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日常思辨 技巧&實例分享 │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開放性思考在我們前面幾篇文章中都有提到,最重要的是伴讀的家人不要”預設答案及題目”,根據孩子的回答繼續延伸提問。
現在我們最缺少的是「開放性思考」與「系統性提出自身觀點」。
🌰這邊分享幾個小技巧:
① 用聊天方式持續提問,家人可以"扮演"另一方的角色 (融入情境)
②讓孩子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前,想一想,別人可能會怎麼質疑這個想法?(反向/批判性思考)
③讓孩子變成提問者 (從回答問題→找出問題)
④最後提問:如果xxx做得不好,那可以怎麼做 (解決問題)
/ /
舉例來說:我們曾與小朋友提及霸凌,幾乎所有小朋友在面對提問時都會回答:這是不對的。
而通常大人就會將問題停在這裡,因為覺得小朋友已經完成了"我們想要的答案"與品格教育。
但事實上是,有的孩子只知道”霸凌”這個詞是不對的,卻沒有真正了解各個情境的不同,最基本的我們可以繼續反問:哪裡做得不對?
上課時我們使用了《可以讓我加入嗎?》這本書,當中的小鳥群接受了書呆子小鳥,卻因為覺得禿鷹長得可怕而不願讓她加入。
小朋友自然的將這群小鳥劃分為「霸凌者」,這時我們再反問:但如果我是這群小鳥,我真的會害怕,那我一定要接受所有人都當我朋友,才是"對”的嗎?
小朋友又會給出否定的答案。
這時候他們就會發現:好像哪裡怪怪的?
「小鳥們不讓禿鷹加入」、「不一定要接納所有人」,兩個觀點顯然有了矛盾,於是就能夠讓他們開啟多角度思考。
後者當然不是鼓勵小朋友去排擠他人或為霸凌者辯護,而是我們常常忘記了反向思考,就像課程中經過討論後,小朋友自己得出的結論就是:小鳥們有錯,但錯在「行動」,因為他們嘲笑禿鷹、以貌取人……等等。而不是”我應該無條件接受所有人才是好的美德”。
這就是開放性/批判性思考最好的一次例子。
/ /
我們很開心在經過一次次的討論會後,小朋友從原先閱讀時只是吸收故事、知識,到現在可以習慣從很多觀點來分析一個問題,然後培養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很多爸爸媽媽也跟我們說,小朋友在生活中也更多嘗試將腦中想法表達出來,甚至還會變成提問者,去"採訪”家人跟朋友,真的太可愛了!
尤其是他們告訴我們,每周小朋友都很期待思辨時間,讓我們覺得達到了當初的小夢想:我們不希望哲學思辨變成”上課”,希望小朋友能從有趣的環境去吸收這種思考模式,並且保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們不需要每堂課都"學習"一個公式、記住某個理論……。
而是將最重要的思考模式帶給小朋友,不讓他們被限制在框架中,我想這是可以終身受益,且運用在日常思考、學習上的能力。
也許現在我們的力量很小,但還是想努力分享兒童哲學的重要性,接下來 #壁爐旁的思辨課 的兩期主題【探索科學哲學】與【國際公民議題】,很期待和小朋友們激盪出思辨的火花,快來和我們一起在壁爐旁聊哲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辯論能得到的比你想的更多- 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際上越來越注重閱讀素養與寫作/論述能力,如果有關注到臺灣升學考試的作文試題,可以發現近幾年的方向有越來越多關於議論文、論說文的題目。
「哲學是離生活最近的學科。」 哲學思考也是建構一切的基礎能力。我們具有哲學背景,且都有幼兒陪讀、教育現場經驗,年齡層從學齡前到國高中。喜歡與孩子相處,也是因此發現「思辨」、「思考」對孩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嗎?教育部從108年新發布的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課綱,已經開始將哲學思考融入正規課程,像是邏輯思辨教育、倫理學的價值思考、生命哲學與品格教養。 而在歐美國家,哲學教育早已向下扎根,從國小、幼稚園便開始發展。 💡💡今天來介紹國外關於兒童哲學的學術研究,與其對孩子們的影響💡💡 💭【兒童哲
12月是聖誕月! 聖誕節是壁爐們最喜歡的節日了!除了買聖誕倒數降臨曆來過節外,我們也很推薦大家用『每天一本聖誕節繪本』的方式與孩子一起期待聖誕節的來臨哦~ 這次挑選25本偏向小眾的聖誕節繪本,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孩子最喜歡的一本聖誕節繪本!
整理了亞馬遜熱銷萬聖節繪本前31名(是的,就是因為是31號,所以入選31本,有興趣想看更多排名的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再將更多榜單連結給你喔!) 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對哪本有興趣?或是想知道怎麼引導? *整理於10/25,因為這個榜單每小時都會更新,所以以我們整理時的資訊為主~
學辯論能得到的比你想的更多- 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際上越來越注重閱讀素養與寫作/論述能力,如果有關注到臺灣升學考試的作文試題,可以發現近幾年的方向有越來越多關於議論文、論說文的題目。
「哲學是離生活最近的學科。」 哲學思考也是建構一切的基礎能力。我們具有哲學背景,且都有幼兒陪讀、教育現場經驗,年齡層從學齡前到國高中。喜歡與孩子相處,也是因此發現「思辨」、「思考」對孩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嗎?教育部從108年新發布的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課綱,已經開始將哲學思考融入正規課程,像是邏輯思辨教育、倫理學的價值思考、生命哲學與品格教養。 而在歐美國家,哲學教育早已向下扎根,從國小、幼稚園便開始發展。 💡💡今天來介紹國外關於兒童哲學的學術研究,與其對孩子們的影響💡💡 💭【兒童哲
12月是聖誕月! 聖誕節是壁爐們最喜歡的節日了!除了買聖誕倒數降臨曆來過節外,我們也很推薦大家用『每天一本聖誕節繪本』的方式與孩子一起期待聖誕節的來臨哦~ 這次挑選25本偏向小眾的聖誕節繪本,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孩子最喜歡的一本聖誕節繪本!
整理了亞馬遜熱銷萬聖節繪本前31名(是的,就是因為是31號,所以入選31本,有興趣想看更多排名的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再將更多榜單連結給你喔!) 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對哪本有興趣?或是想知道怎麼引導? *整理於10/25,因為這個榜單每小時都會更新,所以以我們整理時的資訊為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共讀時可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雙方要分享彼此的想法或相互提問,父母可先針對書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看法,孩子自然會在讀完書後說出自己的感覺、領悟。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長大後,他們會開始問很多問題,這是一個學習和思考的過程。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問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培養他們的邏輯能力。本文提供了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的提問與思考,這對未來教育將是很有幫助的。
Thumbnail
在親子的日常交流中,如何避免對話成為一場單向的詢問會?當我們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樣?」時,經常只換來一句「還好」。 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想分享,而是我們的提問方式未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本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簡單而具體的問題,開啟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化繁為簡,打開孩子心扉
Thumbnail
在親子溝通的旅程上,我們常誤以為連珠炮般的提問能解開孩子心中的謎團,卻忽略了「傾聽」才是搭建心靈橋樑的鑰匙。 本文揭示了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真理:透過真誠的傾聽與肯定回應,我們不僅能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更能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力量。 邀請您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每一次的對話傾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無間。閱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試圖與孩子深入交流,卻發現對話總是一成不變、缺乏連結?關鍵之一可能在於「問題的提法不夠明確」。 一個好的問題,能打開孩子心扉的大門,引領對話進入新的層次。從「今天學校怎麼樣?」到「你今天遇到了什麼讓你覺得有趣的事?」的轉變,可能就是你們溝通方式的革命。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在育兒的旅程中,我們常常面臨一個難題:該直接給出答案,還是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一個教育方式的選擇而已,它更是一種對孩子未來能力培養的投資。 因為當我們給予孩子答案時,雖然立刻解決了問題,但這種做法卻可能在無形中削弱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所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共讀時可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雙方要分享彼此的想法或相互提問,父母可先針對書的內容分享自己的看法,孩子自然會在讀完書後說出自己的感覺、領悟。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長大後,他們會開始問很多問題,這是一個學習和思考的過程。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問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培養他們的邏輯能力。本文提供了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的提問與思考,這對未來教育將是很有幫助的。
Thumbnail
在親子的日常交流中,如何避免對話成為一場單向的詢問會?當我們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樣?」時,經常只換來一句「還好」。 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想分享,而是我們的提問方式未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本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簡單而具體的問題,開啟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化繁為簡,打開孩子心扉
Thumbnail
在親子溝通的旅程上,我們常誤以為連珠炮般的提問能解開孩子心中的謎團,卻忽略了「傾聽」才是搭建心靈橋樑的鑰匙。 本文揭示了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真理:透過真誠的傾聽與肯定回應,我們不僅能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更能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力量。 邀請您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每一次的對話傾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無間。閱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試圖與孩子深入交流,卻發現對話總是一成不變、缺乏連結?關鍵之一可能在於「問題的提法不夠明確」。 一個好的問題,能打開孩子心扉的大門,引領對話進入新的層次。從「今天學校怎麼樣?」到「你今天遇到了什麼讓你覺得有趣的事?」的轉變,可能就是你們溝通方式的革命。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在育兒的旅程中,我們常常面臨一個難題:該直接給出答案,還是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一個教育方式的選擇而已,它更是一種對孩子未來能力培養的投資。 因為當我們給予孩子答案時,雖然立刻解決了問題,但這種做法卻可能在無形中削弱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所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