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文獻:社會計量意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社會計量意識的英文是Sociometric Consciousness。
社會計量意識指的是覺知到人際關係中選擇複雜性的過程。當我們將注意力聚焦在事情的真相時,將使我們進行的選擇更為合理。當下做出選擇時,背後有其選擇的過程。當我們注意到選擇時,我們是有能力用語言來描述感受上或理智上的選擇歷程(Hale, 2012)。簡言之,社會計量意識,是能意識到每一個選擇的背後有複雜的歷程。在表面的、不一定有意識的行為或選擇之中,有立體而不單一的、既有內在多重因素,也富有互動脈絡的原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125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晧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目的:藉由活動,進一步覺察自己的選擇模式,並從分享歷程,了解人際選擇、增進人我覺察、建立人際連結。 說明: l 透過選擇物件的過程,覺察日常生活中的自己人際選擇模式。 l 藉由對選擇的分享,增加對選擇的覺察。了解他人及自己如何進行選擇、選擇背後的考量。 進一步了解選擇的體驗活動運用、帶領參考流程與提
目的:藉由活動,進一步覺察自己的選擇模式,並拓展自己平時不熟悉的選擇角色。 說明: l 透過「選擇」與「被選擇」的歷程,覺察日常生活中的自己選擇模式。 l 藉由體會自己不習慣的選擇模式,拓展自己的角色目錄。 點入了解「選擇的體驗活動運用、帶領參考流程與提醒」
l 社會計量技術具體操作的程序有三: 一、選擇:了解將進行的選擇,預備選擇、做出決定。 二、行動:將選擇行動化,運用各種空間中的位置移動、圖表上的位置、 行動、姿勢來展現。 三、分享:說明選擇原因 更多關於社會計量的選擇…
目的:激發成員間的互動,幫助成員更為自發,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疏遠與阻礙。 l 手機式社會計量(Cell-Phone Sociometry),為Connie Miller(2013)於期刊上發表。
在人與人之間的選擇中,你平常是怎麼樣做選擇的呢? 「選擇」~喜歡當那個選擇的人、可以做出選擇的人? 「被選」或是那個被選的人,等待人家來選我? 尤其是在生活的各種「分組」情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選擇不斷發生。 我平常也是這樣子啊主動選擇嗎? 我平常也是這樣「被動地」等人家來選我嗎?
目的:藉由活動,進一步覺察自己的選擇模式,並從分享歷程,了解人際選擇、增進人我覺察、建立人際連結。 說明: l 透過選擇物件的過程,覺察日常生活中的自己人際選擇模式。 l 藉由對選擇的分享,增加對選擇的覺察。了解他人及自己如何進行選擇、選擇背後的考量。 進一步了解選擇的體驗活動運用、帶領參考流程與提
目的:藉由活動,進一步覺察自己的選擇模式,並拓展自己平時不熟悉的選擇角色。 說明: l 透過「選擇」與「被選擇」的歷程,覺察日常生活中的自己選擇模式。 l 藉由體會自己不習慣的選擇模式,拓展自己的角色目錄。 點入了解「選擇的體驗活動運用、帶領參考流程與提醒」
l 社會計量技術具體操作的程序有三: 一、選擇:了解將進行的選擇,預備選擇、做出決定。 二、行動:將選擇行動化,運用各種空間中的位置移動、圖表上的位置、 行動、姿勢來展現。 三、分享:說明選擇原因 更多關於社會計量的選擇…
目的:激發成員間的互動,幫助成員更為自發,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疏遠與阻礙。 l 手機式社會計量(Cell-Phone Sociometry),為Connie Miller(2013)於期刊上發表。
在人與人之間的選擇中,你平常是怎麼樣做選擇的呢? 「選擇」~喜歡當那個選擇的人、可以做出選擇的人? 「被選」或是那個被選的人,等待人家來選我? 尤其是在生活的各種「分組」情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選擇不斷發生。 我平常也是這樣子啊主動選擇嗎? 我平常也是這樣「被動地」等人家來選我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 學派立基於選擇(抉擇)理論,認為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透過選擇而來,主張人的一生是一連串選擇的過程及其帶出的結果。
  人生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選擇,每個選擇都是你之所以是你的原因。在選擇之前,會有因;在選擇之後,會有果,這個從因到果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而選擇就是你把思考的內容付諸實行的工具。   在做出選擇之前,將所有可能需要考慮的條件進行過篩與審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個條件都可能影響你的選擇方向。但僅僅考慮「因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文章敘述了潛意識在人生中的角色與影響,以及如何透過情緒和選擇的累積來影響自己的生活。內容包含對潛意識的功能和機轉的探討,並呼籲讀者對情緒和選擇進行調整以影響潛意識的運作。
判斷力通常是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評估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主觀性、脈絡和情境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和行銷策略。透過融合主觀、脈絡和情境的思維方式,提高行銷成功機率。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Thumbnail
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 學派立基於選擇(抉擇)理論,認為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透過選擇而來,主張人的一生是一連串選擇的過程及其帶出的結果。
  人生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選擇,每個選擇都是你之所以是你的原因。在選擇之前,會有因;在選擇之後,會有果,這個從因到果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而選擇就是你把思考的內容付諸實行的工具。   在做出選擇之前,將所有可能需要考慮的條件進行過篩與審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個條件都可能影響你的選擇方向。但僅僅考慮「因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文章敘述了潛意識在人生中的角色與影響,以及如何透過情緒和選擇的累積來影響自己的生活。內容包含對潛意識的功能和機轉的探討,並呼籲讀者對情緒和選擇進行調整以影響潛意識的運作。
判斷力通常是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評估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主觀性、脈絡和情境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和行銷策略。透過融合主觀、脈絡和情境的思維方式,提高行銷成功機率。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