問題,然而得到的答案總是不如意。
長大後,僅僅想知道生活真相,圖一個能接受的理由,卻沒幾個人說服得了自己,未被滿足的好奇心轉變為空虛,這很有可能是加深無意義感的由來之一。
有的人的確更容易受到無意義感困擾,但別灰心,這是有求知慾之人所擁有的煩惱,或許了解無意義感能開啟不一樣的思考。
存在主義說「存在先於本質」,意思是一個人先存在於世上後,才型塑他的本質,也就是人並不是一出生就決定了本質,而是像黏土一樣慢慢捏造的。椅子這類物品不是,椅子是為了特定目的被製造出來的,叫「本質先於存在」。
存在哲學又說了,每個人都是隻身一人被拋到這世上,漫無目的。和椅子相比,人是自由的,卻也是終極的孤獨。這難道說明了,一無所獲的日常,其實是我們一手造就的嗎?
是也可以這麼說,但孤獨或自由,要怎麼理解看個人。
椅子不會思考,無法擺脫它天生的宿命,而人有思考的自由以及為事行動的自由。我們可能揮霍自由成了現在的局面,有的人常常說找不到存在意義,指的就是如此。
你常常懷疑人生嗎?或感到迷茫呢?許多人一生都在對抗無意義感,我想告訴你,你不是孤獨的。我真的明白生活中有許多侷限,但我們已經存在這世上,仍得探尋人生意義,展開行動。
人不是愚蠢的豬,覺得懷疑人生是正常的,證明了你不是滿足於現況的人。
思索意義,尋求改變,或順著求知慾,在局限中探求可能性,或將對抗虛無視為畢生之志。
人天生不被某種使命拘束,有塑造生活的自由,懷疑人生恰恰是改變的原動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是喜歡安靜的灰貓,不喜歡參加晚上的喵喵聚會,狗勾汪汪叫覺得吵,但散步或曬太陽睡覺都好,有人類的陪伴更好。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