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解雇」在職場遭到冷凍要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您有沒有發現到主管對您的工作態度還有交辦模式跟往常不同?只要沒有違反勞基法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2項第3款及《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24 條之 3 規定,雇主為預防勞工於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致遭受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應採取預防措施,建構不法侵害行為規範,亦即俗稱之職場霸凌防制責任。
                          被安靜解雇可以如何調適

被安靜解雇可以如何調適

依上述條例沒有不法侵害,在職場中卻遭受到被「安靜解雇」會有幾種狀況。

安靜解雇特點

可以發現主管對待員工的方式改變,不要以為占了便宜不用作事,最後就真的連工作都沒了,我們觀察一下是不是已被以下對待;

主管有問題要詢問,不直接找你都叫人傳話,避免跟你對談

主管將你的主要工作任務慢慢抽離軸心,改分配給別人

整個團隊要開會叫你接電話,或是固守崗位不用參與

會將你負責的工作內容找碴,態度明顯的不尊重

交代的工作事項全部是協助事項,沒有主軸

同事間也不再熱絡,大家慢慢淡化你

上面幾種狀況是主管已默默進行「安靜解雇」,也可以說職場環境感受到冷暴力對待,但還沒到霸凌。

案例分享

在職場中遭受到「安靜解雇」時會有很多的心路轉折,分享2個真實案例:

(案例一)變化趕不上改變

小楊50幾歲進入職場20幾年,前公司因為大環境不佳縮編被迫離職,中年轉業的他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薪水不高但足夠供應家中開銷。剛到新公司前二年他很盡心工作,總是將自己所知無私分享,還樂於助人。

第三年公司剛好有主管缺額,同事一致推崇他擔任管理職。升職後他極力改革將所有同事的工作重新分配,並嚴加督導,因為已習慣的工作忽然受到改變一連好幾個人離職,人員流動率大受改變,最後上級單位對他進行「安靜解雇」,他因為感到委屈就跟釋出善意同事抱怨,最後還會回馬槍指責對方,嚇到沒人敢跟他說話。

職場失勢,他覺得全部的人對不起他還跟上級主管臭臉相向,出缺勤也開始不正常一天到晚請假,還到處鼓舞同事離職最後無法續留職場。

日前已過3年現在還處在負能量中,覺得職場對他不公平。

案例(二)是危機還是轉機

徐小姐在職場上做事很盡責,在短短幾年內連續升好幾職,當大家都下班她還是留在公司處理公事,假日時也常加班,生活重心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一個職業婦女只要是將重心擺放在工作上難免忽略了家庭生活,而老公就像偽單親假日帶著小孩參與聚會與旅遊,久了慢慢要出遊也不會問徐小姐,家庭活動很自然將她排擠在外。

過了二年公司空降一位主管,因為理念跟經驗不同又很想掌握權力,知道無法動搖她的職位就將徐小姐進行「安靜解雇」,一方面冷處理她,一方面希望她能自動離職。

徐小姐本來將工作當成唯一,瞬間失去重心讓她很不適應,還要忍受外界的眼光,剛開始很怨天尤人碰到人還會自然閃避,覺得很丟臉,以前在家時間少現在時間一多也常常若有所思,這時家人變成最好的依靠。

就這樣過了3個月在職場的自我逃避後,循下面自救模式慢慢找回自我,現在的她還會說要感謝當初的主管,讓她在挫折中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在其中找回她的家庭生活,現在的她還是一樣的位置,但她已能從工作中取得生活平衡並找回家裡的溫度。


依上面的例子,我們還想繼續在同個場域工作,要如何面對職場的安靜解雇;

建立強韌的心

受到安靜解雇等同在職場遭到冷暴力,這時要建立起強大的抗壓心,來自於外在的不友善行為要冷靜對待,除了自己挺過去沒人能幫忙,必須建立起強韌的心來抵抗外在壓力。

正常出缺勤

該上班就要上班不要曠職,只要沒有違反公司規定,以勞動法令的角度,任何人都無法解僱你,保持正常出缺勤不要有缺失。

保持最佳態度

這時要更注意禮貌免得坐實被理所當然的對待,當同事釋出善意不要當成可抒發的情緒出口,因為這階段有可能負能量會太重,不小心就豎立敵人。請拿出初入職場該有的態度,不管年齡多大或是擁有豐富的學經歷,一旦在職場中就是同輩,保持應有態度。

跟上級主管溝通

找回溝通管道,只要有公事往來就會有交集,這段被安靜解雇的時間可以多利用機會多刷自己的存在感,多聚焦在公事上的溝通不說是非,贏回主管的信任。

積極參與活動

只要有聚餐或是員工團購多參與,表現出你的熱誠跟團結,讓環境不將你排擠在外,等時間一久你就自然融入職場中。

調適身心

壓力一定有,要懂得抒發自己情緒就要找到出口,可以藉由靜態的冥想、瑜珈、散步、寫日記…等或是動態的快走、跑步、打球、爬山…等達到調適身心的方法。

多方學習

運用勞工的身分可以參加政府的補助課程,3年7萬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在職進修,讓自己多方學習轉移重心,學習也能豐富自己的技能為往後打基底。

結語

當我們碰到問題是習慣性的責怪還是沉澱後反思,人生無法風平浪靜時要思考是等待黎民破曉前的曙光,還是要直接迎接夕陽的來臨。做人要有底氣但這份底氣可以來自轉念跟學習備足能量後就能調適自己。


歡迎一起加入社團漫談人生粉絲團追蹤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知識的累積來自於【分享】 學習的動力來自於【同伴】 感謝您閱讀Lena創作文章,沒有唯一也沒對錯。輕鬆看待,謝謝!! 請幫我按個 愛心讚加分享,有您的鼓勵才有我寫作的動力,感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3/04/12
好專業的文章!長知識~(順道賀100篇)
Lena  -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3
閒人|Kuiza 謝謝祝賀!!最近太熱都無思緒,寫不出東西了。
二宮hikaru-avatar-img
2023/04/05
日本也是啊,因為他們是終身雇用制,因為沒有正當理由不能辭退老員工,就把他們派到地下室倉庫每天整理東西,消磨心志讓他們自動提出離職..
Lena  -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3
二宮Nino 真的長知識了,原來日本是這樣,難怪現在一堆職場形容詞。
avatar-img
Lena 漫談人生
44會員
134內容數
人生總會在錯誤中修正,做事不往後看不遺憾過日,遺留下的經驗是淬練過的美好。文章以分享淺談人生、遙望職場怪論、論說人際特質、笑談人格行為、談論工作百科、書寫日常顯影。路不是單一終循至回歸線。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自己。 珍惜最美好的自己。
Lena 漫談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Thumbnail
2025/04/16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Thumbnail
2025/02/06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2/06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2/03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2/03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順從還是反抗,如何與強勢主管相處 遇到強勢主管是要順從還是要反抗!職場上很多人都身陷其中不得要領,嚴重點還會被情緒勒索,最後有可能導致身心受損並喪失工作權。要避免這種狀況就先讓我們找出相處模式,一起延續職場緣分。 小張「以前憑著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總以為把事做好就好,哪知道碰上掌控慾強又強勢的主管不只
Thumbnail
順從還是反抗,如何與強勢主管相處 遇到強勢主管是要順從還是要反抗!職場上很多人都身陷其中不得要領,嚴重點還會被情緒勒索,最後有可能導致身心受損並喪失工作權。要避免這種狀況就先讓我們找出相處模式,一起延續職場緣分。 小張「以前憑著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總以為把事做好就好,哪知道碰上掌控慾強又強勢的主管不只
Thumbnail
你被霸凌過嗎? 這個問題有點尖銳,但今天收到的一封電子報讓我重新思考「霸凌」這件事。我們的文化教育告訴我們不要霸凌別人,但沒有教我們怎麼看待霸凌,或是在霸凌環境下做出相對應的行動。 先讓我說個故事。 同事A是總務的新任同事,也許是前一份總務工作能力太好,或是A太想要表現自己,所以當主管給他的任何任務
Thumbnail
你被霸凌過嗎? 這個問題有點尖銳,但今天收到的一封電子報讓我重新思考「霸凌」這件事。我們的文化教育告訴我們不要霸凌別人,但沒有教我們怎麼看待霸凌,或是在霸凌環境下做出相對應的行動。 先讓我說個故事。 同事A是總務的新任同事,也許是前一份總務工作能力太好,或是A太想要表現自己,所以當主管給他的任何任務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職場淺規則-沒有「規定」的比「有規定」的重要,是針對新人到職後該有的態度,不然最後就會被安靜解雇。 安靜解雇下有幾個特點,可以發現主管對應方式改變; 將你的主要任務慢慢抽離 主管不直接找你都叫人傳話 工作上找碴態度明顯的不尊重 團隊要開會叫你接電話不用開會 交代工作事項你沒主軸全是協助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職場淺規則-沒有「規定」的比「有規定」的重要,是針對新人到職後該有的態度,不然最後就會被安靜解雇。 安靜解雇下有幾個特點,可以發現主管對應方式改變; 將你的主要任務慢慢抽離 主管不直接找你都叫人傳話 工作上找碴態度明顯的不尊重 團隊要開會叫你接電話不用開會 交代工作事項你沒主軸全是協助
Thumbnail
你已不再是社會新鮮人,別再抱著美好幻想看待職場—出社會工作了數年,越來越了解自己實在不適合做上班族,但是又鼓不起勇氣離開,為什麼人一但習慣了環境、習慣了安逸、習慣了每個月有固定薪水入帳的日子,一切就該這樣安定下來,似乎每天都在走與不走之間徘徊,你知道自己是該離開了,但是又被現實給打敗,也許你該重新思
Thumbnail
你已不再是社會新鮮人,別再抱著美好幻想看待職場—出社會工作了數年,越來越了解自己實在不適合做上班族,但是又鼓不起勇氣離開,為什麼人一但習慣了環境、習慣了安逸、習慣了每個月有固定薪水入帳的日子,一切就該這樣安定下來,似乎每天都在走與不走之間徘徊,你知道自己是該離開了,但是又被現實給打敗,也許你該重新思
Thumbnail
繼「躺平」之後,「安靜離職」也大火!什麼是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就是「別把你的工作太當回事兒」。這個名詞在TikTok上帶來了上千萬的瀏覽量,因為一些年輕的職場人士拒絕接受「在事業上要超越期待值」(go above and beyond)的理念,便將這種工作熱情不高的態度視為某種
Thumbnail
繼「躺平」之後,「安靜離職」也大火!什麼是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就是「別把你的工作太當回事兒」。這個名詞在TikTok上帶來了上千萬的瀏覽量,因為一些年輕的職場人士拒絕接受「在事業上要超越期待值」(go above and beyond)的理念,便將這種工作熱情不高的態度視為某種
Thumbnail
「職場分手,談得好,不尷尬」是一門學問。當你提出離職時,其實主管/同事可能不那麼在乎你的感受。此刻,你卻氣呼呼,可能只是白工。對我而言,好的同事,縱使離職了,大家可以是朋友。好的主管,可以當一生的指導老師。明明是公司不合理的規定,明明是慣老闆的惡行,為何要忍氣吞聲?心裡鐵定委屈。 【轉職小錦囊】
Thumbnail
「職場分手,談得好,不尷尬」是一門學問。當你提出離職時,其實主管/同事可能不那麼在乎你的感受。此刻,你卻氣呼呼,可能只是白工。對我而言,好的同事,縱使離職了,大家可以是朋友。好的主管,可以當一生的指導老師。明明是公司不合理的規定,明明是慣老闆的惡行,為何要忍氣吞聲?心裡鐵定委屈。 【轉職小錦囊】
Thumbnail
在人資群組上看到一個值得討論的實例,案例如下:公司為標案的系統承包商有20名員工加上3位基層主管,也因為是承包標案的關係,所以下一標2023未標到就會解散,因此主管們皆承受一定的壓力,其中某主管作風較為強硬、情緒控管欠佳,如不准共同工作同仁聊天,甚至連開抽屜發出聲音都會被怒視,上班時會一直碎念...
Thumbnail
在人資群組上看到一個值得討論的實例,案例如下:公司為標案的系統承包商有20名員工加上3位基層主管,也因為是承包標案的關係,所以下一標2023未標到就會解散,因此主管們皆承受一定的壓力,其中某主管作風較為強硬、情緒控管欠佳,如不准共同工作同仁聊天,甚至連開抽屜發出聲音都會被怒視,上班時會一直碎念...
Thumbnail
近期聽到很多職場上光怪陸離的事,其實不只是職場新人可能會被欺負,在職場上打滾多年的人也有可能碰到「被離職」的問題,然而我最常聽到大多數人做法是摸摸鼻子就算了,因為顧慮到要在業界混下去,千萬不要產生負面評價,即使你全身細胞都是對的,也可能抵制不過公司長年的陳腐,以及一些耍小聰明的人。
Thumbnail
近期聽到很多職場上光怪陸離的事,其實不只是職場新人可能會被欺負,在職場上打滾多年的人也有可能碰到「被離職」的問題,然而我最常聽到大多數人做法是摸摸鼻子就算了,因為顧慮到要在業界混下去,千萬不要產生負面評價,即使你全身細胞都是對的,也可能抵制不過公司長年的陳腐,以及一些耍小聰明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