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l 【書名】: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讀過不少闗於管理領導績效的企管書籍。但看到這本書書名「記得你是誰? 哈佛的最後一堂課」時,好奇心大起,想探解「最後一堂課」到底談些什麼?我心想這而且還是「哈佛商學業」鼎鼎有名的教授們的上課精華。
******************************************
書名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作者: 戴西‧魏德蔓

******************************************
這本書初版於2004年,離今也有17年了,這些道理仍可適用,相信就算上了百年後仍可使用!(我讀的是2020年版),很容易閱讀,讀畢之後,大概也跟我過往所學道理大同小異,這些想法存在你我之間,那麼重要的是要去認知並實踐。所謂管理學是社會科學,是歸納性哲理。管理是藝術,也很難有一套標準法則通用於天下:會依當下環境、不會適用於所有產業,以及看個別公司內之文化及組成。但是,透過有名氣的學者們規納的想法,還是能夠該人「相信」,比你我口出之言更有公信力及說服力。
這本書用了四個構面串起思維。個人認為解構如下:
我自己整理的四個象限
好的領導人(或前瞻性人物)要先做到「開拓視野」,再來要建立自己的「一套原則」,有了弘觀概念及告之文字或邏輯性原則後,要時時管理自己的風格/紀律/操守,才能夠領導別人。
畢竟哈佛大學是以培育商業領導人才為主的知名學府,本書之重點文句也自然呈現有關領導思考。這些學者們在學期末之最後一當課,以自己的生活歷程經歷,以輕鬆方式侃侃而談出人生的哲學。
生命何其脆弱,當你離死亡愈近時就會頓悟凡事放輕鬆些
人生有時會碰到莫名奇妙又荒謬難解的事情,請相信自己通往直前。
職場上難免有明槍暗箭,但千萬別讓工作傷害了你內心的溫度
請脫離非黑即白的框架,多元地視野看待世界。
一個好的領導者,要寬容地對待禮你領導的同仁接受被挑釁、爭辯。
別為了短視想炫耀而輕意放棄了你曾設定的長遠理想目標。
勇敢說出自己風格,清理橫亙群體間溝通的障礙。
要珍惜為你打拚默默無名的基層員工,同理心地看待他們也正為他們的家庭努力打拚著。
不要一直只下指令,有義務地讓部屬知道你們是共好。
驅動他們關鍵絕非權威而是同理心,不要讓你的員工的創意及熱忱被埋沒了。
做為領導人要發揮正面領導力,別人怎麼看你?當與別人相處時,你又如何看自己?
碰上挫折與困難仍能保持活力與彈性,是會成功的人。寧可做一個可摔的塑膠杯,而不要只一砸就脆的美麗玻璃杯。
勇於承認自己的不懂,人無完人,成為令人願追隨的領導人。
請記得你是誰?時時提醒自己明辨是非,別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以上淺顯的道理出乎意外的簡單,而已還出於管理大師們之口? 人生道理化繁為簡,愈是簡單愈易輕忽了。記錄下來這些簡白原則,溫故知新,以提醒自己。
同場加映二本書》:
第一本書《原則:生活與工作》
作者:瑞.達利歐(Ray Dalio) / 商周出版(2018年)
這本書是全世界操作績效非小好的「橋本資本」創辦人所寫的一本書。書中洋洋灑灑地列山他管理這家公司的原則。因為橋本資本是家資產管理公司,所在產業是高風險高報酬的金融產業,非常重視紀律與操守,以管理各重風險。建議可以拜讀,相信會收穫很多。
第二本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 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作者 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 歐沃斯(James Allworth), 狄倫(Karen Dillon) / 遠見天下再版 (2018年)
這本融合商學理論與人生哲理。作者克里斯汀生教授因罹患癌症,在哈佛商學院上的最後一堂課。他把握這個機會,提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三個問題,一、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二、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三、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作者希望我們能夠每天睜開眼睛,為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歡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本身在投資行為上,有理論基礎及多年的實務經驗。雖然讀過的財經書籍至少有二百本以上,但仍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永遠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彼此有緣的人,在投資之路上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稻盛和夫"先生是非常有名的成功企業家,創立的日本京瓷.KDDI是全球前五百強之大企業,更在日本首相的懇求下,讓奄奄一息的國營日本航空反敗為勝。他到底是如何做到了呢?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這本書出版社為了吸引讀者注意,故意使用聳動性標題:「人工智慧最後的祕密」!老實說我不太認同,勉強說是可以接受是有一些「祕密」,最沒有誇張到「最後」那麼恐怖,僅能說是作者個人的觀瞻及洞察,以及痛心的呼籲。書中提及的「祕密」,就是揭開享有進步科技的同時,正在反撲吞噬你我的生態境。這些祕密,包括自然資源
為什麼要推廣「閱讀素養」 聯合報 記者廖炳棋於2021-12-03刊登的標題「新聞眼/從卡神到家暴 速終結網軍亂象」:「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暴打,扯出網軍帶風向事件。前有「卡神」楊蕙如指揮網軍攻擊駐外人員,後有賴清德副總統遭綠營網軍圍剿,如今連家暴被害的黨內立委也不放過,甚至扯出黨內派系內鬥。
哲學的重要性就是有助於對人們基本信念進行「知性維護」。知性維護不僅讓我們更了解自己所珍愛的信念及這些信念衍生的邏輯結果,還能在知性多元的社會中,回應不同意見者的挑戰。 有了個人哲學觀,可以引導個人往哪裡去?面對不同意見時,可以堅持不可退讓的立場,或者面對社會多元意見時,去除紛擾,也能對其他人真知卓見
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網路上查一下「慰藉」的意思,可以等同「安慰」。慰藉就是在精神層面給予安慰、在思想上給予鼓勵,透過言語或動作,默默給了內心的力量,產生補償性。
"稻盛和夫"先生是非常有名的成功企業家,創立的日本京瓷.KDDI是全球前五百強之大企業,更在日本首相的懇求下,讓奄奄一息的國營日本航空反敗為勝。他到底是如何做到了呢?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這本書出版社為了吸引讀者注意,故意使用聳動性標題:「人工智慧最後的祕密」!老實說我不太認同,勉強說是可以接受是有一些「祕密」,最沒有誇張到「最後」那麼恐怖,僅能說是作者個人的觀瞻及洞察,以及痛心的呼籲。書中提及的「祕密」,就是揭開享有進步科技的同時,正在反撲吞噬你我的生態境。這些祕密,包括自然資源
為什麼要推廣「閱讀素養」 聯合報 記者廖炳棋於2021-12-03刊登的標題「新聞眼/從卡神到家暴 速終結網軍亂象」:「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暴打,扯出網軍帶風向事件。前有「卡神」楊蕙如指揮網軍攻擊駐外人員,後有賴清德副總統遭綠營網軍圍剿,如今連家暴被害的黨內立委也不放過,甚至扯出黨內派系內鬥。
哲學的重要性就是有助於對人們基本信念進行「知性維護」。知性維護不僅讓我們更了解自己所珍愛的信念及這些信念衍生的邏輯結果,還能在知性多元的社會中,回應不同意見者的挑戰。 有了個人哲學觀,可以引導個人往哪裡去?面對不同意見時,可以堅持不可退讓的立場,或者面對社會多元意見時,去除紛擾,也能對其他人真知卓見
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網路上查一下「慰藉」的意思,可以等同「安慰」。慰藉就是在精神層面給予安慰、在思想上給予鼓勵,透過言語或動作,默默給了內心的力量,產生補償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將此書建立在心理學、教育學和精神治療案例之上,講述關於心靈、肉體、自卑感、愛情、婚姻等概念,告訴讀者,人的一生並不僅僅只是經歷事物本身,更為重要的是,體驗這些事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意義。
這本書的作者是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也是暢銷書「逆思維」的作者,因為之前有看過逆思維,所以在得知有新書之後也買來看看,。這本書聚焦在學習的進步與成長,作者認為只要有適合的環境,任何人都可以學會任何事,並且與我們分享追求進步的方法。
Thumbnail
閱讀《圈外編輯》有如深夜與幽默真誠大叔暢談創作與獨立職涯的心得,作者都築響一分享其40年自由編輯經驗,強調培養獨特觀點、忠於自我、不盲從潮流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勇敢探索未知,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隨著社會化程度的增加,因性別所產生的桎梏也就愈加地深刻,再加之社群媒體的興起,身邊的人對外表的重視程度愈來愈高,使得自己常常審視自己的外貌,青少年時期甚至會站在鏡子前仔細端詳身體的每個部位──細微如睫毛的多寡和捲曲型態、嘴唇上的細毛,宏觀如脂肪的分布、身體的比例等,我總是在評判著這副身軀。
Thumbnail
在這壓抑的時代,坐擁「時間」和「自由」才是真本事。 你的職業壽命,不該指望任何公司或單一收入,掌握多重身分,才是通往工作自主的最大機會。這本書告訴讀者如何遠離傳統的工作模式,重新規劃職涯,擁有自由的工時,並同時培養多元收入。複合式工作法並不是鼓勵你一次做更多,而是聰明地工作,擁有更高的報酬。
Thumbnail
《第五項修練》是一本企管經典書籍,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三種方式,並探討了管理制度對組織內個人思考能力的壓制。本書使人反思組織中的平庸與熟練之無能,並呼籲讀者正視心智模式,激勵實現個人與團隊共同願景。文章內提供了《第五項修練》的購書連結。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最近參加的企業管理的智慧課程中,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心得與見解。以下是我在這次課程中最深刻的幾條體會: 視角與管理風格 課程的第一個活動讓我認識到,管理風格往往由我們的視角所決定。由於主管常常處理問題和異常,習慣了問題導向,容易忽略對員工的鼓勵。該怎麼做呢?
很多時候,我們會希望在身分轉換時,能有位智者可以帶著我們前進、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但現實往往不會有這麼樣的指路人。
Thumbnail
身為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將此書建立在心理學、教育學和精神治療案例之上,講述關於心靈、肉體、自卑感、愛情、婚姻等概念,告訴讀者,人的一生並不僅僅只是經歷事物本身,更為重要的是,體驗這些事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意義。
這本書的作者是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也是暢銷書「逆思維」的作者,因為之前有看過逆思維,所以在得知有新書之後也買來看看,。這本書聚焦在學習的進步與成長,作者認為只要有適合的環境,任何人都可以學會任何事,並且與我們分享追求進步的方法。
Thumbnail
閱讀《圈外編輯》有如深夜與幽默真誠大叔暢談創作與獨立職涯的心得,作者都築響一分享其40年自由編輯經驗,強調培養獨特觀點、忠於自我、不盲從潮流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勇敢探索未知,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隨著社會化程度的增加,因性別所產生的桎梏也就愈加地深刻,再加之社群媒體的興起,身邊的人對外表的重視程度愈來愈高,使得自己常常審視自己的外貌,青少年時期甚至會站在鏡子前仔細端詳身體的每個部位──細微如睫毛的多寡和捲曲型態、嘴唇上的細毛,宏觀如脂肪的分布、身體的比例等,我總是在評判著這副身軀。
Thumbnail
在這壓抑的時代,坐擁「時間」和「自由」才是真本事。 你的職業壽命,不該指望任何公司或單一收入,掌握多重身分,才是通往工作自主的最大機會。這本書告訴讀者如何遠離傳統的工作模式,重新規劃職涯,擁有自由的工時,並同時培養多元收入。複合式工作法並不是鼓勵你一次做更多,而是聰明地工作,擁有更高的報酬。
Thumbnail
《第五項修練》是一本企管經典書籍,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三種方式,並探討了管理制度對組織內個人思考能力的壓制。本書使人反思組織中的平庸與熟練之無能,並呼籲讀者正視心智模式,激勵實現個人與團隊共同願景。文章內提供了《第五項修練》的購書連結。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最近參加的企業管理的智慧課程中,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心得與見解。以下是我在這次課程中最深刻的幾條體會: 視角與管理風格 課程的第一個活動讓我認識到,管理風格往往由我們的視角所決定。由於主管常常處理問題和異常,習慣了問題導向,容易忽略對員工的鼓勵。該怎麼做呢?
很多時候,我們會希望在身分轉換時,能有位智者可以帶著我們前進、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但現實往往不會有這麼樣的指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