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的書之中,
《放手去活》應該是讓我最有感的一本,對於正在探索中年轉型的我,無論在思維或方法,都從書中獲得蠻多啟發。也因此成為近來最勤於介紹給朋友的一本書。
《放手去活》作者馬歇葛史密斯是美國知名的高階經理人成長教練,根據40年來指導無數主管的經驗,74歲的葛史密斯回顧自己人生中的得與失,和讀者分享他多年來減少懊悔,活出自我實現人生的方法。
乍看書名,也許你會覺得這又是一本「心靈雞湯」,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葛史密斯曾經被
Thinkers50 推崇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領導力思想家,與韓第、柯特勒等大師並列
Thinkers50 管理名人堂。富比世雜誌把他列入最受尊敬的五位高階主管教練之一,美國「公司 Inc.」雜誌封他為「全美第一的高階主管教練」。簡單的說,他就是幫忙高階主管改進他們的表現(特別是人際關係方面)以及個人成長的行家。
他訓練的對象大多是財星500 大企業的執行長層級的人物,客戶包括福特汽車、百思買(Bestbuy)、輝瑞藥廠等企業的執行長、世界銀行總裁等,他曾經指導過超過200位CEO。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收費方式:只要他評估願意接的case,唯有被他訓練的經理人成功達到設定要改善的目標時(必須經過重要關係人評估給分且認同)他才收費,意思是他有把握一定可以完成任務,否則他就會白忙一場,可以想像他指導人的方法肯定很有用。
省視自己的行動、抱負、渴望,打造無悔人生
在
《放手去活》裡,作者葛史密斯提到,他認為影響自己人生是否無悔,有三個重要的變數:
- 行動:自己每天實際在做的大小事
- 抱負:指的是想要做到的事、達成的目標,例如「晉升為CEO」、「馬拉松完賽」、「今年賺到1000萬」、「一個月讀超過30本書」等等。但「抱負」通常在達成之後,就會需要再設新的,否則就會失效。
- 渴望: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例如「樂於幫別人解決問題」、「愛學習的人」、「能夠在工作中追求成長與成就事情」,這沒有期限,可以持續的驅動自己
這三個變數,如果統合程度越高,顯然越能夠讓自己無悔,反之,則可能為自己留下遺憾或懊悔。
在讀到這部分時,發現就我自己來說,情況也許是:
- 每天的行動中有太多未經深思或隨興之所至
- 人生的上半場太過習慣以「抱負」來驅動自己,但都已經與現在的我無關
- 坦白說,不太確定自己真正的「渴望」是什麼,需要深入的探詢心底的聲音
思考這三者在自己人生裡的現況,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整理的過程。而這項整理,很適合在轉型的時候進行。
雖然我很“用力”的推薦給朋友,不過還是有些朋友覺得讀整本太花時間,為了引發他們的興趣「那我們來辦讀書會好了!」下面就是我在讀書會中導讀的簡報(有73頁投影片)。
順帶一提,我也將會和幾位朋友一起實行書中提到的「每日提問」與「人生計畫檢討會議」的方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